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131

  “春儿,今日要带着祖父看什么?”皇帝扮上瘾了,既然是祖宗三代,那就一兴扮到底,把惜春的闺名隐掉一个字,“春儿”的叫起来。

  正巧在喝茶的雍王差点一口茶喷出来,却被皇帝淡淡瞥了一眼:“怎么,自家闺女的名讳都不知道了。”一句话成功让雍王呛住,发出了一连串咳嗽。心里念叨着:父皇您可真有兴致,您敢认孙女儿,我可不敢认女儿。

  江映蓉的面皮一抽,得了,出来一趟白得了一个爷爷外加一个爹,改日是不是可以加封个公主当当了。

  “老太爷一会儿就知道了。”江映蓉此时还没透出一丝,谁让您上赶着来凑热闹,怨不得她保密,让你们多抓心挠肺一会儿。

  等看到地边有头老牛正在喝水休息,一边的老农正爱惜的伺候着老牛,帮着老牛驱赶身后烦人的苍蝇,还借用地边小沟里的水帮它洗刷身子,便开口道:

  “老太爷,坐了这么久马车,您定是累了,咱们下车走走松松筋骨吧。”江映蓉提议。

  “如此甚好。”皇帝疑惑怎么这就停了,本来以为是要到哪个偏僻的山头找不起眼的草药,结果一路上还没看见山头便停了下来,别告诉他这预防天花的东西就在这田间地头里?心里疑惑,皇帝却也知道江映蓉不会做无用之事,便同意停车休息。

  江映蓉率先跳下马车,雍王随后跟上,然后转身扶了皇帝下车。江映蓉这会儿跟个没见过世面的小丫头一样,新奇的左瞧瞧又看看,仿佛对着田间的一切事务都好奇的不得了。

  看似无意实则有意的走到老牛边上,抬着脑袋看了一会儿,用着小姑娘本来的声音带着份天真问道:“老伯伯,您的这头牛是生病了吗?”

  老农正侍候老牛,猛地听到一个脆生生的声音,抬头一看,原来不知何时面前站了个漂亮的小丫头,不远处还有几位老爷慢悠悠的踱步而来,一看就是城里的贵人,想来是出城游玩。

  “小姑娘,老汉这头牛没生病,只是年纪大了,体力不行。”老农以为小姑娘看着老牛没精神,才会觉得老牛生病了。

  “没生病,那它身上怎么长了那么多吓人的脓包,你看它还时不时拿尾巴扫来扫去,肯定是痒极了才会如此。”

  这一问一答让赶过来的皇帝一行颇为摸不着头脑,怎么看这周围都不像有什么能预防天花的东西,莫不是单纯问一问,但也没打扰江映蓉继续扮嫩,追问十万个为什么。

  “老爷们好,这是打哪来?”老农看到贵人近前,先打了声招呼。

  “我们从京城来的。”皇帝颇为和善的回答,亲眼见到田地里长势喜人的庄稼,心情不由得大好。

  “原来是城里的老爷们,你们这是赶路还是出游?”

  “今日得空出城随意逛逛。”

  不是说贵老爷们都喜欢风景怡人的地方吗,怎的跑到田间地头来,难不成喜好这一口?老农心里疑惑,却并未问出口,都说贵老爷们多有嗜好独特的,说不定就有人爱看别人种田耕作,他还是别多话。

  “这是您家孙女吧,长得可真漂亮,比观音菩萨座前的女娃娃还漂亮。”老农由衷称赞着。

  “小娃娃家,当不得夸。”皇帝一脸自豪的回道,仿佛这真是自家亲孙女,那神情那模样看的江映蓉牙酸不已。

  “爷爷,爷爷,你看这牛好可怜,身上长了好多脓包,它是不是快死了?”这么想当爷爷,干脆就满足你。

  这话可问着皇帝了,你问他朝政怎么处理,他能说上个三天三夜,这个问题他还真不知道。

  一旁的老农体贴的送上答案,贵老爷们怎么会知道这等小事,“好多牛都长这种疱子,除了容易发痒外,没其他任何毛病,我这老牛都长了十几年了,耕地拉车不在话下,您瞅着现下不还是活的好好的。这疱子不是什么大事,有时候人不小心碰上了,也会长,不过几天功夫就自己好了。”

