第105章

  听到流霞在院门口问自己在哪里安置,贾政才发现自己因为出孝, 面临了一个尴尬的问题:他要不要与王夫人滚床单?

  按本心, 不可能。可是按这个时代的礼法, 只要他一天没有休了王夫人, 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就是人家王夫人合情合理请他交公粮的时间。何况他刚打发走了周姨娘, 又对王夫人说过那样一番话, 听到王夫人耳中,自然会觉得他日后只有王夫人一人, 这不就派人来问,他要在哪儿安置了吗?

  好在贾政还是有办法的, 他对着流霞摆了摆手:“回去请太太自己安置吧。我今日头一天上衙, 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贾政说得冠冕堂皇, 流霞一个丫头能说什么?无法,只好向着贾政施礼后, 退了下去。贾政这才松了口气, 来到了自己的内书房。不想在书房里,还有惊喜在等着他,一个打扮得俏生生的丫头, 对着贾政行礼问好:“老爷回来了,可要用些宵夜?”

  皱着眉头,贾政没好气地问道:“你是在哪处当差的, 谁许你进书房的?”要知道尽管西侧院不是主院, 可也有三进之多, 而贾政的内书房当然设在了第一进,若放大到将军府,就已经算是外院的范围了,怎么能有丫头出现在这里?

  那丫头倒露出了委屈之态:“回老爷话,奴婢秀兰,是大太太新给咱们院子添的人手。太太说,让奴婢在老爷的内书房伺候。”

  贾政的脸已经完全阴沉了下来:“那太太有没有交待,你何时可进内书房?”说完不动声色地开始打量起眼前的丫头来,头脸倒也还整齐,身材也算窈窕,又正是十八无丑女的年纪,还加意装扮了一下,也有些动人之处,只是这样的动人,却是贾政无法消受的。

  秀兰听出了贾政语里的不善,忙道:“太太原说,让奴婢每日老爷上衙后来打扫一下屋子,白天就在这里守着。”

  “很是。太太安排得原没有错,怎么这个时辰你还在这里?”贾政心中自有猜测,又要看看这个丫头蠢到了什么程度,才会有此一问。

  秀兰的脸就有些发白,她们一起被大太太送过来的丫头有四人,当日二太太的脸色就不好看。只是现在是大太太管家,二太太也不好驳回。这几日她们被排挤得十分明显,可除了心里捏把汗小心应对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

  好在今日太太给她们分了差事,她竟得以在老爷的书房伺候,怎么能让她不心中暗喜?原本她就听大些的丫头们暗中说,别看二老爷平日方正,可是对原本在他书房服侍的秀菊十分看重。来了二房,太太偏给她赐名为秀兰,又让她在内书房伺候,她自然也就有了望上的想头。

  谁知太太竟然只让她白日才来内书房,那她什么时候才能见到老爷?刚才她隐约听到太太吩咐流霞去院门处等老爷,就隐在流霞身后,守门的婆子以为她们二人是一处的,也没多问就让她出了门。

  可是老爷听了她的名字没有什么反应不说,还问她为何会在这个时辰出现在内书房。这样的话,可让她一个女孩儿家如何回答。少不得含羞带怯地叫了一声:“老爷。”

  九曲回肠不过如此。贾政身上鸡皮疙瘩起了一层,狠狠地看了那低头羞涩的丫头一眼,对着门外叫了一声:“来人!”

  门口的小厮鸣萧应了一声:“老爷有什么吩咐?”贾政把人叫了进来:“怎么这个时辰还让人进书房来?”

  鸣箫解释道:“这位姐姐说是太太让她来服侍老爷的。”

  贾政对着鸣箫沉着脸道:“去上二门传个话,请太太过来一趟!”鸣箫连忙答应着去寻人传话,又让人把不相干的人清场。秀兰已经呆了,刚才鸣箫回答的,的确是她为了进内书房对他说的。可是服侍二字,能让人想到的内容不少:说是为贾政端茶倒水、打扫书房是服侍,可是宅门里还有另一种解读,那就是在床上也是一种服侍。

  偏偏秀兰说的是太太让她来的!人家王夫人可是对她何时出现在内书房有过说法的。她的谎言其实不用王夫人过来,就已经被拆穿了,贾政要是没看出秀兰在撒谎,也不必让人请太太过来,只是太太过来,秀兰就再无容身之处了。

  真不是贾政心狠,也不是他不知道刚才自己要来内书房安置,已经让王夫人生气、正要找一个人来发泄。可是他更烦的是,王夫人已经住到西侧院,只管着自己一个小院子,对下人的掌控还是那么弱。更更要不得的是,丫头们的上进心居然这么强,走了一个秀菊才几天,就来了个秀兰!

