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犯流氓罪的原配205

  梁老师这话听着好听,但其实什么实质性的内容都没有说。

  沈父有点失望,可梁老师也说得对,不说别的,要是市里的师范院校录取了,这信走个三五天就到了。若是被省城的高校录取了,那在路上都得走个一个星期左右,若是被外省市的学校录取了,录取通知书在路上走个半个月都有可能。

  所以除了等,他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沈父悻悻地推着自行车回去了。到家后,这事他谁都没说,但接下来一阵子,下田干活或者去公社开会的时候,但凡听说谁谁谁又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沈父总要竖起耳朵,默默留意,等听完后,他又是艳羡,又是担忧。羡慕别人的孩子有出息了,担忧自家女儿落榜了会受不了打击,搞得每次开会沈父的话都少了许多。

  其他村的村支书不了解这里面的内情,问他:“老沈,你咋回事,心情不好?最近都不发言了。”

  “没有的事。”沈父拿起烟抽了起来,深棕色的老脸挤在一块儿。

  沈母也察觉到了沈父的反常,等他晚上睡觉不停翻身的时候,沈母忍不住踹了他一脚:“你到底在忧心什么?天天晚上都翻来覆去的,搞得床咯吱咯吱地响,吵死了。咱们家老大老二勤快不偷懒,有一把好力气,两个媳妇儿虽然有点小斤斤计较,但也还好,阿容也懂事了,知道帮家里做事,老三在部队里去年还立了功,提了干,你说,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沈父坐了起来,卷了一支土烟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我这不是担心阿容吗?她过完年那次就差点丢掉了性命,要是万一这回没考中……”

  “我当是什么呢!”沈母也坐了起来,“你别瞎操心了,人家考四五次都没考上的,也没事,你就是想太多了。我看阿容都没你心慌。你怕什么,大不了就让她去复读呗,咱们家又不是出不起那点学费。”

  好像也有道理,沈父不停地劝自己,考不上也没关系,阿容这才第一次参加高考呢,有多少人是第一回 就考中的?

  他强自按捺着急切的心情,等啊等,等到附近几个公社都有十来个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了,沈容还没收到。沈父渐渐不抱希望了,他悄悄观察了一番女儿,见她倒还好,每天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见丝毫反常。

  沈父也放下心来了,没考中就没考中吧,大不了他继续养闺女和外孙。因为录取通知书一直没来,沈家人都默认沈容落榜了,谁都不敢在她面前提“高考”两个字,就怕戳中了她的伤心事。

  等到八月中旬,沈家人都快把这件事放下的时候,骑着自行车,载着绿色帆布邮包的邮递员进了村子里,询问:“沈容家在哪儿啊?”

  他以前送信,都是送给沈父,这是第一次给沈容送信,自然不知道这号人物是谁。

  在路边玩耍的大孩子把邮递员带到了沈家。

  正好沈父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瞧见邮递员,马上给他打招呼:“老荀,我的信?”肯定是老三着急闺女的高考成绩,写信回来问了。

  谁料邮递员却摇了摇头:“不是,是沈容的信,这是你家闺女?”

  沈父激动地把锄头都丢了,兴奋地跑过去:“对,我闺女的信,哪儿来的?”

  “C城。”邮递员笑道,跳下了自行车,将车子停稳,从邮包里找沈容的那封信。

  听到C城两个字,沈父激动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下来。柯兴言那个混账东西就是C城人,希望这信不是那狗东西寄来的。

  带着这种忐忑的心情,沈父站在邮递员旁边,焦急地等着,时间都仿佛无限拉长了,几十秒却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终于,邮递员找到了信,看了一眼信上的寄信方,回头将信递给了沈父,高兴地说:“恭喜啊,沈支书,你们家出了个大学生!”

  邮递员还有很多信件要送,道了一声喜就走了。

  留下沈父一个人站在家门口,呆呆地捧着那封信,笑成了一个傻子,真好,他的女儿考上大学了,上了大学,国家就会分配工作,以后他闺女就是吃国家粮的城里人了,他们老沈家真是祖上冒青烟了!

