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多尔衮的态度,让他失去了唯一称帝之机,也给豪格以反击之遇。随后,豪格的支持者们表态了,暂时多数派呢,形势对多尔衮非常不利,败局几定,除非事后不承认,公开造反,以他有点优柔的性格来看,可能吗?

  恰于此时,命运垂青了多尔衮,对手两招不慎,满盘皆输。豪格见多数人支持,以为胜券在握,假意推辞一番,表示一下谦虚,没想到弄巧成拙,不仅未有人及时劝进,还给对手以可乘之机,正好推翻支持他的决定。随后,他又恼羞成怒,极不冷静地拂袖而去,关键时刻,自动退出了竞争舞台。如此不成熟的政治人物,多尔衮大幸也。

  从豪格事件可看出,当时更多的人还是骑墙派,并没有坚定支持哪一方,如果多尔衮一开始行动迅速,快捷凌厉,是能把这帮人镇助,从而取得多数人响应的。

  接着往下说。豪格虽然退出了,但支持皇太极儿子与支持多尔衮的已是剑拔驽张了,面对这样的形势,多尔衮不退而求其次也不行了,于是折衷选择了皇太极九子五周岁的福临当了皇帝(与庄妃有关吗,以后再表),而他名为与济尔哈朗相携摄政,实很快独专,从此开始了又一个决定大清命运的七年多尔衮时代。

  运来咋能挡得住

  这个时代对大清来讲是个超级大转折的时代,从此它成为中国历史传统意义上的大王朝,而且一干就是二百六十八年,略逊唐明,远超蒙元。多尔衮足够担当伟“帝王”了吧?

  功业确实算得上,只是靠了时运相帮,自己并未显出多大能耐。千年前的唐高宗,外战上比他老爸更加辉煌,打造的疆域不仅是唐也是汉民族历史上最为辽阔的,又有谁说他伟大呢?

  言归正传,真是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虽说大清前中期的领袖都是幸运的主儿,还出了像康熙、乾隆这样顶尖有福之人,不过他多尔衮的幸运指数也绝对能排在第一档次。就说争皇位那会儿,眼看就要败了,没曾想对手先自动缴械了。再看看上台(1643)后,面临的又是何等大好局面啊。

  老爸老哥两代人的拼搏,大清到他接手时,早已不是地处辽东边墙外的蕞尔小邦。整个东北(包括沙俄占去的)皆为所有了,漠南蒙古(今内蒙)忠顺良民了,漠北蒙古(今外蒙)、朝鲜臣服了,就连西藏也遥尊了,规模声威远超当年大辽鼎盛时;军事上更是东北亚,不对,应该是整个东亚的巨无霸,打野战独孤求败,叹无对手。

  昔日天朝,大明帝国,在咱们崇祯同志的英明领导下,离全面崩溃只差一步了。松锦决战惨败(1641)后,除了吴三桂尚能在关外宁远勉强守孤城外,还有什么力量可以抵御大清?壬午之役(1642—1643),满洲铁骑在华北平原上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半年之内,明军不敢一战!

  还有那造反双雄,李自成与张献忠,就在多尔衮上位的这一年(1643),不仅把残破大明再搞个天翻地覆,还相继于襄阳、武昌建立了“革命政权”。华夏由一统变成了明、大顺(李)与大西(张)三方混乱共存,一地鸡毛。就算人家不来打你,又到啥时才能三合为一?

  可以讲,大清入主中原的最佳时机来临了。这一年(1643),如果多尔衮还像皇太极曾经干过的那样,入塞侵中原,取北京占华北易如反掌,内外交困的崇祯将不堪一击。

  至于吴三桂,届时西南东北两相夹击,瓮中之鳖了,还能做什么?从他以后的表现看,即使不投降也会被干掉。正在华中的李自成、张献忠即使很强大,东南大明仍然很牢固,大清也可凭依华北,牢据制高点,取得逐鹿中原、掌控天下的优势。

  但多尔衮并没这样做,结果失去了征服中原的最佳时机,假如他有这个念头的话。谁曾想老天竟如此垂青于他,硬是把一个更大的机遇塞到了他的手里。

  这个机遇就是华夏周期交替轮换中,此次上来的新生力量,竟如此不堪大任,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张献忠,面对满洲铁骑时都是崩盘式的溃败。这在华夏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最值得检讨的一次。

