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年画娃娃7

  跛子蹲在派出所门口的台阶上,一根一根地薅着石头缝里长出的草,待得枯草都快被他薅秃的时候,他忽然福至心灵。

  宝珠,就叫宝珠!

  小时候他娘和他讲过一个故事,故事的具体内容他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是讲一个高门大户,那家里生了个女儿就叫“宝珠”,这宝珠最后嫁给了当地的父母官,幸福美满地过了一生。

  是个有福气的名字,跛子如是想。

  于是,高秀英正式改名为高宝珠。郑玉兰习惯了喊“英子”,也就把这继续当她的小名喊。

  农忙结束,紧随着就要过年了,忙碌了一年的父老乡亲们热火朝天地准备完年货,就在噼里啪啦的炮竹声中辞旧迎新。

  小孩们则更是高兴,能吃到平常吃不到的零嘴。家里有钱的会给孩子添置一件新衣裳,没钱的也会把孩子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连平日里灰头土脸的孩子也能被拾掇地像模像样的。

  在郑玉兰的指导下,跛子方方正正地贴好了新对联,窗户上的窗花是郑玉兰剪的,是个雪花的形状。

  家里纤尘不染,早在一个月前,郑玉兰就把整个家都清洗了一遍,常年用不到的东西全部搬出来晾晒,再把每一处死角都拖一遍。

  除夕当晚,家家户户都亮起了长明灯。

  祭拜完祖先后,贡品被做成了一大桌饭菜,每家每户都围着餐桌大快朵颐,连最穷苦的人家都吃上了肉,这是所有人一年之中最奢华的一餐。

  午夜十二点整,在小孩们扯着嗓子的倒计时下,准时放起了烟花炮竹,噼里啪啦的声音吓得家禽鸡飞狗跳。

  小孩们玩了几根小烟花还不尽兴,第二天一早,就在满地的鞭炮碎屑里寻找未燃的小鞭炮,然后拿着一根长香,喊上小伙伴,去炸水沟玩。

  因此他们常常带了一身的泥回来,更有甚者把新衣服都烧出个洞,于是家长咬牙记下这顿打,打算过完这个年,再一并清算。

  跛子给三个孩子都准备了一套新棉袄。同一款式的大红棉袄,穿在宝珠身上尤为可爱。

  龙凤胎长相一般,两人都随了他爹。宝珠则白净圆润,五官上专挑夫妻俩出众的地方长,脑袋上梳着两个小揪揪,像极了年画娃娃。

  家里摆了好几大碗的零嘴——冬瓜糖,酥糖,糖莲子,炒瓜子……宝珠最爱吃的便是糖莲子,用一层糖霜裹住白白的莲子,一口咬下满嘴的香甜,内里莲肉又脆。

  三个孩子都吃得腮帮子鼓鼓的,像是屯粮食过冬的仓鼠。怕他们蛀牙,郑玉兰就将零嘴藏到了饭桌上,用饭罩子盖住。

  可三人贼精,踮着脚来来回回顺了好几次,郑玉兰说他们是“猫儿偷吃饭”,于是把零食藏到柜子里锁起来,每天只拿固定的量,整个细水长流。

  跛子家没亲戚,提着一大提礼饼拜访了王婶后,便抱着宝珠走街串巷。回来后宝珠的衣服兜里就被塞了满满的零食,还有两个红包被塞进了她的帽兜里。

  小东要抢她的零食,宝珠不给,两小孩就打了起来,你推我一下,我撞你一下,摇摇晃晃的像两个不倒翁。小丽则安静地坐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宝珠口袋里满得快要溢出来的零食。

  跛子见状,在郑玉兰发火前,从宝珠兜里抓了两把零食到龙凤胎怀里,又把两红包塞给了郑玉兰。

  宝珠撇了撇嘴,委屈得要哭的时候,他便抱着宝珠又出门去了,哄着要给她买更多的零食她这才又笑了起来。

  “哎呀,这都要吃饭了。”郑玉兰对此见怪不怪了,戴上围裙开始做饭。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这是年的最后一天,可这天却格外热闹,甚至不比除夕孬。

