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殿前香(七)


  这般对比不可谓不难堪。
  如今巫庭遭受厌弃,自小生活在其阴影之下的孩子不知心中几多快意。
  别笙坐在圆凳上,手指无意识的在桌子上划拉,雍朝皇子十五岁才会开宫建府,巫庭如今只有十四,距离出宫还有一年,他与巫庭交好,就等于站在了巫羽的对立面,想要平静度过这一年,只靠夏元淳的庇佑显然不够。
  雨水迸溅之声入耳,别笙心中渐渐有了思量,他起身将换下的靴子交给内侍,走到木柜前另挑了一双。
  回到行思堂的时候,还不到上课的时辰,前排的几位公子聚在一起说着话,听着有些杂乱。
  别笙只看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他走到巫庭身边坐下,将靴子放在了两人中央,“一直穿着浸了水的靴子,免不了要受寒,到时候不仅要喝药,娘娘也会担心。”
  别笙点到即止,并不强求巫庭一定去穿。
  巫庭原本不欲动作,只是听别笙说到母妃,眸光才有了几分波动。
  半晌过去,他弯身换上烘的干簌簌的靴子,那股子寒气顿时消去许多,他抿唇道了声“多谢。”
  此时还未上课,耳畔皆是喧喧嘈杂之声,别笙趴在书桌上,听他道谢,水润的杏眼半弯,淌出了一点笑意。
  许是被别笙的情绪感染,巫庭的唇角同样扯了一下。
  两人说话的间隙,一道清癯的身影缓缓走到了堂上,他用戒尺敲了敲书案,屋子里的杂音很快消弭。
  太傅摊开书页,翻到上节课讲到的位置,开始讲学,“今日讲《书经》的虞书——舜典,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
  先通文章,明句读,后通文义,明其理,两个时辰下来,别笙着实有些吃不消,直到要用午膳了,他的脑子里还堵着太傅口中的经义。
  巫庭见他眉毛揪成一团,捏着书在他眼前晃了晃,“该用午膳了。”
  别笙回过神来,他迷迷瞪瞪的看着巫庭,问道:“殿下全都听懂了吗?”
  巫庭微微颔首。
  别笙忍不住露出了些直白的羡慕,他从前脑子不差,只不过学的是理科,与这些经史子集扯不上半点关系,听太傅讲学时,即便有原主的记忆,还是有些跟不上。
  “回家之后多温习功课。”
  巫庭想了想,又添了一句,“太傅明日会考校今日所学。”
  别笙闷闷“哦”了一声。
  第7章 殿前香(七)
  收拾好东西,两人一前一后出了行思堂。
  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没有空余的食案了,别笙心念微转,大概明了其中因由:往日里,学子们惯爱到依傍着泮迟的花廊下用饭,浓荫之下,清凉又不乏雅趣。
  如今雨水连绵,自然只能缩在归粟阁中。
  别笙正要朝着取食之际,耳边响起了几声稀稀拉拉的“见过五殿下”。
  并不怎么听得出敬意,更多的是讥讽嘲恶。
  他抬目望去,见礼的三五人端坐在食案后,连起身都觉得多余。
  四下环视,周围的人对这种场面大多投以漠然的视线。
  都说上有所好,下必行焉。
  掌权者的喜恶,决定了下面的人对巫庭的态度。
  也许有人觉得巫庭无辜,但却改变不了什么。
  面对落在身上的恶意,巫庭眼神没有半分波动,他取过食盒,转身踏出了归粟阁。
  青色的衣袂在别笙的余光下转瞬便要消失,别笙脚下的步子顿住,取过食盒后跟了出去。
  刚出阁楼,一阵浃着湿寒的冷风扑过来,叫他就忍不住拢了拢衣领,他小跑着跟上巫庭,唤了声“殿下”。
  巫庭淡淡“嗯”了一声,没问他为什么跟上来,也没有赶他走。
  待寻到避风的角落,巫庭蹲下身子将食盒放在地上,取出一碗冒着热气的面食开始用饭。
  行止随意,却不叫人觉得粗鄙。
  廊庑本就昏昧,几缕天光错落,叫巫庭隐没在暗处的眉眼愈发沉寂。
  别笙没说什么安慰的话,这个时候无论说什么,都不免苍白,他看着巫庭碗中光秃秃的面条,又看了看自己碗中泛着油光的肉片,默默挑起一半浃在了巫庭碗里。
  巫庭抬眼看他,黢黑的瞳孔看不见一丝光亮,让人无端想到了万仞之下的湖泊,因着没有日光照耀,成了一潭波澜不惊的死水。
  别笙被他的眼神吓了一跳,他杏眼微睁,抱着碗僵在那里。
  巫庭问道:“你做什么?”
  别笙嗫着嘴,解释道:“这个肉片太腻了,我不爱吃。”
  他双手乖乖捧着碗,一双黑白分明的杏眼带着怯意望向巫庭,叫他方才生出的戾气消弭了些许。
  他凝视着他良久,而后缓缓道:“是吗?”
  别笙虽然不舍,还是轻轻点了点头。
  巫庭见他口不对心的模样,心底忽而生出了一点别的心思,他将碗放到了别笙面前,示意道:“既然不爱吃,那就都给我吧!”
  别笙看着伸到面前的碗,嘴角下意识撇起,有些不情愿的模样,可自己说的话哪有收回来的道理,他迟疑片刻,慢吞吞的把肉片浃了过去。
  巫庭见他委屈的眉毛都耷拉起来了,眼底藏了一抹笑意,胸中戾气无声散去。

第7章 殿前香(七)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在古代当伴读的日子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在古代当伴读的日子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