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二零零三年年底,高春兰、高翔从学校回来了。麻纺厂过年放十天假,初八上班,在高春兰、高翔回来后的第二天王丽华也到家了,一家人在农历的年尾总算是团聚在一起。

  马上将要过年,乡村的气氛看起来跟过去没有多少差别,但是生活的节奏像是快了很多。跟往年比起来,现在很少有人打糍粑,磨糯米浆做糯米粑粑,往年都要大张旗鼓地用茶油炸些糯米片跟红薯片,现在也少见了。大家照旧备着年货,但分量跟种类似乎没有以前多。也许是平常的生活在改善,也许是因为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年照样过着,但气氛没有过去热烈隆重,心里的期盼也不如以前强烈了。

  三十晚上王丽华做了几个菜,一家人算是吃了团圆饭。吃完饭四个人边嗑瓜子边看春节联欢晚会,零点转钟时,门外响起了鞭炮声,农历新年来了。

  送旧迎新,旧的年关过去了,新年对有的人家是气象万新,然而对这个家庭依然是难熬的日子。新的一年儿女又升学了,负担也更重了。

  高春兰、高翔上初中时,节约一点一天的生活费一块五毛钱就能解决。早上五毛钱买两个包子,中饭跟晚饭花五毛钱买份素菜就行,米饭是每个学生交米到学校,米饭不用花钱。农村孩子都是这样的伙食,大家也不觉得吃这样的饭就难堪,一个月五十块钱就能将就过,两个人上学一个月一百块钱。现在上高中,开销多了很多。

  上高中,食堂里吃餐饭三四块钱不少,节约点的话三块钱吧,一天得十多块钱,两个人算下来一个月得六百多。每个月还要交补课费,儿女大了,爱面子了,不说比别人条件好,但总要跟大家差不多。如果吃的比别人差,穿的比别人差,对十五六岁敏感期的青少年,他在人群中怎么能有信心,怎么会有心情学习!

  今年是初九开学,两个人的学费就一千多,再也不能拖欠学费。王丽华记得高春兰因欠学费被老师点名而不肯上学,那时候还是小学生就懂得自尊,现在十六七岁当然更爱面子。生活的重担啊!好在高翔进了重点班,给她争了口气。高春兰虽然在平行班,但多读点书总是好事,只要他们愿意读,王丽华算了笔账,加上前几年的存款,麻纺厂要是还能撑下去的话,供他们三年高中是可以供出来的。不过这也意味着再也存不下钱,不过这一点王丽华倒是想得开,先把人培养好就行,钱还不是人挣的。

  生活看起来还好,但有个事到了该考虑的时候。大女儿玉兰过了二十岁了,既然没上学,那婚嫁的事就得开始操心。这几年认识的熟人朋友有热心做介绍的,有的男方来了没见高玉兰就问王丽华家底子有多少,王丽华当然如实说,对方听后基本都是敷衍几句就走了。富易妻,贵易交,这个道理看来在什么时代都是适应的。哎,王丽华有时候只能闷声叹气。

  这样见了几个人后,王丽华找了个机会跟高玉兰直接把这个事情谈开了。

  “玉兰,你看你年龄也不小了,是不是该找个人家了?”

  高玉兰低头抠着手指头,不作声。妈妈头一回跟她谈这个事,她很是害羞。

  “咱们也就这个条件,找好人家怕是难。得早一点看,再等年龄就等大了。”

  “那妈妈你帮我看个人家。”说完脸臊得通红。

  王丽华缓了缓,“你想找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条件的人?”

  “咱们就不要提什么条件,人踏实本分就行。”

  王丽华顿了顿,因为家里没钱让女儿对婚事抱这个态度,随之而来一阵难受。但难受又有什么用了,生活总是得按实际的原则来运行。哎,女儿这句话让人无奈中又有丝欣慰。

  “妈妈没本事,委屈你了,妈妈对不起你……”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

  高玉兰拉住妈妈的手,“没有,妈妈为我们吃了那么多苦,要不是妈妈,我们这个家早就散了。”

  “那地方远近了?你有什么要求?”

  “地方远近,在哪都是过日子。还是地方近一点好,可以常回家看看。”

  “如果那个人条件不好你也去?”

  “只要人踏实,我都愿意,咱们也不讲什么条件,人踏实本分就好。”

  王丽华大概知道女儿的要求了。按说嫁女儿不是讨儿媳妇,讨儿媳妇基本上只能找条件相当的,一般女方条件还要差一些。但嫁女儿是可以往上攀的,多少人家就盼着女儿嫁个好人家改变命运。女儿自己没有这样的想法,做娘的当然不会提。其实王丽华还担心高玉兰心里有那样的想法,攀个条件好的,娘家没一点家底,会受气、受委屈的。还是门当户对差不多的好,起码能相互尊重。生活背景相似,说话也能说到一块。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还不是图个安乐。家财万贯里的空虚恐怕也不好受。

