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比试(中)]

  在决定好比试的曲目后,准备片刻,便要开始比试。由柳霏霏首先弹奏,只见她抱琴走至大厅中央,将琴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琴架上,随后坐下。她低垂着眼帘,静默片刻后,优雅的将双手抚于琴上。芊芊玉指灵活得拨动着琴弦,优美的乐声缓缓地倾泻而出。雪海看着与平时大不相同的柳霏霏,此时的柳霏霏沉静中带着优雅,一附大家闺秀的模样。优美的琴声体现出了她高超的琴艺,难怪柳霏霏曾经向她夸耀,她的琴艺是如何了得,当时她那一附不可一世的样子,雪海并没有相信她,现在看来,虽然还有些不足,但是仍不可小觑。当最后一个音符终止的时候,雪海带头鼓掌,出于真心,赞赏柳霏霏的琴艺。柳霏霏轻蔑的看了一样雪海,完全不领情,只是目光灼灼的看着风千寒,心想:怎么样,我柳霏霏可是琴艺一绝,那个贱人怎么和我比!这个寒雪山庄的女主人一定会是我柳霏霏!

  雪海并没有因为柳霏霏的态度恼怒,淡淡的笑了一下,悄悄地看向一边的欧阳彦。只见他由始至终并未表露任何态度,不愧是龙启第一的琴师,要求果然是高,柳霏霏的琴艺已经堪称高超了,但是仍旧得不到这位琴艺大家的赞赏。看来这次的比试自己可要真本事才行了,真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挑战!雪海心中想着,眼中难掩兴奋的神情,殊不知,一旁的欧阳彦饶有兴趣的注视着自己。

  接下来,由雪海看是比试。雪海鹅黄色的俏丽身影捧着玉琴出现在大厅上,袅袅的落座在琴架旁,由秋婵在旁边燃起香炉,随着清雅的香气,清幽的琴音宣泄而出。雪海一双青葱玉手在琴弦间熟练的飞舞,“托”、“劈”、“夹弹”、“提弦”、“摇指”、“轮指”,轻快的如同花间翻飞的玉蝶。完全沉浸在演奏中的雪海微闭着双眼,脑海中浮现出远方那美丽的海中小岛,葱翠的山林,飞溅的瀑布,在蓝天白云下,和可爱的动物朋友们嬉戏玩闹,美丽的娘亲站在家门前鸳尾花丛中向她招手,爹在娘亲的身后挽着娘亲和蔼的微笑。。。。。。多少夜晚梦中的画面此时清晰的浮现出来,并随着琴声传递进众人的耳中。

  一曲弹毕,众座静逆,震撼于雪海出神入化的演奏中,眼前仍旧是那副美丽宁静的小岛风光,竟然没有一个人察觉雪海已经演奏完毕!雪海张开眼睛,清澈的目光勇敢地迎视着欧阳彦。

  看着雪海,欧阳彦沉默了片刻,忽然漏出欣慰的笑容,手捻着胡须,说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香小姐的琴艺已经如此高超,不然技法纯熟,令人叹为观止,其自身的修为更是无人能及。在刚才的琴声中,给人一种安定人心,出尘脱俗的清雅,老夫自叹不如!”

  欧阳彦还待继续说下去,便听见柳霏霏大声地打断,急急得问道:“欧阳先生,比试既然已经结束,那就请您直接公布结果吧。”同样惊叹雪海的琴艺,但是骄傲如斯的柳霏霏时决不承认自己的看家绝活会被人比下去,不愿意听见这位琴艺高手夸奖雪海,便不顾礼节的出言打断欧阳彦的话。

  “柳小姐何必心急呢!带老夫将话说完。”欧阳彦环视四周,众人皆静静的看着他,等待他继续说下去,柳霏霏一看,哼了一声,便失劲的绞着双手,不再开腔。于是,欧阳彦继续说道:“老夫为何选取《高山流水》这首曲子作为本次比试的题目,我想众位一定很好奇吧。这首曲目是玉琴中名曲,早在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相传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很高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会了。”

  有一日他坐船来到川江峡口处,突遇狂风暴雨。船夫速将船摇到一山崖下抛锚歇息,暴雨停后,伯牙见这高山之间的川江有别样的风韵,不禁犯了琴瘾就在船上借此情景弹奏起来。突然琴弦断了一根,抬头一看,就见不远处的山崖上有个樵夫立在那里聆听!伯牙问到:小哥怎么会在此处那人答道:“小人打柴被暴雨阻于此崖。忽听琴声一片,不觉听上了瘾!”伯牙高兴的问道:“你既然听琴,可知老夫适才弹的是什么曲子?”樵夫说到:“大人所弹,乃是您见到山中川江在雨后的感慨,琴声就像那高山一样啊!琴声里我还听到了山间江水流动的声音。”

  俞伯牙惊呆了!他推琴而起,拱手作礼道:“真是荒山藏美玉,今天遍访知音,今得遇小哥,此生心愿已了!”便拉他面对青山作拜。伯牙又说到;我与你知音一回,就把刚才弹一曲起名叫《高山流水》吧!约定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在此聚首,以叙衷肠。

  转眼到了约定日期,俞伯牙又来到长江口,却不见钟子期来与他会面。一打听才知道,子期已于年前病世!伯牙听了顿时热泪长流。来到子期的坟前捶打着墓碑道:“可怜我遍访才华才遇到这一个知音,这么年轻竟先我而去。俞伯牙跪在琴前,热泪盈眶泣洒在琴上。仰天叫道:子期呀,且听伯牙再为你弹一曲吧……!俞伯牙弹完此曲,泪流满面地说:“从此知音绝矣!”说完,他拿起琴,对着钟子期墓前的石头用力一摔,琴身粉碎,从此俞伯牙再也不弹琴,却给后人留下一曲《高山流水》。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古人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隐逸于世外,寄情于山水;绵绵私语,共话衷肠。古有俞伯牙与钟子期因《高山流水》而成知音之交,一唱一合,心心相通。在高山与流水的对歌中,仿佛听见,高山对流水说,“高山仰止,流水不断”;流水对高山说,“万流归宗,生命永恒”!汇通人用“崇尚自然”的设计手法来表达“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

  所以这首《高山流水》的真谛不仅是难觅知音的遗憾,还包括有常有山林间,感叹自然的情怀。”

  看着众人一附迷惑的样子,欧阳彦接着说道:“柳小姐琴技高超,曲子优美,确是世间罕见。”柳霏霏一听,骄傲的昂起头向雪海挑悻的看去。不料欧阳彦话锋一转:“但是,在柳小姐的琴声中老夫却全然听不出这首曲子的真谛。所以,柳小姐的曲子只能算是鹦鹉学舌,徒有其表而已。”最后的这句“鹦鹉学舌,徒有其表”,令柳霏霏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交替的脸色,显示出柳霏霏此时心中所承受的巨大打击,雪海有点同情的看着柳霏霏。

  “而香小姐就不同了,她完美的将此曲的真谛展现给大家,我想,不用老夫多讲,胜负大家自由定论。老夫这架玉琴可是找对了主人哦!”

  众人皆看向雪海,称赞她美妙的琴声,恭喜她获得胜利。

  看着众星捧月般的雪海,以及风千寒用深情炙热的目光看着雪海。柳霏霏咬牙切齿,大声说道:“我不服!既然说好了是才艺比试,自然不光是琴艺一项,那么我还要继续和她比。”

第五十五章 比试(中)]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我是海的女儿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我是海的女儿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