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134

  不过两三个时辰,已然到达阳城地界。江映蓉瞅准普济寺山门前的一大片空地,准备在此降停。

  早上出发时因时辰尚早,又是野外,官道上人烟稀少,并未引起过多人关注。到了阳城可不一样,晌午时分正是热闹的时候,更别提普济寺外照旧围着一大群百姓,正例行进行每一日扔烂菜叶子、臭鸡蛋的活动。

  抬头一看,好家伙,头顶好大一只鸟,遮天蔽日连太阳都要挡住了,不相信的揉了揉眼睛没看错。有先发现的一叫喊,大伙便都知道了,均都抬头仰看。

  本来只是凌空飞行,结果这大鸟竟然有越飞越低的架势,看起来也越来越庞大,那方向该是冲着普济寺,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俯冲而来。

  百姓们一边找地方把自己藏起来,有藏在草堆里,有抱头蹲下,有慌里慌张跑来跑去的。还不忘一边叫喊着“神明显灵了,派来鸟仙大人惩罚恶和尚了。”

  “神明显灵了,拜见鸟仙大人。”这是找不到地方躲藏的,干脆跪下磕头。

  阳城知府派来守着普济寺的衙役兵丁也是慌了神儿,举起手中的刀严阵以待,瞳孔里倒映着银色的大鸟。

  轰隆一声飞机降落,江映蓉自觉很是平稳,没有太多晃动之感。而雍王等人则是一个趔趄差点没坐稳,一旁的苏盛那张面白无须的脸更添了几分惨白,还不忘强撑着直打颤的腿肚子去扶雍王。雍王怎么会看不出贴身之人的不适,悄悄摆摆手示意不用,照顾好自个别添乱就行。

  其他人还在缓缓劲儿,江映蓉首当其冲先下来,百姓和衙役翘首以盼,结果竟是一个玉娃娃,做道姑打扮,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

  再往后就是雍王,迈着沉稳的步伐一步一个台阶,那模样就跟坐惯了飞机一样,江映蓉心内还赞了一句。其实雍王胸腹内已然翻江倒海,难受异常,为了不在阳城百姓面前留下坏印象,他可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才抑制住这股想吐的冲动。毕竟他可不想百姓们一提起他,先想到的就是晕机呕吐的场面,那他的面子还往哪搁,万一再传回京城让那群整日里巴不得出洋相的兄弟知道了,非得笑话他一辈子不可。

  等苏盛由一个孔武有力的武将扶着下了梯子后,拼着最后一丝气力,用太监独有的声音喊了一句:“雍王殿下亲临,尔等还不下跪参拜。”吼完趁着百姓和衙役下跪山呼:“拜见雍王殿下,雍王殿下千岁千千岁”之际,狂奔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哇哇吐了起来。吐完用随身携带的水囊漱了漱口,怕味道冲撞了主子爷,又赶紧奔回到雍王身边,一本正经的站好,仿佛刚才的事情都是错觉。正好此时百姓和衙役们跪拜完毕,雍王赐了平身。

  苏盛这一波操作下来,江映蓉看得啧啧称奇,不愧蝉联下一届大内总管,果然敬业的很。苏盛看到了江映蓉揶揄的眼神,露出一个要哭不哭的僵硬笑容,小真人,您就别看热闹了,宁肯忍受长途跋涉磨烂大腿,颠痛屁股,这飞机他可坚决不想坐第二次了。

  “雍王殿下奉皇命彻查普济寺一事,无关人等先行退下。”带来的五百精兵早就分出一半代替衙役把普济寺围了个水泄不通,当然这一半是不晕机或者晕的不是那么明显的。赶紧驱散百姓等不相干之人自然是不想待会集体呕吐的场景让阳城百姓知晓,那可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不过一刻钟,闲杂人等尽数退去,已经有勤务兵安排在背阴的空地上搭营设帐,预备烧水做饭。雍王告罪一声,说是要去休整一番,便一掀帘子进了已经搭好的主帐。刚进帐子,再也忍受不住,哇的一声吐出来,苏盛在一旁着急忙慌的叫着“水”“布巾子”......一行伺候的忙乱了好一通。

  雍王漱了口,含了一片冰薄荷,清凉之感直冲脑门,晕乎的脑袋清醒不少,嘴中的异味也消散了。又喝了口茶,才觉整个人活了过来。希望下一次坐飞机不要这么丢脸,雍王不自在的想着。

  等雍王休整完毕出了帐子,发现空地上已经没了飞机。耳边时不时还能传来呕吐的声音,听得他又有些忍不住犯恶心。举目四望,发现江映蓉正站在不远处一片高地上,迎风看着什么。便赶紧抬脚行至江映蓉身边,才发现入目的是一片又一片麦田和稻田,挂着沉甸甸的穗子,长势颇为喜人。阳城位于南北交界之处,旱田种小麦,水田种稻子,才会有眼前这样的情景。

  “这些田地很快就能迎来真正的主人了。”江映蓉听见动静便开口道。

  “是啊!”

