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番外

  大清国的十五皇叔, 豫亲王,小名儿多铎, 其实也是大名儿, 满人男子没有汉人男子名、字、号等等讲究,都是一个名字。

  而且是非常、非常朴实的名字,“胎儿”,汉话的意思就是小么儿,太==祖皇帝努尔哈赤最小的儿子。

  作为最小的儿子,母亲还是备受宠爱的大福晋,多铎的童年是真正的无忧无虑。

  十岁跟着父兄出征, 十三岁封贝勒, 统正白旗, 正是人生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其父身上的毒疮发作, 不治而亡, 其母被逼生殉与父汗同柩而殓。

  一昼夜间失去亲生父母, 仇人还是自己的哥哥们,还要因着骨肉亲情,国家大计和仇人称兄道弟, 多铎那一段时间,感觉他的整个天都塌了。

  他痛苦,他想不通,他宁可去和皇太极等人拼个你死我活。

  可是两个哥哥让他忍。

  多铎忍不下,反正都这样了, 能怎么着?皇太极能把他们哥仨都杀了??

  皇太极不能。

  那也是他最疼爱的小弟弟们。

  后来老百姓都说多铎是“荒唐王爷”,因为多铎那时候狂放不羁、率性而为,整个一叛逆少年,只要不妨碍国家大事,经常不考虑事件影响执意而为。

  他需要发泄。

  尽管出于家族利益仍然频繁征战疆场,但却时不时地要恶搞一下皇太极。皇太极赏识谁,多铎就攻击谁;反之,皇太极讨厌谁,多铎就与谁结交、亲近。

  在商议军国大事时,多铎还会时常不给皇太极面子,你要往东我非要往西不可。

  但是多铎聪明,军事上有才华,打仗有勇有谋,还是分得清轻重的人,每次的强词夺理还特别有理,皇太极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有一年新年,大臣们给皇太极进贺礼,其他人进献的都是奇珍异宝,唯有多铎给皇太极献了一匹老跛马,弄得皇太极很是下不来台。

  其他人都觉得多铎做得有些过分,有失体统,多铎只说是和皇太极开个小玩笑,哈哈一笑就当做没事儿了。

  多铎对皇太极制定的“君臣有别”的礼节,就是毫不在意。

  皇太极每次都是僵硬着脸不理他,看的他特别开心。

  不过皇太极也不是没给他找茬儿。

  人生大事之一,娶媳妇,皇太极硬是不同意他娶舅舅家的美姑娘,塞给他一个科尔沁的胖姑娘,体胖、肤黑、貌丑。

  还发话说,娶妻娶德,反正女子婚后生育也会发胖,貌丑有什么关系。

  多铎知道,皇太极怕他娶了舅舅家的姑娘势力联合起来,让他们兄弟娶科尔沁的姑娘,几位皇嫂的侄女儿,外甥女儿,不外乎是通过联姻来拉拢他们,同时又起到监视作用。

  多铎什么都明白。

  可他忍不下这口气。

  于是历史上的“荒唐王爷”还是“风流王爷”。

  多铎的一生有很多风流韵事。

  三十来岁的多铎就育有十多个子女,虽然生育子女多少不能作为评判风流与否的标准,但这一数字实在让人遐想。不可否认的是,多铎身边的女子很多,还从来没有闹出什么争风吃醋的事儿,一大家人和谐相处。

  简直让所有男子羡慕不已。

  当然多铎本人也因此做出很多荒唐事儿。

  其实多铎平时也不做这类强抢民女的时候,堂堂的多铎大将军,年少英俊,少年英雄威震大清,且实权大握,风流多情,怎么需要强抢?多的是小姑娘主动对他抛媚眼。

  但偏偏有个人撞到了他的枪口上。

  皇太极喜欢的臣子范文程,刚好是多铎的旗下旗民,按照当时的八旗制度,旗主夺取旗民的妻子并不违法,于是多铎就命令人把范文程的妻子“请”来家里。

  范文程在当时的朝中,地位非常尊崇,大清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有他的参与。于是,多铎对范大人这种有失朝廷体统的羞辱就不那么简单了。

  事情最终闹到皇太极那里,皇太极一是对多铎想打压一下却抓不住他的把柄,二是对范文程还要拉拢,所以,多铎因谋夺大臣之妻被罚银万两,夺去所属牛录三分之一。

  多铎不在乎。

  多铎就是看不惯皇太极的惺惺作态,看不惯他手下人跟他一样的假斯文。

  皇太极因为情伤去世的消息传出来,多铎痛快地仰天大笑。

  笑着笑着眼泪出来。

  这就是报应。

  报应。

  他觉得这是机会来了,一力支持十四哥多尔衮争位子。

  然而皇太极早就防备他们哥仨,手下的忠臣良将都态度强硬地反对,支持豪格上位。

  豪格虽然也有军功,可他的生母乃是一个婢女出身,如何有底气争?

