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勇哥出马288

  唐思雅昨晚就告诉她了,开张的第一天是没空做饭吃的,中午在附近随便买点来吃就好,饭钱由店里出。

  “你也去吃吧,我帮你看着。”李安明说。

  “没关系,李老板您先去吃饭吧,我等他们吃完回来再去吃也行。”

  “我是男人,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一个美女挨饿?赶紧去吃吧,你拖的越久我就饿得越久。”

  王欣欣耳根红了一下,“谢谢李老板。”

  王欣欣和两个员工在附近随便吃了点对付一下,然后打包了一份午饭带回来给李安明吃。

  “李老板赶紧吃吧,”王欣欣把午饭放在桌子上,让李安明过去吃。

  李安明确实饿了,毕竟现在已经下午两点多,但是也没有他刚刚说的那么夸张,他只是想要王欣欣先去吃饭罢了,没想到她居然担心自己挨饿而帮他打包回来了。

  李安明笑了一下,快速把打包回来的午饭吃掉。

  王洗欣欣见他把午饭吃干净了,暗暗松了口气,她担心他不喜欢自己买回来的饭菜。

  第一天开张两家店的生意都挺不错的,虽然全场半价,但是因为客人挺多的,所以总的来说第一天的收入还是可观的。

  开张没几天,李安明就给唐思雅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股票认购证开始摇号了。

  “嫂子,我去问过,30元一份,你要买吗?”

  “买,有多少买多少!”唐思雅激动地说。

  “你真的要买这么多?我也没看见有多少人去买呀!”李安明虽然这段时间经常跑交易所,但是他还是不了解股票。

  而且这一次股票认购证并没有发生什么疯狂的事情,柜台那边也没有排长队,如果不是陆建华让他买,他压根不会管这个东西。

  第三百七十九章沪市股票认购证

  “等会儿,你刚才说已经开会摇号了?”唐思雅着急地问。

  “是啊,他们说认购证在1992年内分4次摇号,共发行10多个股票,买的早的人已经在等摇号结果了。”

  “还等什么?我们赶紧去买啊!”晚了就啥都没有了!

  上辈子唐思雅没玩过股票,但是来歌舞厅里的好些老板都是因为股票一夜暴富的,股票认购证和鹏城股票的事情她就是从他们嘴里听说的。

  听说跟亲身经历不一样,唐思雅连时间都不清楚,何况是这些细节?

  李安明不明白唐思雅为何这么着急,不过他还是乖乖开车送她证券交易所。

  后来唐思雅才把股票认购证的事了解清楚了。

  1990年底沪市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的一年多时间中,“老八股”唱独角戏,市场中有价无市,由于股票成了奇货可居的独特“商品”,股价天天空涨。在这样的严重供求失衡的市场中,沪市市政府为了加速推进股份制改革、加速股票市场的发展,在1992年推出了市场扩容的举措。

  但是在当初老百姓对股票的认识还处于启蒙阶段的时候,如何将股票公平、安全且高效率地发出去,就成了一件犯难的事。当时曾经在沪市的江湾体育场发行过“兴业房产”新股,发行的方法是先发认股预约券,通过预约券摇号、中签者可认购股票。当时,发财心切的老百姓提前两天就去排队,将偌大的体育场围得水泄不通,最后预约券是发出去了,但留下的是现场一片狼藉。

  股票是发出去了,但面对差点出人命的混乱秩序以及维护发行得付出的巨大社会成本,管理层头疼了。因为在1992年还要发10多个股票,怎样平安地发出去,就成了管理层考虑的头等大事。

  1992年时,华国证监会还没成立,在沪市主管股票市场的是华国人民银行沪市分行和沪市市体改办,他们想出了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好主意:在发行股票之前先发股票认购证,凭认购证摇号,中签的认购证可以认购股票。