  “雍王殿下,下官来迟,请您恕罪。”远远的,阳城知府顶着大太阳,晃动着圆胖的身子赶来,那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甚为晶莹。

  第151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埃

  阳城知府接到衙役的禀告时,惊得手中的茶盏都打翻了, 顾不上处理沾湿的衣衫, 急切的确认到:“你说谁来了?”

  “回大人,是雍王殿下。”

  “哎呦,怎么是这位来了, 这位可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主儿, 我……, 这可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阳城知府急的胖脸上渗出密集的汗珠儿。要是来个好说话的,比如八爷那样礼贤下士、温文尔雅的主子爷,他还有希望求求情讨讨饶,不会过多受牵连。可这位雍王殿下那可是铁血手段,说好听的那是大公无私,说难听点那可是冷面无情啊。知府慌得在内府团团转,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不得不说八爷的名声维持的确实不错,连外放的知府都知道他素来的脾性, 若是这事让皇帝知道了, 恐怕对八爷更是添了一层厌恶。

  突然似是想起什么,猛地回身抓住衙役的手问道:“不对, 本官的奏折该是刚呈到御前,雍王怎么这么快就来了,莫不是早就得了消息。”若是如此他更是要背上隐瞒不报的罪责,这都是什么事儿啊。原以为阳城知府是个肥差,他花了好大的功夫, 托了好多人情关系,又是塞银子,又是拍马屁,才会在这次换任时挤走了前任钱大人,还没志满得意个半年竟然就出了这档子事儿,现下最轻也逃不过个监察不利的罪名,再加上隐瞒不报,他估摸着可以回家种红薯了。阳城知府马上要哭晕在厕所了。

  “据守卫普济寺的兵丁来报,说是雍王殿下带着下属乘坐一只大鸟而来,直接降落在普济寺外边,一开始百姓们都以为是神明大人显灵,一个个下跪参拜。后来瞧见雍王殿下从上边下来,现下阳城之内都在传,说是雍王殿下受神明嘱托,特来彻查普济寺一案,到时候恶和尚们一个都跑不了了。还说……”衙役说到此处悄悄看了知府一眼,不敢再说下去。

  “还说什么?”阳城知府追问道。

  “还说……”

  “你倒是快说啊。”

  “还说您胆小怕事,不敢为民做主,收了诉状只敢把普济寺围起来,不敢直接动手拿人。要不是神明大人早就降下了惩罚,让普济寺那帮和尚毫无反抗之力,恐怕恶和尚们早就逃的连个影子都不剩了。”衙役心下一横闭上眼睛一股脑全说出来。

  “哎,一群无知之辈,怎么知道本大人的苦。他们只知道立时捉人判决能出了心中一口恶气,又怎知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皇上亲自授意,本官怎敢直接上狠手段。”万一得罪了背后的势力事小,得罪了整个佛门才是事大,前朝的佛门衍生至现在实在是势力庞大,不是他一个小小的知府就能擅动的。再者古人本就相信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他真担心一个不好让头顶的菩萨不满意,那不止是他一人,怕是祖孙后代都得饱受牵连。其实阳城知府也算是个比较实干的人,他能争得此位置也不单纯是托关系、塞银子的结果,乃是他前些年在他处的政绩还算不错,并非酒囊饭袋之人。

  说到此,阳城知府也不敢再多做耽搁,一边命人收拾好府衙,一边命人备马,往城外普济寺奔去。既然是雍王殿下来了,说明皇上是要下决心整顿彻查此事,那他也知道一会儿该以什么态度面对这位主子爷。

  于是就有了前头阳城知府颠着圆胖的身子,顶着大太阳,老远跟见了亲爹似的冲着雍王打招呼。不过一路走来,知府用眼神儿瞄了一大圈都没瞧见那所谓的大鸟在哪,弄得他心里跟猫抓一般,传说中载得下五六百号人和五六百匹马的大鸟到底长什么样啊。心里疑惑归疑惑,不影响他行动,小粗腿迈得贼快,堪称一位灵活的胖子。

