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丧夫的那一天,农门悍妻杀疯了_分节阅读_第93节

  方青莳让段成德从后山的盘山路上山。
  当周福正看到方青莳一行人的时候,都愣住了:“大当家的,怎么回来了?”
  “算账。”方青莳扫了眼正在搬家下山的百姓:“周叔,我们去账房。”
  周福正让手底下的人护送百姓下山,跟在方青莳身后到了账房,方青莳让阿香去把方青荷也叫过来,叮嘱把东西带上。
  账房如今无人了,方青莳让周福正坐下来,才说:“周叔,我知道山寨里你们几位军侯做主,也都想要照顾我,可账没有这么算的。”
  “大当家的,我们都走了,你在这边没人护着,得有银子傍身。”周福正说。
  方青莳摇头:“银子我能赚,手里买卖也会做的很好,南蛮那是什么地方?你们筹谋的事情多大?我就算再见识不够,也分得出轻重来。”
  “阿姐!”方青荷可算见到亲人了,抱着匣子像是轻盈的燕子似的跑进来,笑的眉眼弯弯的。
  到了屋子里,一眼就看出来阿姐的表情太严肃了,再看周福正低着头的样子,方青荷吓一跳,赶紧收敛了笑意,轻手轻脚的过来把匣子放在方青莳的面前:“阿姐,秦大哥说等你回来看到匣子就懂了,不让我打开,我没打开。”
  “嗯,许嬷嬷一路上不轻省,你去安排她赶紧歇着,让吴娘子准备吃喝,春娘也得好好歇着,去吧。”方青莳说。
  方青荷又偷偷看了周福正一眼,周叔四十多岁的人了,怎么在阿姐面前,好像有点儿直不起腰呢?
  不敢多问,方青荷悄悄地出去了。
  方青莳打开了账本:“冯忠的粮食一共五百车,泾河府拿到的是次等粮,咱们拿到的是上等粮和中等粮,价格按照中等粮和次等粮结算的,山寨里换出去的粮是杂粮一两银子一石,米糠这类的都是五百文一石,对吧?”
  周福正点了点头:“大当家的,咱们是自己人。”
  “亲兄弟明算账。”方青莳噼里啪啦打着算盘:“本钱是青瓦寨账房出的,一共是四万两本钱,扣除咱们的杂粮和米糠,一共扣掉五百两,咱们花了三万九千五百两本钱。”
  周福正着急了:“大当家的!我们都不是糊涂人,账会算不清吗?你先看看那匣子行不行?”
  方青莳抬头看了眼周福正,打开匣子,里面竟是账本和一封信,账本打开放在一边,拆开了书信,书信是六军侯都按了手印的,上面写的明明白白,青瓦寨离开后,给大当家留下白银四十万两,粮食少量。因为南蛮需要太多粮食,按价全部带走了,另外冯忠往清河府送的粮食也让青瓦寨赚了一笔,那笔钱的红利算在内,没有一句寒暄,只是六个人都同意的证据。
  方青莳眉头微微蹙起,打开了账目,这账目是真记的太明白了,包括置办铁器和送粮送药去南蛮,给百姓送下去的粮食等等,非常细致,看到最后方青莳摇头:“你们只带走了银子十万两,太少了,我也用不了这么多,周叔再带走三十万两给玉红。”
  周福正起身咣当就给方青莳跪下了。
  方青莳吓一跳,过来扶周福正:“周叔,你这是做什么!”
  “大当家的,周福正不要银子,更不可能带银子走,你的本事兄弟们都看在眼里,这青瓦寨是我们兄弟们给大小姐留下的后路。若是成事了,区区几十万两银子算什么?若是败了,我们可以死,大小姐不能死,沈家血脉不能断啊。”周福正落泪了:“大当家的,成全我们这些属下的一片心意吧,此番兄弟们去南蛮,若成为沈家昭雪伸冤,若败都不会苟活于世。”
  “周叔,您起来好好说话,我是晚辈,不然我也给您跪下。”方青莳说着就要跪下。
  周福正赶紧起来。
  阿香进来送茶都吓一跳,方青莳让周福正喝口茶平静平静,让阿香下去歇着。
  账房里只有方青莳和周福正二人,方青莳看着周福正放下茶盏,才说:“反了是吗?”
  周福正抬头看方青莳,若是寻常人定会吓得不行,更不用说是个女子,可方青莳眼神清亮,平静无波。就像是在闲聊一般,抿紧了唇角,周福正点头。
  “如此啊。”方青莳抬起手压了压额角:“不莽撞吗?”
  周福正沉声:“大当家的,这事儿我没说,你没问,就当不知道,南蛮那边自会筹谋,在这边只需要大当家的好好过日子就成。”
  方青莳不再问了,收了账本,盖上匣子:“那周叔切记告诉祝大当家的,方家给沈家存了三十万两白银,这些白银,只要我方青莳活着一天,就算是要饭都分文不动。”
  周福正起身给方青莳深深鞠躬:“是,属下遵令!”


