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王翦殿议伐楚之策,嬴

  与此同时,魏之仪也回来了,很长时间未见,魏之仪脸上也多了许多沧桑。“臣向殿下请罪。”魏之仪跪下认罪,最终他还是没能带回五公子。嬴政扶起他,“你受苦了,被太子丹囚禁那么久,以后便不要再去那么危险的地方了,待在寡人身边便是。”魏之仪点点头,耳边突然闪过女人的话语。

  “魏先生难道不想去天下看看嘛?”魏之仪如同五雷轰顶,这句话,芈瑶说过,陆离说过,荆轲也说过,他们为什么总劝自己去天下看看呢?魏之仪看向嬴政的眼神,第一次有了怀疑。

  “寡人打算伐楚,众卿可有计策?”又是一**会,嬴政终于问到了这个问题,扫荡天下,已经到了最后一步,对于齐国那个软骨头,嬴政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在他面前,最后真正的敌人是楚国。他忘不了王后幽幽的眼神,和那封发往楚国的神秘信件。这是对他的报复,他不能轻视,必须拿下来的楚国。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吗?未免太自不量力!”嬴政轻蔑地想。

  “王翦将军有何高见?”如往同一般,嬴政问了王翦。

  “非六十万人,不可伐楚!”王翦坚定地说。

  六十万?不光是众臣,连嬴政都惊呆了,如果按他计划办,这是秦国出兵最多的一次了,他有些气馁,芈王后最后留给自己的,居然是这么难啃的骨头吗?但是很快另一个念头便闪过,他觉得事情更棘手了,六十万,太过庞大了。

  “王翦将军真是越来越保守了,禀告大王,让信领兵,不过二十万人,便可平楚。”李信的话给了嬴政一个台阶下。

  李信,年仅二十五岁,却是个天才将领,仅凭几千人便逼得燕丹躲至衍水之中,嬴政对他的能力是信赖的。他的话,显然给嬴政打了一针强心剂。

  “六十万,开支太过庞大,秦军战线过长,寡人认为不合适,王翦将军可否精简人数?”嬴政问。

  王翦还是摇头,“秦国乃楚世仇,全国上下举军抗秦,不是容易拿下的,如果要稳妥,非六十万不可。”

  “王翦将军东征西伐,太过劳累了,还是让李信与蒙恬带兵伐楚吧,给年轻人一点磨炼的机会。”嬴政的声音还是冷冰冰的,王翦此时已经不是嬴政刚登基之时,那个年轻气盛的将军了,长年征战,王翦也逐渐成为了一个满脸沧桑皱纹的战神。秦国的战神,战场上无往不利,只有王翦自己知道这个名号意味这什么,他想起了许多年前成峤说的话,那些疯话,竟然被自己记了这么多年。

  “王翦老不堪用,请大王让王翦解甲归田吧。”王翦对嬴政说。

  在街头的酒馆中,王翦终于卸下了战**号,一个人似乎很悠然喝着酒。

  “你真的要回去吗?”巴清忽然出现,王翦却不意外,这酒馆本就是巴清的产业,每次打战回咸阳他都会来此饮酒。

  “楚国不仅幅员辽阔,而今楚国人更是恨死秦国了,哀兵必胜,李信恐怕要败啊。王后死,昌平君反,现已经举国抗秦,非六十万不可得。大王还是猜忌我啊,六十万军队,不仅军费花销巨大,他更担心的是我拥兵自立。”王翦继续喝着酒,言语中似乎说着别人的事,十分平静,“不回去养老还能去哪里呢?”

  “养老?养什么老?”巴清气得拿下他手中的酒,“既然大王猜忌你,你就让他不要猜忌你就是了。人所贪恋的,无非钱与权,而你跟随他,什么都不要,你觉得这合理吗?”王翦愣住了,随即又是一笑,这就是秦国最厉害的商人吗?

