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便无风雪夜摧残(二)

  公主冷冷的扫过院子里的人,最终目光落在她长姐的脸上,四目相交,她眼中狠冽之色竟让长公主不由得一阵发抖。“你还在禁足期间,竟敢抗旨不遵,又大闹我重华宫,是想要我责罚于你么?”徽赢行至徽镇面前,逼视着她,”见太女而不参拜,你的礼数都忘光了么?”

  长公主为她的气势所摄,却也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对她参拜,她仰起头,高声道,“你是太女又如何?终究还不是皇上!我要见母亲,你凭什么阻拦我见母亲?”

  公主不怒反笑,随即轻轻挥手,宫门处忽地涌进一队御前侍卫,刹时便将徽镇带来的人团团围住,她轻笑道,“凭什么?就凭我可以调动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神武门侍卫,这些人足够将建福宫的人尽数围剿。”

  她转过身去,不愿再看长姐惊愕挫败的面容,“李微朝,直到今日你还不明白自己大势已去了么?母亲没有选你,你应该庆幸,即便这个位子给你,你也没有能力坐的稳。

  你除了斗鸡走马好色骄奢,还会什么?我在外面和朝臣缠斗为了给国库多省下些银钱,在云南瘴雾之地费劲思量惩治贪吏,在辽东苦寒之地备兵筹饷,我做这些事的时候,你却在做什么?

  是在母亲面前假意承欢,在众人面前扮演仁孝的长女,还是在你的宫里和你的面首们胡天胡地!你有什么能耐要这个位置!你现在要见母亲,是还抱着一线幻想么?如果是的话,你尽可以死心了!

  母亲绝不会见你,要你禁足的命令是母亲亲自下的,如今你抗旨不遵,我本可以将你治罪!但念在母亲还在病中,我且饶过你一次。后日一早你便遵照旨意前往封地,从此做个国朝富贵尊荣的长公主,如此,我对你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如果你还敢闹出什么,我绝不会姑息,即刻将你以无人臣礼送交宗人府问罪!届时夺爵圈进,可别怪我无情!你知我会说到做到,你最好不要犹豫,带了你的人滚出重华宫,不得再出建福宫一步!”

  她陡然转身,瞪视长公主,厉声说出最后一句话,她满身的肃杀之气,逼的长公主几乎后退,面色如纸。

  长公主终究不愿在人前前太过失了面子,冷笑道,“你如今把控大权,我自是奈何不了你,只等来日母亲凤体痊愈,且看你再如何嚣张!我自会前往封地,不必你操心。”

  她朝院中自己宫中的亲兵挥手,众人皆跟在她身后,她走过院中,瞥到仍跪坐于地的我,怀着一抹深深的恶意冷笑道,”原来我们姐妹还是有相似之处的,我以为你是个多么洁身自好的楷模,没成想,你竟也会为这个无耻的阉宦所迷惑,你且好自为之吧。”说完,再未回顾一眼,扬长而去。

  公主挥手屏退侍从,秋蕊忙赶上去扶起我,一扶之下才发觉我浑身颤抖无力,忙搀住了我,轻声道,“你怎么这么倒霉,偏生这个节骨眼碰上她,快别怕了,没事了。”说着搀扶我慢慢进了内殿。

  我几乎倚靠在秋蕊身上,自知危险已去不应再做这般模样,于是努力的深呼吸,希望能恢复一些气力。

  秋蕊安慰着我,“幸亏芳汀机灵,看情况不妙赶紧叫人去了养心殿通传,殿下正在听太医们回禀陛下病情,一听说你出事了连太医说什么都顾不上了急忙的赶回来……”

  这些话听在我耳中,让我既惊骇且惭愧,我略微挣脱秋蕊的手臂,站定后俯身恭敬拜倒,所有的感激和歉疚都融在这深深的叩拜中,我的声音微微颤抖,但已无力控制,”殿下救命之恩,臣铭记于心,永志不忘。”