  其实在王丽华跟女儿挑明这件事之前,做娘的早几年就开始准备嫁妆了。现在情况已经明朗,女儿的交际圈不大可能有自由恋爱,做娘的得完全把这个心操上。

  王丽华把口信放出去之后,接二连三的人找上门来了。做媒是女人的第二职业,能有谈资,做成了还有一笔收入,这是多好的事。

  中国当前的情况是男多女少,从来没有嫁不出去的女儿,只有娶不到老婆的光棍,未嫁的女儿可都是香饽饽。

  王丽华的话放出去之后,接二连三亲近她的人就多了。有的堂客们说她介绍的人家又有钱又有势,对这样的说辞王丽华总是淡然一笑。等对方说完后,再礼节性地问几句后基本就没有下文再也难谈下去。时间在这一次次的对话中过去,慢慢地,慢慢地,这事大概也有些眉目了。

  二零零一年,在以龙永图为首席代表的谈判团的斡旋下,中国终于加入了世贸组织。中国将在深度跟广度上更加融入世界经济,更多地参与世界分工。在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中,中国各个领域的关税保护政策得渐渐地降低甚至取消,自由贸易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从而创造更多的财富,降低关税甚至取消一部分领域的关税是大势所趋。

  在关税保护政策逐步减弱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得把握这个时期来提升竞争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完善管理,注重创新,争取在关税完全降下来之前占领市场。在父母呵护下的孩子总是要独自去闯荡的。过了这个保护期,市场经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在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繁荣跟进步都由竞争而来,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在竞争中淘洗,在竞争中社会潮流滚滚向前。

  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多。在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后,每家每户的仓里都有余粮,然而除过农忙,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是闲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让这些人闲不下来,很多人纷纷外出找事做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南沿海经济蓬勃发展,大小工厂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工厂。有的农村人走了一趟广东见了世面回来后,在村里吹得天花乱坠,说广东那边一个镇,就是一个村都要比我们市里的马路都要宽,楼也更高,那边的酒店多豪华,路上遍地名车……这自然引起那些没有去过广东的人更多的憧憬与好奇。这些听来的外面世界的繁华对他们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虽然有憧憬跟好奇,但多数人还是没有那个胆量出去闯荡。

  光阴一寸寸地过去,直到看到别的村往广州那边跑的人推倒泥砖房盖起了两层楼的楼房,这光景日月让人眼红,那些不相信外面精彩世界的人就再也坐不下去了,在家里守着这一亩三分地有什么出息,去外面打拼生活才有奔头,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壮着胆子前往东南沿海,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零零三年开学,高春兰、陈建平、程彩虹、高翔、张敬勤是高二下学期了。本来,进入高中第一天起就是为了高考考大学,但这个学期还有个具体的任务,那就是毕业会考。

  这两年的高中,高春兰、高翔上学舒心多了。学费没有欠过,每月的伙食费跟同学们都差不多,只是他们俩都不怎么舍得花。有钱在身上,总是给人带来自信的,你们有的我也有,你们买的东西我也买得起——只要我愿意的话。他们每个月都会余下一些钱,口袋里的钱没有比别人少过,这足够保持体面了。

  高翔在重点班排十几名,还算可以。程彩虹在次重点班名列前茅。陈建平跟高春兰成绩一般,上课下课时常跟同学打打闹闹。高春兰对课本的兴趣不大,但喜欢上了小说,尤其看了《飘》之后,给她的视野开拓了一片新天地,斯嘉丽面对困难时的坚强尤其震撼了她。

  高春兰天性活泼,时常在教室里嘻嘻哈哈,看起来不像一个贫困家庭的姑娘。是的,当口袋里有钱,穿戴又都不逊于人的时候,大家就都没有什么不同。高春兰过了三个学期的快乐生活,现在高二下学期了,六月份毕业会考,考完意味着高中毕业,时间永远让人感到迫不及待。

  前三个学期里,有好些同学相继没有再来学校,各种原因,大概经济因素排在第一吧。高翔、高春兰能上到高中,多么不容易!现在到了高二下学期,高春兰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要作出点改变?

  听妈妈说正在给大姐看人家,现在也忙着准备嫁妆,准备嫁妆就得花钱。大姐想推迟一两年结婚,弟弟妹妹还上学,她不结婚,还能帮忙操持家庭,结婚后那可就不一样了。但妈妈有她们那一辈的思想,女孩到了这个年龄就应该出嫁了,人家已经看好,现在婚事正在筹备中。

