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123

  “朕原本想着先安定了朝政,平定了三藩,解除了内忧外患之后,再一步一步慢慢缩减寺庙僧人,现在看来是朕太过仁慈,竟然又留着这帮蛀虫逍遥快活了几十年。早知道一开始就拿出雷霆手段,收了这些田地,不知能拯救多少百姓,也不至于让朕那些平定北狄各部的好儿郎们差点饿着肚子上战场。”

  其实也不怪当今,前边两位开国皇帝在位时间都不长,还有一大堆烂摊子等着收拾。他又是年少登基,好不容易从四位辅政大臣中一点一点收回权利,亲政后三藩不稳,北狄各异族不断骚扰,朝廷内部党争严重、拉帮结派,这些年皇帝一点点把内忧外患肃清,已然是很不容易。再加上佛教寺庙大多被百姓信仰参拜,在局势不稳的情况下,皇帝也不敢下大动作整治,本就没有完全收拢民心,一个不好说不定还会激起民愤,让局势变得更加紧张严重。

  皇帝只顾忙着紧要的国政大事,一时不察,也没有来得及在全国范围内统计寺院庙宇僧人的情况,只知道因为前朝的推崇,佛教大盛,却没想到盛到这种程度。其实如果没有江映蓉,下一位皇帝也会因为国库空虚,终于开始整治寺院,当然他得不到江映蓉这般详尽的情报,只是缩减了三四分,那些有关系的富僧大庙还是得以保全,不过因为有在位者压着,再往后佛门不敢再如之前那般招摇罢了,可大多数仍旧富的流油,没有动其根本。

  这些寺庙为何如此有钱?原来寺院有寺院田,僧尼的衣食便主要靠寺院田收入。寺院田多为“善人”、富户捐赠或帝王公侯恩赐,一来二去便积攒了成千上万的田地,尤其前朝在位者更是赐下不少寺院田,还都挑好的赐,差的还觉得委屈了僧人们。最关键的是寺院田享有特权,其田赋免交。就这一点儿就能让寺院每年攒下总量三分之一还要多的粮食。

  而寺院僧侣并不需要直接去耕种田地,僧人们通过出租或役使依附在附近的农民,因为这些田地不交税,哪怕收的租子比地主们还要高,大多数农户还是很愿意租种的。再加上寺院田大都是上乘肥沃的土地,每亩收的粮食又比普通田地多出不少,寺院周围一般又相对和平宁静,即便起了战事那些个打仗的也不敢随意破坏寺庙的东西,常年住在周围安全上又是一个保障。所以有大批的农人争着抢着愿意依靠寺庙过活,可谓是一举多得的事儿。

  除了寺院田,寺院还经营商业,发放高利贷等,不仅有银钱放贷还有租谷放贷,剥削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贫苦百姓,大肆聚敛财富。因此,这些僧人们的生活十分优渥,常有“富僧似地主”一说。

  就拿其中一例洛城来说,现已建寺院达1367所,僧尼童行6万多人,田地1960顷56亩、园地3987顷73亩,各县寺院拥有田地为:闽县2438.62亩,侯县4059.40亩,安县3611.78亩,清县2882.81亩,长乐县1518.79亩,东乌县3349.13亩,楚江县1739.07亩,长溪县1014.16亩,九元县2422.33亩,安邑县1444.63亩,罗谷县1045.14亩,云中县1004.89亩……占据洛城将近一半的土地资源,而洛城三分之二的上等田都归于各个寺庙所有。

  单就一个洛城便是如此,虽然洛城是佛门最盛的一地,但大概推算一番,全国加起来僧尼、田地、园地、山林地、水塘、耕牛是多么庞大和令人震惊的数字。而这些均有官府发的契书为凭,实实在在属于各家寺院所有,轻易抢夺不得。

  不少地方开支,除“州常赋外,一切取给于僧寺”,出现僧寺多,所占田地多的现象;这些大量的寺院田不交赋,朝廷的财政收入自然大大缩水。

  做了僧尼不用劳作,便能吃饱穿暖,还有不少信徒百姓供奉,便有大量贪图安逸的人愿意遁入所谓的空门,使整个国家失去了很多青壮年劳力。在这个以农耕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时代,可想而知是个怎样的资源浪费和侵占。