  一双纤白如玉的手抓住了我撑在地上的双臂,用力的向上拉起我。

  我抬起头,看见公主秋水般的剪瞳里流动着关怀和怜惜,我鼻中酸楚,泪水几欲夺眶而出。我急忙收敛心神,在起身的刹那仰起头将眼泪逼了回去。

  公主让秋蕊去膳房预备些安神的食物,秋蕊临去时趁着关门的瞬间对我展露了一个充满鼓励的笑容。

  “去坐吧。”公主指着书案旁的椅子,仿佛知道我会拒绝,补充道,“左右也没有旁人,你受了惊吓该去缓缓神。”

  我低着头,向她告了罪,在椅子上坐了。

  许多年前当我初入宫时,负责教授礼仪的内侍就曾反复对我们强调关于尊卑上下的所有规矩,一丝一毫都不能错,这些年我也一直谨守这些礼仪。

  但此刻我已经不去想这些了,我只知道她对我所有的命令我都会去竭力完成,无论是否关乎那些一度我认为很重要的东西。

  “元承,耐心等待吧,不用太久,一切都会如我所愿。”她轻轻的说着,那一声元承好似春日里的烟柳拂过我的脸颊,熨烫着我迷茫无措的心。

  第二十章 此夕休谈事(一)

  从那以后,公主无论去哪里都会带上我,即便是去养心殿看望陛下,也会叫我在殿前等待她。

  长公主怀着满腔的幽怨和悲愤踏上了前往西安府的路。也许此去经年,她都无法再回归这座她生于斯,长于斯的皇城。

  但我却有些羡慕她,能去看看这都城以外的世界是我一直以来隐秘的一个心愿。

  那日我站在午门的城楼上,看着她最后回首眺望禁城,眼中的留恋和不甘最终化为一片凄然之色。

  在侍从的催促中,她登上马车,绝尘而去。

  也许是因为她临去时那一眼的回顾,让我忆起幼年时所经历的---所有的幸福在一夕之间猝然逝去,再难挽回。

  至此,我心中对她了无恨意。

  乾嘉三十九年二月,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罕见的下了三日,整个禁城覆盖在白茫茫一片中,所有的暗流汹涌都被暂时掩盖在这片无尽的惨白里。

  我站在养心殿前等候公主。我以为东暖阁会像往日一样因为陛下的昏迷而静默无声,但那一日,我听到了她苍老衰弱的声音。

  公主仿佛听到了什么动静,她低声的轻呼,“母亲……”

  隔了许久,我听到陛下近乎耳语般的说着什么,我靠近窗檐,侧耳分辨,在一阵絮语中,我捕捉到一个名字,她在叫着微朝。

  东暖阁中陷入了一阵安静。我的心也骤然快速的跳动着。

  一阵猛烈的咳嗽声后,陛下的意识似乎清醒了许多,她清晰的问道,“微朝呢?怎么不见她。”

  公主温和的答道,“母亲忘了么?阿姐已在去往封地的路上了,是您下的旨意。”

  有片刻的沉默,我只能听到暖阁里传来的陛下粗重的呼吸声。”叫她回来,朕要见她……”这句话似乎用尽了她残存的气力,她喘息着,不再说话。

  过了一会,养心殿的门打开了。公主缓步而出,面沉如水,后面跟着容色哀戚的高谦。

  我欠身向高谦行礼。他贴近公主低声道,“陛下的话……是否要召唤长公主。”我第一次听到他声音里满是惶惑。

  公主陡然转身看向他,再回身时眼风仍难掩凌厉,“让她再走远些。”她决然的话让高谦神色一震。

  公主不再多言,快步前行。我亦只得紧跟着她,默然无语,她周身的寒气令我微微有些发抖。

  行至重华宫前,她忽然停下脚步,双唇轻颤着,我知道她要说话,便靠近些,她几度欲启齿,却只艰难的说了三个字,为什么。

  我心中哀恸,伸出手扶住了她,希望能借此给她一点力量。

  回到翠云馆,她已神色如常。为了能让她淡忘适才的不愉快,我决定煮一壶好茶给她。我细细的碾了她喜欢的顾渚紫笋,注汤的一瞬,满室芳馨,令我心悦神怡。

  哐啷一声打碎了片刻的宁静,公主将兔毫盏猛地掷于地下。我仓促转身,错愕的看着她。

  她手中擎着一本奏疏,愤然扔在我面前,沉声命我去看。

  我弯腰去拾,奏疏上的端正的小楷跳进我眼中,骤然间我心慌意乱,上面赫然写着,为长,古来如此。长公主仁孝,天下归附,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臣恭请楚国公主退储位以让贤……落款是大理寺卿杨湛。

