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突厥作为大齐最大的边患,势力庞大, 且蠢蠢欲动。

  元康二十一年, 突厥骨思可汗率领十万多名骑兵联合大齐叛将马思师所率领的两万兵力共同攻打雁门,长平侯将其击退。

  同年八月,骨思可汗由此再次入侵代州, 打败行军总管, 略取河东, 侵犯原州, 穿越延州要塞,诸将与之战,不能分胜负。

  直到二十三年,可汗送还扣押的大齐使者请和,献鱼胶为礼,说是用来黏固两国的和好。先帝便派人与突厥结盟,开放马市。但突厥无礼,若是互市不能满足其要求, 说翻脸就翻脸, 常常率兵骚扰定州,围攻并州, 掠取男女。

  但前后三十年时间,大体维持了和平,使大齐有时间对付西陲,巩固西南疆土,并昌盛国力。

  如今突厥可汗率领兵马, 攻破雁门,势如破竹,一路南下,竟打到武功,算是彻底撕毁了协议,崇庆帝一面派刘符生率兵出豳州道,一面派王庚领兵前往云中,掩杀骨思可汗后部,截断他的归路。

  刘符生抵达前线后,立即组织反攻,与突厥军队在汾东打了一场恶战,并且击毙突厥骑兵一千余人。

  虽然刘符生在此役中小胜,但是仍然无法遏制突厥人的前进步伐,因为他遇到的是突厥的后部,其前锋已经由可汗亲自率领,进抵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

  “长安城中只有不到三万兵马,”六部九卿在甘泉宫中,人人面色忧危:“长安城兵力空虚,调并州的兵马,最快也要六天赶到。”

  “长安城即日戒严,”赵安国道:“老臣可以出使突厥,面见突厥可汗,想方设法拖延,等大军抵达。”

  “突厥可汗残暴,素来有斩杀使者的习俗,”崇庆帝道:“太傅不怕一去不还?”

  “老臣一把老骨头了,还有什么畏惧的?”赵安国道:“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突厥兵锋无可抵挡,若是攻破长安城,老臣死也无颜面见先帝!”

  “朕难道有颜面见列祖列宗?”崇庆帝道:“先帝在时,巩固长城,突厥不曾越过长城,自朕即位,丞相监国,不曾有尺寸之功,连边墙都没有再修建,致使突厥一路南下,如入无人之地,等突厥退兵之后,朕再问罪他。”

  突厥的铁骑速度极快,长安孤立无援,九门闭合,修筑工事,但临阵磨枪,又能抵御几时?前线奏报,一日三至,甚至渭水河畔,已经望见了烽火。

  便有官员劝说车驾南迁:“……突厥多次入寇,其目的在于掳掠,如果我们离开长安,那突厥好战之心就会停止。”

  这个提议得到了不少赞成,却不见御座之上的皇帝说话。

  “陛下,”众臣都道:“陛下?”

  崇庆帝站了起来,整个大殿只余他金石一般烈烈的声音:“夷狄自古就是中国的边患,没听说过周、汉因此而迁都。你们都觉得突厥势不可挡,朕却不以为然。”

  “突厥不讲亲睦,骨思可汗乃是杀其侄子而得位,其侄也有残部,与骨思不和,互相攻杀,至今未平,如今骨思率军进攻大齐,国中空虚,势必生变。这是其一。”崇庆帝一条条分析道:“其二,骨思可汗每年兴师入侵大齐边境,其下属不堪其苦。胡人秉性鲁莽,多次言而无信,号令常变。而去岁突厥灾荒,征收苛重,各部落均生二心,不想同他深入大齐腹地。”

  “突厥人粗疏少谋略,唯一凭借的就是悍勇,”崇庆帝目光坚定:“朕要亲临渭水,故布疑阵,让他们不知虚实,以怵其心。”

  崇庆帝打算列阵于渭水,相隔渭水与突厥可汗亲自对话,这个决策让朝野上下极力反对,但崇庆帝心意已决,不容更改。

  月色入户,庭前一方天地如积水般空明,看了片刻,崇庆帝走了出去。

  楚嫣在庭院里搭了个小小的摇床,治哥儿仿佛极是喜欢树间摇晃的月影,一直伸手抓着。

  “元康二十一年,突厥进攻雁门的时候,也是像今天一样,烽火连天,”崇庆帝回忆道:“朕那时候只有六岁,躺在父皇膝上,又被父皇抱到了御座上。”

  元康帝问道:“他日能平定天下,保护子民否?”

  幼小的崇庆帝很坚定地回答:“能!”