  所以皇帝看了白纸黑字记录的清清楚楚的各地寺院情况后,才会有如此大的火气。要不是帝王自来的修养,估计恨不得直接脱口而出一些粗鄙之言:大爷的,老子勤勤恳恳一辈子,国库空虚永远是个解决不了的大老难。一到天灾人祸,老子就愁的吃不好睡不好,想方设法赈灾救百姓,结果这些龟孙的臭和尚却在庙里过着舒服惬意的小日子,有吃有喝有穿,风吹不着日晒不着,实在是气煞人也。

  常言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当佛门放低门槛,任由各种各样乌七八糟的人进入后,除了明面上被认可的敛财之外,还随之发展了一大批地下不可见人的产业链。都有这么多收入了,为何还要想方设法开源,自然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了一便想有二三四五六甚至更多。恐怕粮仓里的陈年大米都不知道被虫子蛀了多少石,菩萨的金身都刷了一层又一层,院里的房舍不知扩建了多少座。

  于是水月庵之流便不在少数,本来普度世人的佛门净地已经被污染成一大缸黑墨汁子,越搅越浑,关键是还打着那般高尚的旗号,实则是无所不用其极来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不是欺骗广大老百姓嘛。恐怕只有大刀阔斧整改,方能破而后立,重塑佛门清净之地。

  为何就没有苦主出来上诉呢?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受欺压的一般都是些小老百姓,无权无势,哪怕反映上去也会被人早早地压下来,那些寺院上头恐怕都有世族权贵罩着,怎会容有人上告呢;说给外人听,因为佛门本身的好名声在,相信的不过寥寥,而这些相信的人也会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混弄过去。

  再说也不是所有寺院都烂到根子上,总有些好的,大家受古往今来的经验和佛门广为弘扬宣传的宗旨影响,再加上确实受了不少便利,根本想不到这些寺院每一个都堪比地主富户,一样是在奴役小老百姓,甚至比地主之流更为可恶。

  而各家又是各扫门前雪,只要自家能过得下去,自家受了好处,哪还有功夫去管旁人的事儿,知道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才让这些人的面皮一直能端在脸上,没有被扯破,露出里边漆黑丑陋的真面目。

  江映蓉想要把佛门的渣滓清除干净,光靠她一人之力太过劳累,必须说动在位者,由他来作为主导推行,方能事半功倍。那为了让皇帝看到佛门的危害,愿意力排众议一力实施下去,必须得有足够的筹码和利益让皇帝心动。毕竟没有利益驱动,皇帝便很可能考虑诸多因素,又因各方制衡之策,很容易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弄些杀鸡儆猴的例子之后,便又拖着不动,无法达到江映蓉想要的效果。

  “四姑娘,这些是你何时收集统计出来的?”皇帝发过火之后,便冷静下来准备商讨下一步计划,既然人家能弄了这样一份堪比账目一样详细的单子出来,势必有自己的想法。

  “此番去扬州之际,顺带在各地探查了一番。”其实是让738收集的,否则光靠她去收集也不知要几年才能跑个遍,还不一定能这么详尽。

  皇帝只以为江映蓉有什么神通才会这么迅速,见不想多说便不在追问,有了结果管它过程是怎样的。“那四姑娘可有良策,朕担心贸然动手,会引起民心动荡。”所以皇帝憋屈啊,看到这么大块大肥肉滋滋冒着油,他却不能立马出手,有什么两全的法子既让他整治了佛门,又让百姓们安然平静的接受这个事情,免得有心人利用此事恶意煽动民心,激起民愤。

  第133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埃

  “良策谈不上,若是可以让几个名声最旺的寺院私下里干的勾当大白于天下, 让大家不再被蒙骗, 皇上便可以顺理成章的安排人彻查整顿佛门,届时自然堵的上天下悠悠之口。”江映蓉抿了一口茶,云淡风轻的献上一开始就定好的计划。

  “勾当?四姑娘是指?”皇帝只是匆匆翻了十几页, 后边的内容都还未来的及细看, 是以某些寺庙做下的丧尽天良之事并未瞧到, 只才看到佛门各个富的流油, 还有些并不能算的上大错的行径。