  “那这头牛太可怜了,长了十几年都没好,肯定是顽疾,爷爷,我们把牛买下来牵回家找个大夫帮它治好吧。”江映蓉一脸天真的看着皇帝,让你玩儿,她现在这么配合是不是很开心。

  好端端的买头牛干啥,皇帝现在的身份是宠爱孙女的爷爷,一时间也不好直接拒绝,一旁的雍王还有李太医都看出了江映蓉眼神里的恶趣味,强忍着没笑出声来,这下装过头下不来台了吧,看你怎么演下去。是准备当个无条件满足宠爱孙女的老太爷,还是准备演个严厉的老太爷。

  “咳咳……”皇帝以拳掩唇,咳嗽一声,眼神示意雍王快出来救场。

  “这位老伯,小……咳咳,小女年幼,没见过牛这等动物,一时好奇,不知您能否割爱,我愿意买下它。”雍王直觉江映蓉这些举动都是有道理的,看似是玩闹,绝对有深层意思,故而顺着她的意思买牛。这么一来在老农眼里雍王就变成了个极其宠爱闺女的老父亲形象。

  “不是老农不愿意卖,只是这牛年岁大了,眼见着就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老爷您买回去不划算,不若去牛市买一头健壮的牛崽子。”老农是个实在人,不愿意用自家的老牛坑人。

  “老伯伯,您就卖给我吧,我让我爷爷给您二十两银子,您再去买头健壮的小牛回来,正好耕田。”江映蓉露出一口小白牙。

  出门分文未带的皇帝,尴尬的瞄了一眼一边的瑞安,瑞安轻轻点了点头,表示银子他都揣好了,买的起,才让皇帝险些掉落的面子又捡了回来。

  “这,这不好,不好……”老农并未因为银子动了心,这点银子够他买回来三头好牛了,还是拒绝道。

  “老伯伯放心,我把牛带回家一定好吃好喝的养着它,它年纪这么大了,您肯定不忍心它继续劳累下去。”江映蓉一句戳中老农的心思,要不是田里离不了牛,老农真想把老伙计养起来,只是现实大于理想,不得不继续让老伙计辛劳着,哪怕他已经注意不让老牛干太重的活计。

  “那,那就收二两银子。”家中已经攒了四两,他早就盘算着攒够了钱买头新牛回来,好让老伙计早日光荣退休,再加上今日这二两正好。

  最终还是按江映蓉所说的留下了二十两银子,此行目的已达到,江映蓉表示可以打道回府了。出来一圈买头牛就完了,不是说找预防天花的法子嘛!总不会法子就在这头牛身上吧。

  江映蓉笑而不语,只说回去就知道了,弄得皇帝颇为憋闷,这四姑娘总是跟他作对。一旁的雍王倒是绷着面皮很淡定,自从有了四姑娘,父皇身上又有了鲜活气儿,挺好,挺好。

  第146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埃

  一行人出城时间早,路上又未多做耽误, 等返回京城时不过刚过了晌午时分, 派人先把牛送回太医院,皇帝则带着人准备去京城最有名的酒楼用上一顿午膳。选了个临街的雅间,点了八道最有名的菜色, 皇帝也不要瑞安伺候, 让他和李太医另开一桌也用些饭菜。过了大半日, 这肚子早就饿了。

  待饭菜上桌, 一老一中一少顾不得交谈,先用起来,古代的房间隔音不好,楼下大厅里的交谈声便时不时传进来。

  “哎,老兄,你此番外地走商可曾遇到什么奇闻异事,若是有说出来也让大家听一听乐呵乐呵。”一楼大厅角落里一个身材瘦削的人举着酒壶给旁边一个滚圆矮胖的人倒酒,这胖子看起来三十岁上下, 脸上颇有些风霜之色, 一看就是经常在外行走之人。

  那胖子本来摆摆手不欲多说,可架不住同桌另外两位酒友一同跟着凑热闹, 再加上半斤酒下肚,嘴里的话便不自主的多了起来。

  不过他好像是在意什么似的,左右瞧了一瞧,没什么人注意到他们,便招了招手, 让三人凑近,压低声音说:“我回来时路过邑城,在城里盘桓两日,倒是听说了一件怪事,只是不知是真是假,我着急回来便没有亲自去验证。”

