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145

  第169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埃

  江映蓉赐道名无忧,其中寓意不难猜出, 希望这一世能免黛玉忧, 免黛玉愁,做一个真正豁达开阔的自由人。

  这边江映蓉话音刚落,便传来了一声“圣旨到。”瑞安手捧圣旨, 身后跟随着十几个捧着礼盒、礼盘的小太监。笑容满面的行至江映蓉跟前:“元君, 咱家奉陛下之命前来道贺, 请元君和无忧小真人免跪听旨。”

  “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贺太真元君收徒之喜,赐元君之徒玉如意一柄,玉碗、玉蝶、玉盘一套,南珠一串,东珠一斛,镂空雕花水晶钗,遗香丝梨白玉簪, 锦缎十匹。”

  “无忧小真人, 接旨吧。”瑞安笑眯眯的将圣旨递于黛玉,黛玉恭敬的接了, 口言:“多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接着一旁一同跪下听旨的同样谢了恩才起身。

  皇帝此举是在帮黛玉撑场面,不然也不会特意赶在礼成之后送来贺礼。甚至因着黛玉成为江映蓉之徒的缘故,对于林如海申请回京的折子重新考虑起来。按皇帝本来的意思欲先按下不提,让林如海多在扬州待两年, 毕竟能取得现下相对平衡的局面着实不容易,再换个人说不定反而起到反作用。盐政一直是个让人头痛的问题,皇帝实在不忍心已经趋于良好的局面恶化下去,重新变得一团糟乱。

  到目前为止,林如海的政绩表现皇帝还是相对比较满意的,当初派林如海去扬州兼任巡盐御史之前,皇帝还曾发下一道暗旨,命林如海奉旨“受贿”,同时暗地里不动声色的搜集证据。盐政盘根错节,牵扯利益甚大,若是真派一个刚正不阿、清廉至极的官员过去,估计不到半年就能死于非命。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林如海,另一方面想着填充国库,这才有了这道暗旨。

  所幸林如海这些年将其中的尺度把握的甚为不错,让江淮之地的盐商和官员基本都放了心,还暗地里为国库上缴了不少银两。当然相传林府有百万雪花银也确有其事,那是在皇帝跟前过了明路的,收了这么多银子,总不能表现出一副穷酸相,这不是上赶着让敌人多想吗?

  这才有了原著中哪怕林如海死去,整个林府的财产尽数被荣国府吞没的事情发生。若是按大齐律例,绝户之家要将七成财产上缴朝廷。皇帝念着林如海兢兢业业一辈子,直接死在任上,又帮他收集了不少官商勾结的证据,这才故意不提这事儿。只是林如海原本以为将百万家财舍给了荣国府,多少能换来唯一的女儿一个好的结局,没成想荣国府里人心不足蛇吞象,钱花了,还不愿意好好对待黛玉,让黛玉落了个泪尽而亡的下场。

  不过,现下又不一样了。林如海之女成为江映蓉唯一的徒弟,皇帝为着今后的考量打算,也不能让林如海夫妇继续待在暗潮汹涌、局势多变的扬州,继续耗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思来想去还是放在相对安全的地方为妙,不能让林黛玉有任何成为孤女的可能。况内阁这批人眼见着要到了换届的时候,将来新的继承人势必要重建内阁力量,这林如海不失为一个好人选。

  而且现在局势也大为不同,国库因着整顿了佛门充裕不少,不至于继续用这种收受贿赂的法子来充实,皇帝再找个人接替林如海也无需权衡那么多,最重要保证新任者对皇帝足够忠诚,能够游刃有余的在两淮盐商和当地官员之间游走即可。时机一到,两淮盐政也该来个大清洗了。

  如此,林如海回京之事便无悬念,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待定下合适的接任者,自然可阖家回京团圆。

  两年时光一晃而过,这两年京城陆陆续续发生了很多事情。

  这第一件便是江映蓉仍旧保持着七八岁女童的模样,一连三四年丝毫不见长,江映蓉基本不再对身高抱有希望。她自己其实无所谓,可黛玉、承望等人甚至是皇帝都担心此事对江映蓉影响过大,平日里言语间尽量避免提到此类话题,就怕惹了江映蓉多心。

