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门刚关上,背对着罗梁的郭牧便发问:“牧只有一个问题,先生是想生,还是死?”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百战百胜不如一战而定源自《华彬讲透孙子兵法》,这本书很好看,推荐。
  第42章
  案起第四日, 即六月三十寅时三刻,郭牧最后看了一遍本案拟卷宗,随后换上法吏官服, 官服为白, 象征清白公正,又戴上官帽, 一改平日里随和的模样, 变得严肃而冷酷。
  法吏,非吏, 乃辩法官,品级不定, 负责在公堂之上帮助执法官理清案情,拟定判罚,必要时还要为嫌犯或举告人作辩。
  公堂之上至多存在两名法吏,且法吏没有最终判案权,只有建议判案权。法吏乃公堂上发言最多者, 最易得民望,亦最易失民望。身为法吏必须公正,不得徇私枉法, 更不得武断专判,言行当万分谨慎。
  郭牧正整理衣袍, 小七风风火火地向他跑来。
  “牧哥牧哥, 刑部来人了, 好像是刑部侍郎吧, 脸色特臭, 说要看尸体。”
  快开堂了看尸体, 难不成尸体上有什么, 那个南江商会的商徽?郭牧颇是狐疑,但刑部当下与平衙平级,平日比平衙级别高,他阻不了,遂对小七说:“他要看就让他看,不过要盯着他,莫让他毁坏尸体。”
  “好勒!”小七刚答完,小八又急匆匆打远处狂奔而至。
  “老大,不好啦,安国公想把尸体抬走!”
  一个接一个,挑的时候真好。说来这安国公可谓古怪,他先前为其子大闹拂烟楼,且将新婚的周大人给找去为其子主持公道。昨日其子尸体被找到,去通知他,他却百般推脱不来认尸。今日倒好,天未亮就来这儿哭天抢地,完了快开堂要将尸体带走……不对,不是因为快开堂,而是因为刑部。如此说来,那商徽果真是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以至于安国公不愿让刑部发现。
  “老大,怎么办啊咱?”小八急问。
  “莫慌,让刑部侍郎去和安国公硬碰硬,咱们别管,左右有验尸簿在,尸体之用惟余下复检。而复检是刑部和大理寺的事,大理寺自不必说,刑部这不就来提前复检了,至于能不能复检成就与咱们平衙无关了。”
  又吩咐小七小八将嫌犯证人都看管好,一会儿走证可别出岔子。
  公堂大门将于卯时开启。此刻离卯时尚有大半个时辰,平衙外就已然聚集近百名百姓,皆是来旁观公审者,且仍有人源源不断往平衙来。守门的顶不住压力赶紧去通报,碰巧遇上正向门口走的郭牧。
  “郭大人……”门吏刚吐出这三字就被郭牧抬手打断。
  “我知,百姓太多,咱们这小庙盛不下。这样,你去喊几个弟兄,再拿一些空簿子和易携笔墨过来,要快。”
  “是!”门吏应罢,飞奔着去办。
  郭牧要作何?自是为救大理寺卿而铺路。尽管周大人什么都未言明,但郭牧晓得那位将此要案交给平衙不单是求公正,还是要借他郭牧之力从天牢脱身。
  至于周大人为何自陷天牢,郭牧猜测八成是和葛誉尸身上的秘密有关。若再细想,安国公本身恐怕也是周大人的目标之一。而那般置自己于死地应是为了引走相党视线,可惜似乎收效甚微。
  但如若这甚微的成效亦是其谋划的一环,那周霖当真是可怕。
  很快,门吏就找来二十几个衙差,并备齐郭牧所需之物。
  “很好。大家仔细听我说,一会儿我会告知百姓能进入平衙旁听公审者名额有限,并将百姓分成数队,每人负责一队。大家只须问百姓一个问题,即‘你想推举谁旁听公审’,另外要告知百姓不可选自己与亲属,只得选旁人,且每人需选三人。就这样,距离卯时还有约半个时辰,大家一定要尽快,不可太拖。待此案审毕牧还想坐东,请大家到迎君酒楼吃饭呢。”郭牧笑。
  “遵命!”众差齐声应,立刻竖四横五列阵,同时门吏为郭牧打开平衙大门。
  郭牧现身于百姓跟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成功让此间七百七十五名百姓自觉排成二十五队,衙差有序地开始问询记录。
  于卯时前,衙差不仅记录完百姓所推举之人,还将被推举次数最多的人尽数筛选而出,可以说甚是能干,令郭牧颇觉满意,并由衷感到自豪。
  要知道他刚来平衙就任之时,这些家伙就差散漫到与落叶一同铺满平衙前院了。如今“娃儿们”都长大了,郭牧这个“老父亲”怎能不欣慰,虽然大家仅是从目不识丁成长到勉强认字的程度。
  话说回来,最终选拔出三十四人作为旁听者,这三十四人就是七百多人中人缘最佳者,同样也是令流言传遍大街小巷的最好人选。
  将三十四人带进平衙,升堂鼓恰好被敲响。远望,鲁大人与虎师爷皆已就位。近瞧,公堂两侧各十名堂吏已拔身昂首,“威武”在即。
  接下来——
  就等着吃周大人的答谢宴罢。
  思绪落,郭牧迈步踏入公堂。
  随之“威——武——”起,开堂公审。
  “当。”
  惊堂木一响,官老爷发话:“将那嫌犯三人押上来!”
  于门外侯着的衙差闻声跑进公堂旁的暗房,将未戴束具的嫌犯三人领出,公堂外为衙差看管的旁听百姓见之,不禁窃窃私语。

第42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大理寺卿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大理寺卿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