  秋蕊听到动静,慌忙地跑进来,见一地的碎瓷,不敢多言。

  她蹲下身去收拾着碎片,残破的瓷锋宛若利刃划过她的手指,鲜血瞬时涌了出来,我俯下身去,抓住她的手,她却轻轻挣开了,将碎片快速包裹在裙中站起身来,她离去时看向我,眸中的恳切让我觉得此刻重负在身。

  我将奏疏合上恭敬置于书案,对公主道,“殿下所忌之人,不是杨湛,而是长公主,对么?”

  她脸上有着疲惫的倦意,却目光炯炯,“我做了那么多的努力,难道他们看不到么?只因为李微朝是长女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压在我头上!大魏的朝堂上不能养这些沽名钓誉的禄蠹!”

  我微微俯下身,轻声道,“所谓人臣者,身秉国钓,因循从事,若不能遵照礼法,诫谕君上,才真是禄蠹。

  臣听说陛下曾评价杨大人敢于应制寓讽,封事犯颜,颇有唐初魏文贞公之范。文贞公也曾因侍太子建成忠心,为太宗所厌恶,索性太宗还是为其忠诚直谏所打动,拨擢用之。

  依臣看,杨大人与文贞公亦有相似之处,但杨大人忠诚的是长幼礼法,并不是长公主殿下。所以殿下不必为杨大人所言动怒,何况您已是陛下亲封的太女。”

  我说这番话固然是怕她一怒之下对杨湛起杀心,其实更怕她因为顾忌长公主而要除却心中之患。

  “你比的不错,可惜我不是李世民。”她的话让我心中一沉,“忠于礼法有时候比忠于一个人更顽固!李微朝只要活一日,我这个位置永远做的不踏实,索性绝了这个后患,你即刻去传御林军都尉进来,我有话吩咐他。”

  我心中大乱,脱口喊道,“殿下!”我顾不得往日里和她说话时的温良恭谨之态,疾声道,“若杀了长公主,您与炀帝又有什么分别?后世会如何评价您,您想过么?”

  她嚯的转头看向我,厉声道,“你竟也为李微朝说话?你忘记当日她想要置你于死地了么?”

  我摆首,“臣不记得长公主如何对臣,臣只记得是您多次救臣性命,所以臣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您矫诏嗜姐,不能让您背上千载的骂名。”

  她扬起首,嗤笑道,“为君者,早就是千秋公案翻云雨,任人评说。我不在乎。”

  第二十一章 此夕休谈事(二)

  她如此说,令我浑身无力,但我尚不能放弃。我重重的跪倒在她面前,恳求道,“若长公主有能力和您一竞高下又怎会有今日被逐封地之事。她对您没有威胁!若您真忌惮她,大可以以后削减藩镇兵力,甚至还可以召她的子嗣进京为质,实在没有必要杀她,她毕竟是您的亲姐姐。”

  她不出声,仿佛在思考我的话。我自觉已是尽力而为,垂首等待她的决定。

  “李微朝我可以不杀。”闻言,我猛地抬起头,想来我的眼中满溢惊喜之色,她看着我,唇边含笑,“但是杨湛不能留,他劝我禅位,是对储君无人臣礼,且不遵陛下圣意,这样罪大恶极之人须要杀一方能儆百。”

  我脑中思绪再度慌乱,半晌都说不出一句话,我试图努力组织语言,几次张口却又说不出什么。

  她见我如此,眼中有一丝不忍,但一闪即逝,“这二人都是动摇国本的祸乱,你劝我不杀李微朝,我可以听。那么杨湛就必须死。”

  我目视她眼中的狠厉,知道自己再说什么都是无济于事。我颓然地跪坐于地。

  几日后,监国太女谕,以无人臣礼将大理寺卿杨湛下狱,大理寺丞,宗人府中允,赞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诸人均连坐入狱。至此,朝中再无人敢提国本之争。