第181章 全村的救命恩人
  周福正带着自己的手下忙着送百姓下山。除了在清河村安顿好这些人外,还得跟曹志荣那边把事情办妥当,不能让大当家的涉险。
  他们都心知肚明,大当家的不可能不照顾清河村的百姓,他们能做的就是把大当家的尽量摘干净。否则两府知府真要是存了心思报复。就算他们轻而易举就能斩杀两个狗官,可大当家的不行,身为百姓斗不过他们。
  方青莳很累,她回到自己的院子里都不想说话了,躺下就睡。
  睡梦里都不踏实,兵戈铁马,血染旌旗的场景在梦里翻滚,醒又醒不过来的方青莳无比痛苦又无能为力。
  原本没有这些,战场厮杀的种种都只是听闻,更多的是传言,她万万没想到沈家会真的有了谋反的心思。
  方青荷进门,就看床上的阿姐满头大汗,表情痛苦,赶紧过来伸出手握住了方青莳的手:“阿姐,醒来,阿姐。”
  猛地睁开眼睛,方青莳看到小妹担忧的样子,深深的吸了口气:“没事,作噩梦了,给我一杯茶。”
  方青荷赶紧去倒茶,送到方青莳的手里。
  靠在迎枕上的方青莳小口小口喝着茶,此时的她浑身衣衫都被冷汗打湿了,这个梦很长,可梦里只有厮杀的场景,一个自己认识的人都没有,不管她怎么拼命地回想都是如此。
  “阿姐,你心神不宁的,我去让人准备热水。”方青荷说。
  方青莳点了点头。
  阿香很快就进来了,拿走了方青莳手里的茶盏:“姑娘,我带着人收拾各处院子了。”
  “收拾院子做什么?”方青莳问。
  阿香说:“周叔说这里以后只留看山人,各处院子都封上,能分给那些百姓的东西都收拾好,带下山去过日子用。”
  方青莳点了点头。
  阿香准备好了换洗衣物,跟在方青莳身后进了浴房。
  整个人都泡在水里,方青莳总算放松了许多,靠在浴桶上闭目养神。
  她没有问周福正为何要反,毕竟自己几斤几两心里清楚得很,超出了能力之外的事情问了也白问。
  沈家对她来说是高不可攀的神秘存在,并不曾深交过。纵然上一世成了清河府第一大户,可那也只是在清河府,她从没去过京城,京城是什么地方?随便抓一个都可能是五品官的天子脚下,沈家是首屈一指的武将之家,可想而知身份是何等尊贵。
  只可惜昏君无能,沈家若是真反了的话,难道这天都要变了?
  罢了,朝廷赈灾的旨意很快就到了,青瓦寨人去楼空才行,曹志荣虽然不敢上山抢粮,但周玉儒敢!
  洗漱之后,方青莳去见了花二娘。
  花二娘跟许嬷嬷年纪相仿,两个人也非常投缘,这会儿正闲聊呢。
  许嬷嬷见方青莳来了,赶紧起身:“姑娘怎么不多歇一歇?”
  “睡一觉好多了,嬷嬷把咱们自家人都叫过来吧,我有事说。”方青莳说。
  许嬷嬷得了吩咐出门去办事。
  花二娘拉着方青莳的手,让她坐在身边,问:“这一趟出去可顺利啊?”
  “挺顺利的,咱们清河府的铺子开起来了,花奶奶,如果咱们回去靠山村建宅子的话,你看行不行?”方青莳说。
  花二娘眯起眼睛看着方青莳,良久才问:“阿莳怎么想的,跟奶奶说一说。”
  “也没多想别的,这山里的人都走了,咱们也不能住在这里,这一场灾难过去了,得找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方青莳说。
  花二娘问:“既然外面买卖多,为啥不去城里住呢?”
  “咱们得有作坊,买卖开的越多,就越需要人手,再者凤岭山上的草药不少。”方青莳笑了笑:“这样咱们能节省下来不少钱,还能让周围的百姓都能赚点钱贴补家用,一举两得。”
  花二娘点了点头:“既是如此,别处都不如家里好,靠山村是咱们的根子,回吧。”
  想了想,花二娘又问:“你往后不再去李家庄了吧?”
  “不去了,李家人都没了,我本也不愿意在那边。若有人为难我,我只是回到娘家住,怕甚?家里的买卖铺子都是大哥和小妹的,想要盘算我,也得本事够。”方青莳说。
  花二娘笑出声来:“这世上啊,能算计得了我家阿莳的人,保不齐还没出生的。”
  “奶奶这么夸我,我可要翘尾巴了呢。”方青莳眉眼弯弯的一副小女儿家的模样。
  大家都过来后,方青莳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如今也算得上大户人家了,建房不是小事,段成德这些人都去镖行那边安顿下来,方家的宅子最少也得住十口人。再者还得有作坊和存储草药的地方呢。
