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不同253

  先去济民医馆。

  邬堡很大,方容对自家娘子大方得很,划给她建邬堡的地,建一座小县城都足够了。

  所以出入必须得坐车,不过外来人不能乘坐自己的马车就是。

  出了庄园,外面的路大部分是石灰石的,如今石灰作坊已经不像以前那种规模,能称为工厂,支持整个靖州的建设没多大问题。

  那种厂子污染大,如今从飞云寨挪了出去,建在山后面,比较远,在里面工作又十分辛苦,靖州的老百姓们很少在里面做工,哪怕去,也是拿高薪。

  所以这阵子土匪特别受欢迎,好些老百姓都故意出去闲逛,好把土匪给引回来。

  许薇姝头一次听说的时候,一天过去还觉得自己的耳朵可能坏了,否则怎么会发生这类奇葩事。

  玉荷也不可思议。

  后来一琢磨,大概是人人习武的缘故。

  此地本就民风彪悍,习武之人众多,许薇姝第一次来靖州,就组建各种民兵,堪称全民皆兵,这一次过来,更是推广基础内功,要求人人学习。

  基础内功别看有这基础两个字,却是许薇姝从她记忆中众多秘籍里头选的,最中正平和的武功,任何人练习都不会有坏处,哪怕资质不好,只要努力,至少也能练成个身轻如燕,一个打三五个悍匪的地步。

  老人家练习,同样延年益寿,只是不比年轻人学习速度快罢了。

  现在好些工厂缺少人手,许薇姝手下那一帮子胆大包天的,花钱买土匪,美其名曰悬赏,一个土匪两块钱,都是许薇姝她们内部用的积分票,本来只是自己人用的评级手段,结果因为拿积分换靖州商队的商品,特别便宜,人人都想要,干脆就整出一种货币雏形来,反正以如今靖州的技术,制作的票子比别的银票要安全得多,造假太难。

  马车轻轻盈盈地向前走,很快就到了济民医馆门前。

  外面一排长椅上,坐满了等待看病的人。

  马车一到,这些病人都自动自发地站起身,躬身行礼。

  孔子风也抱着儿子坐在椅子上,看到这些人的动作,只能跟着起身,心里多少有点儿别扭。

  一抬头,便看见那位太孙妃娘娘大大方方下了车,也不带侍卫。身边就跟着一群漂亮的侍女,对待那些病人,言语温柔,可温婉有余,威严不足,连小孩子都敢往她身上扑,他便忍不住腹诽人家没有正经太孙妃的气势。

  可不知怎么的。想起京城那个还没进宫。没嫁给太孙,就已经风头十足,早早压过正牌太孙妃的王家千金。他竟然觉得很不高兴!

  刚才这一路上进入邬堡,见到两边四五层高的楼房,沿街那些装修得大方整洁,同样美观的商铺。还有丰衣足食,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说不出来幸福感的老百姓。哪怕刚才他还有诸多担心,这会儿也觉得,太孙妃来到靖州,是靖州人的福气。

  那位京城里的贵女千金。怎么配和人家相提并论?

  孔子风眼看着太孙妃穿上雪白的,干净的袍子,摇身一变。就变成医生,又吓了一跳。

  但老百姓们早就见怪不怪了。

  很快。有个十七八岁,也是一身白袍,拿白色的帕子把头发包裹着的小姑娘就走过来,挨个问,病人们开始分流,有些直接走了,还有些去拿药,有的则接着等,没多时,这姑娘就走到他眼前。

  孔子风皱眉。

  说实话,济民医馆别的他都觉得不错,桌明几净,用着琉璃窗户,灯火通明,只有医生们穿的衣服,让他浑身别扭,哪有整日穿白袍子的!

  外面那些寒门子弟,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进京赴考,到是只能穿白衣,可他们又不在京城,又不是读书人,穿什么白袍,让人瞧见就别扭,不知道的,还以为都是孝服。

  只是他惦记着儿子的病,把人家当救命稻草了,也就不好说些不好听的话。

  “先生,请问是令公子看病吗?”

  孔子风回神,忙点了点头,就听那小姑娘干脆利落地问:“什么病,有病例没有?”