  尤其李自成,最厉害时,北京打下了,整个北方基本也在手上了,纵然野战打不过满洲人,但凭着一股新兴勃发之气,加上也是千锤百炼很有战斗力的军队,崩盘后再起都能抗清二十年(1664年才彻底失败),守住家业应该不难吧?唉,只能一声叹息了。

  还有那个代表“旧势力”的弘光小朝廷,南明历史上仅有的还算统一、中央又有点权威的“第一届政府”,更是脆败得不得了,连精气神都没了,说是多尔衮们的对手,简直都抬举它了。

  多尔衮一上来就登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而且差距大到何等程度?不管时机合不合适,规划周不周全,措施到不到位,只要他一出手,又不是很无能,大功业自然就来了!

  但好笑的是,这位现已被捧得如此高的大人物,却把这样一个手到擒来之业,东搞搞西弄弄,最后竟变成了好像是捡了一个大便宜,人家无意间送给他的,而且还大反复了一下。要不是满洲人战斗力太强,汉人太散,不就又失去了?真不知道他的雄才大略究竟表现在哪里?

  < 牛刀实在有点钝

  领袖级的人物,当然要宏观微观全方位地看看了,大战略、大思想,肯定少不了,而且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如今高捧多尔衮的,多半把他与老爸老哥放在一起说道,男儿岂能无大志,自有万丈雄心在,僻处塞外非吾愿,定鼎中原方为杰嘛。

  于是不论多尔衮干什么说什么,都要和入主中原联系起来,好像不这样,显不出他的雄,透不出他的伟来。问题是他心中有吗?有,又有多大呢?

  前面探讨明亡时讲过,大清(后金)建国以来,前两代国君努儿哈赤、皇太极父子,哪想过要入主中原?努尔哈赤不用说了,本是大明人,却做叛乱者,屠杀有一手,眼界山大王,皇太极不都坦白过,他老子从未有灭明之图吗?至于他自己,又何尝有过?

  观皇太极一生对明作战,五次入塞战无不胜,攻城拔寨如探囊取物,除第一次留下极少量人马驻守过遵永四城(见己巳之变),其余皆无占领意图,甚至松锦一战已把明军精锐打得落花流水,仍是“和”字当头,而且战略上一直采取汉族谋士们(比起主子来更有远大理想与抱负)认为是最下下的蜗牛之策,即稳扎稳打,一步一脚印,先取宁锦,再窥山海关,大明愿和罢了,不和也更容易打你。

  这说明什么?不是皇太极笨蛋,而是他骨子里根本就不打算灭明。否则,宁锦真有那么重要吗?五次入塞那会儿,动辄半年,哪一次受过宁锦的牵制?大后方受过袭扰吗?回军之师又遭过真正拦截吗?

  待到多尔衮上台,明之宁锦防线更因松锦大战的惨败崩塌一年,两角只剩一角宁远,带着中前所、中后所和前屯卫三个小城,实力大不如前,守卫都勉强,更别谈什么牵制了。其实宁锦让满州人神经高绷更多是另一种象征意义,原来大明始终没有放弃收复辽东。

  据史书记载(常常自相矛盾),多尔衮及另一个摄政济尔哈朗(很快就靠边站了),都属于满洲贵族中力主入关的激进派。既然这样,掌了权后还不弃了下策,避开宁远,西入长城,挥军南下,直捣北京,速占华北?当时形势就像前文所说真是好极了,美极了。

  何况大清前期尚武重军功,新任领袖哪个不想战场上立刻扬名树威?当年皇太极一即位,就发动了宁锦之战,便有这个因素在里面,多尔衮自然也不例外。但奇怪的是,既然目标不同,他为何又延续皇太极的老路,把打击的重点放在山海关外呢?

