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227


  “去听听看他的说法,问问他这些年去了哪里,为什么回不来,看看他是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爱戴的好父亲。”
  阿瑶这样劝慰着刘雷雨,然而她说着说着,忍不住声音也哽咽起来。
  “若他当真是个好父亲,我与你一起孝顺他敬爱他;但倘若他确实让你和娘都失望了的话,我们就离开他。”
  刘雷雨看着阿瑶,她眼中蒙着泪水,视线有些朦胧,但阿瑶坚定的目光依然照进了她的心里,给了她无比的勇气,去面对这一切。
  只见她点了点头,用力的应了一声:“嗯!”
  房间里头,杨氏已经在跟刘大柱说话了。
  一别多年,但杨氏依然跟从前一样,坦然的唤他“相公”。
  可是刘大柱却不敢应。
  杨氏看着他气若游丝的虚弱模样,只当他是太累了,也没有在意。
  等刘雷雨和阿瑶走过来之后,杨氏还给刘大柱介绍起了她俩。
  “这是我们的孩儿雷雨,这是儿媳阿瑶。”
  刘大柱目光中露出一些喜意来。
  然而刘雷雨看着刘大柱,她心里知道她该叫一声爹,刘大柱也在等着她,阿瑶握着她的手也给了她支持的力量,可她就是开不了口。
  刘大柱的目光仿佛暗了一点,不过他很快又重笑起来,只见他招呼着刘雷雨:“孩子们都好,好,都坐吧,桌上有些点心,拿着吃!”
  刘雷雨眼巴巴的看了一眼杨氏,见杨氏点了点头之后,她拉着阿瑶几乎是落荒而逃。
  刘大柱目送着她俩背对着床的方向坐下,他收回了视线,回头来跟杨氏说话,他记得当年杨氏怀的是双胎:“雷雨是大儿还是?”
  杨氏目光一黯。
  刘大柱看懂了,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然而却也不敢再问什么。
  许久之后,他才对着杨氏开口:“这些年,苦了你了。”
  这注定是个不眠夜了。
  刘大柱跟杨氏简单说了说他这些年的生活。
  十多年前他被刘里正兄弟几人从悬崖上推了下去,他坠落崖底之后竟然意外没死,反而顺着崖底峡谷中的流水被一直冲到了美人岭下游。
  美人岭本就是南诏国与邻国的天然分界,刘大柱坠崖时摔破了头,昏迷不醒的他被邻国的一位好心老大爷捡了回去,等到被救醒时,就失去了记忆。
  他在老大爷家里养了几年的伤,后来就成了老大爷的养子。
  老大爷家里是邻国的军户,后来他就应征上了战场,直到被杨启带回南诏国京城。
  这一切经历跟杨启说的也是一样的。
  当年刘大柱在双峰村时,身子就有暗伤,又是坠崖又是从军,这些年早就彻底垮了。
  他跟杨氏说了大半个时辰的话,整个人就累到了极点,哪怕强撑也撑不过,昏睡了过去。
  这时天色已经微明。
  杨氏赶了刘雷雨和阿瑶去隔壁房间合眼稍微休息休息,她自己则在这小院中转了一圈。
  小院不大,统共就三间房,除了刘大柱住的那一间,另外两间也都铺了床褥,只是都是崭新的,家里干干净净,看不出平时有人生活的迹象。
  但小院的厨房里头有吃剩半袋的米粮油盐之类,刘大柱那模样,不像是能下地行走的,杨氏心里有数,估摸着平时刘大柱也不是一个人住在此处。
  她什么都没问。
  就着厨房的柴灶,杨氏洗米烧水煮了一锅米粥。
  她从碗橱里又找出了鸡蛋和腌好的咸菜,简单搭配了两个小菜。
  全都弄好之后,她自己先独自坐下来,安静的吃了一碗。
  热气腾腾的粥化作一股热流熨帖着五脏六腑,也让她的心安定了下来。
  她不是看不出来,刘大柱有事瞒着她。
  倒也不难猜,能住在这小院中照顾刘大柱,还能精心腌制咸菜的,该是刘大柱又娶了妻吧。
  杨氏尝了尝那咸菜的口味,吃起来格外酸辣,既不是美人岭那一带的口味,也不同于京城人的吃口。
  她心里便全都猜到了。
  杨氏自己吃完了,她另盛了一碗粥,用手背贴在碗沿上试了试,感觉冷热合适了,便端了送去房间里给刘大柱。
  刘大柱慌忙挣扎着要下床来。
  杨氏没依他,端了小饭桌放在床头,让刘大柱直接坐在床上吃了。
  刘大柱端起碗刚吃了两口,便听见杨氏问道
  “她是邻国人?”
  “你,你都知道了?”
  “有孩子了吗?”
  “没有。”
  “你让她去哪儿了?这里是她的家,你不该这样委屈了她。”
  杨氏抬起头来往门外看:“我这趟来京城有点事,过两天我们就回双峰村了。双峰村的刘大柱已经死了十几年。”
  刘大柱听见杨氏这样说,知道这就是诀别了。
  他心中苦涩,当年他坠崖之后失了忆,连自己姓甚名谁也都忘了。
  邻国那位救了他的老人姓朱,朱老爹家里只有一个女儿,恰逢征兵,年过六十的朱老爹只能亲自应征。
  他如何忍心?
  原本他想拜朱老爹为义父,代父从军,但朱老爹硬是将独生女儿许配给了他。
  他心里记挂着自己前半生那失去的记忆,一直不肯娶。
  谁料一晃十年,他也没能想起一星半点前尘往事来。

第97章 22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女农夫与小娇娘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章节

正文卷

女农夫与小娇娘章节列表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