  他没听过病例,迷茫地眨了眨眼,还是道:“小儿不幸罹患肺痨,还请医生一定要救救小儿。”

  搂紧了孩子,孔子风的眼泪滚滚而落,为了儿子的病,他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人家那女孩儿可能是见惯了,根本就不在意,只是点了点头:“肺痨,那你去西面排队,等下让娘娘看看开药。”

  这口气,好像肺痨和吃撑了没多大差别。

  孔子风就迷迷瞪瞪地让另外一个白袍女子领到西面隔离开的一排座位上坐下,人数到不多。

  等了有半盏茶的工夫,孔子风从头到脚都不在状态,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说完过,他儿子就被检查完,直接送进病房,据说因为是孩子,又拖延的时间长了点儿,不能只吃药,还得住院观察,打针输液什么的。

  孔子风傻愣愣地坐在床边,看着儿子沉睡的脸,半天不在状态,好半晌才一把抓住一个正给他儿子盖被子的小姑娘,高声道:“我,我,我……”

  “放心,应该没多大问题,比你儿子病得还严重的病人,也大部分都痊愈了,等下你去交个药费和住院费,我看你应该不符合我们减免医药费的标准。”

  “交,一定交。”

  他就是倾家荡产也愿意。

  “噗嗤!”

  因着他儿子的肺痨属于不传染的那一种,也就没去高级隔离病房,只在普通隔离病房,对面隔离布后面就有另外一张病床,病人听着听着,就失笑出声。

  “抱歉,抱歉,我不是故意的。”

  声音粗粝,应该是个老人,老人探头过来:“宋姑娘,他这么有钱,你让他替我也把医药费给交了呗,要不老在你们这儿白吃白喝的,我也过意不去。”

  那白袍女子翻了个白眼,低头叮嘱孔子风:“他姓唐,你叫他老唐就行了,没别的毛病,就是一大把年纪了还喜欢贫嘴,他没儿没女,孤家寡人,又伤了腿脚,做不了工,在我们这儿治病不花钱,所以时不时就来一次,明天他就出院。”L

  ☆、第二百九十二章

  “哥们儿!”

  孔子风回头,皱了皱眉。

  他现在还是很不习惯靖州人时不时冒出来的新鲜用语,哥们儿是什么鬼!

  听说好像是从太孙妃那儿流传出来的各种叫法,他觉得多半儿为误传。

  实在是靖州人对那位娘娘过于推崇,但凡和娘娘有关的事儿流传的就非常快,他时常听见医馆里的病人,还有医生们私底下八卦,娘娘今天又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然后那个颜色的衣服就立马卖断货。

  似乎还有人专门就做这一门生意,仿造娘娘的服装样式。

  要他说,这简直是大不敬,娘娘的衣服,哪里是升斗小民们能穿的。

  那位太孙妃未免太平易近人了些,出入衣着打扮过于素淡,不合身份。

  腹诽了几句,孔子风还是很有礼貌地抬头,看向和他打招呼的年轻人。

  医馆的花园里有不少住在这里的病人,或者病人家属在乘凉,神神秘秘凑过来和他说话的这位,看起来三四十岁,是个小商人,更确切一点儿的说法,他是个帮闲。

  “哥们儿,病号饭吃腻了吧,看看我的菜单,东区新开的饭馆,都是炒菜,菜单按照咱们娘娘经常吃的菜单拟定的,大厨的手艺一流,三块钱一份标准餐,想不想尝尝?”

  孔子风无语摇头。

  到是旁边有个病患家属财大气粗,当场掏了三块钱要吃。

  “哎!”

  在靖州之外,不知道多少人流离失所,各地都在打仗,官兵比土匪更吓人。朝廷根本管不过来。

  太孙到有魄力,把京城附近整治得还算安宁,江南那边也还好,虽然乱了好几次,但江南毕竟富庶,只要不是大灾年,总还过得去。

  但别的地方。无论哪里。简直是一片焦土。

  他这些日子带着小儿子求医问药,走了很多路,去的地方很多。见惯了人间惨剧,外面不知道多少人为了半口袋粮食,就能卖儿卖女,但在这里。白给的饭菜还有人不愿意吃。

  孔子风在医馆的那个什么食堂,吃饭吃了十多天。只觉得奢侈至极,怎么可能不好吃?