  不理会秀兰的声声哀告,贾政只自己拿了一本书看,等着向王夫人要个说法。好在西侧院只有三进,就算是让外院的小厮回避也用不了多长时间,王夫人已经出现在了内书房。

  “老爷。”看着地上跪着的秀兰,王夫人眼象下了刀子一样,只是不知道老爷打算怎么处置这个心大的丫头,才小声地唤了一声。

  贾政放下书,淡淡地问道:“这个院子,你能管好不能?”

  这是什么话?王夫人又看了看跪着的秀兰,对贾政道:“是我管家不严,请老爷消消气。只是这丫头是大太太送过来给咱们使唤的,要是处置了怕是大太太面子上不好看。”

  “大太太把人送过来,他们就是二房的奴才了。你这个做主母的,还要被奴才拿捏了不成?”贾政表示这个理由自己不相信。原著里邢夫人被压得一辈子都没拿到管家权,王夫人可不光是凭着贾母的支持。

  自己的小心思被贾政说中了,王夫人也有些尴尬。想想邢夫人让人把四个丫头送过来,还说什么听说周姨娘打发出去了,怕二老爷二太太没有人服侍,王夫人就是一肚子火。今天她能不知道秀兰偷偷来了内书房?她就是要看看,老爷是不是真的和他嘴里说得一样,要洁身自好。

  “只是老爷,我那些陪房已经打发得差不多了,咱们手里可用的人本就不多。大太太又只送了四个丫头过来,若是再打发了这个丫头,怕是一时人手不够。”王夫人也委屈,她的陪房不得不打发,可是人手是真捉襟见肘了。

  贾政也觉得邢夫人还真是上不得台面,一个做大嫂的,插手小叔子的房中事,怎么那么大的脸呢。只是邢夫人不归他管,他只能管王夫人:“以后我这内书房,不许丫头进来,有鸣笛、鸣箫两个尽够使了。珠儿已经搬到外院,小厮也已经配齐了,元春又跟着老太太,人也是齐的。你那里有四五个丫头尽够了,若是觉得不够,只管告诉我,我让人去庄子里挑人。余下的只管用婆子。”

  王夫人大喜,看来老爷还真是没看上这个贱人,说不定日后就真的洁身自好了。再按贾政所说,把邢夫人送来的四个丫头给她往回一送,也算是打了邢夫人的脸。

  “内外门严谨些。与府里相通的月亮门也得有人守着,无事不许往来说是非!”贾政一天的好心情至此败得干干净净。

  王夫人自是答应着,让人把秀兰拉了下去,又恋恋不舍地重新给贾政道了恼,才一步三回头地带着人回内院去了。

  “嘀。”一个机械音在贾政的耳边响起,才让贾政想起自己还有一个鸡肋或者说被绑架上的系统,因这系统太过无用,他总是忘记了他的存在。面上一点反应也没有,只静等系统的进一步提示:“恭喜宿主,完成隐性任务,坐怀不乱。得到一次抽奖机会,是否抽奖,是否抽奖?”

  什么乱七八糟的隐性任务,贾政嘴角都快抽了,合着前几世,一到要成亲的时候就把自己抽离,是怕自己定力不够是吧?现在看自己当面连拒两个女人,就觉得自己坐怀不乱了?关键是你没发现,人家都没坐到怀里吗?再说他一个网站,你想让他乱,他还得知道怎么乱好不?没看他那个网站,是出了名的只用脖子以上缠绵?

