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而如今我们自己的中药厂却常年亏损。”
  这个话题无疑是叫人心情沉闷的。
  “没事,事情总要一步一步来。如今眼看青山中药材培育基地开始盈利,不少地方开始重视药材培育,不在贱卖出口。国家不傻,眼见其他国家重视和觊觎,也会采取行动。
  这不,中医院重症试点不就是嘛。至于中药厂,不仅涉及到药方,还有经营,各方面,都要一步步来。”主要是他对这一块也不过了解个大概,至于真要上手操作,也不一定能玩转开。
  做买卖,又不靠武力,不然他还等什么。
  需要大量的精力经验,统筹安排,计算时机人心........
  想想都是叫人头疼,沈默和萱草眉头紧皱。
  又跑过来偷听的沈婵眼睛咕噜一转,这个问题她到是可以解决,也很感兴趣,不过,现在还不时候。
  她手头摊子撒开了,资金看着多,但是都有安排。
  且等一等,到时候给阿哥,某人一个惊喜。
  不过日子一晃,沈默还没等到某人的惊喜,就先被惊跳了。
  第132章
  家里孩子们都送了出去, 转眼一个个都大了,工作的工作,读书的读书, 但是沈家却不没一下子静了下来。
  随着这些年沈默的名声越传越远,特地赶来求医的人了络绎不绝。
  国内的不说,还有不少港台,早已移居海外的华人。
  因此, 如今沈家瞧病的地方早不是原来自家小院,而是特意花钱在村子口划拉了一块面积不小的地盘,修了座古香味十足的中医馆。
  这样一来, 不仅挂号缴费, 看诊治疗, 药房抓药的地盘更加明晰, 如今还增添了住院区和食堂。
  这些年, 沈阿爷沈阿奶年纪到底上去了, 那怕如今他们瞧着比同龄人康健多,但是沈默说什么也不同意两老跟着众人下地。
  只是这样一来,时间长了两老不免有些蔫蔫的。
  沈默琢磨了会,便把医馆边上多添了做小院充做食堂,由着他们两老管着, 又抓了大东过来帮着打下手。
  正好这家伙除了农忙那几日, 其他时候多闲着, 无聊的都快在家数乌龟了。原先大姑和姑父是打算让他学好种植草药,把人塞进药植基地,往后也能有份工做,拿工资。
  那怕如今时代变了,下海奔着赚钱去的人多了。但是人们心里对集体工厂这样的铁饭碗还是充满了向往的。
  何况这些年, 草药种植基地赚的钱越来越多,紧跟着不仅村里不少人家拿到红利,里面上班的,不管是搞种植,洗药,切药,炮制的师傅,个个福利都是不错的。
  这样一来,盯着草药基地工作的人就少不了了。
  竞争一大,想要把大东塞进去,那就难上加难了。进不了种植基地,大东虽然有些伤心,但是不多。不过这样一来大姑和大姑父就越发愁了。
  现在大东被沈默叫到医馆帮忙,跟着自家老娘/岳母学些本事,也是好的。
  至于沈阿爷沈阿奶,年老到头,竟然要揽这么大活,别小瞧沈默这个中医馆,随着经济迅猛发展,手里有钱的人越来越多,且不像以往一样,出行多有各种限制,如今除了来瞧病的,还有不少来调理身体的。
  一来二去,医馆食堂里如今每天吃饭的人,最少的时候都有几十个,更不要说多的时候。
  有了事业,而且还是帮着自家孙子干活,沈阿爷沈阿奶如同人生焕发第二春,整天干着活还乐淘淘的。
  随着食堂吃饭的人越来越多,沈默只得让陆祈又招了几个人,洗碗,收拾食堂,切墩子分派下去,两个老人大东也能轻松许多。
  不过,沈默前脚给人解压,后脚沈阿奶和沈阿爷又琢磨出新的活来。夏来橘子挂果,人就收集橘皮,细细的清洗了切成丝,放入大铝锅里,配上比橘皮多一倍的白砂糖,添水慢慢的煮熬,等到黏稠,改成微火。
  糖渍橘皮膏就成了,用玻璃瓶一罐罐的装好,整齐的摆在新开的窗口。
  开胃理气,止咳化痰,沈家出品的东西总是错不了的,不爱吃药的人便喜欢顺手带上一瓶。
  等到回了家打开,一人挖上一大勺,冲水,酸酸甜甜易开胃。老人,小孩都爱这个味。
  待到院落边凉亭的葡萄藤挂果,窗口上便又摆上葡萄蜜膏,通便清腹。
  一年四季,随季而变,也成了沈家中医馆的一大特色。、
  待到寒风将一树树吹的凋零,医馆前院迎门前养了鱼和睡莲的两大水缸悄然浮起了碎冰,天气一日比一日冷了起来。
  这是又入冬了。
  忙了一个早上,沈默穿着白大褂带着口罩从诊室出来,虽然他到现在依然不大明白为什么这个世界的医生都要这么穿着,不过倒也给他省了不少事情。
  免得遇到一些年轻的患者,自个身体什么情况不大关心,尽逮着他问东问西,没得烦人。
  顺着一排排隔院用的枸杞矮株,朝右边走了会儿,就闻到熟悉的浓郁橘柚甜香味,入了冬后阿爷他们又改熬上橘柚蜜膏。
  沈默加快了些步伐,刚踏进食堂,这会儿已经没什么人了,只零星分坐着几个,都是他们这住院部常驻老客户了。
  这会儿见到沈默,隔空礼貌的点头打招呼。等得沈默点头回应后大步朝着窗口去后,这才长长的叹了口气,托国家的福,给他们找了处好地方,好大夫调理身体。

第132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修士的七十年代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修士的七十年代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