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争执373

  清浅凝眸,袁夫人这是打算以退为进吗?

  袁彬倒是没有挽留,问道:“有礼和迎儿呢?也跟着母亲走吗?”

  袁夫人果断道:“有礼派人直接送回老家,迎儿需要安静,让人送到庙里休养调理。”

  事情至此,清浅有些佩服袁夫人了,壮士断腕也不过如此。

  袁彬想了想道:“母亲去老府小住也好,一应用品由儿子供应。”

  袁夫人恢复了些气色道:“正好去府上,念经静心,顺带给儿孙祈福。”

  袁夫人很利索,一个时辰便搬完了家。

  袁彬上朝后,清浅吩咐瑞珠:“派两个妥当人跟着袁有礼,不要让他的腿脚恢复,在老家多给他找找事,别让他过得安逸。至于迎儿已经疯了,算是便宜她了。”

  瑞珠低声道:“都已安排妥当了,回程路上,车马会颠簸翻车一次,让他的腿脚继续受伤,而且得不到很好的医治,回乡后几个地痞会时常找他赌博,让他欠账,三天两头扰他。”

  清浅点头表示满意,接着继续吩咐:“袁夫人的供应,一丝也不能怠慢,不能让她有半分可挑剔的地方。”

  若是袁夫人挑剔,袁彬难免背上一个不孝的罪名。

  袁夫人离开了袁府,袁有礼、荔儿、迎儿都走了,袁府总算是恢复了平静。

  清浅吩咐该修缮的修缮,该扔的扔,重新将府里按照自己的意思布置了一番。

  袁彬见弟妹都已经安排妥当,也放下了心事,和清浅两人耳鬓厮磨,过着神仙眷侣的日子。

  这一日,清浅和袁彬商议回老府给袁夫人请安,请安完了之后再去逛首饰铺子。

  清浅让白芍备下了一篮鲜果,一盒点心,再有若干海鲜、干肉、香料上门探望。

  到了老府门口,只有一个老仆开门,当头的红日和老仆的迟缓形成鲜明对比。

  清浅问了一句道:“夫人在府上可好?常来往的有什么人?”

  老仆想了想道:“夫人甚少出门,这些日子有几位夫人上门探望,还有些不认识的。”

  袁夫人长袖善舞,进京虽然不久,但有几个密友,都是兵部、工部等大人的夫人。

  清浅吩咐:“送信给夫人吧。”

  老仆进去送信,一会儿翠羽迎了出来。

  翠羽道:“老夫人在念佛,请少爷和少夫人过去佛堂坐坐。”

  袁彬和清浅来到佛堂,袁夫人跪在观音大士跟前,喃喃念着什么。

  见到袁夫人,清浅吓了一惊。

  第四百八十一章 往事如烟

  不过是短短一月时间,袁夫人老了很多,从前她青丝如墨,如今居然微微双鬓有了白发,从前脸上紧皱的皮肤,也变得松弛下垂。

  是因为儿女出事,受了打击吗?

  清浅总觉得没有这么简单,从前袁老大人过世,袁夫人一人带几个孩子长大,后来迎儿失踪,这些都没有让她气馁,她应当是内心坚韧的,怎么会因儿女突然大变呢。

  袁彬看到母亲这模样,道:“母亲一人住着颇为不便,不如回府让儿子奉养。”

  袁彬歉意瞧了一眼清浅,来不及商量,请理解。

  清浅嘴角弯起一个弧度道:“是呀,母亲,这里一个人太孤单,住近了我们好伺候。”

  场面话嘛!

  袁夫人道:“不必了,还是这里好,我命运不济,需要好好念佛修行,求一个来世。”

  “母亲是在怪罪儿子那日言语不敬吗?”袁彬劝道,“若是真要念佛,儿子可以在府里修葺一个佛堂,供母亲念佛静心。”

  袁夫人倒是很平静:“这里是你父亲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我住着安心,别的地方再好我也不去,你若孝顺,常来瞧瞧我,陪我说说话我就知足了。”

  袁彬道:“儿子惭愧。”

  袁夫人道:“工部张夫人问我,为何搬出来住,颇有些打抱不平的意思,我说是自己出来的,她依旧问东问西的,我觉得工部张大人或许和你不是一路人,自己小心些吧。”

  袁彬道:“儿子明白,多谢母亲提点。”

  清浅叹为观止,先是拒绝回府,让袁彬心生惭愧,再接着点明有人想弹劾袁彬,是她坚守不让,而且还善意提醒袁彬,这人心怀不轨。

  袁夫人真是高!

  三言两语将袁彬的心拉回了一大半。

  袁夫人起身淡淡道:“给你父亲上一炷香吧,今日是你父亲去世十八年。”

  一副置身事外,不为世事烦扰的模样。

  袁彬身子一震道:“儿子即刻去奉贡果,贡菜,找道士来念经。”

  袁夫人淡淡道:“不必如此,若是有孝心,一碗水也是孝心,就如同方才我说的,有空常来看看,父母便知足了。”

  袁彬上了一枝香,又慎重跪拜了三次。

  清浅也跟着下拜。

  陪着袁夫人念了一段经后,袁夫人道:“今日是

  你父亲的忌日,我心里悲伤,不留你们用膳了,你们早些回去休息吧。”

  袁彬道:“儿子明日再来给母亲请安。”

  袁夫人念了一声佛,不再答应。

  翠羽送袁彬清浅出来,塞了一个锦盒给袁彬道:“老夫人日日让奴婢熬汤,今日总算盼到了少爷,少爷带走吧,若是不喝也可以赏下人。”

  袁彬忙道:“多谢姑姑好意。”

  翠羽转身离开。

  清浅再次佩服,袁夫人真是高人呀。

  目光看向幽深的院子,那袅袅的青烟也带上了神秘。

  袁彬歉意道:“本来答应你去逛首饰铺子,今日怕是不成了。”

  清浅点头道:“今日是父亲的忌日,岂有在忌日逛铺子的,回府我去布置一个祭祀的小场,让你略表心意。”

  袁彬道:“多谢贤妻。”

  两人默默无语相对坐在马车上,清浅问道:“从前,父亲的忌日也是如此祭拜吗?”