  当晚,方青莳就开始画建房的图,寻常百姓家的宅子可以大。但不能逾矩,几进几出那种宅子若是建了,保不齐就会被官府难为,保险起见,方青莳没建大宅院,而是成片的建了一溜宽敞的院子,主宅是方家人住着,后头建了一溜仓房,调香也好,存储药材也好,地方够用。
  只有图纸还不行,方青莳第二天下山,回去靠山村找村民们商议,这一场洪水让村民们心有余悸,他们宁可在山上开山洞,也没回村子里。除了害怕受灾外,主要是家家户户都没有银钱盖屋,艰难求活的时候,谁家盖屋?
  方青莳身边只带了阿香,段成德赶车,三个人来到山脚下就遇到了采药回来的人,谢玉茹和石秀英带着三十几口人从山上下来,见到方青莳,俩人立刻跑过来。
  顾不上擦一把汗,喘着粗气的石秀英拍打着胸口,问:“阿、阿莳,怎么回来了?”
  “秀英婶子,我回来是找大家伙儿商量事儿的。”方青莳说。
  谢玉茹喘匀了气,拉着方青莳:“还商量啥?你是咱们全村子的救命恩人,走走走,先去家里,有啥事儿吩咐就行。”
  方青莳跟着两个人走在前面,采药的乡邻簇拥着来到了他们暂时居住的地方。
  谢玉茹大嗓门,站在外面扬声:“大家伙儿都赶紧出来,咱们阿莳回来啦!”
  就这一嗓子,靠山村的百姓呼啦啦都聚了过来,有人搬来了凳子给方青莳坐,大家都拿着草甸子坐在地上,一个个都看着方青莳,那眼神里都是感激之情。
  方青莳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第182章 没有不同意的!
  尽管知道这些人是因为那些救命粮食才如此感激自己,可方青莳心里知道那些粮食都是青瓦寨的。
  周福正这些人都认定是托了自己的福。殊不知青瓦寨给她方青莳种下了太多善根了。
  看了一圈,方青莳问身边的谢玉茹:“玉茹婶子,咱们村里的人少了许多啊?”
  本来就不大的村子,一共几十户人家,可眼前这些人都在,好像都不过百口人啊。
  谢玉茹叹了口气:“逃难走了一些,咱们剩下的这些人是无处可去,也舍不得山下那些田,统共也就二十几户人,这几日杨大伯去鹿武县衙门好几次了,也没拿到一粒粮种,唉。”
  杨满囤的爹叫杨金,在村子里德高望重,五十多岁的他一直都是靠山村的村长,为了能让村民种上田,吃了不少苦头,求爷爷告奶奶的到衙门里当孙子,可衙门压根儿不搭理他,老爷子回来一股急火就病倒了。
  这会儿杨满囤背着爹才到这块平地上来,方青莳赶紧把凳子搬过去给老人家坐。
  杨金一迭声的说:“阿莳啊,你那些粮食救了全村人的命,这恩情可太大了啊。”
  “杨爷爷别这么说,大家伙儿都是凭本事赚的粮食。再说了,我们就是村子里的人,还能长膀飞了?”方青莳接过来草垫子放在地上坐下来:“再者,我这次回来是跟大家伙儿商量回村的事。”
  杨金听到这话,直叹气:“阿莳啊,咱们穷苦百姓遭了这么一场灾,谁家还盖的起房子啊,村子里的房子都烂得不能住了。”
  “杨爷爷,我有个想法,您和大家伙听听。要是觉得行咱们就动手做,觉得不行也没啥,我也不强求。”方青莳说。
  杨金也好,靠山村的百姓也好,他们能活下来都蒙情不过方家兄妹三人,这个时候别说方青莳如此低姿态的商量,就是硬气一些,他们也都接着,有恩不报枉为人,穷是穷,可良心还在。
  大家伙儿七言八语的催方青莳说,杨金也说:“你们家三个孩子都是有大本事的,说说看,大家伙儿都愿意跟着你们。”
  方青莳就地取材拿了个木棍,一边画着一边问杨金:“杨爷爷,咱们现在还有多少户人家?多少口人啊?”
  “二十三户人家,一百零九口人。”杨金说:“咱们村子都是小门小户的人家。”杨金说。

重回丧夫的那一天,农门悍妻杀疯了_分节阅读_第93节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重回丧夫的那一天,农门悍妻杀疯了最新章节章节

正文卷

重回丧夫的那一天,农门悍妻杀疯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