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138

  童子像碗中水已分发完毕,又九声钟响,众人涌往庙中。张屏待那几个衙役和道士走开,走到童子像近前看看,应与山脚下的石像一样,是这四五年间所铸,童子的双足、肚子、耳垂都被摸得铮亮。

  姥姥庙正名叫慈寿观,殿阁富丽,亦像建完没几年。

  张屏踏进庙中,正前院又一尊大铜香鼎,一堆人抢着插香叩拜。正殿名曰福寿殿,一名细眉善目,笑容慈和的老妇塑像端坐殿上,头戴太真宝冠,足踏如意舄,紫袿褐裙,裹着香客供奉的红缎福字纹披风,左右各一童子,左捧鲤鱼,右捧如意。

  神台两侧垂着的锦幡上绣着莲子红枣。

  殿外侧厢,还有开光的枣核链子手串卖,两个礼字牌可换一个手串。

  张屏在庙里踱了一圈,又到了庙外,见卖香贡的小房中,有一个未标礼字花色的小门脸,东西也比旁边的少些,一个老者坐在里面袖手打瞌睡。

  张屏便走到那铺前,摸出一个礼字牌:“老丈,换一束香。”

  老者睁眼笑道:“客人,这里还没和衙门通上,不能拿此牌换,请去隔壁。”

  张屏见柜上有几个彩绘葫芦,别处没有,便拿起来看:“此价几文?”

  老者道:“早上还没开张,算十文一个给你罢。”张屏摸出十文钱,又挑拣了一番葫芦,拿了个写着顺字的,老者笑道:“客人想是路经此地的,赶路的喜此彩头。”

  张屏点头,又道:“听闻此处灵验,方才敬香。拜读那边石壁,亦十分感叹。姥姥的石柩,竟浮显于水面。石浮于水,果然神迹!”

  老者笑道:“石壁所书,是知县大人请人写的,千真万确,乃井中所出。我老儿神庙前不能诳语。”

  张屏一揖:“望老丈详加指教。”

  老者打量张屏,呵呵一笑:“客人莫非京城来的文士,欲将此事写作戏文?真有此打算,可去问问那边县衙礼房的官爷,题写本县风俗的诗词文章,写得好的,特别是京城来的,以往县里都给笔润,但知县大人倒霉被贬了,不知此事还做不做数。”

  张屏道:“晚辈不擅文章,只是好奇。”

  老者道:“那客官可以多打听打听,关于此庙的灵验,多得是,不然香火也不会这么盛了。连去京城做买卖的,路过此处都得来上柱香。”

  张屏揣着葫芦又在山顶绕了一圈,凑近香客,便能听到一些灵验事迹——

第76章13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张公案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张公案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