  崇祯十六年(1643)九月十一日,皇位争夺战结束不到一月,多尔衮即坐镇大本营沈阳,由济尔哈朗带着满洲铁骑狂啸而去,关外三个小城全部拿下。不过,重镇宁远依然在吴三桂手里,大明旗帜高高飘扬。整体上这次大规模征伐,清人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有点丧气而归了。多领袖牛刀小试锋不利啊。

  再奇的是,紧跟着半年内,多尔衮竟无所作为了!面对危亡在即的大明,本来最有实力,也是最有可能给予最后一击的大清,却在他的带领下,好像搞不清方向了,傻愣愣在那看着,甘做绿叶配红花起来。

  仅有主动的一次是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多尔衮派人到陕西找李自成,欲结同盟共击大明,最终没有下文只好作罢。多尔衮和他的大清,经历了松锦大胜与壬午横扫后,竟如此不了解明情,对一触即溃的帝国,还想着联合起义军共同击之,眼光绝对超一流!

  直到李自成抢了头彩,三月上旬兵临北京城下,到手在即,吴三桂又奉旨从宁远撤回勤王,多尔衮才于三月十六日得知了一点情况。不是关于李的,而是有关吴的自动撤退,让他感觉到了大明有什么异常(信息收集多么迟缓),才决定乘机攻明(不是大顺),来个混水摸鱼,就这还不是马上,而是四月初。真是无语!兵贵神速呢?抢抓机遇呢?

  更奇的是,多尔衮带着大军四月初九从沈阳出发,明知吴三桂撤了,他却不从梦寐以求的宁锦大道跟进,乘机拿下山海关,而是又踏上了过去从蓟门一带入中原的曲折老路线,联想到去年还全力攻了一次宁远,试图打通一下,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而且多尔衮仅以每日平均五六十里的速度慢腾腾前进,跟春游似的,真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北京城下?要是听闻的啥子事被人家搞定了,你还摸谁家子鱼,打谁家子劫?更搞笑的是,十三日渡过辽河后,他才得知李自成进了北京城,崇祯完蛋了!原来我们雄才大略的多领袖,就是这样纵览全局的。

  真是看不懂了,如果没有李自成东进北京,多尔衮会无为到何时?激进在何方?有本事在何地?不是说偏激话,当时阿多头脑还不如阿李清醒呢!人家在襄阳建立政权后,路线很明确,先下西安,再克北京嘛。而他多尔衮却在明亡在即之关键时刻,不知彼心无底,反应钝动作慢,更严重的是方向太模糊、目标不明确,纯粹摸着石头过河,就像他自己所言:“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耳”(张怡《谀闻续笔》卷一)。这一点在他此次出兵过程中,可谓尽现无遗。

  燕雀岂会成鸿鹄

  多尔衮得知吴三桂从宁远撤退,预感明必有大变后,反应迟钝了点,行动缓慢了些,只是能力方面的问题,不能说他内心里不重视。

  多尔衮倒是下令全国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男子全部从军,就像他老爸、老哥曾经做过的那样,倾举国之力入侵中原,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呀。满洲人虽是一个小民族,但经几十年的征服,加上归附的蒙古人、汉人,人口基数不算小了,而且除了汉人定居民族特性,满蒙可都是男人们上马便是兵、下马就是民的主儿,既比中原民族征兵易、成本低、来得快,还能轻松得到更多能征惯战的强兵。

  因此多尔衮带走的人马最保守估算也当有十四五万强兵,也许都在二十万以上了,只是清人极不愿记载自己每次出征的军队数量,很难搞得清确切数字罢了。那个时代,中原民族与游牧渔猎民族打仗吃老大子亏了,有些人竟还用双方总人口及军队人数来比较,得出满洲人最终获胜的超凡伟大,极端幼稚不是?

  一下搞了这么多人马入中原,说没有大志向在后面撑着,好像都不太有人相信,那就让咱们看看历史上名头非常响亮的大清第一汉臣范文程,于四月初四(1644)大军未出发前,给多尔衮上的奏书咋说的吧。可不要小看这个,它可是一向被后人拿来作为清人入主中原总战略方针来看的,代表了帝国统治阶段最高精神。不过清官方记载时已多次删改,很难看到原文全貌了,但其中仍透露的与清人早有定鼎之志不相符的东西,倒越发显得弥足珍贵了。