  只是有抽奖的机会,贾政还是不会放过的。这次他抽到的是一瓶“致幻剂”,同样没有使用说明,只能让他自己摸索。好在贾政已经习惯了,不管有用没用,先收起来再说。

  贾政并不管王夫人如何整顿西侧院的内务,他只要看结果就够了。没理好,不合他的要求,他重新再敲打。现在他已经走出了将军府,那么他关注的重点,就应该是工部的虞衡司,或者说是军需处。

  不过因是新人,并没有什么活儿真的派到他的手上。他也不急,只是每天看着原来的各种记录,把将来可能遇到的事儿,应该如何处理,自己心里好有个稿子。

  他忙着看卷宗,别人也在看他。原来工部也不是没有来过勋贵子弟,那些人是如何行事的,在工部留下了什么印象,只看一开始工部的人如何看贾政的热闹,就能知道。

  可是贾政,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大家对他的成见。先是给大家留下了一个不错的第一印象,让他能分到一个相对油水更多的地方。接着连续十好几天,没有人给他安排事务,他就自己安安静静地看卷宗,不找上官,不乱使性子,更没有因为觉得自己受了轻视而愤懑。

  其实入过职场的人都知道,办公室里来了新人,大家其实都有些防备的,毕竟即不了解此人的心性,也不知道办事能力,哪能让人一上来就接受你。贾政的家世是不错,可还真没到那个人人巴结的份上。

  现在贾政的心性,大家都觉得不错,于是找他说话的人也就多了些。加上贾政并不为了显示自己要与大家打成一片,就故意把自己弄得十分俭朴,中午该带什么菜就带什么菜,还时不时地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因为贾政明白,大家都知道他就是将军府的二老爷,他的饮食水平就是这个标准。若一味地为了与人求同,非得带些小京官的伙食,那才是做作。而与人分享,贾政拿出的绝不是一脸同情与施舍的表情,而单纯是“今天我有好东西,大家一起试试”。有时若是发现哪个同僚的菜有特色,他也挺好意思主动要求尝一尝。讲的是一个有来有往。就算是别人的菜可能不如他的贵,可是能让人心里觉得平衡就好。

  就这样,借着与同僚们一起中饭聊天之际,贾政慢慢地就与人相熟悉了,每天头一次见面,也能张大人、李大人地相互拱个手、打个招呼。当然原来也打,但那都是贾政远远地看了人,就自己站好向人行礼,人家只好不情不愿地给他回礼。与现在这样一见面两个人同时做出行礼的姿态,完全不同。

  贾政并没有仗着与人的这一点熟悉,马上就向人开口请教。不是他清高,也不是他故做姿态,只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请教的时候。如果他光看着卷宗就四处找人讨教,那就会让人怀疑他与别人一处用餐是不是别有用心。

  当然他的确别有用心,只是一个君子,是应该和光同尘,却不该对人利用、算计。于是贾政耐心地等待,他现在才不到三十岁,又刚来工部不到一个月,比二十年少多着呢。

  一来二去的,总有军需处忙的时候,就有人开口让贾政帮点小忙。真的只是小忙,不过是誊个书稿、记个往来之类。这其实是一些小吏和笔帖式的活计,可是谁让现在人人都忙呢?

  每次把活计交到贾政手上的时候,别人也是一脸带笑地说些大材小用的话。贾政也就表示自己知道笔帖式们忙,他可以帮一下,不必在意。听的人也就明白,贾政现在真的知道什么样的人,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只是你拿给人家了,因为咱们关系好,所以我帮忙。可不是因为我不懂行,不知道这不是我的份内事。

  对交到自己手里的活计,贾政还是认认真真地完成的。他不是很着急,那又不是他的本职工作,若是真急的话,事主本人自己去做好了。他只要求自己不出差错:让誊的书稿,方方正正的馆阁体,横竖成线。记往来,出、入他都要看过,还得有经办人的签名画押,一样都不能少,否则他宁可不记。

  就冲这份仔细与认真,就让人不得不说上一声,好耐性。再想想人家刚来工部那天的事儿,可不是得耐性好的人,才能坚持一个时辰还不急不燥。又看看写出来的字,明显是下过苦功夫的,和原来所传好读书还是十分相符的。

  因此认同贾政的人越加多了起来:别看工部不是国子监、翰林院那样做学问的地方,能来这里做官的,也多是十年寒窗中过进士的人。如贾政一样直接蒙父荫空降的,两三年也未必出现一个。

