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回家

  府城和家之间的陆许楠走了好几遍了,也算熟了,他是和府城的一个商队一起上路的,商队是李正周帮他联系的。

  许楠进了家门,周氏正打着盹带着小九咋院子里晒太阳呢。小九见许楠进了家门,喊道:“哥。”

  周氏的眼都没睁开,说道:“你哪个哥啊,他们不是都上学去了吗?”

  许楠用食指抵住嘴唇,对小九做了个噤声的动作,放轻脚步走到周氏面前,轻声喊了一句:“奶奶。”

  周氏闭着眼睛,微低着头,嘴里嘟囔道:“怎么又听到根儿的声音了。”

  许楠蹲在她的面前,说道:“奶奶,我是根儿,我回来了。”

  周氏在他蹲下时就睁开了眼睛,微眯着眼看到许楠后猛然就睁大眼睛:“根儿?”

  许楠笑着答道:“是我,奶奶,我回来了。”

  娘带着燕子串门去了,爹在县城,只有奶奶的小九在家。

  周氏拉着许楠的双手,把他从上到下看了好几遍,一边看一边摇头:“又瘦了。”

  许楠看着自己已经有了小肚子的身材,只好笑着附和奶奶道:“瘦了,那是想您想的。这次您跟我去府城,到时候好好给我做几顿饭,给我补补。”

  许楠和奶奶说了一会儿话,族学已经建起来了。

  许楠让钱有去县城接爹回来,又吩咐刘老汉架上牛车,拉着他去接姐姐。

  周氏说道:“去吧,奶奶在家给你做好吃的。”

  小九利索地爬上车,许楠把他往怀里一揽,刘老汉鞭子一挥,牛车晃晃悠悠地出了家门。

  刘老汉不是爱说话的性格,许楠问一句,他就答一句。

  许楠问的都是地里的情况,刘老汉说今年的收成还算可以,家里又添了一头牛,一套地里的家什。

  到了姐姐家,许冬乍一看见许楠,还有些不敢置信:“根儿?”

  许楠道:“是我,大姐。”

  许冬把手里的木盆放下,在衣服上擦擦手,围着许楠转了好几圈:“前几天我去咱家,娘给我看了你写的信,怎么回来也不知道捎个信?”

  许楠笑着道:“上次写信忘了说。”

  许冬的婆婆牵着一个小女孩走了出来,许楠喊了她一声“大娘”,又张开手道:“秋霞,舅舅抱。”

  小女孩往奶奶身后躲了躲,只伸出一个头来。

  许冬的婆婆满面笑容的把许楠让进屋里,给他倒了茶,吩咐许冬:“老大家的,你在家里陪根儿说话,我喊你爹去。”

  许楠站起来道:“大娘,不用忙活了,我坐一会儿就走的。今天来,是想接我姐姐回去住几天。”

  “你怎么说也是客人,没人作陪怎么行。老大家,你先陪着根儿,我回来你再收拾东西。”

  许楠还没说什么,老人一阵风似的出去了。

  许冬和许楠说着话,知道许楠有了个女儿,许冬高兴的不得了,一叠声地问孩子是几时生的,生下来多重,二丫身子怎么样,养好了没,孩子起名字了吗,奶水够吃的吗?

  许楠一样一样的回复她,许冬又道:“根儿,你这次打算什么时候回府城,在家里多住几天,等我给孩子做身棉衣。”

  许楠道:“给爷爷上了坟再回。姐,你不用麻烦了,二丫和明婶都在府城,孩子的衣裳她俩做就行。”

  许冬:“那怎么行,我是孩子的姑姑,哪能一样也不给孩子呢。”

  许楠和许冬说话的功夫,许冬的公公冯老汉回来了。

  许楠给他行了礼,许冬的婆婆又重新上了茶,许冬回去收拾东西了。

  冯老汉执意要留许楠吃饭,许楠推辞道:“大爷,我刚回家就来接我姐姐了,到现在还没见我爹娘的面呢,等以后有空了,一定陪您喝两杯。”

  许楠接了许冬,回去又顺路接了二姐,初九也嫁人了,现在有孕了,还有几天就要生了。许楠本打算明天再去接她,听大姐这样说,只好作罢了等到了家里,天已经微微有些黑了。

  家里已经点上了灯,照的院子灯火通明,牛车一进院子,屋里就出来许多人。

  除了奶奶,爹娘,二叔二婶,燕子留柱,二叔家的小儿子许栋,还有大姐的儿子,姑姑家的两个孙子,都出来了。

  大姐二姐都有孩子,燕子和留柱很自觉的把她俩的包袱抱下来了。

  娘和二婶一人拉着许楠的一只手,上下左右的来回看了好几遍,最后一致得出结论:许楠瘦了。

  许楠哭笑不得,只好点头:自己是瘦了。

  晚饭已经准备好了,都是自己家里人,也就准备了一桌。

  许楠以为自己会认床,没想到沾上枕头,一会儿就睡着了。

  他醒来时,院子里已经响起孩子的嬉闹声。

  看到许楠出来,几个孩子都停止嬉闹,垂手而立,年纪最大的留柱喊了一声:“大哥。”

