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三年156

  有好几次燕长风来回禀事务,看着燕臻愈发清减的面容,都会忍不住地劝:“无论为了什么,陛下还是要保重龙体才是。”

  燕臻总是会说:“朕心里有数。”

  因为他知道,自己总有放下政事的那一日,可若是因为他离开长安就朝政不稳,无论因为什么,簌簌心里必然愧疚。

  簌簌不在,他整日除了在紫宸殿里发呆作画,就是将自己淹没在无数的奏折之中。

  偌大的紫宸殿分外安静,燕臻时常就这样将自己关在内殿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只有日复一日流过的光阴才知道,他是如何在这样寂寞中熬过那日增不减的思念。

  -

  簌簌离开的第三年。

  也是燕臻将自己囚在紫宸宫的第三年。

  正元十五,上元节。

  礼部几个月前就送来了折子,请示燕臻今年的上元节宴会如何操办。

  其实这些小事本不用过问他,但是因为燕臻将自己关在后宫太久,这些年的所有节庆宫宴全都推了不办,朝臣一开始还为此上奏,但渐渐的,谁都拗不过他们的陛下,也就只能由着他去了。

  但是这一次,燕臻却出乎意料地安排了宴会,并且如从前一般,场面盛大。

  知道贤妃娘娘其实还活着的毕竟都是近臣,更多数的臣子都觉得这是陛下想开了的前兆。

  宴会上,看着神采奕奕的陛下,纷纷举杯相庆,畅享美好的明日。

  只有燕长风俊眉轻蹙,看着御座上如同变了个人的燕臻,微叹着起身。

  “陛下。”

  他的位置离着燕臻本就不远,平日敬酒完全可以站在原处,可是此时却一路走到了阶下,拱手行礼。

  燕臻对于他的行为并不意外,朝他抬了抬手,“皇叔请起。”

  说完对一旁的薛呈吩咐,“给皇叔看座。”

  不远处加了一个位置,燕臻示意了一下,燕长风抬步坐下。

  没等燕臻开口,燕长风主动问道:“陛下,可是已经决定了?”

  他是为数不多,知道真相始末的人,虽然燕臻始终没有说过他的决定,但是这些年,他对燕臻也算了解,隐隐约约能够猜到些。

  燕臻并不隐瞒,点了点头,而后举杯看向燕长风,“朕离开后,有劳皇叔了。”

  燕长风沉默许久,才又问出了那个问题,“陛下,你可知道,你现在是在做什么?为了一个女人,当真值得吗?”

  燕臻的回答同三年前一样,他认真道:“只要是她,就值得。”

  燕长风不自觉一怔,竟然不知道能够再说什么。

  燕臻道:“从朕知道自己的身份那一日,就是为了皇位而活,我做的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登上皇位,我以为这是我想要的。”

  “可是现在想想,孤家寡人,有什么好的?”

  燕长风沉声道:“只要陛下愿意,一切都不会是这个局面。”

  燕臻却说:“朕只是觉得,或许朕并不适合当这个皇帝。”

  燕长风虽然隐约猜到燕臻是要为了陶令仪离开长安一段日子,却怎么都没有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掌心一松,握在手里的酒杯跌落,醇香的流水没入柔软的羊毛地毯,洇出一块深色的痕迹。

  “陛下切不可有这般想法,您是……”

  他肃着一张脸,想要劝阻,燕臻却看着那一滩深色的酒迹,轻声道:“离开长安这些年,簌簌连喝酒都学会了。”

  燕长风搭在椅背上的青筋暴起,强忍着没有说什么。

  燕臻浑然未觉一般,自顾自的把话说完,“朕若再不去见她,只怕她乐不思蜀,连我是谁都忘了。”

  燕长风实在没有忍住,“陛下,您是皇上!”

  燕臻哂笑一声,“就是因为朕知道朕是皇帝,所以才会等这三年。皇叔,难不成我登基以来,有懈怠过政事?”