  经过两年的琢磨和研究,738和江映蓉只能将不长个子的问题归结于功德金光。毕竟肉体凡胎,若不是江映蓉神魂强大,又有738在一旁照看着,说不定功德金光入体那一刹那惜春这具身体便直接爆体而亡。现如今只是留下个长不大的后遗症,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可外人不知功德金光之故,唯一从普济寺圆意那里听了一耳朵的雍王,只以为功德金光乃出生之时便携带入世,根本想不到是这个原因才造成江映蓉不长个子。

  于是外边就有人传言,无上宫真人乃神女转世,特来庇佑世人,尤其是两年前收徒时对外散发的平安符,大大小小救了不少人。于是对于神女的说辞世人便更为笃信,各个传的神乎其神,有鼻子有眼儿,惹得江映蓉每每摇头,只觉好笑。上一世她把黛玉捧成个神女转世,这一世轮到自己,这感觉,果然是因果循环啊。

  第二件事便是三废太子,这次直接将废太子阖府赶出东宫,圈禁在一处荒废了许久的宅子之中。之前两次皇帝废太子,只是关在东宫内禁足,并未赶出皇宫,这一次这么雷厉风行便是让众人明白,太子一脉是真的跌进泥潭里再也出不来了,皇帝是铁了心不再拥立太子。

  这一波操作下来,让未来储君的争夺进入白热化局面。尤其是八皇子一脉,还有与雍王一母同胞的十四皇子一脉也渐渐显露出野心,现下朝堂上备受瞩目的两位储君候选人便是八爷和十四爷。一时间二人风头无两,压得其他兄弟不敢抬头与之争锋。

  八爷现在是嫡子也有了,眼见着皇位又指日可待,皇帝时不时展露出对他的宠爱和期望,八爷只觉皇位乃囊中之物,唾手可得,一惯温润如玉的做派都被志满得意、意气风发所取代。八皇子府每日人来人往,宾客络绎不绝,有一旁冷冷清清、少有客人的雍王府一对比,更是显得备受荣宠和拥戴。八爷只觉多年压抑在心中的恶气全部散去,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十四爷虽比不得八爷风头正盛,可也差不了多少,皇帝将西北几十万大军交给十四爷,一年前被派到西北大胜北狄,刚荣归京城,正受皇帝的看重。而皇帝目前还没有将兵符收回的意思,众人在猜测这是准备真的将西北大军交到十四爷的手中。

  一个备受朝臣推崇,一个手握兵权,孰高孰低一时间还真是难以比较。皇帝端坐在高位之上,冷眼看着两方人马斗法,静等时机到来。

  第三件事则是京城这两年来陆陆续续发生了一些怪事,大都是权贵大家之中,因为着实罕见又有背后有心人传扬,那是闹得沸沸扬扬,成为京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些是得了不能见人的怪病,有些是得了失心疯,还有些是倒霉事接二连三的发生……

  这些人一开始还想捂住,后边发现即便想尽办法总会以莫名其妙的方式被捅出去,有些甚至是自己跑到大街上嚷嚷出来的,这还能怪谁。

  比如治国公马家二老爷,生的个五大三粗的模样,有一天早上突然衣衫不整的跑到南风馆中嚷嚷着要自卖自身,去南风馆里当兔爷儿。惯常爱逛南风馆的贵公子们得知后,差点将隔夜饭吐出来,这人真是好大的一张脸呐,也不知哪里来的自信,当兔爷都不敢有人收,这是上赶着砸自家招牌。因为这位马二爷的一番深情自荐,弄得男风馆的生意一落千丈,气的老鸨恨不得将马二爷大卸八块,可他又不敢真的这么做,毕竟背后还有个治国公在撑腰。只能好言相劝,可这位马二爷铁了心不走,治国公派人抓他回去时,竟然手脚并用扒着南风馆的大柱子死活不走,声泪俱下,比死了亲爹还难过,惹得周围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看热闹。

  再比如靖南王耿家,最受宠的那位小公子得了花柳病,四肢酸软无力不说,全身上下遍布了大大小小的脓包,每次小便时便如杀猪般嚎叫,简直是惨不忍睹,名医请了个遍,全都是摇头摆手,这是他们平生所见最严重的花柳病,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还有老牌世家柳家,未来继承人接二连三的背上倒霉事儿,先是骑马遇上了马惊,摔了个狗吃屎,一颗门牙给磕掉了。古代哪有修补牙齿的技术,这样有辱门面的事还何谈继承人一说。这还不算,喝水呛着,走路摔着,当众臭屁连天……那是数不胜数,到最后吓得柳家继承人只敢瑟瑟发抖的躲在房内,不敢踏出房门一步,吃饭喝水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噎着嗝屁了。