  但问题又来了,认购证价格究竟如何定,如果价格定得太便宜,比如:2元1份,那老百姓就将认购证当彩票买了,认购时还将是人山人海,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而如果价格定得太高,100元1份,那大家都不买,股票最终还是发不出去。在这种管理层与老百姓的博弈中,管理层比较聪明,根据当时的物价水平、消费能力以及大众心理,最后1992年股票认购证确定为30元1份,并事先告诉大家:认购证在1992年内分4次摇号,共发行10多个股票。这个决定一出,所有人都懵了,搞不清楚该买还是不该买,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所有人都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

  1992年股票认购证设计得极为漂亮精致,封面是烫金印刷,内芯是4种不同颜色的碳写复印纸,这在当时是最新的印刷技术,在封底上印着大字“股市有风险·涉市须谨慎”,可见对股票投资者的风险提示在16年前就已经展开,可以说1992年的股票认购证提供了一个最早的风险提示的样板。股票的承销机构是当时沪市滩赫赫有名的三大证券公司:申银证券公司、万国证券公司和海通证券公司,财务代理是华国工商银行沪市市分行。

  认购证的发行时间为期10天。在当时的10天发行期中,对所有跃跃欲试的人的心理都是一种考验。在认购证发行的10天中,柜台销售并不踊跃,从未发生过排队的现象,但也没冷场,也不存在卖不出去的现象,这样的发行状况正是管理层所要达到的目的。当时,工商银行的员工还有推销认购证的义务,每销出一份可提3角的奖金。

  1992年沪市发行的股票认购证的奇迹发生在认购证全部销完之后。由于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吹起,股份制改造需提速,原定的发行额度大大增加,1992年沪市全年发行的股票要增加到50个,于是,认购证成了当时的稀世珍宝,用洛阳纸贵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以100份认购证为单位来计算,花3000元的认购证投入,并用几万元作为流动资金来认购股票,认购股票后上市就抛、将抛出股票后的资金继续认购新股……如此滚动操作,就平均收入而言,100份股票认购证大概可赚50万元。而16年前的50万元,与今日的50万元那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啊!可以说,1992年的股票认购证造就了沪市股市的第一代大户,一大批人通过认购证完成了人生道路上的资本原始积累。

  所以唐思雅怎么能不着急呢?

  唐思雅到了证券交易所后,先是扫了一眼里面的情况,知道是去银行买的就直奔银行柜台。

  跟李安明说的一样,银行柜台确实没有排队的情况,但是也有不少人在询问。

  因为这是一种新的方式,没有参考的股民不知道买不买,也不知道买多少好。

  唐思雅这几天新店开张,每天的现金都是盘账后存到银行去的,刚才出来的时候她把存折都带来了。

  “我去拿钱,你让勇哥也来买吧,”唐思雅跟李安明说完就去买股票认购证了。

  李安明挠挠头,虽然不懂唐思雅为何这么着急,但是想到陆建华的叮嘱,他还是给柳勇打了个电话,通知他过来这边买股票认购证。

  柳勇到的时候唐思雅已经花三万买了一千份,要不是手里的钱不够,她还会买更多。

  “你们看看你们自己能买多少,”唐思雅说。

  “嫂子,你买这么多?”李安明咽了咽口水。

  股票这种虚渺的东西值得买吗?可是唐思雅眼神十分认真,仿佛他不买就是笨蛋一样。

  柳勇和李安明手里能拿出来的钱不一样,柳勇没那么多,不过也买了一百份;李安明一咬牙,跟唐思雅一样买了一千份;陆建华让他帮忙买两千份,他必须要听华哥的!

  他是陆建华的脑残粉,虽然不解却还是打心里相信陆建华,何况唐思雅都敢买这么多,他没理由还没有个女人有胆子啊?

  第三百八十章回家一趟

  “股票上市后就抛,还想买就继续买,不想买就算了。”唐思雅说完就走了。

  股票认购证的事总算是落实了,现在她就是坐等赚钱。

  1992年沪市的股票认购证被认为是发行股票最多赚钱最多的股票认购证,买其他她还没这个底气,但是买92年的沪市股票认购证她放心得很!