  “第二十页,阳城普济寺,大肆向外放高利贷,寺内僧众多为催债的打手,逼得数百户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暗地里还开设八家赌场、六家青楼,故意找人引诱普通百姓染上赌瘾,赌输了便放贷继续供赌, 利滚利直至倾家荡产后, 便派人拿着借据收田收屋,家中美貌的年轻姑娘便被拉入青楼为妓, 十岁以下的哥儿姐儿便卖给牙婆抵还欠银。”

  随着江映蓉一一道出,瑞安机灵的找出第二十页,呈给皇帝亲阅。

  “第二十八页,桐城万安寺,利用小把戏故意造出佛祖显灵的神迹, 佛像发光、菩萨落泪、后山真佛,吸引大量信众。凡进寺朝拜者需先交一吊钱的入门费,求签者再加一吊钱,若要心想事成至少要添一两银子的香油钱,若要大师批命还需另外添钱。不过十年功夫,便收拢了百万两银子,良田、山地更是无数。”

  瑞安又找出第二十八页呈给皇帝。

  “第三十六页,邑城紫云庵,名为庵堂,实为青楼狎妓之所,供当地富商权贵享乐玩亵之用。”江映蓉随便挑出来几个名声在外的寺院,便是准备以此为突破口整顿佛门,至于水月庵还是先放一放,等738的鱼钓的差不多了再收网。

  皇帝看着这一桩桩一件件令人发指之事,简直刷新了他的三观,谁能料到口口声声标榜自己的佛门重地背地里竟然做了这么多肮脏不堪之事。

  “朕今日当真是大开眼界,若不是四姑娘,还被这群道貌岸然之人蒙在鼓里。四姑娘准备如何揭露此等恶行?”想要闹开问题不大,可想要闹大让天下人都看清佛门中潜藏的脓瘤便不是那么容易。

  “既然佛门讲究因果循环报应不爽,那便让他们尝一尝自己一手酿下的苦果。皇上觉得天谴如何?”

  “天谴?还请四姑娘明示。”既是天谴,人力如何去控制,还是眼前这位已经神通到能与天地沟通的地步?

  “贫道不才,学了几样术法,尽够应付这些小人,稍加遮掩和引导便与天谴无异。”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付这种人难不成还用什么光明手段。

  “如此朕便静候四姑娘的佳音。”议到此处皇帝心头微定,想了想继续道:“朕让雍王从旁协助,后续彻查整治便由他来安排。”如此安排便是因为皇帝知道这么多儿子中唯有老四铁面无私,眼里揉不得沙子,唯有他有魄力和铁血手段惩治这群败类,从他接手户部后的行事做派皇帝便看出来这个儿子的属性。且真正彻查起来,势必牵扯当地勋贵世家,届时层层叠叠,关系错综复杂,旁人不一定有这个胆量继续追究下去。

  “皇上圣明。”看来这老皇帝这会儿已经心有所属了,虽然这活表面上看是个得罪人的差事,可做好了便是在天下万民面前挣名声,这路铺的可真是够早的。

  二人初步达成协商,正巧到了用午膳的时候,反正这件事有的磨,不急于一时。皇帝便收拾好心情请江映蓉一同用膳。

  午膳自然准备的极为精心,御膳房的大厨使出浑身解数整治出这一大桌美味佳肴,果然御厨出品,必是精品,江映蓉用的很满意,一场午膳下来可谓是宾主尽欢。

  用完膳,江映蓉便给皇帝切了脉,除了老人家正常有的不适和小毛病外,皇帝的身子保养的还算不错。说到切脉,皇帝又忍不住询问些丹药之事,旁敲侧击的打听着有没有可以延年益寿的丹药,被江映蓉一口回绝,直言丹药多含有丹毒。虽然一开始服用会觉得有些效用,然越用便越发依赖,用的多了只会让身子外强中干,丹毒积多了甚至会可能直接毒发身亡,把皇帝吓得再也不敢想寝殿里放置的几盒子丹药。

  “雍王曾来回禀,四姑娘去扬州前特意给了他一道平安符,为的是给承望挡灾,不知承望有何灾祸,还请四姑娘明示,也好让他们提前防范!”之前只顾着斗气,然后就是互捧,再后就是商议佛门之事,皇帝此刻终于有功夫问出承望一事。一则是真的关心这位嫡孙,二则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想要讨几个平安符护身。

