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229


  赵皇帝藏在暗处,他自己并不露面,只让内侍代为传话,自己则将杨氏仔细打量了一番。
  对于杨氏的样貌,他相当惊讶。
  前朝的昏君是个相貌堂堂的美男子,他又喜爱美人,所以他的子嗣,无论男女都极其貌美。
  杨氏论年纪不过才三十出头,贤淑二位美人都比她年长,但仍是美艳如花的长相,然而杨氏已经是满面风霜了。
  赵皇帝悄悄问内侍:“确定没找错人?”
  “回皇上的话,此人是杨启亲自找来的。”
  现而今南诏国的这位赵皇帝,前朝之时,只是一位臣子。
  前朝的皇帝,是个荒淫无度,死得其所的昏君。
  赵皇帝亲手斩了昏君的头,夺下了这皇位,按理来说也算是大功一件。
  可他自己总觉得这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哪怕他自从登基之后,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南诏国治理的还算国泰民安。
  但他心底就是有根刺。
  所以他干了一件事情,他娶了前朝昏君的女儿。
  昏君一生极其好色,后宫佳丽三千。
  然而这样多的女子,最终能为昏君生下孩子的却寥寥无几,到昏君被夺位为止,他一共只留下了二子三女。
  长公主早已成婚,连同驸马死在了宫变之中。
  剩下两位前朝公主,就是赵皇帝冷宫之中的“贤淑”二位美人。
  然而无论赵皇帝怎么努力,“贤淑”二位美人都没能为他产下子女,赵皇帝一怒之下,将她二人彻底打入了冷宫。
  到了这时候,赵皇帝又听人说,昏君当年除了宫中众美人,在民间也有情人无数。
  曾有一位花坊千金,也为昏君生下过一个公主。
  “我不是。”杨氏否认了这个说法。
  京城里的那座花坊,她还记得那个地方。
  她确实在那座花坊里出生长大,但她的生母当时只是花坊家的儿媳妇,并不是千金。
  当年昏君路过花坊时,垂涎于杨氏生母的美貌,玷污了她。
  事后为了遮掩事态,昏君派人暗杀了花坊全家上下数十口。
  是杨将军正好路过,他不忍心,才将杨氏救了下来,收养成了义女。
  其实她是或者不是,赵皇帝早在看见她的模样时,就已经意兴阑珊了。
  他跟内侍说话:“听说,这杨氏只有一个儿子?”
  内侍回想起他看见刘雷雨的模样,先回答了一声是,随后有点犹豫,要不要把他看出来刘雷雨女扮男装的事情说出来。
  他这么一个迟疑的功夫,赵皇帝已经背着手走远了,对于要不要留下杨氏,也没给个安排。
  于是,内侍自行领着杨氏出了偏殿,打算将她送回杨启的侯府,只关照杨启最近别把杨氏放走,万一改天赵皇帝又想起人来,也能及时领进宫去。
  然而杨氏早有准备。
  只见她拿出了一只巴掌大不起眼的小匣子,递给内侍去看:“大人,请看这个。”
  内侍一看见那个朴素没有纹路的匣子,心中一跳。
  等她打开匣子来看,里头赫然是一块印。
  内侍只不过扫了一眼,看见了印章上头的龙纹,他心中大惊:“这?”
  那分明是前朝昏君的玉玺。
  杨氏交出了这匣子,面上倒轻松许多:“这是我生母所留之物,如今我愿将其上交。”
  她另外塞了银子打点内侍,内侍见状,便劝杨氏:“你还是在这里等一等。”
  他说完话,自己拿着这前朝玉玺,奔去找赵皇帝了。
  赵皇帝回了寝殿之中,内侍赶到之时,看见寝殿门外守了人,有人在里头跟赵皇帝说话。
  内侍便直接在门外角落不起眼处等候,寝殿中人说话时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倒叫内侍给被动听了个壁角。
  他这一听,却吓了个冷汗直冒。
  寝殿中不是旁人,正是杨启。
  而杨启正在跟赵皇帝说的话,也正是关于杨氏的。
  赵皇帝对杨氏没了兴趣,但他并不相信杨氏当真并非前朝昏君血脉。
  若杨氏生的是女儿,他还可以考虑见见,看看相貌如何。
  但杨氏却生了个儿子。
  他让杨启斩草除根。
  “献国侯对于自己的妹妹,可会动了恻隐之心?”
  杨启急忙表忠心:“她根本不是我杨家之人。我进宫前已安排妥当人手,这会儿已经送了消息出去准备动手了,那刘雷雨瞧着手无缚鸡之力,刘大柱也是个残废,绝对不会有什么意外。”
  赵皇帝满意的点点头。
  杨启便告退了。
  他出门前,倒看到了门外的内侍。
  杨启这个“献国侯”,名义上是个堂堂侯爷,其实就是个夹起尾巴的狗。
  谁也瞧不起他。
  哪怕对着内侍,他也是一脸讨好。
  内侍表面对他恭敬的应了,还亲自送了他一段。
  只是等到杨启一走,内侍立马将前朝玉玺送到了赵皇帝案前。
  杨氏献上了这枚玉玺,那就是立功了。
  赵皇帝重又起了兴致,将杨氏叫来,问问详细情况。
  杨氏一五一十答道,这玉玺是当年前朝昏君的一枚私印,他情动昏头之时,留给杨氏母亲的定情信物。
  事后昏君想要讨回这枚玉玺,然而杨氏母亲将其私藏了起来,才最终招来了灭门之祸。

第98章 22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女农夫与小娇娘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章节

正文卷

女农夫与小娇娘章节列表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