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番外二:弘曜221

  示意旁边的太监总管宣布散朝,弘曜直接站起身离开了。

  回到乾清宫,弘曜打发了所有人,从软榻旁的暗格中取出一本记录册,慢慢的翻看起来。

  这本记录册是在雪澜的私库中找到的,和雪澜攒的私房钱放在一起,明显是被雪澜珍藏起来的。

  弘曜原本以为会是雪澜的日记随笔,就特地留下了,打算留在身边想额娘的时候可以随时翻看。

  结果真等弘曜翻开的时候,却发现里面的内容根本不是他以为的日记随笔,而是只有寥寥几页上写了字迹。

  从字迹上来看,应该是雪澜多年来断断续续写的,字迹的年头有很大差别。

  “猪油、草木灰水、肥皂……”

  “天花、牛痘……”

  “出海、海贸、红薯、玉米……”

  “食盐提纯、海水晒盐、盐田……”

  “甘蔗、甜菜、白糖……”

  实在是雪澜写得太零散了,弘曜翻看过好多回,才勉强读懂里面的意思。

  从前两页的语句来看,说的应当是当年四爷和九阿哥合作的肥皂计划,以及康熙帝被载入史册的预防天花的牛痘。

  弘曜想明白了这两点,再看后面不成段落的字句,就知道可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其他内容弘曜还来不及验证,但是海水晒盐这一点,弘曜派人去沿海地区试过,果然是可行的。

  那些地区阳光猛烈,不需要太久就能将海水中的盐分析出得到粗盐。粗盐再进行一些操作,就会变成可食用的精盐了。

  目前弘曜已经在着手安排这件事情了,一但事成,不仅百姓们能吃到更便宜的盐,盐税也会增多,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其他内容弘曜还在研究,因此时常在无人的时候将册子拿出来翻阅。既是想念双亲,也是暗自筹谋。

  “皇兄——皇兄——”

  这宫里能在乾清宫这样大呼小叫的人,也就只有身为弘曜亲弟弟的弘晈了。

  弘晈都娶亲十年了,孩子都生了一串了,仍然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性子。弘曜对他也很纵容,各种优待他。

  刚才弘曜在朝会上说了要亲自去西陵祭祀,弘晈下了朝就赶紧来找哥哥商量了。

  “说吧,你又要朕答应你什么事情?还是想要什么东西?”

  就这一个亲弟弟,弘曜真的做到了长兄如父这个形容,对亲儿子都没这么纵容的。

  “皇兄——六哥——这次你去西陵也带我去吧,我想皇阿玛和额娘了。”

  这话说的弘曜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他何尝不想四爷和雪澜呢?

  “好,我们都去!”

  弘晈愿意去,弘曜也不会拦着他。自从父母离世了之后,作为子女他们的感受都是相同的。

  “六哥,你说皇阿玛让修的这结缘塔,能让皇阿玛和额娘再遇到的,对吧?”

  “当然,皇阿玛和额娘都是有大功德的人,自有上天庇佑,一定会如愿的。”

  在弘晈进来前,弘曜已经把反复翻看的册子收起来放好了。这个东西的来历实在是难以解释,弘曜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明。

  但弘曜却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他那位身居后宅的额娘,必定不可能只是一位闺阁千金那么简单,否则这些隐秘她都是如何知道的呢?

  如果说一样两样还能说是意外得知,但这里是好些内容了,而且都是与国相关的,怎么也不可能都被她知道了。

  况且额娘在世的时候,年老大人也好,二舅年大人也罢,可都是半点不知情的。

  就连皇阿玛,多年来也只做了肥皂计划和羊毛计划,就已经功在社稷了。

  弘曜心中天马行空的猜测着,难不成他额娘是天外来的仙女?就和故事里的织女似的,下凡来和他皇阿玛相恋,结果被天上的神仙发现了,因此才一场风寒就病倒了?

  谁也不知道弘曜心中竟然会有一个这么离奇的猜测,只认为弘曜对先帝和生母孝心可嘉,才会尽力满足先帝的遗愿。

  之后等钦天监选好了日子,弘曜果然带着一大群人去西陵拜祭四爷和雪澜,并且参观了耗时许久的结缘塔,还召见了结缘塔中的高僧大德。

  弘曜十九岁登基,直到五十花甲之年,才将皇位传给了三十岁的嫡长子永瑚,如当年的皇玛法皇阿玛一样,带着嫔妃们出宫去园子里长住了。

  在弘曜当政的三十余年中,除了继续皇阿玛留下的羊毛计划,兵不血刃的将西北草原部落尽数收服,使大清多了蒙古省之外,还积极训练海军,派人出使周边各国进行海外贸易,并带回了高产的良种。