  “贫道只能算出雍王嫡子将有一场大劫,此劫关乎性命,至于这是天灾还是人祸此刻还无法确定。那平安符可以在关键时候保住一丝气息,也能及时通知贫道前去查看,眼下只能寄希望于贫道的微末之术能有作用。”书里只隐约提的雍王嫡子早妖,至于怎么死的连一星半点都未提及。江映蓉这个依靠原著和738的半吊子神棍,只能虚虚实实的搪塞着。

  不过都说雍王嫡子是因染了天花才不治而亡,如果是这样,江映蓉倒是不惧,救了承望不说,还能顺道把牛痘再拿出来溜溜。她记得上个世界就没有雍王嫡子早妖之说,估摸着就是因为她早早的把预防之法拿出来,这劫数自然就跟着化解了。

  “如此便劳烦四姑娘费心了。朕瞧着那平安符和普通道观中的没甚差别,不知是否内有玄机才会示警挡灾?”

  “确是普通符纸制成,只是贫道多添了一道灵气进去,若是小祸这丝灵气便足够化解;若是大祸便得保全最后一口气儿,留下挽救的余地。陛下请看。”江映蓉自然明白皇帝问此话的目的,无非眼馋想要。不过也是,像皇帝这个年纪最怕死的时候,对外有刺客反教,对内长大的儿子们各个虎视眈眈。想要多一点儿保命的手段无可厚非,又不是什么稀有之物,给她一盏茶的功夫能造出数百个出来,是以这会儿直接演示给皇帝看。

  只见一张黄色的符纸随着江映蓉的手势凭空飞舞,自动折成个三角状,最后又渡入一丝看不见的灵气。反正皇帝除了看见符纸凌空而动之外,其余什么也没瞧见。

  江映蓉如法炮制一气儿做了三个出来,递给皇帝:“请陛下收下,权当做个玩意儿,只是灵气至多在符纸中储存三个月,之后便与普通符纸无异。”

  皇帝亲手接了平安符,捡了一个直接装进腰间的荷包,其余给了瑞安命他妥善放好。

  “其实陛下用了贫道的药丸之后,体内便留着灵气,有没有这平安符无甚差别。本来应该多做几个留给陛下赏人,只是此界灵气过于稀薄,贫道每每要修满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将体内灵气补足,否则便无法使用术法。所以这灵气还是要用到后边该用的地方去。”

  制了三个也是给皇帝面子,无论他自己留着还是赏人都可。后边的话便是告诉皇帝,这好东西得用到刀刃上,不要在这种小事上索求过多,免得真到了正事上反而力有不逮,可就不妙了。

  果然,皇帝既满意于江映蓉的识相,不用他明着开口就痛快的奉上来,又觉得江映蓉的话甚是有理,特别是所谓天谴一事,使用术法肯定要有灵气补充,万一为了这等小物误了正事可就不美。至于赏人,赏了这个那个就眼红,又不是人人都有灾祸等着,干脆都不赏,谁也没有怨言。

  这接触的不过短短半天功夫,竟让皇帝有种江映蓉是个实在人的错觉,只要她能办到的都很痛快,没有任何二话,但凡拒绝的便是真的为难或者做不到。如此一来皇帝往后再要东西就不会那么贪心,也算免了江映蓉不少口舌和麻烦。

  所以比起来最终还是江映蓉这只千年老狐狸更胜一筹,从亲手剥的栗子到承诺的药丸,再到平安符,每每都能在皇帝实际开口前先行奉上,正好戳着皇帝的心思,阻了他狮子大开口。对江映蓉来说,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事儿,可皇帝不知道啊,被这些小恩小惠一收买,便忽略了他原本可以索要更大的好处。甚至于觉得江映蓉这人实诚,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仅有道家之人的清高自持,还不是只会端着架子,格外会做人。

  这话也谈完了,饭也吃好了,江映蓉便有请辞回无上宫的意思。皇帝当然不想好不容易遇到的人就这么走了,让她暂居于宫中。到时候也专门开出一座清净的殿宇供她修行,绝对没人敢打扰,再请人挑个好地方专门给她建座道观供奉,就差明说你不要再回荣国府了。恨不得就把人绑到身边别离了视线。

  江映蓉只说师门有命,让她在俗世除邪祟消恶欲,往后还有诸多事情要处理,居于宫中多有不便。若陛下有传召,必定第一时间觐见云云。

第129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12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综]红楼之圆梦巨人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综]红楼之圆梦巨人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