  “我知道怎么办了。放心。”王翦一饮而尽。

  不出王翦所料,李信最终败了,还是比樊於期伐赵损失更重的惨败。中了项燕的圈套,损失了将近二十万人,自己都差点没保住性命,被项燕尾随在后追了三天三夜,十分窝囊,率残部逃奔回秦国。

  看着李信这幅灰头土脸的样子,连嬴政面子上都有点挂不住,又是心疼自己的二十万将士,连杀他的心都有了。李信身穿素衣,不停在殿下请罪,“请殿下以信之性命祭奠二十万将士!”

  在尉缭和李斯等人的劝说下,嬴政还是冷静下来了,现在杀人,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使局面变得更糟。能破这个局的人,只有他,秦国的战神——王翦!

  “李信将军起来吧,如今就算寡人杀了你,二十万将士也回不来了,而李卿为国鞠躬尽瘁,忠心日月可鉴,如果寡人此时杀了你,岂不是寒了伐楚将士之心?楚国不好攻下,寡人便肆意杀人,以后有谁帮寡人伐楚呢?李信将军有心补过,就从伐楚最底层的小将做起吧。”嬴政说。

  李信听了这话,更是痛哭流涕,俯在地上起不来,被内史搀扶起来,依旧是摇摇晃晃,“殿下之恩,信永世难忘,在下能力浅薄,恐怕不能替殿下伐楚,只能让王翦将军再次出山,楚国才可拿下。”嬴政点点头,正想怎么说请王翦的事,李信便说出来了,倒是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

  “即刻前往频阳东乡,寡人亲自请王翦将军出山!”众臣又是一片诧异,尉缭听了这话反而只是叹气,秦王啊,果然是能屈能伸,人心都被拿得死死的,又不禁开始担心王翦。嬴政生性多疑,王翦如果真的调动了秦国全部的精锐,难免被他猜忌吧。

  王翦正在家中休养,突然听仆人说大王来了,倒也没露出太多惊讶之色,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殿下,臣要美田宅园池,为子孙基业。”当嬴政向他道歉,问他怎么才可出山时,这是他的回答。

  嬴政眉头一挑,显然没想到王翦会这么回答。

  “殿下自幼与王翦相识,不如将话说开,殿下是怕王翦带兵不归吧,此事,殿下无需担心。”王翦淡淡地说,“所以请田宅为子孙做打算。”嬴政点点头,放下了心里的疑惑,突然想起了巴清,“为子孙做打算,不为自己打算吗?将军之妻去世多年,是时候续弦了,当日寡人答应过巴清,许她再嫁,待足下平定楚国回来,便将此事办了吧,成就一段良缘佳话。”王翦不知道嬴政此话到底是忌惮自己,还是存了真心,他们俩人早都已经变了。但是一想起巴清,他的心便不复平静,她帮了自己太多。

  很快,如上次出兵赵国一般,嬴政又亲自来灞上送军南下。王翦辞别了秦王,飞快奔往楚国前线。事情并不顺利,楚国的封君都团结起来,王翦并没有机会。只能以逸待劳,坚壁清野,六十万军队的数量,对楚国也是个巨大的威胁,令项燕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每日派人挑衅王翦,试图激怒不可一世的秦国人,两人拼着耐心。

  是王翦赢了。

  由于楚王的催促,项燕终于决定出兵。正好合了王翦的心意,一举击败了项燕,也趁着项燕分身乏术,俘虏了楚王。项燕吃了个大亏,知道不能强打王翦,只能向南退守,立逃回楚国的昌平君芈启为新君。

  “虽然土地被秦国侵占,只要我们楚国人还在,一定能再次复国!”项燕说。昌平君接受了楚王之位,楚国,必须要有人站起来,他们在淮南继续集结着军力,准备向秦军反扑。当日怀王被虏,郢都被攻破,天下都以为楚要亡,可是楚国没有,依旧顽强地挺过来了。这是独属于楚国的坚韧风骨。

