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宛城刘家三公子刘准如同被天上掉下的巨大馅饼砸中了,他万没想到,宛城的新主竟然是妻子的弟弟,消息一传开,刘准在刘家从被忽视的儿子一跃成为最争气的儿子,他日卫枭做了皇帝,他可就是妥妥的驸马爷了。

  因着这一层缘由,刘夫人拼命地弥补这个儿子,更别提对待卫蘅如何尽心了,只可惜夫妻俩这两年已经对刘家心寒,借着卫枭的势力,卫蘅提出分家,与夫君刘准从刘家分了出来,自立门户。

  刘夫人气得牙根痒,却还是不得不讨好这个昔日看不起的儿媳妇,维系刘家与新主的关系。

  卫蘅得知阿宁有孕,近日时常来看她,偶尔遇见卫枭,姐弟虽然有些生疏,但也还算和睦,卫枭因为元嘉郡主当年的舍命相救,对卫蘅、卫嫣姐妹多少觉得亏欠,是以对刘准多有提拔,刘准不善言辞,但办事能力不错,为了回报卫枭的信任,于公事上更为用心。

  转眼来宛城一月有余,阿宁的肚子微微显怀,已经不像刚诊断出有孕时,整日吃什么都吐,闻不得一点肉腥味,她现在胃口渐好,偶尔算上夜宵一日要吃五顿饭。

  卫枭宠她宠的没边,时常深更半夜叫醒厨子给阿宁做好吃的。若是她嫌弃府中厨子做的饭吃腻了,卫枭还会亲自出去到城中的酒楼食肆去买。

  这一日,阿宁晚饭吃的少了,睡得迷迷糊糊地抓住卫枭的袖子,脑袋往他怀里钻。

  “卫枭,我饿。”

  卫枭最怕她撒娇,更怕她乱动乱蹭,他定力不足管不住自己,于是微微撤开身子,手指勾着她的鬓发,温柔问道:“想吃什么?”

  阿宁打了个哈欠,懒散道:“鲜汤小馄饨,要城南李记的。”

  卫枭点头:“你先睡,我回来再叫你。”

  他披上衣服走出去,这个时辰,店家多半已经关门了,卫枭到了院子里,招手让护卫过来。

  “备马。”

  护卫把马牵到大门口,卫枭上马奔着城南的方向而去,他到了李记门前,果然见门口挂了一个牌子,打烊了。

  卫枭看见店家二楼的一点灯光,下马上前拍了拍门。

  “谁啊?”

  不一会儿,老李听见声音下楼来,把门板一打开,见到门口的人,惊得说不出话。

  “给我做一碗馄饨,不要太咸,给孕妇吃。”

  老李好不容易合上嘴,结结巴巴应声:“唉,您,君上,您稍等。”

  他热情的把卫枭迎进去,喊自己婆娘下楼来倒茶,然后亲自围上围裙到厨房做馄饨去了。

  这几年李记生意好,老李已经很少亲自动手做馄饨了,不过今日他是一定要做的,这馄饨可是要给夫人吃的,这位将来准是要做皇后的,以后他也有吹嘘的地方了,他可是给皇后做过馄饨的人。

  汤都是早就放在锅上热着的,馄饨也是连夜包好准备明早卖的,老李把馄饨下进汤里,依照卫枭的吩咐只放了一点盐。

  卫枭接过他递来的食盒,满意地离开,老李夫妻俩望着鬼王的背影感叹。

  “做君上的夫人真有福啊,鬼王深更半夜都要跑出来给夫人买馄饨,这位给传的凶残暴戾,其实倒是个情深义重的。”

  *

  罗悠宁做了个香甜的梦,睡醒就闻到一股咸鲜的香味。

  “呜,馄饨……”

  她在床上滚了滚,然后发现自己竟然纹丝不动,睁眼时,卫枭皱眉看着她,轻声呵斥:“别乱动,当心压到肚子。”

  男人手臂健壮有力,直接把阿宁从床上抱起来,放到桌边的椅子上。

  “吃吧。”