  如果顿顿有肉,有蛋,还有果味的牛奶和水果的伙食。也能叫不好吃,那天底下大部分人吃的都是猪食了。

  自从太孙妃离开京城,满打满算。也才短短三载时光,难道她真是仙女会仙术。居然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把一个穷苦的靖州,打造成如此富裕的所在?

  在靖州呆的时间越长,孔子风越不想走。

  一开始,他老想着赶紧回京城,把这地方的情报汇报出去,好商量对策,起码要遏制一下太孙妃的发展势头。

  可一天天过去,随着他的儿子身体逐渐健康,越发开朗,交到很多小朋友,甚至混在医馆的识字班里,学到很多很多知识,他越来越不想走!

  谁不愿意呆在神仙才呆的地方?

  这里好像就是传说中圣人治下的仙境,老有所依幼有所养,鳏寡孤独,都能很轻易地寻到可以谋生的手段。

  在靖州,人只有懒死的,没有饿死的。

  哪怕是寒门小户的人,只要想读书就能读下去,书院蒙学根本不要钱,还给管一日三餐。

  每一次上街,他肯定会受到震撼和冲击,如果整个天下都如靖州,那该有多好!

  他开始明白靖州人为什么对太孙妃娘娘视若神明了,如果不是神明,一个女儿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手段,怎么能做出这么伟大的事业!

  正沉思,铃声响起。

  一个女护士提着食盒给小贤送了饭菜过来,孔子风连忙过去接,转身回病房。

  他现在知道,医院里穿白袍子的,不只是医生,还有护士,女护士很多,照顾人特别细心。

  听说这些女护士,有不少是被拐卖来的,也有一部分是土匪抢上山去,还有青、楼女子。

  反正出身来历大部分不怎么样,当然,也有好人家的女孩儿,靖州人不在乎这个。

  护士们都很受尊重,病人和家属都对她们客客气气,也不敢不客气。

  孔子风就见过有个病人家属闹不清楚状况,大概是外面来的,和护士动手动脚,结果让一脚踩断大腿骨,也幸亏这里是医馆,医生们医术高明,要不然他那条腿保得住保不住,还得另说。

  就算保住了,也可能会变成高低脚。

  这么彪悍的女人,反正他是不敢欺负,一开始还犯点儿老毛病,爱把她们当家里的丫鬟对待,现在可不敢了,幸亏他在家里的时候,对自家丫鬟也没打骂过,要不然说不准真出事。

  把病号饭给小贤拿出来吃,孩子最近胃口特别好,尤其爱喝一道冬瓜排骨汤。

  每次有这道汤,他都能多吃下一碗饭去。

  那种香味,别说是孩子,连孔子风闻见都馋得慌,先儿子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他才去食堂。

  医馆里住了十几天,对食堂的规矩,他也算是适应不少,没有招呼也没人伺候,自己拿盘子去打饭菜,大部分饭菜都免费,有几样,例如红烧肉,红烧鱼之类的荤菜,到是需要另外加一点儿钱买,不过也不贵就是了。

  孔子风拿着托盘,刚排队走过去,那个三十多岁,风韵犹存的妇人一看是他,就多加了两勺子尖椒肉丝。

  “尝尝,这道菜最下饭。”

  孔子风也不觉一笑,轻声道谢。

  他到底是读书人,口才好,又和和气气,与人为善,长得还很不错,一身书香,女人们很难不喜欢。

  “对了,孔先生,您惦记的图书馆今天就开张,您要是想去就去看看,有黄姑娘照顾小贤,您是大可放心。”

  这个在食堂打工的妇人,居然也识文断字,一提起图书馆同样眼睛放光,“今天活儿干完了我也去,夜校的先生说了,图书馆里有一批新字典,可以借一本回家,我才得了一本商论大全,可里面生僻词一大堆,不拿字典读不懂。”