  嬴政得知楚王被俘,更是喜出望外,王翦终究是办到了。但是项燕和昌平君却跑了,让嬴政心里始终有个疙瘩。

  本以为已经摆脱了,芈瑶那张哀怨的脸又浮现在脑海中,还有那句冰冷的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让你看看吧,不会再有机会的。”嬴政亲自前往了楚国。

  魏之仪身为秦王侍卫,也是一同前往楚国。出发前,魏之仪最终决定去看看她的儿子,扶苏。虽然回来很多天,却依旧不敢面对他。一看到扶苏,便会想到他的母亲,那个可怜的女人,折磨得魏之仪心里无比压抑,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每次在宫中看到扶苏便会远远避开。

  但是,他明白,无论对谁,他必须要有个交代。

  “臣要去楚国了。”他来到王后曾经的寝宫,只有扶苏住在这儿了。他低头说着这句话,不知是告诉扶苏,还是告诉芈瑶。

  “先生为何对扶苏避而不见?扶苏做错了什么,请先生明示。”扶苏见到他,连忙跑上来抱住他,生怕他跑了。

  “公子没有做错什么,是臣对不住你们,才不敢过来。”魏之仪说,眼睛却呆呆地望着寝宫深处。

  “我们?先生没什么对不起我们的,扶苏听人说,先生在燕国九死一生,才回到秦国的,以后不要再走了,好吗?”扶苏从他怀里抬起头,脸上还是泪痕。

  “对不起,没能带回小公子,但是你的小船,我已经给他了。”自从燕丹死后,五公子下落不明,陆离也失踪了,魏之仪觉得此事蹊跷,想等从楚国回来之后仔细调查一番。

  “王后,她最后几年,过得怎么样?”他明知道答案,却还是傻傻地问出了这个问题。

  “母亲,是怀着对父亲的恨走的。”扶苏木然地说。

  “是吗?想必她也恨我吧……”

  “不,母亲说是魏先生救了她,让我以后都听先生的话。”

  魏之仪愕然,又想起了那日在宫墙上救她的情形。平日是嬴政的影子,转头便能看到她,她总是温和地笑着,在宫闱里是一道罕见的光芒。对她来说,自己是嬴政的一把剑,不断刨根问底,伤害着她,而她,始终没有恨意吗?

  “扶苏啊,楚国的景色一定很好吧。”魏之仪温柔地摸着他的头,如往日芈瑶那般。“真想去看看。如果能带着……”魏之仪始终没说出下一句话。

  嬴政与魏之仪来到郢陈,魏之仪见着嬴政一股意气风发,势在必得的样子,不像往日那般替他开心,心里却多了许多叹息。无论是谁,都已经变了。

  “只要打败项燕和昌平君,天下,还是寡人赢了。”嬴政登上楚国王宫最高的阁楼,望着东方说,那是项燕所在的方向。魏之仪有些心不在焉,只是盯着底下王宫,这是她长大的地方?突然反应过来,她不是在王宫中长大的,是在项地,嬴政目前最大的敌人——项燕家中长大的。那个哥哥,对她很好吧,那份神秘的信第一时间便是发给他的。魏之仪胡思乱想着,突然迎面撞来嬴政狐疑的眼神。

  “最近怎么了?太累了吗?五公子的事,是燕丹太过狡猾,你不必如此自责。”嬴政说。

  魏之仪还是苦笑,“五公子,下落不明,等从楚国回来之后,之仪还是会赴往燕国,查找他的下落。其实,他的消失,背后有一个关键的人。”

  “谁?”嬴政追问道。

  “陆离。之仪认为,是她带走了五公子。臣必须要去寻找她的下落了。”

  嬴政却叹了一口气,“此事就是你的执念吗?在燕国,经历了很多吧,你变了。”

第77章 王翦殿议伐楚之策,嬴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千古一帝秦始皇最新章节+番外章节

正文卷

千古一帝秦始皇最新章节+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