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探病228

  凝诗倚坐在龙床一侧的脚榻上,头枕在双臂间,睡得正香。

  李青慕撂起明黄色的纱帐,没有叫醒凝诗,而是把左手搭在了建宁帝右腕上。

  须臾,李青慕眼中露出惊喜,随即展了笑颜。

  往日建宁帝体温平稳时,脉相一定杂乱。此时,建宁帝的脉相已经和缓下来,似蛊毒未发时一样。

  李青慕拿起垂下胸前的青丝轻搔了下建宁帝的耳朵,建宁帝的头向一侧倾去,大手一伸将李青慕抱回了怀里,把脸埋在了李青慕颈间。

  李青慕嘴角的笑容越来越大。

  建宁帝,彻底好了。现在没醒,是在睡觉而已。

  凝笑从寝殿外轻声走进来,见李青慕睁大了水眸满满的笑意,出声问道,“皇后娘娘,可是起身。”

  李青慕将嫩白的手指立在唇前,嘘了一声后小声道,“命厨房炖些滋补身体的汤食,再煨些精粥,一会皇上醒了就传膳。”

  凝笑连连点头,走到凝诗身侧轻推了下凝诗。在凝诗睡眼朦胧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时,凝笑捂上她微张的樱唇,轻声道,“皇上龙体大安了,你回去休息会吧,这里有我。”

  凝诗听后一喜,下意识的回头看李青慕。

  “下去休息吧,让小宫女们来侍候就行了。”李青慕轻声道,“让吕识也去休息。”

  凝诗凝笑两人还能换一换,吕识白天黑夜的跑前跑后,早已累极。

  轻轻将建宁帝环在自己腰间的手臂移开,李青慕轻手轻脚的下床更衣。

  梳洗过后,李青慕带着知柳回了关雎宫。

  四皇子被抱到关雎宫中养着,她不能一眼不看。

  回到关雎殿中沐浴,重新更衣挽髻后,李青慕让知柳下去休息,带着问晴去了偏殿。

  李青慕来到偏殿时,四皇子正在大哭不止。两只小眼睛紧紧眯在一起,咧着小嘴,小脸憋得通红,声音似小猫儿一样。

  李青慕眉头颦起,看向奶娘目光变得凛冽。

  奶娘被看得身子一抖,晃着四皇子的双臂变得僵硬。

  问晴见状连忙走上前,将四皇子接到了自己的怀里轻晃。

  哄了会四皇子哭的不那般厉害了,问晴把他抱到了李青慕的面前。

  李青慕将视线从奶娘的身上移开,柔和了目光去看问晴怀里小小的婴孩儿。

  初看之下心中一惊,她伸出双手略比了一下,四皇子要比太子刚出生时小上许多。

  “四皇子怎地这样小?”李青慕回头问问晴,伸手从问晴的手里将淡黄色的襁褓抱到了怀里。

  轻轻晃了两下后,伸手拍了拍四皇子的肩膀,伸出纤细的手指去轻碰四皇子的小嘴。

  四皇子彻底止住哭声,小嘴一张将李青慕的手指含了进去。待吮了两吮没有吮到奶水后,睁开小眼睛看了看李青慕,哇的一声又哭了。

  “皇后娘娘,四皇子是早产,看着是小些。”问晴摆手叫奶娘,道,“四皇子饿了,你来给他喂奶吧。”

  奶娘躬身走到李青慕面前,不敢伸手去抱四皇子,双臂都是颤抖的。

  “你这般怕本宫?”李青慕轻晃着四皇子,没有将孩子给奶娘。

  “奴婢,奴婢不怕皇后娘娘。”李青慕仔细打量了奶娘几眼,将四皇子将给问晴,又让问晴抱给了奶娘。

  出了偏殿后,问晴对李青慕道,“皇后娘娘,那个奶娘是柳昭容的娘家送进来的,没见过什么世面,自抱着四皇子进了关雎宫便一直打着哆嗦。”

  “四皇子就这一个奶娘?”

  问晴点头,“就这一个。”

  李青慕挑眉,回思了会后道,“本宫记得两个月前给柳昭容的宫里送了四个奶娘让她挑选,她不是留下了两个吗?”

  “都打发了,就留下了这一个。”

  李青慕停下脚步,细思了会后道,“全换掉。”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封山

  随着建宁帝病好,后宫中的种种流言随风散去,日子渐渐趋向于平淡。

  病好后的建宁帝没有踏进后宫,而是一头扎到了压下的政务上。

  章城之事重中之重,建宁帝在病重时已经下旨开国库,任长公主的二驸马周世阳为先锋官,率一万大军押送救灾粮款先行。一边沿路赈灾,一边探知章城叛军的情况。

  建宁八年二月二十四,建宁帝下旨,减免章城,元洞两地全部赋税。

  建宁八年三月初二,一支由宫中御医为首的医治队伍从京城出发,由官兵护送直奔章城。

  建宁八年三月初五,周世阳的灾情折子日夜兼程传到了建宁帝的手中。

  周世阳带着一万大军到达灾区时,那股叛军占山为王,已经占领了距元洞三百里远的一座名叫桐城的城池。

  叛军进入到桐城后占领了府衙,推举一位四十岁左右,名为丁畅的武将为畅王。

  丁畅这个人,建宁帝有些印象。丁畅的外祖母,是大月皇室的公主,身体里流了丝皇室血脉。

  建宁帝对这个人有印象不是因为这一丝血脉,而是丁畅这个人生性鲁莽,有勇无智,入朝为官后曾多翻惹事,最后被始元帝派去驻守元洞。

  本是想打发的远远的,眼不见为净,却不想丁畅会借着这次天灾起兵造反。

  招孟自宗,于朗两位丞相和几位重臣商议后,建宁帝于建宁八年在月初十下旨,拨两万大军前去章城,由周世阳统率,定要将桐城这股叛军剿灭。

  建宁帝的圣旨下达的第六日,周世阳的百八里急奏再次传回。

  建宁帝本以为周世阳的奏折这样急是军情有变,却不想是传回来一个好消息。

  他看完奏折后爽声大笑,对站在龙案前的孟自宗朗声道,“周世阳乃奇才也!”

