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特别附录:卷末随笔】

  本来是想写唐朝正史的一些事,淡考虑到这些都是随手可得的资料只好作罢。

  那时编辑小章敏建议来写人物设定,于是就挑几个比较有趣的角色来写了,其中包括设定很多但剧情里几乎没有出现的一些小细节。

  唉,有的时候人设只是参考用,能帮助作者在描写角色时不会写歪掉,淡写歪这种事几本是看作者脑内剧情有没有超展开(抹脸),要是作者得到天启,觉得角色应该朝某个不归路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不论设定多详细都没救了……嗯,这是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血泪史,总之也请享受剧情里可能无法描述太多的里设定。

  一开始要先来说说故事中的大唐疆域。

  书中的崭世鸰有逼着姚崇将大唐目前的疆域仔仔细细地划分给他看,因此他对的潮州、涼州是有基本概念的,那么就在这里呈现一下乡下人脑中的大唐疆域简略图。

  简单来说就是个圣历年间大唐疆域豆腐渣工程简化版。

  吐蕃这个地方做事完全看心情,心情好就跟大唐保持友善往来,心情差就将大唐作为种族肃清目标,完全集结阴晴不定、多愁善感、优柔寡断三大缺陷为一身。

  作为一个时常跟大数目与大量资料奋战的上班族,崭世鸰的特技是将所有接收到的讯息全格式化,并且去芜存菁只保存较为重要的情报,删删减减的结束,大唐,不,中国地图就变成这样(请见下一页)……相信除了乡下人以外没人看得懂。

  都护府是汉朝开始就有的机构,好比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核子动力航空母舰进驻他国这样的概念,靠着火力强大硬是住进别人家,,住着住着别人家也就变成自己家了。

  虽然二十一世纪的文明国家没有这么可恶,不过华丽的大唐帝国就是如此酷炫狂霸拽的强行进驻→侵占→掳获→宣告所有权。

  回纥、突厥、吐蕃、天竺这些名称太常见就不解释。

  高句丽是现在的韩国。

  吐火罗是古代日耳曼原住民,崭世鸰认识的历史学者曾提起吐火罗的悲惨事件,这个民族在西元八百四十年左右就灭绝了,连吐火罗语也跟着失传,至今没有人懂这个语言。

  李隆基的私军有一名吐火罗人,听说是他先前去安西遇到人口贩子,用十铜钱买了一名伤痕累累的吐火罗小孩,在隆庆坊的栽培下,现在是个骁勇善战的武人。

  崭世鸰只是一个新加入的幕僚,目前没有什么机会见到楚王的私军,不然他挺想亲眼目睹吐火罗人,听听这个失传的语言。

  崭世鸰

  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成为他人格灰暗的原因。

  从小就接受父亲安排的精英教育,对母亲一无所知,家里有保姆和佣人,在十岁左右偶然间目睹父亲非礼女佣,随后父亲花整整三小时对他晓以大义,并要他记住女性不过是男性的附庸。

  事实上这个经历成为日后他轻视父亲的主要理由之一。

  丝毫不受父亲影响,崭世鸰对女性相当体贴,至今能让他深恶痛绝的女性恐怕只有武则天,他觉得这位女士和父亲十分相像,都是为达目的没有亲情伦理的人。

  尽管离道德洁癖有段距离,不过崭世鸰性格上最大的缺陷是喜欢用「正直成分」去评价一个人,不论对方能力有多杰出,倘若牺牲别人不会良心不安,踩着别人尸体没有任何犹豫的话,会让他萌生为民除害的念头(就这点来看,已经有很严重的道德洁癖了)。

  过去和两位兄长维持非常好的手足情谊,但在彼此都出社会后渐渐没有往来,这一直是崭世鸰的遗憾,他总是暗地羡慕李隆基和三位兄弟深厚的感情。

  对李隆基抱持非常复杂的想法,他音乐感觉到李隆基冷库阴狠的一面,所以极力想导正奶奶请皇帝的思维作风,尽管崭世鸰明白他生长在皇宫里而且不是人类,但这样的李隆基能对人民有责任感已经是奇迹。

  崭世鸰驻留高句丽这段时间,不断盘算若是将来有一天要推翻李隆基,他应该怎么做才能水到渠成?就像他对张易之说的,要是李隆基也是个杂碎,他会亲手解决。

  实不相瞒,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不断感受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崭世鸰与李隆基的隔阂,我私底下认为是理想与现实拉锯战的实体化。

  李隆基

  比较值得说的大概是他对崭世鸰爱恨纠葛的心态吧。

  之前看过一本书描写强迫官能症的男性对一名女性极为细腻的想法,他坐着马车经过一条马路时,发现路上有一块石头,他担心心仪的女性经过这条路时会被石头绊倒,于是他下车将石头移开。离开一段时间后他心里觉得不妥,又掉回头将石头放回原来的地方。