  接下来就等摇号,她买了一千份未必有全都中签,只能靠运气。中签后就认购股票,等上市就抛出去再去认购新的股票。

  唐思雅心里有了计划,这件事基本上按照她计划的那样去发展。

  沪市两家新店开张一个月后,生意开始稳定了,所以唐思雅打算回家一趟。

  “欣欣,我回家一趟,等我回来后你就可以回家去看看了。”

  唐思雅和王欣欣两个人,想回家的话只能轮流,也许等以后有了新的店长才能更放心吧。

  “老板,我会把店看好的!”王欣欣保证。

  这四个员工都是她培训出来的,性格如何她很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她都说得清清楚楚。

  有王欣欣在,李安明的店也离得不远,唐思雅没什么不放心的。

  当老板的最应该学习的就是放手,不把手里的权力放出去,下面的人怎么做事?

  老板如果事事都亲力亲为,事业很难做大,就算做大了也会累死自己。

  何况唐思雅本来就有开连锁的计划,她认为自己最应该做的就是培养能干的店长,身边有几个能干的人,事业才会越做越好。

  王欣欣是第一个,她希望以后有更多个王欣欣出现。

  唐思雅回家的时候已经是六月中旬了,唐思彤已经在准备期末考试。

  “姐姐,你不送我上学了?”唐思彤抱着几个月不见的唐思雅撒娇。

  “姐姐要赚钱啊,不过我这几天都在家里,可以送你去考试,彤彤要努力哦!”唐思雅摸着她的脑袋说。

  “彤彤要考第一名!”唐思彤握着拳头喊道。

  “行了,别闹你姐姐!你姐姐才回来多累啊,让她好好休息,妈妈送你上学不是一样吗?”苏月说。

  “哦,姐姐好好休息,”唐思彤很失落,但是她也知道姐姐很辛苦。

  “没关系的,这几天就让我送彤彤上学吧。”

  唐思雅到家的时候在胡同口遇到了放学回来的唐思彤和接她放学的苏月,三个人聊着天回家。

  推开院门就闻到了满院子的香味儿,“好香哦!”

  “你伯母知道你今天回来,早晚就在想给你做什么好吃的了!”苏月笑着说,“阿芳,我们回来了!”

  “回来了?思雅还没回来呢,”徐芳从屋里走出来,四个月的身孕已经显怀了。“呀,思雅回来了?我还想着你什么时候到呢!”

  “阿芳,你慢点!”徐芳见到唐思雅很高兴,快步朝她走来,身后的张大华紧张地喊道。

  “伯母,你慢点!”唐思雅迎上去。

  “你瘦了不少,是不是没好好吃饭?”徐芳摸摸唐思雅的脸,心疼地说。

  “我当然有好好吃饭,夏天流汗多容易瘦,你们别担心我!”唐思雅赶紧安抚苏月和徐芳,省得他们担心自己。

  “先吃饭,先吃饭!”徐芳说,“大华,把菜端出来,我们在院子里吃。”

  六月的京都市已经开始热了,尤其是徐芳,孕妇比普通人更怕热,所以这段时间晚饭都是在院子里吃的。

  这还是唐思雅第一次在院子里吃饭,去年搬进来的时候已经秋天了,在屋里吃饭也不会觉得热。

  马上就一年了,四合院的变化很大,主要是院子里多了很多苏月种的东西,墙根的枫叶已经爬上了围墙,还有鲜花和蔬菜。

  “对了,家里的药材不够了吧?”唐思雅走之前准备了三个月的药材,现在都六月中旬了,早就没了吧?

  “上个月明兰打来电话,说新国把药材送去火车站托运了,让我们去接收。我们带回来后怕不会弄,就去找梅大娘,现在都在周大爷那里。”苏月说。

  “怎么在师傅那里?”唐思雅觉得奇怪。

  从南市回来的时候,唐思雅确实让张明兰和刘新国开春后准备收获药材,然后用火车托运送到京都市这边。

  只是她这段时间都在忙着股票认购证和开新店的事情,苏月是知道这件事的,所以就没有通知她让她操心,想自己给她解决了。

  但是新鲜的药材苏月不会弄,家里没人会,她就跑去找梅凤和杨兴林。

  正好周岩在那边,听说这件事后就把药材拿过来收拾,理由是:“好好的药材不能让那个你们糟蹋了!”