  但是架不住那些人打个他这个皇太极长子的名义。

  按照多铎的意思,杀个痛快就是。

  可是他的两位哥哥又是顾虑重重,为了大清的安稳,甘愿退让,支持皇太极最不受宠的小儿子登基。

  多铎憋屈啊。

  彻底不管不顾。

  入关,定鼎中原。顺治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多铎率领清军攻占扬州,杀南明督师史可法,听小皇上的命令对汉民手下留情,招降,随后陈兵江北,于五月初九占镇江,五月十六日进入南京。

  以定国大将军豫亲王令旨遍谕各处,张榜贴告示,严禁汉民穿胡服剃辫发;于扬州立史可法祠,表彰史可法的忠节;拜谒明孝陵,对“明太子”礼遇甚恭……

  五月二十八日,多铎去南京报恩寺上香,引发万人空巷,想要围观大清过赫赫有名的豫亲王的老百姓那个激动。

  豫亲王好英武,好有大将风度,豫亲王好威风……豫亲王不喜欢那些投降献媚的汉官,对于他们主动剃发易服的行为很是不齿;豫亲王在南边儿找了红颜知己好几位,各个身娇体软,温柔守礼……。

  豫亲王特接地气儿,顶顶的和气人儿。

  豫亲王从南边儿带着一部分明朝皇室成员回来京城,正式接触他向来抵触的小皇上。

  他也终于明白,为何他十四哥有彻底放弃争位的打算。

  多铎那个恨。

  恨天恨地。

  皇太极凭哪点配有这样的好儿子?

  可事实就是如此,苍天无眼。

  太医院根据小皇上的旨意研究出来牛痘预防天花,满人最怕的传染病被彻底预防,豫亲王多铎挺尸一样在家里躺了两天,在一屋子妻妾的眼泪中爬起来来,简单地用了一口白水,沉默地收拾自己进宫。

  厚着脸皮和小皇上蹭了几顿饭,越发肯定当年天降异象有大福气的小皇上,是投错胎了。

  谁不知道皇太极当年心里眼里只有他的宸妃和八阿哥?

  太后娘娘当年怀着小皇上的时候,差点儿被害流产,生小皇上的时候,差点儿难产,更不要提后面的那些个糟心事儿。

  …………

  事实如此,多铎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小皇上即使还没有实权的时候,也是不卑不亢的态度,为人大大方方,磊落光明。

  聪明,学什么都快,却不骄不躁的,一点儿也没有少年人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冲动无礼,笑起来的时候小太阳一样,春风拂面,晴空高照。

  学文学武都认真刻苦,对人对事尊重,把他们几个兄弟都当成亲叔叔看待,不偏不倚的,一起吃饭,一起说话,一起玩乐,从来都是有礼得很,还把那个臣子跪着回话的规矩给改了……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让多铎喜欢的不得了。

  特别是南下那一次。

  哎呦呦,想起来多铎就忍不住炫耀。

  亏得他没争过豪格,没去打俄罗斯,而是和皇上南下。

  吃的,喝得,玩的,乐呵的,皇上折腾起来那是头头是道,样样挠到多铎的心痒痒处。

  还下令强行和江南士族收缴欠税,和他讲解民间话本儿,扶持汉家女子打压汉家男人的嚣张气焰……回到京城还让他负责宣传部……

  大清国的“文人之首豫亲王”新鲜出炉。

  豫亲王跟打了鸡血一样地兴奋。

  他有皇上这个大后盾,讲经义历史,讲伦理,讲天文地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点儿也不怕那些子学富五车,学古通今的汉家文人。

  老百姓也就喜欢听豫亲王他老人家说的大白话,小故事,实在,亲切。

  汉家文人一开始愁豫亲王愁的头疼愈裂。

  后来被豫亲王折腾的,有些人放下一直端着的脸皮,和豫亲王你的我的你来我往,又恍然发现中了豫亲王的套儿。

  他们这不是豫亲王第二了吗?

  一帮子怀揣几千年华夏文化骄傲的汉家文人,差点儿集体想不开抑郁过去。

  …………

  后世人都认可,大清历史上记载的,豫亲王多铎是大清开国诸王□□劳最高的人,一辈子看似任性妄为,实则至情至性,难得活得潇洒自在的一个明白人。

  性情悠然、无拘无束、个性霸气……偏偏他还有那个本事,有那个机遇,天下男人哪个不羡慕?

  顺治皇帝有言,朕以冲龄践祚,奠定中原,其所以能成大业者,皆群臣襄赞之力也。当时宗室懿亲,戮力行间,栉风沐雨,勤劳佐命者:如肃亲王豪格、英亲王阿济格、郑亲王济尔哈朗、敬谨亲王尼堪、端重亲王博洛、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等。

  顺治皇帝没有专门提,可后人都明白,“以百战定天下,繄诸王是庸”,是他们最喜欢的豫亲王;以独特的个人魅力让天下文人承认其大清第一文人的称号,也是他们的豫亲王。

  荒唐王爷,风流王爷,奇葩王爷……都是他们对豫亲王爱的深沉,喊得亲近。

  作者有话要说:  后面两句话是民国的一位清朝历史学家说的哈。看历史记载,豫亲王不是影视剧中,多尔衮的跟班。只是他并不长寿,三十六岁死于天花。

第190章 番外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