  每年的今天,玉河村都会举办“游神”仪式,这是常平县正月里的传统习俗。每个村落都有各自供奉的神像,“游神”仪式也略有差异,于是常常各村独自承办,有时图个热闹喜庆,也会几个村联合起来。

  当天一大早,主事人便带领着众人,到庙里将行身神像请出来。用敞口轿子抬着本地供奉的主神像,副神像则由本村青壮年顶着。副神像是竹制成的神像,外面披着手工缝制的神服,有着精致的刺绣,加上烫金的滚边,站起来能有两米多高。

  锣鼓和鞭炮声响彻云霄,众神依神位高低排成一列,热热闹闹地在村中巡行,旨在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村民们则拖家带口,夹道欢迎,有说有笑的一路跟着队伍走。

  由于各个村“游神”的时间不一,分散在正月初三到十五这段时间内,所以,每每到这个时间,都有别村的人闻讯前来。

  郑玉兰怕冲撞了躲在家里,小丽胆子小,于是,跛子就带着宝珠和小东两孩子出门“迎神”了。

  小东性子闹腾,很快跟着小伙伴跑没影了。宝珠则被跛子托起,坐在他的肩膀上,够到了一个不错的视野。

  “爹,蛇,好多蛇!”宝珠不错眼地盯着长龙般的神像潮,手舞足蹈地发出了惊呼。

  三岁足的年纪,口齿尚不清,把“神”字发成了“蛇”音。

  跛子拖着宝珠挤到了最前头,宝珠看到主轿上熟悉的神像更是开心了,揪着跛子斑秃的头发,喊道:“物华大帝!”

  跛子乐呵呵地给她介绍其余的神像,完全不考虑三岁孩子的理解力。

  而这时,其中一个神像弯下了腰,拍了怕宝珠的脑袋后,将宝珠接过,热热闹闹地抱着宝珠走了一小段路。

  宝珠穿着红彤彤的棉袄,梳着和过年时同款的两个小揪揪,出门前脸颊被郑玉兰用红纸抹了两圈腮红,额头中心还贴了个小红点,此刻又被神像抱着走,活脱脱像个年画里走出来的娃娃。

  人群因此爆发出了又一阵高潮。

  “这孩子好看得紧呐,跟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是跛子家的!”

  “这宝看着就有福气,这人家今年要走运了哦~”

  ……

  围观的群众,认识的,不认识的,都纷纷夸赞起了宝珠。

  这叫“赐福”,每年游神,行走的“神像”就会选中一个孩子,抱着其走一段路。这不仅是对这个孩子的赐福,更是借由这个个体对所有孩子的祝福。

  选中的孩子多是粉妆玉琢的,也有人家有私心,专门选自家小孩抱。不过也没人去计较讲究,能挑中自家孩子最好,不能挑中也权当沾个福气。

  而这天恰又是宝珠的生日,更是锦上添花。

  和郑玉兰不同,从宝珠出生起,跛子就觉得这孩子有福气。

  按照老一辈的说法,这孩子会投胎,躲在娘的肚子里,等到了年后才冒头,别人家孩子若是年底出生的,待得过完了年,才屁点大就被算了一岁。而年后出生的孩子则足足过满一年才算一岁。

  且宝珠跨着七零年代的头出生,算是另一种辞旧迎新。

  回了家,听闻这件事,郑玉兰也很是惊喜。抱着宝珠去观音像前烧了柱香,破天荒做了一大桌子的好菜,混着元宵的汤圆一起,热热闹闹地又过了一天。

  宝珠的面前则多了一碗长寿面,面上还加了一颗煮鸡蛋。

第4章 年画娃娃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我是我爹的心尖宠[年代]免费无删+番外章节

正文卷

我是我爹的心尖宠[年代]免费无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