  现在大家发现贾政好读书的名声不假,也就自动脑补了若不是因为老国公上遗折为子求官,人家自己也能科举出身。显然大家都华丽丽忽视了贾政现在已近三十的年纪,要是真是英才的话,不该举都不中一个。不过贾政还是感受到了众人与他说话时,越来越尊重的态度,心里暗暗高兴。

  就算是家里,好消息也不少。先是贾赦亲自上门拜见杨先生,得知人家离出孝还有不到三月的光景,软磨硬泡地求着人家重回荣国、哦不是将军府。杨先生听闻荣国府已经改成了将军府,先惊后喜,答应了出孝后就给贾珠二人做先生。又怕两个孩子这三个月荒废了时光,亲自拟定了每日的功课。

  功课并不重,若是用心,半日即可完成。人家杨先生说得好,你们是军功之家,总不能堕了先人威名,让孩子们有半天的时间,可以练习一下骑射,就是强身健体也好。

  贾赦是知道杨先生在贾代善在时,颇得老爷子青眼的,对他的话也还听得进去。回来又与贾政商量一番,就将外院临近两个孩子院子处,寻了一个地方,起了个演武场。其实家里原来也不是没有,只是礼部的人来指点改规制时,各种地不足之处,贾赦他们现挑的那个地方,就被说有逾制之嫌,干脆推了。

  孩子请先生事已经有了着落,贾赦越把自己做家主的心盛了起来,张罗着整顿起府里的奴才来。

  贾母那里他不敢动,不过因赖家已去,他们一家的亲朋也除了,贾母在府里的人手,也就不剩下什么了。新任的大管家,是贾母含着怨气让贾赦选的。当时贾母本是想着贾赦能与她谦让一下,谁知贾赦就不是一个细心的,正被贾政一口一个家主架得飘飘然,以为贾母与贾政一样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了,直接把抄赖家最积极的刘柱给定下来了。

  大管家换成了自己人,那府里的奴才也就离听话不远了。借着出孝之机,已经放出了一些,现在再整顿,也就是优选一下了。当然优选这事与将军府的奴才还挂不上边,说是矬子里面拔高个更合适一些。

  可是这已经对那些奴才们震慑不小了,人人都明白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何况现在管家的还是邢夫人,贾赦的话分外好使起来。如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奴才整顿的分外顺利。

  西侧院的奴才也在整顿之列。两房并未分家,那天贾政对王夫人说的,分到二房的奴才就是二房的,其实有些过分的。只是那时不那么说,那些奴才就会心怀侥幸,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好在王夫人的陪房,早早就让贾政逼着或是消失、或是送官或是塞进了庄子,现有的人手都算是将军府的。就算是王夫人再不满意,也不能与当家太太对着干,要不邢夫人来上一句:当日二太太不是也这样管家的吗?王夫人就更没有脸了。

  这日贾政下衙,先去给贾母请安,就发现老太太情绪不高,少不得问上一句:“老太太可是身子不舒坦,用不用请太医来看看?”

  贾母摇了摇头:“今日你妹妹来信,说起要给林姑父纳妾之事,我心里不得劲,人就懒些,不碍的。”

  对哦,还有一个仙子娘。几世对黛玉的感情不是假的,贾政听说是仙子娘的事儿,忙道:“怎么好端端地,说起给妹夫纳妾来?”

  贾母叹了一声:“你妹妹成亲也有十来年了,一直没有身孕。林家又是五代单传,如何不急?”

  贾政想了想道:“这孩子也是缘份,当日妹夫家的老太太在日,也没有着急给妹夫纳妾。如今妹妹自己提出来,可同妹夫商量过?”

  “你妹妹也是为了子嗣计,都是一片为他林家着想之心,何用与姑父商量。”贾母显得不耐烦起来。

  知道人家要纳妾,着急的是你。问问情况,不耐烦的还是你。贾政觉得贾母别是更年期还没过完吧。只能好言对贾母劝道:“不是我要多事。这些日子去部办差,与那些正经读书人谈得多了,才知道清流之家,与咱们勋贵行事多有不同。”

第105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