  阳城知府行至雍王跟前,扑通一声结结实实行了个大礼,也不管膝盖下的土地崎岖不堪,甚是硌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诉开了:“殿下,您可算是来了,下官这些日子吃不好睡不好,实在不知普济寺的事儿该如何处置。下官对百姓们的遭遇甚是同情,可下官派人连续查访多日都未曾查出什么切实有力的证据,下官也不好只凭借脸上的标记直接定罪,万一是有人在背后装神弄鬼冤了佛门子弟,那影响更是不好。只得先命人将寺院围了,赶紧上折子请圣上裁夺。今日您来了,下官就有了主心骨,下一步怎么查听您的,下官愿效犬马之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完又是一个头磕下来。

  这一番话下来,忠心也表了,又撇去了自个不作为的嫌疑。阳城知府只希望这些话能触动头顶上这位黑面王一点点就好,别上来就给他革职查办了。殊不知一句“装神弄鬼”正好说中了旁边站着的不起眼的江映蓉,他要是知道这一切都是边上这个五短身材的小娃娃闹出来的,铁定不敢当着正主的面用这种理由为自己开脱。

  “咳咳……”雍王虽没有了解全部内情,可也猜到这些事情八成都是小真人暗地里一手安排的,出发前父皇也私底下交代过他,此次主要目的是缩减寺庙、没收财产、充实国库,若是有些不长眼的权贵冲到面前可以直接办了,要是有些聪明的尾巴扫干净了就先放一放,这笔账先记着,不用着急。所以雍王此行目的不在查办幕后之人,而是将佛门肃清,留下真正一心向佛的高僧,把浑水摸鱼的蛀虫们清理干净即可。所以阳城知府担心有些多余了,别说他没掺和到普济寺一事,哪怕他沾了身,只要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这次也能平安渡过。故而听到他说到装神弄鬼一事,特意提醒他不要再往下说了,免得不自知得罪了身边这位,到时候自个亲自出马估摸着也救不了人。

  “行了,起来吧。”

  阳城知府来的路上还准备了一箩筐的说辞呢,结果这就结束了?这么轻松吗?还是他幻听听错了?知府懵了神,不是说雍王殿下最是冷面无情吗,最爱秉公执法吗,这就让起来了?这一懵直接导致他跪在地上忘了起身。

  “怎么,还等着本王亲自扶你不成?”雍王脸色冷了下来,大热天的凭空刮来一股子阴风,阳城知府打了个寒颤,这才对嘛,刚才肯定是他的错觉。阳城知府自觉见识了真正的雍王,心满意足了,这才麻溜的起身。

  “多谢殿下,多谢殿下。”

  看的一旁的江映蓉差点笑出了声,这阳城知府也是个人才啊,还是个喜欢受.虐的人才。雍王好不容易和蔼一回,结果就被他这番反映生生给压了回去,所以说雍王的冷面也不全是自个的原因,怕是还有无数不知名类似知府大人的受.虐.狂给逼出来的。露个好脸不自在,非得人家冷酷无情才舒坦。

  雍王此时也不再多说,撩了衣袍,径自往大营的方向走去,连个眼神儿都不给阳城知府留。

  知府反而端着一张笑脸,跟个弥勒佛似的,颠颠的跟着,半躬着腰说道:“殿下,府衙已收拾停当,不若您移步去府衙办公,日常起居也舒服自在些,这外边炎天暑热的,您身子金贵,万万不可在此受罪。”知府边说还边用衣袖擦着额间不断的汗珠,结果刚才跪的太结实,衣袍上占了不少黄土,这一擦直接擦出个大花脸,本人却不自知,一个劲儿的抹的欢实。

  “本王奉命来查普济寺一案,事从缓急,自然在此处办案更为方便。你准备一下,明日辰时末开始在寺内公开审理此案,好生安排递了诉状的百姓过来,不可漏了一个。本王瞧着今日有许多百姓聚集此地,既是这等有辱佛门重地的事儿,允许每家出一个代表过来观看,也是给百姓们一个交代。”刚才江映蓉已经与雍王通了气,她自有办法让每一个僧人对于犯下的事情当众供认不讳,所以才会直接让百姓们过来围观,也是为了更加一步证明佛门确实出了败类,不是有人在幕后诬陷冤枉,方便后边各地自查。