  罗悠宁满足地喝着汤,舀起馄饨往嘴里送,“嗯,好吃。”

  “你要不要?”阿宁把勺子伸到卫枭嘴边,卫枭看着勺子里剩的那半个圆乎乎的馄饨,张嘴吃下。

  “你喜欢他们家的馄饨,我叫护卫把配方买回来,让厨子做给你吃。”

  罗悠宁眼波流转横了他一眼:“那还有什么乐趣。”她转念一想,装作生气问道:“你是不是嫌我麻烦,那我以后不吃了。”

  卫枭愣了愣,心慌地哄她:“不是,我怕他们做的不干净,你想如何就如何,千万别动气。”

  阿宁最近脾气确实越发大了,闻言她哼了一声,继续吃馄饨,两腮鼓鼓的,含糊不清说道:“那我想跟你一起去……”

  “不行。”她一张嘴卫枭就知道她要说什么,“你是不是偷看了我的军报?”

  阿宁吃完最后一个馄饨,把勺子放在汤碗里,闷闷地道:“你就放在桌上了嘛,我顺手翻翻。”

  卫枭不敢对她说重话,轻轻一揽,将她抱在怀里。

  “莫昆攻打北川,应该只是想虚张声势,引我前去好调虎离山,他和谢奕或许还有勾结,我不能冒险把你留在宛城。”

  “你放心,我不会去的,北川那边有卫束前去足以应付。”

  阿宁知他甚深,上次卫枭没能杀了莫昆,就差点失控,如今这么一个报仇的机会摆在眼前,北川又是他父亲卫鸿的身死之地,卫束去了,不论有没有成功杀掉莫昆,这都将成为横亘在卫枭心里的一个结。

  她怕的是,他会将这种遗憾一直留在心里,这一辈子都难以面对。

  罗悠宁下定决心,双手包裹住卫枭的手:“不去你会后悔的,难道父亲的仇你不想亲手报吗?”

  卫枭不曾迟疑,说道:“在我心里,你和孩子如今才是最重要的。”

  他已经失去太多了,身边留下的人他一个都不愿再舍弃,阿宁与孩子更是他存活在世上最深的羁绊,他难以想象,若因为他的疏忽让她们受到一丝伤害,那样的剜心之痛,他要如何承受。

  阿宁从他怀里退开,起身到床边的架子上拿起一柄短刀,然后走回来双手捧起送到卫枭面前。

  “是我要你去,我要为父亲报仇,孩子想手刃他祖父的仇人,咱们一家人的愿望都压在你一个人身上了,卫枭,我敬佩父亲,这仇我一定要亲自报,你愿不愿意为我走这一趟。”

  卫枭心中涌起火焰灼烫般的热意,他接过阿宁手中的刀,俯首靠近,承诺一般,珍视地吻上她额头。

  “好,我去。”

  *

  卫枭夜里决定带兵前往北川支援,第二日却没有贸然动身,他让卫束和孟良臣留在宛城,黑甲护卫留了一半保护阿宁,他只带着卫义和两万幽灵军去往北川。

  宛城的兵力尚有十万,配备的火炮兵器都是姜国精心制造的,就算谢奕派大军前来,也不至于落在下风,宛城粮草充裕,城墙坚固,哪怕不迎战,只是守城,也可保安全无虞。

  卫枭率领大军离开时,阿宁在城楼上目送他的背影,眸光坚定而温暖。

  那是她的少年,她人在这里,心却跟随着他,她仿佛能看见卫枭一刀斩下莫昆头颅时,那瞬间划过的锋利刀光。

  “你去吧,我永远不要你为我的爱所束缚,你就该驰骋在广阔的天地里,去实现你的抱负。”

  她在城楼上站了一会儿,罗悠容拿着一件厚披风上来,披在她身上。

  “跑到这里来吹风,也不怕吹坏了我的小外甥。”

  阿宁吐了吐舌头,“你就关心小外甥,那我呢?”