  “……不曾。”

  燕臻道:“如今的大雍早就不是先帝在时的大雍了,海晏河清,朝政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不枉我这三年宵衣旰食,日以继夜。”

  “皇叔,朕知道,你会帮朕的。”

  他不自觉地轻触手腕,能清晰地摸到一片竹叶,他笑了笑,说:“如今,也到了朕可以歇息的时候了。”

  燕长风无奈地长叹一声,许久,妥协似的问:“陛下要去多久?”

  这话倒是把燕臻问住了,他也不知道,簌簌多久能原谅他。

  燕长风看着他轻蹙起的眉眼,决定道:“一年时间,到除夕。”

  “陛下,无论如何,除夕佳节,你必须要露面的。”

  -

  京城的事,陶令仪一概不知,也不关心,燕臻给她的那封信被她压在了箱奁的最底下,再也没有打开过。

  初看那封信,说不动容是假的,可她既然已经决心离开,就没必要再为了那些虚无缥缈的感情而停留。

  因此,她把那信藏起来,也是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阿英,包袱都收拾好了吗?”

  陶令仪坐在院中,扬声唤道。

  没多久,阿英拎着一个小包袱出门,“娘子,可以出发了。”

  凉州附近有一个远近盛名的梨园,所属当地的一个大户,陶令仪刚到凉州的时候就想去看,只是那时已经是六月底,早已过了梨花盛放的时候。

  第二年的春日凉州发了大雨,路程牵绊,陶令仪也没有去成,

  如今已经是她在凉州待的第三年,自然要早早前去一睹究竟。

  据传梨园的主人是当地一个有名的胡商,只要交上十两银子,就能在梨园里长住十日,且包管食宿,陶令仪慕名而来,交了二十两银子,带着阿英住进了梨园最偏僻的一处角落。

  这梨园远在郊外山上,远离喧嚣繁闹,陶令仪前两日并没有急着出去赏花,毕竟梨树林里人山人海,在人群中赏景终究失去了几分意趣。

  第三日,园中的人果然少了许多,陶令仪与阿英走走停停,折了不少梨花,想要回去酿梨花酒喝。

  到了午时,她们没有回住处,而是随意找了一个凉亭歇下。

  梨园中随处可见婢女侍从,只要吩咐,便有茶水点心。

  陶令仪招呼了一个绿衣婢女,“这位姐姐,可否能给我们送两份米糕,一壶清茶来?”

  绿衣婢女笑着应是,很快退下了。

  此处偏僻安静,无人说话的时候,甚至能听到清晰的风声,拂过树枝,卷起几瓣梨花,如细雪落下。

  “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她不禁轻叹,“这千亩梨园,果然名不虚传。”

  阿英没读过书,听不懂她念的诗,眼里不由得一片茫然。

  陶令仪轻笑一声,“只是忽然想起,旧时在长安,我家也曾种满了梨树。”

  定国公府很大,她所居的院子,比宫中的长乐殿的两倍还要宽敞,渐渐长大,陶令仪知道自己的身子不适宜出远门,便命人在院子里种了许多花树,好像这样就算是游遍千山万水了似的。

  其中春日她最喜欢的就是梨树,雪白的梨花落在肩头,好似覆了一捧洁白的雪。

  她冬日里一向不得出门,只能借着梨花来满足一下心愿。

  只可惜世事流转,故居不在,她已是在外漂泊许多年了。

  陶令仪说完这话,阿英还没有来得及接这话,就听得一道男声从不远处传来。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

  “簌簌可是想家了。”

  这声音低沉且温柔,好似空中勾出了一道清韵琴音,悦耳动听。

  陶令仪听着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不自觉一怔,而后转头看过去。

  一身月白锦袍的燕臻立在一颗梨树之下,簌簌雪白落在肩头,竟显出几分温润如玉来。

  凤目矜贵,远远往来,好似已经在那站了千百年。

  作者有话说:

第66章 三年15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美人在逃免费无删+番外章节

正文卷

美人在逃免费无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