  毕业会考后还上不上高三,参不参加高考,这个问题,开始萦绕在高春兰的心里。以前大姐还能在家里操劳,家中虽然没有余裕,但他们俩还是可以安心上学的。如果大姐结婚了,只有妈妈一个人赚钱。妈妈也不年轻了,头上都增添了白发,她一个人能供两人上学吗?再说了,自己现在的水平明年能考上好大学吗?恐怕有点难。这样想着她心里已经开始打退堂鼓。弟弟在重点班,重点班的学生按往年情况考大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两个人都上学,到时候学费怎么办?有一次她翻到填志愿的书,看到大学学费都是五六千左右,甚至是更多,弟弟要是考上了大学拿不出学费怎么办?虽然听老师说大学里有助学贷款,但去贷款总不是件让人骄傲的事,去办贷款不知道要受多少白眼。如果大学老师在课堂上叫高翔去办助学贷款,高春兰不由想起小时候老师催学费时同学们齐刷刷扫过来的目光。想到这,她一阵心悸。这样一番思想斗争后,毕业会考考完后她不大想读了。不过现在还没有必要告诉家人跟同学,到时候他们自然就知道了。

  这个学期以来,她还是跟以前一样跟同学打成一片,甚至话比以前更多了。听说毕业会考只是走过场,反正不上高三了,校园生活眼看就要结束,得好好过这剩下的学生时光。

  高春兰作出不上高三这个决定,是她懂事知道体贴家里还是她冲动的想法?也许两种情况都有。就眼前的情况来说,看到家里经济困难,为了能让弟弟安心读书,她做姐姐的愿给弟弟出一份力,牺牲精神是可敬的。但她作出这个决定,对自己的人生会有何影响,这可能是她还没有想到的。当她仔细考虑这个问题时,不上学找什么事做,想起来才发现是一片茫然,好比孤身一人在无边无际的旷野,东南西北辨不出方向,夜幕又快要降临,慌得撒开腿跑,却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当她真正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时,一下子比平常安静了许多。上课好几次老师喊她回答问题她都走神了,要不是张敬勤小声提醒,她大概还不会从沉思默想中回过神来。下课后同学跟她开玩笑打闹,她只是淡淡地笑笑,没有之前的那股热情跟兴致。

  找什么事做?不读书了自己干什么?心里没有一点着落,而且毕业会考前也不能跟人商量,不过到时候总会有办法吧!

  王丽华来麻纺厂五六年了。五六年里,工资虽然时常发得不及时,但总算还是没少过。靠着这点工资,儿女从小学上到高中。

  五六年里,麻纺厂虽然一直走着下坡路,但总算没到坡底,厂里的职工生活还是有保障的。但今年以来,厂里的经营形势似乎是愈加困难,很多时候上班就是坐着聊天,同时一些传闻也在职工们中间传播开来。

  有传闻说厂里经营困难,负债累累,将要裁员;又有传闻说新上任的市领导很重视麻纺厂,说是不知什么时候会来厂里调研。等厂里安排卫生大扫除时,这些传闻全部证实了。

  新上任的市领导锐意开拓进取,多年亏损、经营不善的麻纺厂当然可以当作一个标杆。市领导考察麻纺厂后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了一番论证,首当其冲的措施是淘汰冗员,王丽华这样的合同工是立马解聘的对象。

  听到这个消息,从进厂就担心的问题现在摆到了眼前,儿女还在上着高中,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被解聘,接下来儿女的生活费跟学费怎么办?一想到这,真不知出路在哪里。听到这个消息后,王丽华好几天都寝食难安。怎么办?能不能找人想想办法?虽然她在厂里五六年了,但熟悉的人也只有高至春、许朵朵跟小刘,这几个人能帮上点忙吗?王丽华第一步自然是去找高至春。

  见到高至春的面,她还没有开口高至春就先说话了。

  “厂里的传闻你听说了吧?”

  王丽华点了点头。

  “哎,天天提心吊胆,这一天终于来了。不只是你们合同工会解聘,估计我们正式职工很多也会下岗,时间迟早的问题。我个人是看得开,就怕俊伟没有个着落,现在社会发展的方向真是把握不了。你要有其他办法,自己早点找个出路,现在这个形势人人自危,谁也难顾得上谁。”

  高至春这么说,王丽华也不好再说要他想办法帮忙的话了。是啊,厂里的形势大家都看在眼里,谁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还能有办法吗?儿女都要上高三了,马上要考大学,这个时候丢掉工作,儿女的学费生活费从哪里来,这几年来习惯了的生活又一下子被打乱了!

  回到寝室,许姐正嗑着瓜子。许朵朵看着王丽华低落的神情,大概也知道她为的什么事。

  “听说要裁员了,你有什么打算吗?”

  “没有,下一步都不知道再去哪里找份工作。”

  “我倒是有个工作可以介绍,就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我弟弟在广州开了个小超市,想找一个信得过的人管理店里的员工,待遇不是太高,但我跟他说的话应该不会比麻纺厂的工资低。他在那边做生意,就想个本地可以依托的人过去帮忙。”

  这像是突然出现了点希望,但广州那么远的地方,能去吗?王丽华犹豫着没有回答。

  “我弟弟开的超市,你放心。你要觉得远一个人去不熟悉,我可以陪你去。我也想去广州好好玩玩,我跟我弟几年都不见了。”

  许姐虽然不住寝室,但好歹也相处了五六年,她的话应该是信得过的。她都这么说了,那是可以好好考虑考虑的。

第二十三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青山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青山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