  梅凤懒得拆穿他,不就是唐思雅去了沪市后,他一个孤寡老头子在家里闲得慌吗?他院子大,本来就爱弄药材,正好让他晒药材打发时间。

  苏月非常感激周岩,“你吃过晚饭后就去看看周大爷。”

  “必须的,师傅帮了我这么多,我回家当然要去看他!”

  唐思雅带上自己从沪市买的酒去看望周岩,“师傅,我回来了!”

  周岩在屋里看书,听到声音后出来开门,“舍得回来了?还以为你这辈子都在沪市不会来呢!”

  唐思雅没有被周岩的话打击到,扫了一眼收到屋檐下的药材,心里十分感激。

  “师傅,徒弟离开几个月,没能孝敬师傅是我的不是!师傅却帮忙照拂我家里,还帮我晒药材,徒弟万分感激,以后肯定更加孝顺师傅!”

  唐思雅哄人的话跟不要钱一样往外蹦,哄得周岩的黑脸缓和不少。

  “学医的人功利心不能太重!”周岩又开始说教了,“你扔下医书几个月,我看你早就把我教你的东西忘光了!”

  “怎么会呢?师傅教的东西我打死都不会忘!”

  唐思雅一边给周岩捏肩,一边说着好话,总算把周岩哄高兴了。

  “行了,把药材都搬走吧,我的院子可不是你的仓库!”周岩挥挥手说道。

  从唐思雅进门,周岩就看出她的风尘仆仆,肯定是一回家就来看自己。

  唐思雅也知道,周岩晒药材不仅是帮她,更是想让她亲自来讨要这些药材。

  说白了,就是让她来看看他老人家!

  第三百八十一章第一批药材

  五月份天气就开始慢慢热起来,京都市天气干燥,只要出太阳就是晒药材的好时候,所以这些药材在周岩的手里基本上处理好了。

  唐思雅使劲儿拍周岩马屁,把他哄得心花怒放后,才和张大华两个人一起用三轮车把这些药材运回家。

  新鲜的药材张大华不会收拾,但是晒干后的药材他就知道怎么储存了。

  唐思雅有点惋惜的是,她没有赶上收这一批药材,她还想用新鲜的药材熬药膳,跟自己空间里的新鲜药材的药效做对比。

  第二天唐思雅就赶紧盘帐,把这一批药材的数量、价格等都记录下来,自己心里有一番算计后才给刘新国那边打电话。

  自从张明兰早产,家里没有一个人过来看望她后,刘新国对家里人也寒了心。

  张明兰出月子后,刘新国在村里找了两个干活勤快的人帮忙采摘这些药材。

  这一批药材收获起来,刘新国立刻就运载到南市,通过火车托运给京都市的唐思雅。

  这一批药材基本上都收获了,新的一批药材也要在春天种下去。

  刘新国听了唐思雅的建议,在附近几个村里走了一遍,找了土壤肥沃的大片田地租下来种药材。

  张明兰早产后对公婆心里是有怨恨的,幸好孩子没事,不然她恨不得杀了老太婆。

  刘新国对父母变得冷淡后,张明兰没有为难他,强迫他一定要回家帮自己讨公道。

  而且刘新国一直在忙着种药材的事情,张明兰作为妻子,又是刚出月子,并不能给他多少分担,只能在家里带孩子。

  市场的菜摊子她也没摆了,不过她让其他的小摊贩给她留一些新鲜的蔬菜。差不多中午的时候张明兰就会来拿这些蔬菜,拿到家里洗干净串好,傍晚的时候到学校对面摆小吃摊。

  反正她每天都做这么多的量,小吃摊挺好赚钱的,她不想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在刘新国身上。

第三百章勇哥出马28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重生九零:带着空间奔小康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重生九零:带着空间奔小康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