  “什么怪事?”看着胖子神秘兮兮的样子,其他三人更是来了兴致。胖子是四人中唯一一个常年外出的人,自然见识了不少不一样的景色人物,每每回京几人总要聚到一起,听听胖子聊一聊天南地北的事情。

  “邑城有座有名的紫云庵,香火顶顶的旺盛,最受当地女眷们青睐,凡是想求平安、求姻缘、求名求利的都往那里上香,添香油钱,但据说最近几天庙里的菩萨出了异变?”说到这儿胖子碗里的酒空了,便故意顿了一下,用眼神示意瘦子赶紧把酒满上。

  “王哥,喝酒,喝酒,喝完了快说啥子异变。”瘦子上道的又将酒给满上,还殷勤的往胖子跟前递了递。

  王胖子砸了口酒,看着六只求知的大眼睛紧紧盯着他,心里倍爽儿,不再卖关子,继续道:“我听说那庙里本来端庄肃穆的女菩萨一个个竟然显出了轻佻之色,坦胸露乳,搔首弄姿,颇有些风尘之味。”

  “胖哥,你可拉倒吧,别灌了两口黄汤就找不到北,信口胡扯起来。那菩萨像都是死物,好好的怎么会有青楼女子的做派,难不成一夕间全部被人调换了?你这传闻不靠谱,不靠谱。”同桌一个姓石的一脸不相信,打断了王胖子继续胡吹。

  被人质疑,王胖子霎时不开心了,瞪着铜铃大的眼睛,声音不免高了起来:“那邑城大街小巷都在传,要是假的怎会闹得那般沸沸扬扬,要不是我带着家当担心出意外着急赶路,定要亲眼去瞧一瞧,见识见识。据说那些女菩萨的小腰,翘臀,还有细腿那叫一个……”后边的话虽然未说出口,可光看眼神儿就知道王胖子想到哪里去了。

  “胖哥,你小声点儿,佛门重地之事怎可轻易调侃,小心受了报应。”瘦子拉了拉胖子的衣袖制止道,因着前朝推崇的关系,佛家现在在老百姓心里还是很受尊崇的,这也是为何王胖子在一开始便有所顾忌,压低声音的原因。

  “也不是我瞎说,我住在邑城那两日,人人都说的有鼻子有眼儿,容不得我不信,还有很多人在猜测那紫云庵是不是干了啥坏事,菩萨显灵要揭露她们的恶行。我还听说那紫云庵的尼姑一个赛一个水灵,比秦楼楚馆的妓子都有味道,说不定私下里干了什么不要脸的事,才让庵里的菩萨沾惹了红尘。”王胖子一脸感慨。

  “王哥既然这样说,怎么不去那紫云庵好好消受一番,钓上一两个水嫩的小尼姑,尝尝鲜。”姓石的听王胖子越说越不靠谱,便拿这话调侃起来。

  “我不是说了吗?我这次的家当揣在身上,一日不回来便一日不安生,若是生了什么变故,这趟可就白跑了。”王胖子不服气。

  “好了好了,大家都是兄弟,吃酒玩乐才重要,别较真,别较真,免得伤了兄弟感情。”瘦子未免两人闹出不愉快,又在中间说和起来,还不忘往二人碗里添酒。

  两人一酒解恩仇,刚才那点不愉快在干完一碗酒后便烟消云散,又是哥两好的模样。只不过一直未开口的第四人终于开口了:

  “我觉得胖哥听到的传闻不一定是假的,这世间的事儿总不会空穴来风,总得有苗头才会被传出来。今个听了胖哥的话,我这里倒也有桩异闻,细想想二者颇有些相似之处。”第四人颇为神秘的说道。

  这话一出又重新挑起了大家的兴致,催促着快说快说。

  “这京城的荣国府各位都知道吧,那可是一顶一的豪门富贵人家。”第四人边说边比了个大拇指。荣国府在贾代善之时确实一等一的兴旺富贵,可到了现在已成了外强中干之流,再加上平日里过分招摇,总出些引人谈资的事儿,总是处在话题中心,在普通百姓眼里可不就是顶天的权贵世家,反而把真正有权有势的给比了下去。

  “那是,那是……”边上三人都点头应是,颇为赞同。

  “前些天她家二太太病逝了,还办了一场极隆重的丧礼。”姓石的把知道的说出来。

  “哎,我要说的就是她家二太太的事儿,外边都以为是病逝,其实是触怒了菩萨降下的报应,这才一命呜呼。”