  除了之外还有其他怪事,就不一一详述。讲到这儿,想来大家都明白这些人缘何突然不正常起来,这是江映蓉终于出手,让前世虐待过惜春的人一个个偿还孽债,给他们赎罪的机会,当然这个机会那些人巴不得没有。

  这样没头没脑的怪事多了,有些就想到灵异上边去,都花了重金、托了好多关系找到江映蓉,江映蓉也不说不给看,把钱一收,叹息一声,只来一句:“有因便有果,这是在偿还孽债,恕贫道无能为力。”然后就是关门送客,各家钱花了,人没看好,却敢怒不敢言。有些是知道内情,有些被蒙在鼓里回去一查,也只能唉声叹气认栽,丝毫不敢漏出去一分,那些干了坏事被罚的人自然就成了弃子,再也不能如前世一般作恶。

  第170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埃

  “你的仇人已然悉数被罚,前世的委屈仇恨可曾消减?”江映蓉用意识与灵魂状态的惜春沟通。

  惜春现在不再只是表面上因着江映蓉的帮助恢复了原本的样貌, 随着前世的仇人一个个伏诛, 心内的怨恨已然全部消散,真正是表里如一般的洁净澄澈。听了江映蓉的问话,小姑娘感激的点了点头:“多谢仙子姐姐助我报仇。”

  “如此, 待你迎春姐姐和林姐姐找到好的宿, 我便带着你去看看这大千世界如何?”助惜春报仇只是完成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则是要给惜春一个自由自在的人生, 如此方能圆满无憾,彻底净化怨气。当然,既然肃清了佛门,干脆就好人做到底,江映蓉准备让738留下一道禁制,在她离开这个世界的百年之内,但凡佛门出现败类者绝不会善终。

  说到这儿惜春期待的点点头,眼中似含着万千星光。她本就是个善良通透的女子, 变成那幅模样全赖前世的那波恶人, 现在大仇得报,自然恢复本性。

  正闭着眼睛与惜春交流的江映蓉觉得身边凑过来一团热源, 用毛茸茸的身子拱来拱去,定是小花又来撒娇了。江映蓉睁开眼睛,正巧对上小花大如铜铃的眼睛,好家伙,竟是一只半大的花斑老虎, 虽未成年,可健壮的体格和锋利的牙齿还是非常有威慑力,若是旁人见了定会吓得两股战战,呆立当场,半步也挪不动。

  其实这只老虎一点儿也不可怕,反而眼神依赖的看着江映蓉,浑身散发着求抚摸、求安慰的气息。尤其见着喜爱的饲主睁开眼睛后,小花直接丢掉了身为山中之王的节操和气势,打滚卖萌撒着娇,希望江映蓉能多抚摸它两下,俨然一副大猫属性,哪还有万兽之王的一丝影子。

  如此一番撒娇,江映蓉果然抬手开始每日例行的撸虎大业,舒服的小花放松身子,半眯着眼睛,瘫成一团,喉咙里还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看的一旁的738咬牙切齿,又来一个争宠爱的,还是能撒娇卖萌的那种,比功德金光还可恶。它也好想享受小蓉儿的抚摸,可是一想到小蓉儿无情的拒绝它:“你有毛吗?光突突的摸着手感一点也不好。”738就心塞无比,只能暗地里对着小花各种羡慕嫉妒恨,关键是正主还不知道的那种,想想都觉得生无可恋。

  说到小花,就不得不提到半年前的秋狝,江映蓉跟着一起去散散心。她当然不觉得闷,可耐不住有两个关心她的人,尤其是承望,自从知道江映蓉长不大,便同老妈子一般为她操心。承望始终觉得小师父是因为承担着庇佑天下苍生的重责才会被天道所制约,想想也是,拥有世人没有的大能,便要承担常人难以想象的责任,付出沉重的代价。

  之前总觉得小师父懒懒散散度日太没有追求,或许就是因为小师父早就知道自个身子的情况,才会这般消极避世。自觉想通的承望可不就是可着劲儿希望江映蓉多出去走走,不要一天到晚除了教导小师妹几句,便窝在家中足不出户。这才会在一年一度的秋狝中极力游说江映蓉参加,旁边又有黛玉撺掇着,江映蓉被吵得脑仁疼,索性随了二人的意思。