  晚一些回来的沈母走到家门口就看见自己的丈夫捧着一封信,笑得像个傻子一样。她走了过去,问他:“老三的信来了,都说了什么?你拆啊,愣着干什么?你不拆,我来拆!”

  沈母识的字好少,只有几十个,可以说,信封上的字,她就认不了几个,因而也没注意到,这封信不是儿子寄回来的。

  见她抢过信就要拆开,沈父急了,赶紧伸手拦住了老伴:“别拆,这不是老三的信,这是学校寄回来给阿容的,肯定是录取通知书,咱们别开,让阿容拆开。”

  沈母一听,激动得眼泪都滚了出来,死死抓住沈父的手,不敢置信地问道:“真的?咱们家阿容真考中了?”

  沈父指着寄信人那一栏:“看到没,寄信人是C城大学,咱们家阿容就没去过C城大学,除了录取通知书,他们还能给咱们寄什么来?”

  这倒是,沈母抹了抹激动的泪水,拿着信高兴地说:“我去告诉阿容这个好消息!”

  她拿着信,兴奋地跑进了院子里,刚一踏进门就乐呵呵地大声喊道:“阿容,C城大学给你寄信来了,你快出来啊!”

  沈母的嗓门很大,左邻右舍都听到了。

  这年月,乡下谁家出了个大学生不是一件极其轰动的事?没过多久,就有好奇的邻居来问还站在门口傻乐的沈父:“支书,你们家阿容真考上了啊?”

  “这还能有假啊,C城大学都给我们家阿容寄通知书来了。”沈父乐呵呵地说道,声音亢奋又洪亮,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一样。

  旁边有个念过初中的年轻人羡慕地问:“那阿容考上什么专业了?”

  这可问住了沈父,他一拍脑门:“我都忘了问,我这就去问问。”

  他兴奋地跑进院子,问杵在院子里的沈容母女:“阿容考上了什么专业啊?”

  沈母不懂这个,看向沈容。

  沈容抽出了录取通知书,这时候的录取通知书就是一张红色的纸,非常简单,她大致扫了一眼内容,回答沈父:“英语专业。”

  英语是这两年才渐渐进入高考的一个科目,是个新鲜的东西,除了高中生,乡下人几乎都没听说过这东西,沈父自然不懂:“这是什么?”

  沈容把录取通知书放回了信封里,笑着说:“这就跟语文一样,是一门外国人说的语言。”

  听起来好像很深奥,沈父其实还是不大懂,他今天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但不妨碍他高兴,甭管什么专业,反正他闺女考上了。他对沈母说:“上回老三不是寄了一包糖回来吗?都拿出来分给大伙,喜庆喜庆!”

  这种大喜事,沈母自是没有不应的道理。她去把糖拿了出来,觉得糖有点少,可能不够分,又去拿了一些干花生出来,分给左邻右舍,让大家都跟着沾沾喜气。

  于是没多久,沈容考上大学的事就传遍了村子里。大家都说沈支书两口子有福气,大的两个儿子踏实勤快身体又壮,一把的力气,干农活是好手,小儿子进了部队六年了,听说还提了干,小女儿就更有出息了,竟然考上了大学。她一个小学毕业的姑娘,在家自学几个月,又去学校呆了两个月,竟然就考上了。多少寒窗苦读了十几年的大小伙子都落榜了,她竟然考上了,这姑娘可真聪明。

  沈容当然没那么聪明,她不过是自己以前上过大学罢了,数理化本质的内容是不变的,现在英语才进、入高考的科目,还很简单,对后世小学就开始学英语的孩子来说,不算是什么难事,也就文科让人头痛了一些,因为文科教材一直在变化,而沈容报考的是理科,不用考历史、地理,难度降低了许多。

