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他养了个女儿,好歹也供她吃穿养大了她,本就指望不上女儿养老送终,现在能得个好女婿的话,他当老子的能享什么女婿福啊,还不是都为了阿瑶好。
  总比别人家里把女儿卖了换钱,或是许给什么穷泥腿子的要好得多。
  真是可怜他一片慈父之心。
  第74章
  花了几天的功夫, 刘雷雨种在灵田里的人参苗长大了,全都被她移栽到了静山上。
  有牛桂花在, 刘雷雨原本打算在山腰出开垦的药田, 都被她快手快脚收拾了不少出来。
  这里头也有刘香月的功劳, 她原本是不想干的,但母亲直接放了话出来, 刘香月每开出一块田才能领到一天的饭吃,多干多得, 还有赏;活计没干够的话, 那就只能饿着。
  就这样有了两个帮手,刘雷雨很快也在药田里种下了不少药材。
  而院墙修葺起来更是方便。
  刘雷雨家待人客气,匠人们来做活, 刘雷雨家是包饭食的, 牛桂花手艺还行,家常菜做的味道都不错,顿顿管饱还有肉吃,匠人们吃的满意, 手下的活计自然也干得又快又好。
  前后总共就十来天的时间,静山就变了一副模样。
  山脚下有一条浅浅的小溪,距离溪边不远建起了一排房子,吴成一家率先搬了进去。
  李叔李婶儿整天笑的合不拢嘴,他俩把自家养的鸡鸭也都捉了过来,在房前搭了鸡窝鸭棚,屋后开了荒地种些小菜。
  会过日子的人, 不论到了哪里,都能收拾出家的感觉来。
  沿着吴成新家旁边的路上山,拐过一个弯就到了刘雷雨家的宅子。
  大门还是原先的模样,但院墙已经高出了一大截,哪怕是吴成这样身手敏捷的,轻易也翻不过去。
  山上开出了一块块的田地,田里种下的种子还没发芽,裸着褐色的泥土,与旁边碧绿的山林形成鲜明的对比。
  刘雷雨每天都要过来巡一回山,静山的所有变化,都一天天映在她眼里。
  她看着这一切,心中欢喜的不行。
  而阿瑶家里也有好消息,阿爷的身体歇了十来天,已经基本恢复过来了。
  他能吃能睡,行动自如,此前的中风一点后遗症也没留下,恢复的跟常人一样。
  过去的十来天以来,刘雷雨和阿瑶每天夜里轮流睡在阿爷房间外头守着他,这期间花费的满腔心血,总算没有白费。
  不过阿瑶仍放心不下,又特地带着阿爷去了一趟黑瓮城,找大夫请了平安脉。
  亲耳听到大夫说阿爷的身体没有大碍,只需要再慢慢调养就行的时候,阿瑶当场喜极而泣。
  正月廿八是个好日子,黄历上头写着诸事皆宜。
  刘雷雨家里便定了这一天,送聘礼去阿瑶家。
  这天一大早,李婶儿就换上了新做的衣裳,乘坐着马车从刘雷雨家里出发。
  刘雷雨在前头赶车,杨氏也坐在马车上,马车的车厢特地拆了下来,满满一车米粮鱼肉堆得满满当当。
  马车从村子里不紧不慢的走,有好奇的人看见了,便来问问怎么回事。
  李婶儿正等着这一刻呢,她声音朗朗喜气洋洋的告诉大家,这是刘雷雨与陈瑶定亲啦,她作为媒人,正往女方家送聘礼去呢!
  这个消息,简直如同一道惊雷,将整个双峰村都炸了起来。
  “刘雷雨?是死了的刘大柱家的?”
  “他什么时候跟陈瑶定亲啦?前头不是还听说陈瑶跟刘书贤不清白吗?”
  “别人瞎嚼舌头的吧,你看陈瑶家里和里正家里,都没什么动静。”
  “乖乖,那一车聘礼,算算得值多少钱!”
  “看不出来,那刘雷雨家里有点底子啊!”
  “可不是,最近老看他家往静山跑,我看静山脚下多了一排房子呢!”
  “那不会也是刘雷雨家的吧?”
  ……
  羡慕的,嫉妒的,眼红的,向往的,什么声音都冒了出来。
  刘雷雨就这样在人群的簇拥下,一路被“护送”到了阿瑶家门口。
  阿瑶家房门大开着,阿爷独自坐在堂屋里,招呼刘雷雨把车赶进院子里来。
  看热闹的人到了这时候,终于也信了两家是当真结了亲。
  于是,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说着恭喜恭喜,走进院子里来瞧热闹的人多了起来,阿瑶家的院子从前瞧着宽敞,这会儿竟然也挤满了人。
  李婶儿热热闹闹说着吉利话,说两个孩子是何等的般配。
  杨氏与阿爷高坐在堂前,阿瑶泡了茶送上来,又含羞的退到了厨房里。
  刘雷雨则跑前跑后把聘礼全都从马车上卸下来,堆放到堂屋的桌子上。
  她买的东西实在是多,足足跑了好多回,累的出了一头的汗,尤其是那两条足足有刘雷雨大半个身长的大鲤鱼,盛在水盆里,刘雷雨根本端不动,还是有热心的村民帮着搭把手,三四个人一块才连盆带鱼送到了阿瑶家廊下。
  大青鱼在水里一甩尾,水花四溅,大家也都跟着大笑起来。
  陈达一家三口赶着马车回来,刚刚一进到双峰村口,就发现了不对劲。
  上次他们回来时,村人对他们的态度大多是爱答不理的。
  陈达一个个主动交好,好不容易才营造出了“浪子回头”的局面。
  但后来因为传出了对阿瑶不好的风声,村人对陈达的态度不免又冷淡了起来。

第74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女农夫与小娇娘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章节

正文卷

女农夫与小娇娘章节列表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