  孔子风听得迷迷糊糊,不太理解,越不理解,越觉得人家这妇人颇有才学,靖州藏龙卧虎,不可小觑。

  吃完了饭,他干脆和儿子说一声,真去看看。

  书籍,对于读书人来说,的确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再不放心儿子,也受不了这种诱惑。L

  ps:ps:今天出去游泳,游了一整天,实在赶不出来了,少了少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图书馆的事儿,除了图纸是许薇姝提供的,其它的她一概没管。

  如今有了自己的邬堡,将近三十万常驻人口要靠着她帮忙找活路,甚至越来越多,如今统计都快统计不了,许薇姝最希望点亮的一个技能点,就是相人。

  要是能有个两三万出类拔萃的手下,那她才能玩‘垂拱而治’,且玩的痛快安全。

  图书馆就叫‘靖州图书馆’,也没请什么大儒雅士取多好的名字,刚开始筹办时,到是有人提议请齐世朝给取个名,结果那位一头扎进地里,都快变成正经老农民,根本不理会他们。

  后来忙着就给忘了,直接叫了‘靖州图书馆’。

  许薇姝到觉得还不错。

  “图书馆就是给老百姓们看书用的,哪怕是个农夫,也能进来找找关于农事的书籍,朴素些正好,何必取特别高深莫测的名字,到让人平白敬畏。”

  虽说太孙妃娘娘的这些手下认为图书馆本就该敬畏。

  所谓法不轻传,任何拥有知识的人,都恨不得把自己的东西藏得严严实实,绝不给别人知道,传道授业解惑,更是最值得尊重的,他们图书馆囊括了大殷朝有的或者没有的各色书籍,难道不该敬畏?

  当然,娘娘说什么就是什么。

  娘娘说叫靖州图书馆,这个名字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不过,名字没取,图书馆的园艺工作,到都是这位齐世朝齐大儒给做的。

  一共五层楼,每一层都竖立着一直顶到天花板的木书架。书架间隔处摆放了些简单的盆栽,多是绿色植物,花到没见几朵。

  旁边还有书桌和椅子,四壁处则是布艺沙发,同样由高大的乔木盆栽阻断。

  除了五层楼,还有一个大院子,院子里到没什么假山池沼。除了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玻璃棚外。就是密密麻麻的树荫。

  林荫掩映下,石桌石凳无数,方便那些读书人过来看书。

  齐世朝假公济私。又霸占了一处暖房。

  其实他在靖州的待遇向来是最高的,许薇姝几处温泉庄子,还有好些新制作的玻璃暖棚,都是由着他用。想用哪里用哪里,连看中哪块儿良田。都有人替他‘夺’来。

  老百姓们也乐意让齐世朝相中自己的田地,一旦被相中了,能拿的补偿款足够翻倍置办良田的。

  和那些上好的试验田相比,图书馆这一片那就是最糟糕的土地。种花种草还不知能活多久,但有一样好处,人才够多。齐世朝呆在这儿,能随时抓一堆苦力给他干活。他年纪大,德高望重,包括许薇姝那帮得意弟子在内,谁让他抓住,敢不听吩咐?

  就是平日里大家都忙,齐世朝也找不着人,可图书馆一建起来,但凡爱书的谁会不去?

  他守株待兔,就能抓住一堆。

  最近齐世朝琢磨改良土地一类的事儿,图书馆这一块儿也正好合用。

  一切准备就绪,图书馆开门。

  “到了这里,才真正能感受到靖州文风昌盛。”

  孔子风来到高高的台阶前,颇为震撼。

  明明人群汹涌,起码有几千人来了,可整个图书馆前面安安静静的,不说鸦雀无声,却也并不嘈杂。

  他看了两眼,来的人里头除了一些读书人,还有好些短打打扮的,瞧着像农民。

  其他的工匠,商人,似乎也来者不拒。

  只是进门的时候需要出示靖州的身份凭证,像他现在拿的是临时凭证,只能进入一楼。

  随着人群进去,乍一眼看,满室书香。

  他本以为,既然一楼所有人都能进,那里面应该书籍不多,也许只有一些寻常训诂识字的书本,没想到一楼大厅一眼几乎望不到头,到处都是书。

第二百章 不同25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国姝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章节

正文卷

国姝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