  录取通知书收到没多久,所有考生的分数也由县教育局送到了下面的各乡镇中学。今年的本科线是400分,专科线是370分,他们学校总共有三个人考上了,但只有沈容一个人考上了本科,其他两个人只考上了专科。

  本来梁老师以为沈容的数学成绩是各科中最好的,哪晓得分数下来,她的英语才是考得最好的,总分70分,她竟然考了69分,数学次之112,物理86,化学87,生物28,语文63,政治40,总分485分,高出了本科录取线85分。她的理科成绩都非常好,如果不是政治和语文拖了后腿,分数应该还能再高一些,超过500分没有问题。

  不过平时,她的英语考试成绩一直在一二十分徘徊,怎么高考的时候考这么高呢?真是奇了怪了,莫非是他们沈家祖坟上冒青烟了。

  沈容摸摸鼻子,她也不是故意的,因为英语是才加入高考的科目,以前国内知识分子学习的外语都是俄语。也就是改革开放后,与欧美国家的接触增多,国家意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因而增加了英语作为高考的科目。但目前来说,国内这方面的教育资源严重跟不上,因为乡镇高中老师基本上都不会英语,就更别学生了,只能靠老师和同学们按照课本自学,所以大家每次测试,不少人英语都只考了个位数,上一二十分的人都很少。

  沈容知道这个情况后,也不敢太出类拔萃啊,否则没法解释。至于高考,虽然梁老师能看到分数,但他看不到试卷,事先沈容也不清楚,这一年的录取分数到底是多少,只知道,现在的高考非常激烈,虽然她在镇上的高中两个班里成绩已经不错了,但无论哪个时代,乡下的教育资源都远远没法跟城里相比,所以哪怕得了全校第一,也未必一定能考上。只有尽可能地将分数多考一些,才能确保自己一定能考上大学。

  “哎,要不是语文和政治拖了后腿,你很可能会考全县第一名。”老梁非常遗憾,如果他们学校能出一个全县第一,他们学校就扬名了,他们这做老师的也脸上有光啊。语文和政治在别的考生那里,都是加分项,结果到她这儿竟然成了拖后腿的,让老梁和学校的老师扼腕不已。

  但就是这样,沈容也考上了全县第二名。因为全县总共就只有15个人考上了本科,还有36个人考上了专科。就这的录取率就已经让上一届的考生羡慕不已了,因为上一届的录取率更低。

  这让梁老师有好一阵走路都带着风,因为沈容这可好苗子是他发现的。

  当然,相比之下还是沈家人最高兴。

  沈容被柯兴言抛弃的事没少人村里人看笑话,尤其是跟他们家不对付的两户人家,背地里更是说得难听。这次沈容考上了大学,可以说是扬眉吐气,狠狠打了这些人的脸。

  而且当初柯兴言之所以看不上阿容,不就嫌弃她是土里土气的村姑吗?现在他看不上的村姑却考上了大学,他自己连考两次都落榜,距离录取线还有好大一截。沈家两个哥哥想,要是柯兴言在他们面前,他们一定要拿着录取通知书在他面前晃一晃,恶心恶心他。

  不过未免沈容想起这伤心往事,他们也只是偷偷私底下议论几句,决口不提柯兴言。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沈容开始收拾东西,准备9月份去学校里报道。

  这时候上大学不光不花钱,而且学校还会给予生活补助,学生只要准备好一些私人物品和车费就行了。有些省着点的,一年还能省些粮票和钱回家补贴家里。

  家庭条件很差的同学往往就带着两身换洗的衣服就去学校了。沈容本来也没打算带多少东西的,去省城要先从公社坐车去县城,然后再从县城转车去市里,再从市里坐火车才能到省城。这时候的火车非常慢,人又多,拥挤得很,带多了东西非常不方便,依她说啊,带上一年四季的衣服过去就行了。