  罗悠容捏她的脸:“行了,快跟我下去,娘给你炖汤了,等你回去喝。”

  姐妹俩一边拌嘴说笑一边往回走,宛城被卫枭布置的固若金汤,城中安逸平静,百姓们富足平安,尚不知一场风霜即将侵袭而来。

  *

  金陵已经连续下了好几日的雨,秋雨寒凉,谢奕染了风寒,靠在床上喝药。

  “派去宛城的人回来了吗?”

  谢良收起药碗,答道:“回来了,如公子所料,卫枭确实带兵去了北川。”

  谢奕笑着咳嗽一声:“看来莫昆那个残废还有点用。”

  莫昆上次在月河谷没讨到好,自断一臂才保下性命,艰难逃回北狄,又遇上部族叛乱,等他平息了叛乱,才发觉失去那三十万兵马,北狄的势力被削弱了一大半,甚至再没有资格与谢奕讲条件。

  这一次率军攻打北川,全是仰人鼻息之举,毕竟冬天快来了,北狄缺衣少食,若是无大梁提供的粮草,恐怕难以挨过这个寒冬。

  谢奕喝完药嘴里发苦,微一抬手,下人捧起一盘蜜饯,他捏起一个吃了,总算没那么难受。

  “宛城如何?”

  谢良回答:“宛城有幽灵军和卫家军,兵力不少于十万,还有上次让我们的人吃了大亏的火炮,卫束亲自镇守,沈将军领兵经验不足,恐怕难有胜算。”

  谢奕用盘子里的蜜饯在桌上摆阵,他似乎并不着急,安闲地问:“沈家父子出发了吗?”

  “今日天不亮就带着大军走了。”

  谢奕笑了笑,“不急,我给卫枭送的大礼就快到了。传信给沈家父子,到了宛城只管围城,没我的命令,不准攻城。”

  谢良应声,转身出去了,在门口遇见过来探病的沈明珠,他立刻躬身行礼:“夫人。”

  沈明珠手里端着一碗汤,指尖泛红,问道:“侯爷得空吗?”

  谢良低声道:“得空,夫人进去吧。”

  看着女子欢快的背影,谢良微不可察的叹了声气,没走几步,听见房中传来瓷器碎裂的声音,伴随着女子质问的哭泣。

  “谢奕,你为什么还想着她?”

  谢良脚步一顿,犹豫片刻还是离开了。

  *

  北川被围城的第十日,城中粮草已经消耗殆尽,士兵原本的一日两餐,改成一日一餐,最后一顿,剩下的一点米被煮成稀粥,从将帅到普通士兵,大家几个人分一碗,一人喝上两口。

  北川的守将周兴怀把手里未动的粥碗递给一个年轻的将军。

  “世子,你喝了吧。”

  宁王世子赵拓沉默地抬手一挡,轻轻推了推,“不用,我不饿。”

  周兴怀摇摇头,他知道赵拓已经两天没吃饭了,最开始他看这个人不顺眼,认为他从军不过是一时新鲜,要来这边关苦寒之地也只是做做样子,早晚会回到金陵继续做他的天潢贵胄。

  可这两年里,经历过一次次与北狄的对战,周兴怀不由对赵拓刮目相看,他不怕吃苦,平时吃喝睡都与士兵在一处,他问赵拓为什么要来边关从军,赵拓当时是怎么说的?

  他说:“大梁的战神在这片土地上耗尽鲜血,受尽冤屈,他要守在这里,终有一日,把北狄人赶到大芒山外,祭奠战神卫鸿的英魂。”

  周兴怀因为这句话由衷地敬佩赵拓这个人,因为他说到做到,曾无数次迎战北狄,保护这片土地。

  “世子,若有机会你还是应该走,金陵还有你的家人……”

  “你就没有家人了吗?他们都没有家人吗?”

  周兴怀被他问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

  赵拓道:“我们都有家人,但这一仗必须打,胜了我们一起回去,败了我们也要尽力多杀几个北狄人,战至最后一刻,保护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

第77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悔不该拒这门婚最新完结+番外章节

正文卷

悔不该拒这门婚最新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