  二十八年过去,言犹在耳。

  “众臣劝朕迁都,可太、祖皇帝的陵寝在此,”崇庆帝道:“宗庙在此,百万百姓在此,守不住这里,就是守不住天下。”

  楚嫣依稀嗅到风云烈烈的味道。

  “陛下决心已定,有进无退,”楚嫣心中一热:“可我只想陛下平安归来。”

  “朕会平安归来的,”崇庆帝低沉地笑了一声:“不要担心。”

  楚嫣依偎在他的怀里,“只希望偃革之后,便是太平秋……”

  第二日,崇庆帝驰马出安定门,将士们全身着甲,骑兵骑马,步兵走路,队形严整,开赴渭水。

  楚嫣送他离开长安,也没有返回宫廷,小汤山温泉行宫距离渭水更近些,她宁愿在这里等着,更早接到前线的军情。

  然而在这里,她见到了一个人。

  “夫人,”白芷道:“有人擅闯行宫,说前来报信,羽林卫抓住了人,她是……”

  “是谁?”楚嫣道。

  黑夜的天空只孤零零的挂了一轮皎洁的月亮,却一颗星儿也无。

  一队人马疾行而来,亮起火把,包围了行宫。

  “给我搜!”为首的人倒也不陌生,轻车熟路地杀进去:“抓到楚氏和三皇子,丞相重重有赏!”

  此人便是龙骧军首领程光美,之前来行宫搜查巫蛊,在楚嫣手上吃了个大亏,被褫夺军职,发配到兵马司看守城门,今日却忽然重新率领军士,杀进了行宫里。

  “大人,”手下人几乎将行宫翻了个底朝天:“人不见了!”

  “怎么会不见?”程光美不信:“一定是假扮做了宫人,给我细细辨识!”

  行宫近百名宫人太监都被捉到一处,火把几乎戳到脸上,依旧没有搜出来人。

  “说,”程光美又气又怒,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栽到楚嫣手上了:“人去哪儿了?!”

  问到的宫人没有一个知道的,瑟瑟惶惶地摇头。

  “跑不远的,”程光美判断道:“一定是往东去寻皇上去了,这臭娘们,我倒要看看是你的腿快,还是爷爷的马快!”

  他却不知道,楚嫣根本没有往东去渭水,而是向西走小路,在一百名羽林卫的护送下,朝一处目的地而去。

  大内,长乐宫。

  马全看着殿前燃起的火把和突然出现在宫禁的兵甲之士,面色铁青:“丞相这是何意?”

  “没什么,不必大惊小怪,”杜仲拨开甲胄之士,走上台阶:“皇上出征在外,老夫只是例行守备之责。”

  “宫门自有守卫,不劳丞相费心。”马全道。

  “马全,让他进来。”大殿之中,传来杜太后疲惫的声音。

  杜仲走进去,“太后养了条看门的狗,只不过这狗怎么冲着自家人吠叫?”

  杜太后不理会这茬,反而盯着他道:“丞相,你夤夜率兵进宫,是什么意思?”

  “阿姐,咱们是自家人,”杜仲道:“你怎么防贼一样看着我?”

  “这时节不太平,你忽然调兵,”杜太后缓和了一下口气,道:“是不是长安城里,有盗贼作乱?还是哪个王公大臣不安分,想要投敌?”

  “都不是,”杜仲笑了一下:“我调兵是保护太子,也保护阿姐。”

  杜太后目光定住了:“保护我,保护太子?太子在我宫中,我两人好端端地,要你保护作甚?”

  “阿姐,你何必要我说得明白呢,”杜仲眼里闪过飞扬跋扈的野心:“皇帝天命不佑,自即位以来,天灾人祸,不曾断过,如今突厥又逼近长安,乃是亡国之象。”

  “他有这一切怪谁?”杜仲冷哼道:“老臣没有提醒过吗?老臣没有劝阻过吗?他非要一意孤行,居然只身驾临渭水,妄图和突厥结盟,简直是可笑至极!”

  “如果不和突厥谈判,拖延到大军到来,还有什么办法?”杜太后的嘴唇像是染上了一层淡淡的乌青,仔细看的话就可以看出,她的眼睑在不由自主地跳动着。

  “我有办法,既能保全宗庙,也能保全社稷。”杜仲道:“那就是——立太子为帝,与突厥和谈,割让燕云十六州。”

  杜太后的念珠砰然而断,她喘着粗气瞪着杜仲:“你要让太子做儿皇帝?”

  “做大齐的皇帝,只不过父事突厥罢了,”杜仲道:“用燕云十六州换取天下太平,不动兵戈,难道不值得吗?”

  “那皇帝怎么办?”杜太后道。

  “皇帝怎么办?”杜仲觉得可笑:“天无二日,大齐怎能有两个皇帝?就把他交给突厥,当做咱们和谈的诚意……”

  “你、你……”杜太后脸色已经发绀,她喉头里咯咯响了两声:“你怎么敢……”

  “阿姐,我这里正儿八经地跟你商量呢,你生气什么,”杜仲道:“难道你对皇帝还真有什么慈母之心?玉牒之上,实录之中,他的生母都是陈氏,早晚一天他知道,还对你有什么留恋,不追究你阴夺人子,不追封他生母为后?”

  “先帝、先帝就他一个儿子,”杜太后目光直直地,伏在案上,“你要把他交给突厥人?”

  “先帝就一个儿子还不是阿姐你的手段,”杜仲道:“阿姐啊,你说你这辈子是不是从头到尾,都在替他人做嫁衣裳,先帝保证独宠你一人,还不是偷偷摸摸亲近三宫六院?先帝还保证玉牒之上写你的名字,到最后还是写了陈氏——你费尽心思隐瞒真相,这真相还能从宫内流出去,你派人去杀人,人没杀死,反过来杀你来了!”

第六十四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她天生媚骨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她天生媚骨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