  可沈家人不愿意,他们觉得不能委屈了沈容。沈家在村里算条件不错的,他们不但给沈容做了两套新衣服,还要给沈容买一只城里人拎着的那种皮箱子,甚至连脸盆、铝皮饭盒之类的都要沈容带上。而且最后全家还推举了能说会道,自行车骑得溜溜溜的沈二哥送沈容去学校里报道。

  沈容拗不过他们,拉拉杂杂地塞了一大箱子东西,坐上了自家二哥的自行车。沈家老小,连同村里跟原主关系比较好的几个小姐妹都来送沈容。

  沈母看着闺女比以往更加沉静的性子,骤然发现,自打年后去了一趟C城回来后,闺女身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比以前懂事多了,也让人放心了不少。可儿行千里母担忧,尤其是沈容去的是C城,那颗是柯兴言那个白眼狼所在的城市。

  他以前看不上自家闺女是因为自家闺女是个乡下村姑,但现在阿容可是柯兴言自己考了几回都没考上的大学生。今非昔比,谁知道他会不会看见自家女儿变得越来越好了,又缠上来。

  沈母想了想还是不放心,把沈容拉到一边劝道:“柯兴言已经又结婚了,你去了C城可别跟他联系。你可是大学生,以后有大好的前程,他就是找你,你也别搭理他。豆豆这里,你放心,我和你爸帮你养着,不会影响你以后的生活。你要是在大学里遇到了合适的男同学,也可以认识认识。”反正怎么都比跟柯兴言搅和到一块儿强。

  沈容听了哭笑不得:“妈,你说什么话呢?你跟爸年纪大了,要你们一直替我照顾豆豆哪说得过去,等我毕业分配了工作,我就把豆豆接进城里,把他的户口迁到我的名下。”那时候豆豆刚好六岁,正好可以上小学一年级。

  “至于柯兴言,你放心,我不会搭理他的。这种渣渣谁愿意捡谁捡去,你就别担心了,C城那么大,好几十万人呢,我又呆在学校里,遇不上他。”

  沈容才说完这话,结果一到C城就被打脸了。

  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到C城火车站下车的时候,正好是上午九点多,沈容和沈二哥也没耽误,两人就拿着行李去坐公交车。

  但从火车站没有直达C城大学的公交车,中间还要转一次车。中途,他们下车换乘另一辆公交车的时候,忽然看到柯兴言推着一辆生了锈,链子都断了的三轮车走过来,车上还坐着一个大肚子脸色苍白,扶着肚子的孕妇,旁边还跟着柯兴言他妈。

  三人一看到沈容和沈二哥,马上脸色大变。

  柯兴言脱口就出:“你这女人怎么又来了?我跟你没关系,你别再缠着我,否则我找公安来抓你!”

  沈容看都不看他,嫌恶地抬起手背在面前挥了挥,指桑骂槐:“哎呀,二哥,哪里来的疯狗在乱吠啊?”

  沈二哥笑出了声,跟着沈容一唱一和:“可能是得了狂犬病吧,见人就咬。这种心肝都烂透了的狗啊,老天爷就该一道雷把他给劈了。”

  柯兴言被两人骂得脸色极为难看,压抑不住火气,正要开骂,但他老婆已经扶着肚子,痛苦地呻吟出声:“兴言,兴言,我肚子好痛,快,快送我去医院,我撑不住了……”

  沈容这才发现,他老婆肚子底下垫了一层黑乎乎的烂棉絮,已经被血给浸湿了。

  柯兴言的老婆这是要生了?

  沈容算了一下,这才九月,当初原主去省城撞上柯兴言结婚是一月的时候,现在才九月,满打满算,也不过才结婚八个月左右。就算一结婚就怀上了,这时间也对不上,要么是柯兴言在婚前就把他老婆的肚子搞大了,要么是出了什么意外,孩子早产了。

  莫非他老婆生孩子的时候出了事,所以后来他才会打豆豆的主意?

第117章 .犯流氓罪的原配20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炮灰原配逆袭手册[快穿]最新完结+番外章节

正文卷

炮灰原配逆袭手册[快穿]最新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