  孟自宗躬着身子,满是沟壑的脸上全是笑意,“皇上,这样一来可以免去战乱,实乃百姓之福。”

  “嗯。”建宁帝心中高兴,将折子放下后长叹一声,“剩下的事,便是赈灾之事了。”

  “皇上,微臣已同于丞相,温大人,刘大人几人商议过了。如今赈灾的银款已经运到灾区,有周世阳盯着定不会出错,现在重要的是安抚民心。乱贼于畅在起兵时曾经散布谣言,声称这次天灾是天数……”孟自宗躬下身子,一转话锋,笑道,“皇上,可行祭天之礼……”

  “祭天……”建宁帝沉吟须臾,笑道,“可行。”

  祭天,由皇帝主持,代表万民向上天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上天保佑大月子民。

  大月的祭天分为春祭和秋祭,在开国之初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到了始元帝时,已是由祭祀官主持,皇帝成了在一侧观礼之人。

  始元帝后期,始元帝已经不出现在祭天的现场。

  孟自宗所说的祭天,是遵寻古礼,由皇帝亲自主持。在祭天之时,建宁帝在向上天表达感恩之情时,再深思已过,以求上天原谅。

  至于上天是不是真的听得到,会不会真的原谅,那就是天知道的事了。

  祭天的目的,是给大月的黎明百姓看,平息百姓心中的恐慌。

  这种收买人心之举,建宁帝当然没有异议。同孟自宗商量了须臾后,将祭天的所有事情都交给了朝臣们去办。

  孟自宗退下后,建宁帝拿起周世阳的折子回了清心殿的内殿。

  李青慕正依在矮榻中拿折子,她手侧的小几上还摆放了几本。

  青丝未挽发髻,自然的垂在胸前脑后,趁得绝色的小脸白皙如玉。

  建宁帝不喜李青慕挽髻,觉得那些沉重的发饰太过累人,所以李青慕每到清心殿他都会亲手将珠花步摇摘去,散下李青慕的三千青丝。

  李青慕见到建宁帝向自己走来,抿唇笑了,“孟丞相走了?”

  在孟自宗求见建宁帝前,李青慕看折子的地方在建宁帝的身侧。因妆容不整和后宫不能议政的原因,李青慕抱了几本折子到内殿里歪着。

  “走了。”建宁帝走到李青慕的身侧坐下,龙颜大悦的将手里的折子放到一侧。

  李青慕已经很久没见建宁帝这样开怀过的笑过,她将手中刘温明上折子提议给二皇子选师傅开萌的折子放到了一侧,端了茶盏递给了建宁帝,道,“刚刚还愁眉不展,怎么这么一回就笑得这样开怀了?”

  “自是章城有喜事。”接过茶盏饮了口,又喂李青慕喝了口,建宁帝将周世阳的折子拿起来递给李青慕,笑道,“你一看便知。慕儿,我只当周世阳只对刑律有研究,却不想他在带兵打仗之上亦是人才。”

  李青慕咽下口中温热的茶水,在建宁帝怀里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后,将接到手中的折子打开来看。

  美眸在那些蝇头小字上扫过两遍后,李青慕眼中露出迷茫,“周世阳,将山封了?”

  建宁帝拨给了周世阳三万大军,周世阳没有平乱,而是用八千铁骑将桐城的山口给封了。

  建宁帝点头,脸上的笑意不减。

  “完颜哲。”李青慕抬眸看建宁帝,眼中露出焦急,“叛军有两万人马,此时不趁他气候未成攻进桐城平乱,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你同我说过,桐城内有铁矿,若等他们将二万人马装备整齐,想要拿下可就更难了。”

  “别急,你看这个。”把李青慕抱起来走到书房,建宁帝让她看挂在书房后墙上的大月版图,“你找一找桐城在那里。”

  李青慕从建宁帝的怀里下来,趴在画了山川河脉的版图上细看。在上面一连看了两遍,才用纤细嫩白的指头按住了桐城两个蝇头小字。

  “在这里。”李青慕后退一步,整观全局后发现桐城在整个版图上实在是太小了,位置还偏。

  搂住李青慕盈盈一握的腰身,建宁帝在她耳边轻笑道,“你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是什么?”

  “是山。”李青慕认得山在地图上是如何标记,她移动玉指,点在三座山上,“桐城在山腹之中,还有一座不小的铁矿。完颜哲,这是易守强攻之势,如果现在不趁他们气候未成攻进去,待到一年半载之后,后果不堪设想。”

  “的确如你所说,桐城易守难攻,那两万人马在桐城修整个一年的时间,便可成为一座国中国了……”见李青慕眼中焦急不减,建宁帝突然笑了,问道,“慕儿,大月最缺什么?”

  “缺粮。”李青慕肯定的回道。

  大月版图不小,可却山多矿多,能用来耕种的土地少之又少。如果不是这样,以大月的强势根本不会向大顺低头。

第一百九十九章 探病22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莺妃后传之凤引江山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莺妃后传之凤引江山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