  爱他,同时也恨他。

  因此李隆基无所不用其极地巧妙制造机会夺取崭世鸰的血液,给予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同时也让崭世鸰成为朝廷里最无法威胁皇帝的人。

  李隆基会有如此极端的性情源自于年幼丧母、对武则天抱持强烈的仇恨、他知道父亲深爱过世的母亲、宫廷说穿了是个没有温暖尔虞我诈的地方等等负面情绪,导致他虽然愿意付出爱,可也不允许任何人阻碍他统治帝国,偏偏崭世鸰的作风想法与他彻底背道而驰,致使李隆基……只要他是皇帝而崭世鸰是辅臣的一天,每分每秒都是互相折磨。

  附带一提,生长环境险恶的情况下,李隆基的兴趣是拷问及各种酷刑……

  武则天

  之前意外在某本书上看到武则天年幼时的经历,并解释为何这位女士的性情如此极品,她和母亲曾经寄人篱下且时常被人欺侮,那时边让她萌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想法。

  再加上进宫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听信星象师的说法,暗地灭了不少姓「武」的人,更加深她对将来还有自身的危机意识。

  虽然你在小说剧情里有稍微描写她与狄仁杰的国王,只有小小小小一段(苦笑),不过她和狄仁杰不是世俗男女的关系,武则天仅仅纯粹埋怨狄仁杰一人走得潇洒,然后把她抛之脑后。

  留张易之两兄弟在她身边是因为有趣,其实武则天完全明白这两兄弟有多痛恨她,也知道李隆基一心一意想把她碎尸万段,可基于「若把这些不安因子全都排除在外,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这么扭曲的思维,她很是享受这种自虐与施虐的生活。

  这辈子最震撼的莫过于崭世鸰从高句丽寄来的信。

  武则天怎样也没想到这个人居然谨守着她所开出的条件,她当初给所有候选人设立的门槛,在崭世鸰的努力下只有李隆基办到……不,换个说法是,在崭世鸰执意的坚持下,李隆基被迫办到(笑)。

  一声风雨飘摇,不过心里从来不觉得自己对不起谁或爱过谁,唯一让武则天感到可惜的,是崭世鸰从头到尾都不曾想过要效忠她,如果这名青年能辅佐她的话,皇帝这位置恐怕还能稳稳坐个三百年以上。

  话是这么说,某人道德洁癖的缘故,这种「如果」是永远也不会发生。

  李重俊

  这个皇子在真正的唐朝历史里很快就死了,根本没能活到李隆基称帝,不过这是平行世界,所以正规历史就让它过去吧。

  李重俊和李隆基是生死至交,性格寡言木讷,才怪,是个寡言病娇的人,容貌阴柔,中性体格,纤细单薄,却拥有突破规格的力气,不论弓箭还是刀剑皆相当上手,只是比起武器,他更喜欢徒手撕裂对方……

  究竟是怎样乖僻的兴趣让他有这种血腥的嗜好就不多说了。

  由于自幼经常被同父异母的妹妹还有其他皇族欺凌,让他对男人对女人都无法产生性欲,第一次有生理性冲动是在战场上,因此对杀戮这种事特别狂热。

  大唐第一战斗狂这个称号绝不是空穴来风。

  成为候选人只是想和同父异母的妹妹一较高下。

  这件事他早早就跟李隆基讨论过,尽管李隆基一直觉得李重俊不用把心力花在这种小地方……

  李重俊意外的对动物非常亲切,住所院内养了很多黑山羊,对黑色情有独钟,房内摆设一片黑,曾目睹李重俊家中光景的崭世鸰,私下对李隆基说过,那地方打死他都不想再去第二次。

  李成器(李宪)

  李隆基的大哥,原本叫李成器,后来嫌弃父亲取名太直白便改为李宪。

  权贵里屈指可数的浪漫派,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就是弟弟李隆基,认为亲眼看到李隆基登上皇位他人生就此无憾。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由于是浪漫派代表,他的办公厅房经常点亮数以百计的蜡烛,散发独特朦胧的柔光,对制作蜡烛有超高水准。

  大唐实施宵禁,只有元宵节开放三天「放夜」,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能出外赏灯,因此长安城里相当热闹。

  李成器建议李隆基制作许多天灯给老板姓在上头写祈福的语句,元宵节夜晚降临,长安城内的天灯放置空中形成瑰丽的画面,普遍被认为是李隆基登基以后绝世无双的景象。

  李成器是名艺术家,和宋璟有不错的私交,两人有不相上下的品味。

  不要问我为什么没有泉蓝深、宋璟、张九龄和姚崇。

  这四个写下去应该会把大家雷得不要不要的(欸?)

  有机会等剧情更有进展时再说吧。

第九章 【特别附录:卷末随笔】

-/-

上一章 返回列表

更多好书

皇太子的恋爱哲学最新章节+番外章节

正文卷

皇太子的恋爱哲学最新章节+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