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警觉111

  燕臻这句梦话声音不算小, 榻旁围坐着不少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虽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贤妃娘娘的闺名,可是听陛下这般深情急切的语气, 也能猜到他是在叫谁。

  面面相觑一瞬,最后还是薛呈赔笑着插了一句嘴, “劳烦何医监快些诊脉吧。”

  这时, 旁的人也都反应过来,连声符合。

  燕臻醒来便是看到这一幕,床榻旁被人围得水泄不通,和梦中的景象没有半点相似。

  “陛下,您可算醒了。”

  孟思源苍迈的声音将他一下子拉回现实。

  簌簌不在, 她已经走了。

  他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蜷了蜷藏在被褥里的指尖,厌恶得闭上眼睛。

  “陛下……”

  何医监正想要开口说些什么, 就听到燕臻冷淡地开口, “滚出去。”

  “陛下,您……”

  “都出去。”

  燕臻不耐地重复, 谁都能听出他的不悦, 孟思源想了想, 给薛呈使了个眼色, 而后与其他臣工一并拱手告退。

  榻前只剩薛呈一人伺候, 他正想要走到桌旁给燕臻倒水,便听得燕臻开口:“你也出去。”

  薛呈一愣,不敢耽搁, 连忙应声退下。

  殿内安静下去, 燕臻缓缓睁开眼睛, 透过轻薄的帷幔, 能看见外间的御座,金玉堆就,富丽堂皇。

  那是帝王与权力的象征。

  那才是他想要的。

  燕臻告诉自己,那才是他想要的,而不是一个不断要逃走的女人。

  他一遍一遍地在心里重复,可是一闭上眼睛,全都是少女的如花笑颜。

  深呼一口气,他唤道:“薛呈。”

  就候在门口的薛呈立时道:“陛下,您有何吩咐。”

  燕臻强撑着坐起身,“更衣。”

  薛呈一愣,连忙进前劝道:“陛下,您的身子未愈,不能……”

  燕臻凌厉的眸子一扫,“你在教朕做事?”

  薛呈被这话惊得一身冷汗,连忙跪地请罪,“奴婢不敢,奴婢不敢。”

  燕臻不耐烦地扯了一下领子,命令道:“叫人烧些热水,朕要沐浴。让孟思源在偏殿等着,朕一会儿有话要问他。”

  -

  早在听到燕臻梦里还在叫贤妃娘娘小字的时候,孟思源心里便充满了不安。

  思绪不自觉回到一个月前,燕长风借着公事的名义登门拜访,提的却是那位贤妃娘娘相干的事。

  “本王知道孟公是朝廷的忠臣,一心为陛下着想,近来因为贤妃娘娘的事,陛下实在有些荒唐,本王知道,不少臣子都因此生出担忧和不满,甚至因此怪罪于本王。”

  燕长风倚坐在太师椅上,修长的骨节之间转着一个翡翠扳指,看不出情绪喜怒。

  孟思源坐在次位上看着他,不禁蹙了蹙眉,“那么,随王殿下今日大驾光临老臣的府邸,是意欲何为?”

  燕长风笑着道:“孟公不必这般如临大敌的态度,本王一心为君,也不愿背上这个骂名。”

  “殿下的意思是……”

  燕长风缓声道:“既然陛下为了贤妃耽搁朝政,想要解决这件事,自然是要从贤妃娘娘身上下手。”

  孟思源不明白,“随王殿下想要如何下手?”

  “孟公何必同本王装傻?”燕长风挑了挑英俊的眉目,笑问,“像这样的祸国妖妃,在前朝史书之中都是什么下场?”

  他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遮掩言语间的戾气。

  燕长风一向是温和随性的,孟思源还是第一次见他这般模样,不由得也被吓了一跳,惊道:“殿下不可狂悖,贤妃娘娘虽出身随王府,可是如今已是陛下的宠妃,那就是臣下的主子,您怎可这般……”

  燕长风说:“为了这个女人,陛下不立后,不选妃,后宫没有女人,陛下便少有子嗣。”

  “孟公,你不会不知道前朝是怎么亡的吧?就是因为子嗣不丰,太子无德,才被臣下抢了江山。”

  “陛下少年英武,是我们大雍的希望,你难道想看着大雍的延续都断送在一个女人的手里吗?”

  燕长风字字句句,掷地有声,且都踩在孟思源这等老臣最担忧的点上。

  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孟思源答应同燕长风合作。

  一个宰相,一个亲王。

  两人想要做些什么,并不难。

  更何况他们挑选的日子还是在燕臻生辰当日,宫禁之中进进出出不下千百人。

  而出事之后,燕长风也同他当初所承诺的那样,将事情结果自己承担。

  但是孟思源当了一辈子忠臣,这会儿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他不可能不心虚。

  尤其是听到薛呈来通传,说陛下想单独问他话的时候,更是不安到了极致。

  小内监送了茶水上来,孟思源没心思碰,起身在偏殿里走来走去,略显焦躁的踱步。

  等燕臻沐浴更衣完,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

  他尚且有些虚弱,走路的时候都有些摇晃,薛呈冒着生命危险给他端来一碗药,“陛下,您还是喝完药再去吧,要不然身子真的撑不住,龙体要紧。”

  说话的时候声音都有些发颤,却没想到燕臻竟抬手接了过去。

  他大口将汤药喝干,往偏殿走去,孟思源正在不住地踱步,听到声音连忙转身,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燕臻何等敏锐,纵是现在精神还有些虚弱,也一眼就察觉到了他的不对。

  当即蹙起剑眉,沉声问道:“怎么?可是朝中出了大事?”

