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这次宁王在江南呆的时间很长,一直到来年春天。
  终须分别,陈良为他送行,站在渡口,撑一柄素色纸伞,一身青衫,衣料轻薄色浅,斜风细雨为她作陪。
  淡淡衣衫楚楚腰,相对无言已销魂。临别无话。
  船渐渐驶远,宁王看着她在岸上伫立的身形,忍不住低念这个名字:
  “阿良,阿良。”
  她竟似听到了一般,在伞下微微抬头。
  宁王便笑起来。
  好在他明白的还不晚。
  无论是天下,还是阿良,他想要的东西,从来都明白的不晚。
  从相识到相知相伴都这样顺遂,有白头如新,有倾盖如故,宁王总觉得,他和阿良从第一眼见到,就注定好了。
  他总觉得有条看不见的线把他和阿良连起来。
  这次再离江南,宁王更加忙碌起来,他感觉得到,这天下快要变天了。
  如今一派太平繁华,但外有瓦剌虎视眈眈,内有皇帝为一个女人日渐昏聩,掌握实权的人中,没有一个人如宁王般为这天下忧虑。
  朱祐樘就跟他老子一样栽在女人手里,因为幼时在冷宫中长大的经历,弘治皇帝对政治以及人心非常敏感,也把宁王压得死死的,但吴贵妃进宫后,不动声色、潜移默化地成了第二个万贞儿。
  四王都以为吴贵妃不过是在媚主,独宁王一个看出来,她是在弄权。
  这位吴贵妃,志可不仅在后宫而已。
  这些年他们隔着看不见的棋盘对弈,若不是他宁王,大明可能真要再出一个曌呢。
  江山为盘,苍生为子¬——好大一盘棋。
  不在明面上的博弈中,宁王深知她是一个怎样可怕的对手,她手里最开始握着的资源那么可怜,起点如此之低,但终慢慢膨胀至此,宁王只恨自己不在朝中,无法制衡,战火已无法消弭。
  宁王知道,他总会和吴贵妃对面的。
  弘治十八年五月,皇帝驾崩。紧接着太子却没有登基,朝堂上下里外一片诡异的静默。
  这种情况下,郑王首先按耐不住,宣布皇帝遇害,太子被囚,故而起兵清君侧。
  宁王不屑于做这个出头鸟,但他在京中的密探报来消息,太子确实是被吴贵妃软禁。他不禁思索,这行为不像他了解的吴贵妃,她膝下无子,此时囚禁太子做什么呢?
  但他清楚地看见,时机已近,他下令麾下所有藩军将士,整军备战。
  烽火燃起之前,宁王去告知陈良,并且向她道别。
  陈良对天下大局同样看得清楚,对宁王来意毫无意外,宁王只怕战事不能速战速决,开战前来见她一面,屋都没进,就要上马再走。
  骑在马背上,宁王低头看仰望着他的陈良,步摇在她发髻边轻晃,丹唇朱颜,如此醉人,但绝不容易让人联想到红颜祸水,她黑白分明的眸子里没有焦虑、没有惧怕、没有担忧,看着他,清澈如湖水。
  宁王蓦然伸出手:“阿良,跟我一起去。”
  陈良竟不惊讶,抬手放在他手心,笑道:“好。”
  宁王握紧她的手用力一拉,将她带上马背,坐到自己身前,直奔江西。
  骑射是君子六艺之一,陈良倒也不弱,宁王麾下的吹花为她送来换洗衣物,她着了身妃色的骑装,箭衣小袖,玉冠束发,别有一番飒爽风流,腰上的银流苏格外衬得脸庞娇艳可爱。
  一路风尘仆仆到军营,宁王换甲,陈良笑道:“宸濠披甲不如公子模样好看。”
  宁王道:“你走过一次军营就知道我披甲好看了。”
  宁王果然带她一同巡视军营,直言这是宁王妃,但不说来历,宁王之前并未告知陈良要做什么,陈良却少见的地没有梳发髻,一身大袖衫再加鹤氅、披帛,行动间衣袂飘飘,长发纷扬,她走过营地边缘
  木条栅栏的时候,连宁王都觉得她不是此世间中人,立刻就要回去。
  宁王妃是谪仙下凡的流言不胫而走。
  这等流言最是无稽,但贫民百姓偏偏爱听这个,而且每至乱世,总有许多鬼神之说、天兆预言。
  在军营呆的短暂日子里,宁王试着让陈良管理军需后勤,原本还担心她年幼没有经验,陈良倒很快上手,打理得井井有条。
  宁王的旧部无法因为她的年龄和容貌而轻视她,她眸子清凌凌地看过来时,似乎有种慑人的力量。
  不足一月,京中传来消息,吴贵妃自立为帝。
  一收到这个消息,宁王立刻起兵。
  这时候比起郑王的急不可耐,宁王更多了真正大义的名分。他下令全军缟素,为先皇戴孝,大军开拔,直奔京城。
  宁王明白了吴贵妃的反常举动,她不想要长久的隐居幕后,而想风光人前,哪怕名不正言不顺地执掌江山,哪怕只有短暂时候。
  但他又有了新的疑惑,以吴贵妃的手段,潜移默化,徐徐图之,过了朱厚照一朝,再自立,要容易安稳得多,缘何这样急?
  起兵后第一日扎营,讨论完军情,宁王回到营帐,陈良也换了素白丧服,鬓边簪着白花,正坐在案前看他的行军布阵图。大帐里只在她身后有两盏灯,火焰幽幽跳跃。
  灯下看美人,摇曳的火苗下陈良平添惑人,宁王含着点得意地想,宫里的吴贵妃,可有他的阿良美么?
  此时先帝刚去,太子身陷,举国皆哀,按说他不该有这么轻慢的想法,然而想到朱祐樘多年来对他的猜忌和打压,宁王就伤痛不起来。

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机灵小不懂同人] 春宵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机灵小不懂同人] 春宵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