  这也太巧合了,随意抽出一天时间,便能遇上袁老大人的忌日。

  而且袁彬孝顺,绝不会忘记父亲忌日。

  怎么突然就冒出一个忌日?

  袁彬道:“父亲到底是哪一日死的,谁也不知道,连母亲也说不清楚,只记得也是炎炎夏日。从前小时候,母亲总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给父亲上香,后来我进京,母亲在老家,我并不知道母亲祭拜父亲,去年母亲刚到京城……”

  清浅了然,袁夫人这一招恐怕是幌子罢了。

  特特等着袁彬呢。

  袁彬今日来,便是今日的忌日,明日来便是明日的忌日。

  看破不说破。清浅道:“今日七月十五,鬼门关,我记下来了,从此咱们便给父亲今日祭祀,如何?”

  袁彬道:“多谢贤妻。”

  清浅笑道:“今日你除了此话,别无他话了?”

  袁彬微微苦笑:“父亲死得壮烈,想到今日是他的忌日。我实在不知说什么好。”

  两人回到府上,清浅带着瑞珠布置好了祭拜。

  在袅袅烟雾中,在一杯清酒中,袁彬说起了往事。

  “父亲一直是锦衣卫的人,骁勇善战,他最厉害的时候曾经将瓦剌的王子捕住。”

  清浅为他斟酒:“父亲是战场擒拿住瓦剌王子的吗?”

  “不是!”袁彬道,“瓦剌王子自视甚高,一个人到中原想刺探军情,被父亲发现,父亲将他擒拿。那可是瓦剌君主最爱的王子,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瓦剌之主,就这么被父亲擒住,擒住后丑态百出,又是哭又是求饶,被传为笑柄。”

  清浅道:“这等丑事。瓦剌岂不将父亲当成眼中钉?”

  袁彬喝了一口酒道:“可不是,后来有一次,父亲去瓦剌办差事,被瓦剌人发现,大战一场后,父亲被捉住,瓦剌人想尽办法折磨他,就是为了让他求饶,一雪前耻。可是父亲始终没有求饶,最后死在瓦剌。”

  清浅捂住嘴。

  怪不得不知哪日是忌日,原来如此。

  “我记得父亲的尸首被送回来的时候,没有一处好的地方,母亲恸哭,我暗暗发誓要灭了瓦剌,于是进京当了锦衣卫。”

  清浅奇道:“你是父亲的儿子,你去了瓦剌三年,瓦剌人居然没为难你?”

  不应该继续报复吗?

  “我进锦衣卫是凭本事,并不是靠父亲的名头。除了母亲,无人知道我是父亲的儿子,直到归国。”袁彬仰头喝了一大口酒,“这些年我立誓不灭瓦剌不成家,直到遇见你……。”

  袁彬沉沉睡去。

  清浅吩咐瑞珠:“将老大人的灵位摆到府里西北角,常年不许断了烟火。”

  英雄,总是需要人祭奠的。

  瑞珠道:“夫人,今日到底是不是袁老大人的忌日?”

  “这些不重要了。”清浅道,“用夫君的死来博取最后的同情,袁夫人已经黔驴技穷了。”

  烟雾缭绕,在牌位前徘徊不去。

  第四百八十二章 灾荒隐现

  接连两日袁彬都上门给袁夫人请安,清浅并没有一直陪着。

  这一日,她去了琅琊王夫人府上拜会。

  琅琊王府幽静淡雅,朗朗读书声从里头传出,一派兴旺之家的气象。

  琅琊王夫人带着女儿王筝迎出来。

  王筝一见到清浅便扑上前道:“好姐姐,你终于来了,我等了你好几日,我养了一匹小马在后院,稍后带你去瞧。”

  琅琊王夫人笑道:“就要进宫的人,还这么不知天高地厚,这可怎么是好?怕是在宫里寸步难行。”

  清浅笑道:“皇上看重夫人,必定高看筝妹妹一眼,筝妹妹要与别的嫔妃不同,才显出独特的地位呢。”

  若是又进宫一个汉族女子,规规矩矩的,那么与普通大臣的闺秀又有什么不同?

  王筝大喜道:“这么说,我在宫里也能养马?”

  清浅笑道:“若不纵马为患,应当无妨。”

  王筝笑道:“我的马儿乖巧懂事,绝不会惹祸的,我还能骑着它跳栏杆,它还能跳舞呢,比起唐朝的舞马也不差什么了。”

  琅琊王夫人笑道:“你高兴便最好。”

  王筝赖在王夫人身上撒娇。

  清浅不由得羡慕道:“夫人和筝妹妹的感情真好。”

  王筝撇嘴向着读书的地方道:“谁让另外一个是个傻子呢。”

  王夫人笑道:“不许打趣你兄弟。”

  三人来到花厅,王筝还在抱怨:“刚进学院,便觉得中原遍地是才子,发愤图强,学着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这一个月便赶上来了,这次月考并列第一,还嫌不足,一定要将另外一个压下去,他才罢休。”

第四百章 争执37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夫人凶猛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夫人凶猛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