  孟思源一怔,连忙摇头道:“并不曾。”

  燕臻居高临下地看他一眼,走到御座之上坐下,而后抬手示意他先起身,“这两日朕病倒昏迷,书房挤压了不少奏折,朕头疼看不下去,劳烦孟公同朕说说,这几日可发生了什么不曾。”

  原是为了这个,孟思源松了口气,近几日发生的朝政大事迅速在脑海之中浮现,孟思源捋了捋语言,缓缓道来。

  他无疑是一个称职的宰相,虽然身处高位,但是对于下面的小事也都了解甚清。

  燕臻闭目听着,果然都是些琐碎平常的事,他稍稍放下了心。

  同时又不免生出疑惑,既如此,方才孟思源怎么会是那副急躁,甚至有些不安的模样。

  他微不可察地拧了拧眉,在孟思源最后一个字落下的时候睁开眼睛,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而后问了一句,“没有了?”

  孟思源一怔,回道:“是。”

  燕臻轻点了下头,“好,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是,臣告退,还望陛下保重身体。”

  孟思源拱手欲退下,然而还没走到门口,就听到燕臻冷不丁唤了他一声,“孟公。”

  不同于方才公事公办的肃然,而是一种渗到人骨子里的冷意。

  孟思源不自觉地肩膀一颤,飞速地平复着扑通扑通乱跳的心脏,转过身去的时候,已经恢复如常,“陛下还有事?”

  却不知燕臻已经将他的全部的细微动作都看在眼里,搭在桌上的手指紧紧攥着,面上却温和一笑,“朕只是想说,这几日辛苦孟公了。”

  孟思源猛地松口气,谢恩之后退下。

  却不知就在他转身的那一刻,燕臻面上的那点子笑意已经尽数敛起,他屈指敲了敲桌面,“来人。”

  薛呈走进来,“陛下。”

  燕臻冷峻的眉眼睨着空无一人的殿门,慢声命令,“去给朕查查孟思源。”

  -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落日余晖,陶令仪坐在乌船之中,一路顺流而下,两岸皆是掺着淡金的红光,笼住了碧波如洗的宽阔江面。

  陶令仪推开长窗,打眼往外瞧,情不自禁地念出这句诗。

  阿英和晴岁都在外头的露台上,一个做菜切鱼,一个正给陶令仪熬药。

  只有她一个人在宽敞的船舱里,自在舒闲。

  窗外景色甚美,她看了一路都不腻,只是天色渐凉,偶尔有凉风吹过,她被吹得双耳发红,连忙合上窗户。

  正巧晴岁这时掀开帘子进来,“娘子,起风了,您可别吹着着了风寒。”

  陶令仪笑着答应,然后问道:“咱们现下是到哪了?”

  晴岁答:“咱们才刚出了江州的地界,怕是得明日午时才能到饶州了,今夜怕是也要宿在船上。”

  她一边说着,一边去给陶令仪翻找厚实的衣裳,期间不忘关切道:“娘子晕不晕船?”

  “无事。”陶令仪披上夹袄,颇有些得意地说,“别瞧我体弱,却不晕船的。曾经我和我的闺中朋友在露台上摆开瓜果糕点,就那样在湖里漂了许久,最后还抱在一起睡着了。”

  她甚少提起过去的事,晴岁听着新鲜,便问:“那后来呢?”

  后来……

  陶令仪怔了怔,后来自然是被燕臻抱回了长乐殿,而后又是吃了好一通教训。

  想到这些,原本的兴致突然一下子全没了,她垂了垂眼睛,说:“后来我也不知道了,当时睡着了。”

  晴岁虽然话多些,却很有眼力见,一眼就瞧出陶令仪心绪不佳,自知方才定是说错话了。

  她忙住了嘴,又去外间忙活去了。

  陶令仪倚在窗边,却不是在想燕臻,而且想到了许云宁。

  算起来许云宁已经逃婚几个月了。

  不知道她是到哪里去了?

  如今两人都不在京城,可有江湖再见的可能?

  她不免又幻想着两人若是见面之后,便能携手游一游江南,总比从前在宫里时自在。

  她认识的人不算多,许云宁算是一个让她牵挂的。

  只可惜大雍地广人多,哪里有那么容易碰见呢。

  她叹一口气,不再去想。

  正好饭菜都做好,主仆三人围坐在一张小桌上用了晚膳,便分别去睡了。

  翌日午时,船停靠在饶州码头。

  陶令仪扶着晴岁的手臂上了岸,打量着饶州城的河景。

  陌生却不让人生怯。

  她离得长安越来越远了,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第48章 警觉11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美人在逃免费无删+番外章节

正文卷

美人在逃免费无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