  还有就是改革盐政,推广盐田晒盐法,在弘曜当政的最后几年,盐价已经平稳在二十文一斤,平民百姓之家也能吃得起盐了。

  而且朝廷的盐税也翻了两翻,与海贸的商税等一起,占了国库税收的六成,剩下的四成才是田税,人口增长迅速,国内一片繁荣。

  不得不说,可能真的是弘曜身上带了点优秀基因,他嫡长子永瑚虽然没有被册立为太子,但是不管是能力还是出身,都是兄弟中的佼佼者,继位后也没兄弟跳起来蹦跶。

  永瑚被教养得很好,尊重嫡福晋,如同当年的弘曜一样,与福晋生了嫡长子和嫡长女,后宅也没多少女眷。

  从永瑚开始算的之后几代帝王,虽然能力不如弘曜那么厉害,但也是兢兢业业的明君,让大清百姓过了上百年的安稳日子。

  皇室在民间的名声其实还是不错的,毕竟从雍正帝那时起,皇帝在位时都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举措,也没出过很荒唐的昏君,哪怕是末代皇帝,也只是个人政治能力不足,头脑还是很清楚的。

  直到西方诸国飞速发展实力,意欲入侵大清领土,国内涌现出了许多有识之士,末代皇帝自愿将治国权利交给代表人民奋战的华军首领,只保留皇室的富贵生活,爱新觉罗家才结束了几百年的对这片土地的统治。

  后世华国论坛上,对于皇室的议论声从来没有停止过。

  【火火火,速进!扒一扒皇室那个疑似穿越男主的乾盛帝】

  【LZ】乾盛帝真的不是穿越的吗?有没有学历史的来给lz讲一讲?

  【1L】我觉得雍正帝才是,乾盛帝肯定是他爹交代他做的,要知道雍正帝卖肥皂攒钱夺皇位,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事情。

  【2L】我也觉得,众所周知雍正帝和他的懿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光是什么《结缘记》之类的电视剧就拍了好多部了,乾盛帝只是他们真爱的结晶罢了。

  【3L】楼上两位跑题了,楼主问的是证明乾盛帝是穿越男主的证据。在下不才,只知道有一点,什么海贸啊海水晒盐啊,都是乾盛帝先提出来的,这些都是史书上有记载的。乾盛帝很有可能就是个理工男穿越过去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很笃定的提出这些想法。

  【…】话说你们都不知道么?乾盛帝最爱有事没事就跑去西陵拜祭父母,野史里就记载着,乾盛帝对亲弟弟透露过,他们的母亲懿贵妃曾经化身为神女入梦,乾盛帝还给生母册封过瑶池圣母的神职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是啊是啊,雍正帝的遗愿是修个结缘塔让他和懿贵妃再次重逢,呜呜呜,今天也是被狗粮吃撑的一天。

  没几个小时,八卦的网友们就将帖子刷到了上百楼,话题也渐渐偏了,从乾盛帝是不是穿越男,偏到了雍正帝和懿贵妃的野史八卦。

  如果弘曜能知道后世会这样猜测他的来历,必定会在起居注中严肃注明,他是土生土长的大清人,只不过比较聪明罢了。

  如果真的得给他安排个金手指,可能就只有他额娘给他留下的那本册子能勉强够格。

  后世之人如何评价自己,弘曜是不能知道了。他在传位给嫡长子永瑚之后,私底下将珍藏的册子假托天书的名义传给了永瑚。

  “这一册天书朕就交托给你了,为父励精图治三十余年,仍未能竞业,余下的诸多国策,就靠你自己揣度了。”

  而后永瑚在位期间,果真一边继续弘曜的各项政策,一边研究弘曜没做的其余事情。

  这一本被反复翻看的册子,成了皇帝口口相传的隐秘,也是国祚延续的契机。直至战乱纷起,才最终不知所踪。

  清史记载:康熙五十年十二月初八,天晴欲雪,孝昭懿皇后年氏,时为世宗皇帝之亲王侧福晋,于雍亲王府生下龙凤胎高宗皇帝与固伦淑希公主。

  当是时朝阳初升,霞光大作,世人皆引以为吉兆,圣祖皇帝十分看重,亲自为其择定名字,并时常召见伴驾。

  ……

  雍正十二年,世宗皇帝传位于时年十九岁的高宗皇帝,定年号为乾盛,直至乾盛三十年,高宗皇帝传位。此数十年间,百姓安居乐业,空前繁荣,史称雍乾大治。

第115章 番外二:弘曜22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清穿之贵妃她人设崩了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清穿之贵妃她人设崩了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