  这一去,便收获了小老虎一枚。彼时小花刚出生不久,眼睛还没睁开,江映蓉不过是找了人少的僻静地方随便逛一逛,没一会儿小花的妈妈大花便叼着幼崽状态的小花颠颠的跑过来,放下小花就一溜烟跑了,等江映蓉想要阻止时只剩下一道残影,徒留窝在江映蓉脚边一脸懵逼的小花,这货还不知道被亲生妈妈抛弃了,一边发出微弱稚嫩的叫声,一边不忘努力靠近江映蓉这个唯一的热源,找到后仿佛有了依靠一般在江映蓉的小腿上蹭了蹭,继续会周公去了。

  江映蓉把小老虎抓起来查看一番,原来这是一只先天不足的小幼崽,也不知大花是不是察觉到江映蓉能成为小崽子的救命药,才忍痛将其送到江映蓉身边。还是是个无良的老母亲,自觉懒得养这个病歪歪的小崽子,随便找个两脚兽送了,既省了麻烦,说不定还是一条生路。

  正准备计划着找个凶猛坐骑的江映蓉,看了看正无意识卖萌的小崽子,本来该油光水滑的皮毛因为先天不足也是参差不齐,长短不一,再加上颜色黄黄白白交错,看着可怜巴巴的,便定下了名字:“你以后就叫小花吧。”

  别说只是先天不足,哪怕吊着最后一口气儿,江映蓉也能给救活了。自从跟着江映蓉后,小花的皮毛一天比一天水滑油亮,体重也是蹭蹭的往上长。在小花的心目中,江映蓉是妈妈般的存在,她不仅能喂它吃好吃的糖豆,其实是丹药;还有一双拥有神奇魔法的手,那双手能让它体验无上极致的享受,欲仙欲死仿若登天的那种,其实只是每日一次的撸虎大业。

  本来江映蓉要饲养一只小老虎的事儿,包括皇帝在内的人都不同意,说到底是未开化的畜生,哪怕养熟了,保不齐哪一天趁人不备就伤了人,带回京城放在身边实在是风险太大。旁人再阻拦,也拗不过已经决定好的江映蓉。江映蓉就以要找一只高大威猛的坐骑为由,成功把小花放在身边。大家都明白江映蓉为何要找坐骑,不忍心戳她的痛点,便也就由着她养小花。

  一刻钟后,江映蓉收手结束了今天的任务,小花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就像个小贪心鬼一样。这时黛玉正巧在课业上遇到了难处,便过来找江映蓉请教,看着这一人一虎的互动,哪怕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无上宫的常态,可黛玉还是觉得不甚习惯。这还有一点老虎的秉性吗?明明更像一只体型大一点儿的大猫,整日里除了吃喝最大的本事就是撒娇耍赖,果真是家养的,一点儿也没有野生的凶悍。

  看了黛玉的疑问,江映蓉不过寥寥数语,黛玉便觉豁然开朗,不再打扰江映蓉,继续回书房学习。

  目前江映蓉教习黛玉的主要有三项内容,第一项是道家一些值得诵读的经义,毕竟名义上收徒是来修道的,若是一点儿道家东西都不讲,那不是自打嘴巴子,颇有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而道家经义便被江映蓉定为早晚课,每日一个时辰即可,这些书都是江映蓉精挑细选过的,读了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也是大有益处。

  第二项则是剑术,主要教习师父是承望,江映蓉只是在一边时不时提点一下,美其名曰师兄教师妹天经地义。如此一来,承望有了过招对象,黛玉有了教习师父,江映蓉还能轻松一点儿,一举三得。往远了想,这也是培养师兄妹感情的重要渠道,说不定两人练着练着就惺惺相惜起来。按这两年发展的趋势,江映蓉仔细留意观察了总是严肃脸的承望,应该是有那么一二分意思,只是承望这厮素来端得住,估摸着也是个闷骚的主儿,面上有一两分,心里恐怕至少得有五六分,接下来只需等黛玉开窍了再看。

  第三项则是主要内容,医术,尤其是着重妇科方面的医理。为何总说古代妇人生产便是一脚踏入鬼门关,哪怕现在医学发达,也有不少产妇历经了九死一生,更别说落后的古代,生产全靠经验丰富的稳婆。不能说稳婆没有一点儿技术,只是都是些最粗浅表面的功夫,真遇到胎位不正、难产、大出血这类大难题,也并无更好的方法挽救,只能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第129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14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综]红楼之圆梦巨人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综]红楼之圆梦巨人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