  “乃者有明,流氛踞于西土,水路诸寇环于南服,兵民煽乱于北陲,我师燮伐东鄙,四面受敌,其君若臣安能相保?……今明朝受病已深,不可复治,河北数省,必属他人,其土地人民,不患其不得,患我既得而不能有。夫明之劲敌,惟我国与流寇耳。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是我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也。……彼明之君,知我规模非复往昔,言归于好,亦未可知。……当严禁军卒,秋毫无犯,又示以昔日得内地而不守之故,及今日进取中原之意,官仍为官,民仍为民,官之贤能者用之,民之失所者养之,是抚其近而远者闻之自服矣。如此,河北数省可传檄而定也。……此行或直趋燕京,或相机攻取,要当于入边之后,山海、长城以西择一坚城,顿兵而守,以为门户,我师往来,斯为甚信。惟摄政诸王察之。”(全文详见《清世祖实录》)

  看下来,真要怀疑这范文程的韬略水平了,文章写得乱不讲,战略上也是杂七杂八,没有一个主心骨,还有点自相矛盾。什么明已不可治啦,河北一带将归他人啦,与咱争天下的换成流寇啦,不要再抢掠百姓啦,得民心河北传檄可定啦(清人得天下啥时凭的人心),大明愿和也不要拒绝啦(不可治了还跟它和什么),直趋燕京或相机攻取啦(等于没说),长城内要择一坚城固守啦(不是要夺河北吗),等等。不过其中有两处倒值得关注。

  一是进兵的最大着眼点一再停留于河北数省(黄河以北,大致今华北),加上其他种种迹象可表明,大清起初的入主中原,跳不出四百年前金国的巢臼,最大限度也就是占据河北而已,哪里是什么整个天下。这从刚入关后的表现,也可看出。

  二是没有一次提过李自成入京,倒是能侧证出当时的多尔衮确实不知北京的状况,才会在大明北方已亡时,还把直接矛头对准它,直到十三日大军渡过辽河,方知北京实情,原来对手变成李自成了。

  据记载,范文程还向多尔衮进过一次大策:“自闯寇猖狂,中原涂炭,近旦倾覆京师,戕厥君后,此必讨之贼也。虽拥众百万,横行无惮,其败道有三: 逼殒其主,天怒矣;刑辱缙绅、拷掠财货,士忿矣;掠民资、淫人妇、火人庐舍,民恨矣。备此三败,行之以骄,可一战破也。我国家上下同心,兵甲选练,诚声罪以临之,卹其士夫,拯厥黎庶,兵以义动,何功不成!”(《碑传集》第三册)。

  这俨然是对李自成在京表现的完美总结,向来也是喜欢被人引用的。问题是,清人大发兵时都不知李自成打进北京城了,连吴三桂四月上旬也才从逃出的家人口中得知一点京城的消息,他范文程何时知道得这么详细呢?又是谁告诉他的呢?真实性很让人怀疑,不足为凭。

  且说多尔衮得知李自成打下北京城后,对是否继续前进很有点犹豫,毕竟那是一个从没较量过的对手,想想自家人曾三围北京不能下,而人家一次就搞定了,必有过人之处呀。为此他还专门请来与李打过仗的洪承畴,想听听他的意见。

  洪承畴自然也是一番高谈阔论,其中认为大顺军“虽不能与大军相拒,亦未可以昔日汉兵轻视之也。”判断还算正确;严明军纪方面,与范文程类似,也应肯定。至于对李自成“遇弱则战,遇强则遁”(《清世祖实录》卷四)的看法,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那更多是六年前的了,彼时李自成标标准准的流寇,此时可是有广大疆土在握的帝王,哪能相等观之?一个新兴政权面对从未交过手的敌人,怎么着也不会面都没碰上,便要逃吧?另外有关入塞攻京的具体战略战术,因为形势很快突变,好也罢坏也罢,基本失去了付之于实践的可能,这里就不再多言了。

  后来大军虽然继续前进,想必多尔衮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点忐忑的,毕竟未来对手到底怎样,战场上不碰一下、撞一下,仅凭谁谁几句话,便成竹在胸,怎么可能呢?可他就是命好,如果按照原计划来到北京城下,会立刻发现对手远非他想象得那么强,更让人欣羡忌妒得简直有点想抓狂的是,就那老天还怕他万一有个闪失,赶紧又给他派去了一个意料不到却又强劲有力的助手(以后细表),时间就在他八月十五日行至翁后(今辽宁阜新境内)时。

  自此,李自成的败局不可挽回了,随之而来的一场大战没有决定生死,却是他一路崩溃的开始,而这离他入京仅仅才过了一个月。

3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大清真相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大清真相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