  “怎么说?”王胖子凑得更近了。

  “我大舅的表妹的二姑姑的婆家妹妹在荣国府当差,听她说前些日子二太太供奉的那座小佛堂上的菩萨也发生了异变,一夜之间突然面目可憎、凶神恶煞起来,那贪婪欲望之色压都压不住。后来在荣国府四姑娘的指点下掘了佛像,这才发现佛像底下竟藏着好大一座小金库,里边的金银一辈子都花不完,还有数不胜数的古玩宝贝,下人们搬了一天一夜才搬空。”说到这里第四人一脸羡慕之色,好想看看一辈子都花不完的财产到底有多少啊。

  “那二太太虽是高门大户的女儿,嫁妆也不会有那么多吧?该不是使了什么手段攫取的财产吧?”姓石的又一言道破关键。

  “谁说不是呢?据说整个荣国府的财产大半都被搬到那个小金库里。”第四人咂咂嘴。

  “那也不对,这样说来最多是谋家产,佛像不该变异,又降下那么大的惩罚才对。”王胖子补充。

  “光这些当然不够,据说那二太太私下里借着荣国府的名头在外边还干了不少敛财的黑心事儿,这才触怒了菩萨。我那位拐了几道弯的亲戚亲耳听到荣国府四姑娘说什么母债子偿,那二房的大爷就是因为母亲犯下了孽债才会年纪轻轻便卧病在床,据说现在还是吊着最后一口气,半死不活的没醒过来呢。”

  “这真是害人害己啊,怪不得那位二太太去的这么突然,枉她在京城里吃斋念佛慈善人的好名声,原来是为了掩藏自己的小金库,平日里拜的不是菩萨,而是她那些金银财宝,真是虚伪。”

  “本来那当差的亲戚交代了不让我们往外说,只当是个警戒的事儿,免得家里人做了什么恶事牵累大家。再者她知道的也只是个大概,并不了解内情,若是传出去三人成虎恐是什么版本的都有。可听了胖哥所说的紫云庵,细想想这两件事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佛像变异,既然荣国府是有人犯了恶事,那紫云庵恐怕也不干净,或早或晚都要爆出来。我这才跟你们几个说道说道。”第四人最后做了个总结性的陈词。如此一说,剩下的三人便一致点了点头,连那个姓石的这会儿也不得不有了一两分相信。

  “你说的那位四姑娘是不是京里盛传的太真小真人?”姓石的发问。

  “对,就是她,现下这位小真人可是陛下眼前的红人儿,据说除了面圣不行跪礼之外,陛下见了她还要礼上三分,奉为上宾呢,那些个王爷皇子们更是毕恭毕敬。”第四人接话。

  “太真小真人?我不在京城的几个月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王胖子一脸懵,只是这听着就很厉害的模样。

  “胖哥,这个我来跟你说。”之前一直倒酒的瘦子来了劲儿,他平日里最好打听热闹,关于太真真人的事儿可知道一清二楚。

  “太真小真人原是荣国府四姑娘,年约七八岁,本是宁国府贾珍老爷的嫡妹寄养到史老太君跟前。前些日子得了大造化,入道修行,那些隔空取物、缩地成寸的仙家之术不在话下,且能铁口直断,卜算命数,据说还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点石成金。雍王府的世子前几天得了天花就是小真人提前算出来的,最后还是她出手救了雍王世子。你想想那可是人人惧怕的天花啊,她不过伸伸小指头就解决了,还能没有大神通吗?这雍王府昨日才重新开门迎客,前几天可都是重兵把守轻易不让人靠近,做不得假。对了,还有刚才说的荣国府二太太,也是那位小真人事先提醒,才会露了馅儿。”瘦子侃侃而谈,仿佛亲眼见识过江映蓉做过的事儿。

  越听越不靠谱,用完膳正在吃茶的江映蓉便屏蔽了声音,房内再也听不见这四人的谈论,只剩下大堂内的一些嘈杂之声。

  原来江映蓉先注意到这四人,听到有人说到紫云庵的事儿,江映蓉才开了声音,让皇帝和雍王都听一听,这是她安排的事情已经有了动静。

第129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13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综]红楼之圆梦巨人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综]红楼之圆梦巨人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