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文秀(一)


  我不能不多想。
  我并非害怕他跟我争皇位,而是害怕我们兄妹二人的感情不复从前。
  哥哥笑着说:“我可不想在想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被一群人喷着口水怼。”
  他揉了揉我的头,宠溺一笑:“跟你一个人吵架我都吵不赢,何况满朝文武?”
  我跟他一起笑了起来。
  是啊,哥哥性格温和,哪里应付得来咄咄逼人的文武百官?
  后来,我荣登大宝,哥哥辅佐我十年后,不顾我的阻拦,乘上了巨大的远航船,驶向更加辽远的天地。
  在我漫长的担忧中,哥哥将许多年前娘亲口中所说的,能养活更多人的高产农作物带了回来。
  这终于让我想起来,我们在江南时,娘亲问我们看到了什么,原来哥哥说的是看到了他们如此辛苦,却只能混个温饱。
  娘亲对哥哥说,或许在遥远的海外,有更加高产的农作物。
  我记住了“兴教化,育人才,改进工具”,而哥哥记住了“海外有高产农作物”。
  他说海上风浪很大,遇见的危险多不胜数,可每当生死一线,他都想着,他的妹妹还在等他。
  这个念头支撑着他劈风斩浪,把舵弄潮,也要回家。
  爹爹和娘亲在晚年没有哥哥那么多的精力折腾,只是在大禹各地游历,写下所见所闻。
  我坐在凤座上,从他们笔下领略了大好河山,盛世长安。
  第910章 文秀(一)
  我出生于西北一户普通门第,家中不算富裕,也不算贫穷,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我家是开书铺的。
  我父亲是个秀才,屡试不第后,用不多的积蓄开了间书铺,自己抄书,也花钱请读书人抄书,最后把抄来的书卖掉。
  从我有记忆开始,便在充满墨香的书铺里来往穿梭。
  父亲不是迂腐之人,他会在闲暇时刻教我读书识字,带我领略书中大千世界。
  我八岁时便会拿起毛笔,帮家里的书铺抄书了,虽然字迹不好。
  我父亲曾经感慨过:“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古诗,八岁通子集,吾女是个天才啊。”
  可往往他在感叹这句之后,又会加上一句:“可惜你不是男儿,不能参加科举,否则,朝堂之上,定有你一席之位。”
  我微微一笑,当时不太懂,我读书是因为喜欢读书,而非想要科举做官。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旦开始看书、抄书,就像是着迷了一样,不知昼夜,不知饥饱,连千字文,百家姓都能看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有一次,书铺里遇见两个客人打架,我痴迷于读书,浑然未觉。
  等他们打完,都在我父亲的调解下握手言和了,我才看完最后一个字,从书中的世界走出来。
  一个客人笑着打趣我父亲:“文秀才,你是个书呆子,怎么也把自家女儿培养成书呆子了?”
  我父亲打了个哈哈:“我女儿喜欢读书,就让她读嘛,反正我家书多,放着也就放着。”
  我原本以为我能在父亲的关爱下,把书铺里的书读完,直到那一天来临。
  在那一天来临之前,我已经在读书时,隐约听到父亲愁眉苦脸,和几个好友谈及西戎、叩边、顾家军之类的话,但书太好看了,我便没有抽出精力多去了解。
  直到一个很普通的清晨,我被屋外一阵嘈乱的声音吵醒。
  睡意惺忪时,母亲惊慌失措地跑进屋,手忙脚乱地帮我套好外衣。
  看着母亲惊慌失措的表情,我也紧张起来:“娘,发生了什么?”
  母亲道:“西戎人杀进来了!”
  我就算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也知道西戎人的凶狠:“边关将士呢?”
  母亲满眼泪水:“死的死,跑的跑!总之,边关破了!”
  母亲拉着我的手,急匆匆要出去时,我还顺手拿了我昨夜未读完的书。
  可等我们跌跌撞撞出去,西戎人的铁骑已经冲进书铺。
  我看到父亲逃跑不成,被一个粗壮的西戎人一刀砍杀在地,鲜血喷溅到一本本被他精心保护的书籍上。
  我下意识就要尖叫出来,母亲赶紧捂住我的嘴,带着我去了灶房,把幼小的我塞到炉灶里。
  “文秀!你记住,一会儿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出声,更不要出来!”
  “如果你能活下去,千万别忘了国破家亡之恨!杀父弑母之仇!”
  说完,母亲就抄起灶房里的菜刀,尖叫一声冲了出去。
  “我跟你们拼了!”
  母亲知道西戎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她不像我身材矮小,能躲进灶膛。
  她躲不了的。
  于是她拿着菜刀,用尽全身力气想为父亲报仇,怕是连西戎人一根头发丝都没砍断。
  灶膛还留着昨夜烧火的余热,里面黑漆漆的,我什么都看不见。
  只能听到母亲的哀嚎和咒骂,以及西戎人的狂笑。
  当母亲连最后一点儿声音都消失了,我已然泪流满面。
  我知道,母亲也死了。
  紧接着,两个西戎人大摇大摆走了进来,他们很快将灶房搜刮一空,家里养的母鸡咕咕直叫,被他们一刀抹了脖子,装进一个血淋淋的麻袋。
  柴灰让我想不断打喷嚏,我只能捏住鼻子,闭紧嘴巴,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儿声音来。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第910章 文秀(一)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玉谋不轨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章节

正文卷

玉谋不轨章节列表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