  阳城知府心里一个咯噔,雍王殿下莫不是太过急功近利了吧。证据没有证据,大刑也没有大刑,端看脸上的标签如何让人当众承认,若是他只会咬死了坚决不说,反正没有明证。查都不查,就召集这么多百姓过来,到时候弄个虎头蛇尾的尴尬局面,丢的可是他雍王殿下的脸面,传言中没听说这位是这么个不靠谱的德行啊。

  到底是担心事后拿自个问罪出气,阳城知府硬着头皮提了意见:“上诉的百姓居住在各处,一夜之间恐是难以全都召集齐全,不若下官先安排冤情最重的几位上堂,殿下先听一听他们的诉状,再公开审理不迟。”这是没敢直接明面上说您这样太过急躁了,容易出事情,而是想法子好歹拖延个一时半刻,到时候明白实在证据不好拿,就知道从长计议了。

  “知府大人不用担心,常言道举头三尺有神明,自古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明日当众过堂时,有诸多菩萨见证,神明在侧,那些犯了事儿的自然不敢胡言乱语。”江映蓉终于开口了。

  被知府大人当做背景板的小人开口了,一开口还是满嘴菩萨神明之类虚头巴脑的言论,虽然知府对于神佛的存在也有那么一点儿相信,可你是个小娃娃好不好,搞得跟个装神弄鬼的和尚道士似的,哪怕你穿了一整套道士装备也不能让人忽略你是个三头身的小娃娃啊。

  “这位是太真真人,不可无礼。”前头的雍王适时阻止了知府跑马的思维,有了大佬的话,哪怕知府心里不信,面上还是恭敬不少。

  第152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埃

  雍王也不要知府伺候,撵着他回城安排通知上诉的苦主。知府只好顶着一天中最毒辣的太阳又跑回府衙, 回去第一件事儿便是脱了厚重的官袍, 灌了两大碗冰镇录豆汤,才觉缓过劲儿来。又命人送些冰块和几车解暑的绿豆汤,还有醉仙楼最好的一桌酒菜快马加鞭送至雍王帐下。主子爷不进城, 不代表他就不用表示, 最基本的还是要伺候着, 免得被人说不尽心。

  然后就是马不停蹄的派人通知上诉的苦主, 又命四五队衙役在街上敲锣宣传:“明日辰时雍王殿下公开审理普济寺一案,各家可自行派出一位代表前往普济寺旁观。”如此各处巡逻了一个下午,阳城各家各户都晓得了沸沸扬扬了许久的普济寺恶僧一案终于要开堂审理了。

  对于传出来的雍王殿下带着神明的旨意前来受理此案更是深信不疑。倘若不是神明怎么可能乘坐凌空飞行的大鸟而来,整个大齐甚至再往上数多少代都没见过这般神奇的代步之物。这样一来百姓们对于即将要开堂审理的普济寺一案更加期待。

  于是第二日只要家中没事的,全都组团前往普济寺,有些甚至三更时分就出了门,生怕人多抢占不了有利位置,看不了热闹。最后街上来往的商贩都少了一大半, 看起来甚是清冷。

  雍王和江映蓉早就进了普济寺内殿大堂, 命人在堂内佛祖金身底下设了桌案,雍王坐在主位, 江映蓉居于左侧首位,知府居于右侧首位,再往下便是阳城各县的县令,一个临时的公堂便设好了。

  百姓们则有序的聚集在院子里,身前有精兵维持秩序。因着内殿十二扇大门大开, 里边的情形看的清清楚楚。而普济寺这些年因为明里暗里收了不少钱财,那寺院自然建的既开阔又宏伟,殿前的广场赶上了三分之一的皇宫面积,足够容纳前来观看的百姓,只是靠后的并不能看的太清楚罢了。

  这受审的第一人自然是普济寺主持圆意,不愧是装了几十年道貌岸然、菩萨心肠,都这会儿了竟然还这般淡定如斯,不急不缓从容的走到内殿中央站定。

  “阿弥陀佛,老衲这厢有礼了。”单手置于胸前施了个佛家礼。那因为年老快要完全耷拉下来的眼皮遮住了眼中的精光。他是准备咬死了不承认,反正这标签只是外边人在传,寺内都没人能瞧出来,只要他咬死不承认对方便拿他没办法。最好能忽悠的让大家相信是有人故意装神弄鬼构陷佛门,撇清这一干事情。

第129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13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综]红楼之圆梦巨人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综]红楼之圆梦巨人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