  自那日后,公主对我的态度愈发的温和,我们彼此默契的不再谈论任何有关于长公主的事,当然也包括我听到的陛下要召长公主回京的话。

  一日傍晚时分,公主依旧去东暖阁探望陛下,在进殿前一刻,她忽然看向我,命我一并进去。我略一迟疑,还是听从了她的吩咐。

  我站在暖阁外,看着榻上沉睡的陛下,她的脸呈现出灰败之气,呼吸并不均匀,呼出的气息亦有一种腐坏的味道。

  公主坐在榻前,轻轻的低声唤她,听着她声声唤着母亲,我的心也一点点的在揪着发疼。

  陛下应该听到了公主的呼唤,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眼神浑浊凝滞,她盯着公主看了许久,仿佛在努力的辨认,终于她呼了一口气,无力的说道,“是你啊,微朝呢?朕不是让她回来……她走到哪里了……”

  我替公主感到难过,但她却笑着说道,“阿姐应该快到涿郡附近了吧,母亲怎么只想着她,儿臣来您不高兴么?”

  陛下半闭了眼睛,“朕只是想看看她。”

  “母亲喜欢看她的脸,就像看到父亲一样,对么?”公主轻声道,“可就为了那张脸,您似乎也太过偏心了些。”

  陛下的呼吸变得沉重了,她略微睁眼盯着公主的脸,“朕偏心么?如果偏心又怎么会立你为储君,朕知道你心里有怨,但微朝是长女,若不是她不适合大位,朕绝不会废长立幼。

  你应该知足了。只是,这个位置并不好做。你将来若是能有儿子,一定要让他来继位,女人……终究还是太难了。”她说的很慢,说到最后气喘连连。

  公主轻轻拍着陛下的胸口,笑容飘渺,她一字一顿的说道,“是么?儿臣却觉得女人也不比男人差,母亲只是太专情了些,才堪不破。

  儿臣没有那么多的情,什么父女,母女,夫妻,姐妹……儿臣觉得和这个位置比起来都不那么重要呢。”

  陛下陡然间张开双目,瞪视公主,“你说什么,你是不是对微朝做了什么……她这么久还没回来,你是不是……你怎么敢……”

  “母亲多虑了,儿臣可没您想的那么坏,我不杀姐姐,只是,没有传她回来罢了,她现在啊,可能已经快到西安府了呢。”

  陛下使劲的想用胳膊撑着起身,努力了数次却还是没有力气,她颓丧地倒在榻上,缓缓地伸出手指向公主,“你,竟然,敢。抗旨。”

  公主笑意更深了,“有什么不敢的,天下很快就是儿臣的了。儿臣可不能在此时让您和姐姐相见,万一您又动了易储之心,儿臣岂不是要冤死了。

  其实,您等这一天也好久了,这样,不就可以早日见到父亲了么。”她每说一句,陛下的呼吸就更急促慌乱些,我听到她此时呼出的气已比吸进的要多,亦看到她的手紧紧的捂住胸口,身体不断的在发抖。

  公主却轻巧的站起身来,平静的看着这一幕,她忽然回首看了我一眼,对陛下笑道,“母亲说我抗旨,其实我早就抗了,您说要杀的人我可一直都没杀。”她冲我点头示意让我进入暖阁。

  一道惊雷在我脑中炸响。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迈进暖阁中的,只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我垂首呆立在榻边。

  “母亲,”公主温柔的叫着,“您睁眼看看,他是谁?”

  陛下的手抖的更加厉害,好像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才把眼睛撑开,她浑浊的目光落在我半垂着的脸上。我听见自己隆隆的心跳声,脑中只有一个念头,请她不要认出我来。

  可是事与愿违,陛下侧过头仔细的盯着我,终于在某一刻记起了她曾经见过的这张脸,她瞬间双目圆睁,捂着胸口的手指向我,我瞥见她枯瘦的手上暴起了一道道的青筋,指尖不停的抖着,再抖着。

  但那抖动越来越弱,最终随着举起的手臂轰然下落而停了下来。

  暖阁之中异常安静,我听到了自己牙齿发出颤抖的声音,继而我整个身体都开始不受控制的发抖,我强迫自己抬眼看向榻上。

  我看见陛下睁着双目,面容青紫而扭曲,似乎有无穷无尽的愤恨和不甘。

第十九章 便无风雪夜摧残(二)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宦臣记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章节

正文卷

宦臣记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