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番外 关少爷的童养媳(四)


  付三生微微一怔,随即婉言回绝道,“多谢程公子好意,但付某并非读书人,亦品评不出诗词歌赋之精妙,这诗会……便不去了罢。”
  “至于叙旧……”他抿了抿唇,开口时不知怎么的,竟觉得喉咙里又干又哑,“来日方长,也不急于这一时。”
  “若有心要见……或早或晚,总会见到的。”
  -
  三十一、
  亥时已过半,灯市上汹涌的人潮开始散去,就连最热闹的仙子湖畔也逐渐安静了下来。
  徐老伯的花灯摊子虽偏了些,但架不住来逛灯市的人多,这一晚上倒也着实赚了些铜板,足够他明儿一早给小孙子买条肥鲤鱼炖了吃。
  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也没人再来买灯,徐老伯便捶了捶腿站起身来,准备收摊回家。谁知刚收拾好几盏没卖完的玉兔灯,摊子前头就站了一个人。
  这人身量挺高,穿了件靛蓝色的绸缎长衫,手里提着两壶桃花酒,看年纪,大约还未及弱冠。
  徐老伯将那几盏兔子灯放回去,笑着问他,“公子可是要买灯?”
  “嗯,我想买盏河灯,”关竞的目光在摊子上扫了两圈,而后提起了一盏巴掌大的莲花灯,“就这个吧,多少钱?”
  “公子给老朽五文钱便是。”
  关竞付了钱,接过老伯递来的纸笔,怕写字不方便,又将酒壶放在了摊子一角。他提起笔,只稍稍思索了片刻,便将“金榜题名”四个字清清楚楚地写在了祈愿纸上。
  “真是巧了,今日还有一位公子也买了莲花灯,写了金榜题名,”徐老伯见关竞抬头看他,便又添了两句,“那公子生的俊秀,写心愿时也是这样不避旁人,老朽便记住了。”
  “京中学子颇多,又有不少是刚从乡试场子里出来的,自然都想着求个好气运,”关竞将叠好的祈愿纸塞进莲花灯的底座,笑了笑道,“那位公子想来也是罢。”
  “非也非也,”徐老伯忙摆了摆手,“那公子原是不要祈愿纸的,说他无甚心愿,放河灯只是为了应景。后来老朽同他说,为父母亲朋许愿祈福也可,他这才改了主意,写了张金榜题名。”
  “听旁的客人说,那公子应当是城中一家十分厉害的点心铺子的老板,许是……姓付?哎,老朽也记不清了。”
  见关竞神情恍惚一言不发,徐老伯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忙住了嘴,试探道,“公子?公子?可是这莲花灯有何不妥?”
  “……没有,这河灯好得很,”关竞猛的回过神来,唇角仍含着笑,眼眶却隐隐泛红。他轻声道,“老伯口中的这位付老板,应当……是我的旧识。”
  徐老伯万分意外,正要感叹如此巧合,忽而又听关竞堪称急切的改口道:
  “不对,不只是旧识……”
  “……他是我心上人。”
  -
  TBC.
  第69章 番外 关少爷的童养媳(四)
  三十二、
  九月,乡试放榜。
  礼部尚书关鸿奕之子关竞高中解元,次日,随众举子同赴鹿鸣宴。
  -
  三十三、
  软软嫩嫩的白糖糕,点上新鲜的桂花蜜,再配上一壶香醇米酒,十足回味悠长。
  平安还要做事,便没有饮酒,只一口气塞下了好几块糕点,然后鼓着腮帮子问,“老爷,您可知今年这乡试桂榜上,得中头名的是谁?”
  付三生取桂花蜜的动作一顿,随即笑了笑道,“京里消息向来传得快,我又怎会不知?”
  “那倒也是,”平安点点头,又道,“我听闻,关少爷从小习武,镇远将军还曾与当今陛下称赞过他,直言他是个当武将的好苗子。却没想到,他念起书来也这样厉害。”
  “他未去襄城时,在读书一道上其实并不出挑,”付三生盖上手里陶罐的盖子,食指无意识的在上头轻轻敲了两下,“想来是这几年着实下了功夫吧。”
  “老爷,我跟着您也三年多了,怎么从没见着您和关府来往过?”平安试探着问,“您当初……到底是为什么搬出了尚书府啊?”
  “我应当同你讲过,当年我住进关府照顾关少爷,是为了报恩,”付三生道,“后来关少爷身子康健了,我的恩便报完了,自然也不必再待下去。何况尚书府虽好,总归是旁人家,我是个堂堂正正的男人,又如何能年复一年的寄人篱下?”
  平安闻言皱了皱眉,总觉得哪里不对,“可是……”
  “别可是了,”付三生不许他再问,敲了敲他的脑袋道,“快些吃,吃完了去铺子里瞧瞧,若是今日还有外面庄子里的人来送桂花,就取些回来。”
  “还做桂花蜜吗?”平安问。
  付三生摇头,端起酒杯道,“做桂花糕,若有余裕,就再酿点儿桂花酒。”
  -
  三十四、
  因着午后稍稍眯了一会儿,夜里便有些难以入眠。躺了半晌依旧毫无睡意,付三生干脆披上外衫下床点灯,坐到书桌前头继续看起白日里没看完的那本游记来。
  刚翻了两页,窗外忽然响起了一串沉重又凌乱的脚步声。
  那脚步声由远及近,在付三生尚未来得及做出反应时,便已经赶到了近前。
  紧接着,窗户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哐啷”一声破开了。
  -
  三十五、
  付三生心里明白,他是不可能躲关竞一辈子的。

第69章 番外 关少爷的童养媳(四)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阿莫西林小甜饼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阿莫西林小甜饼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