  说完,留柱竟有些不敢看许楠的眼睛。

  当初大哥读书是多勤奋,留柱是看在眼里的,无论刮风下雨,早读大哥是一天也没缺过的,

  现在自己带着几个孩子玩闹,大哥会不会生气。

  许楠看到留柱的样子就能大概猜到他在想什么,他像以前那样说呢手揉揉留柱的脑袋:“偶尔玩闹一次没什么,不过平时可要用功的。这几天我会检查你们几个的功课,还要询问你们的夫子,要是谁平时偷懒懈怠,我可会罚你们的。”

  吃过早饭,爹就要去县城了,现在豆腐干的生意特别好,豆腐坊离不开人。

  二婶也走了,今天天还没亮,初九的婆家就来人接了,初九要生了。

  小周氏不在家,二叔和留柱也就没做饭,早饭在许楠家一起吃的。

  吃完饭许楠在家里陪奶奶和娘说了一会话,就背着手出门溜达了。

  许楠要去的是族学,许银和许楠,加上几家族人凑钱,一共买了十二亩地,加上原先的几亩,族里一共有二十亩地了。

  许经和许楠虽然都姓许,但是并不同族,看到许楠族里买了地,要找人教书,许童生毛遂自荐,教孩童读书,束脩也不要很多,是个意思就行了。

  过了几个月,东西村里还有和村里沾亲带故的人家纷纷送孩子来读书,毕竟不要束脩,别的不说,学上两年,即使到县城给人做个伙计什么的,也要比在家里种地强。

  孩子多了,许童生就有了顾不过来了,他索性把村里几个姓氏的长辈还有两个村长请到了一起,商量着分成两班,那些学的好的,懂事的,分成一个班,再找一个秀才教书。

  束脩由几家的族田的出息支付,许童生在镇上经营数年,论起人脉,比许楠和许经还要丰富,他很快就找了一个名声不错的秀才来教书。

  这个秀才姓朱,拖家带口,一个村民不住的院子专门腾出来给他家人住了。

  孩子们在正在上课,许楠不好打扰,溜达了一圈又回家了。

  等中午吃完饭,许楠问了孩子下午上课的时间,提着礼物去了夫子的家里。

  剩下的两天,许楠拜访了曲夫子,他现在已经不开馆教学了,自从修身中了状元后,夫子名声大噪,有不少人都来请他给孩子开蒙,甚至有省城的大商人拿着拿着千金找他,请他给孩子启蒙,他也拒绝了。

  看到许楠来看他,曲夫子高兴的不得了,非要留许楠吃饭,陪他喝几杯。

  喝了几杯酒,夫子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谈到自己的学生,他说最担心的就是修身。

  夫子半眯着眼道:“子琛世故圆滑,你从小勤奋精明,只有明德(修身的字),有些恃才傲物,他又中了状元,六首天下绝无,过刚易折,我这心里最是放不下。”

  许楠心道,我毕竟活了两世,一个大人考虑问题当然要全面点。

  许楠把夫子的酒杯拿开,让下人上了醒酒茶,对夫子道:“老师,修身虽然人冷了些,但是心肠还是很好的,为人处世他也有分寸的,你不用担心的。”

  夫子叹了口气:“明德已身在旋涡了。子勤,你和子琛,明德从小一起长大,情分非比寻常,要是他遇到什么事,你俩可一定要拉他一把。”

  许楠觉得夫子很有些不同寻常,明德现在风头正胜,授六品翰林编修,今上还特别点了他为詹事府府丞,随侍太子左右。

  只要太子即位,以修身的才学和在东宫的经历,那就是未来的肱骨之臣。

  许楠虽有些不解夫子说修身已在旋涡之中,还要自己和许经拉他一把,但还是重重点头。

  夫子的年纪到底大了,喝了几杯酒就有些困倦了。

  许楠把夫子扶到卧房,给他收拾好了,吩咐下人守着。

  陈举人丁忧完毕,正好有一地县令有了空缺,他补了空缺,带着家眷一起上任了。

  许楠又拜访了几个同窗,爷爷的忌日就到了。

  在这里来说,三年忌日是个很重要的日子,能来的亲戚都要来给去世的人上坟。

  爹和二叔前一天在县城买了许多猪肉和熟食,准备招待亲戚们。

  给爷爷上完坟,许楠提出,带着爹娘和奶奶到府城住一段日子。许楠一开始以为要好好劝劝奶奶,毕竟人老了,就不愿离开家。

  没想到奶奶愿意的不得了,娘也要去,说是去看看孩子。

  倒是爹,说是家里离不开人,想去又去不了。

  二姐许雨水是个嘴皮子利索的:“大爷,家里能有什么事,地里的庄稼都收完了,无非就是豆腐房里的那些事,有我爹和家里的几个人就行了。大爷,您就不想孙女?”

  许铁低头编着笸箩:“怎么不想。”

  雨水接着道:“想那就去看呗。”

  许铁道:“那要不就去?”

  周氏了解自己的儿子,玩笑般说:“要不你就别去了,我和你媳妇去,你在家里看家吧。”

  许铁手里的活计不停,嘴里说道:“要不我还是去吧,你们妇人孩子的,路上我不放心。”

  二姐问:“大爷,家里不是离不开人吗,你还是别去了。”

  许铁:“我还是去吧,家里也没什么活计了。”

  奶奶一锤定音:“都去。”

  娘说道:“我得好好收拾收拾,给孩子多带些棉絮什么的,冬天给孩子做衣裳。”

  许楠道:“娘,不用带那么多东西,府城什么都有。”

  “卖的东西哪有自己家里的好。”

第57章 回家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许楠异世记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许楠异世记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