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拔刺


  不得不说,尹元鸿这个想法是好,不过终究托了些美梦般的幻想。当初是商贾之家的时候,尚能兄友弟恭,合力共佐一事。但入京覆了皇权,成了帝王家,便又成了另外一回事了。
  人间情谊,哪有始终如初这么圆满。
  尹济海沉默了一阵,他确实偏了矛头。他以为是尹元鸿对尹济林的偏心,或者最多是顾及天家父子的颜面,不好太过绝情。却忘了,在这背后,是尹家从海上开始,就延续着的,对宗族和血缘的执念。
  他又看向尹信,示意他接着说。
  “父王把面子上的事情做足便是,陛下想要兄友弟恭,父王便让陛下看兄友弟恭吧。”尹信道,“家宴的事情,演场戏罢了。”尹信道,“父王还要替陛下操持,才可去陛下心中疑虑。”
  “怎么演,到最后也骗不过燕王。”尹济海道,“仁义启化之事,不是我教你的,阿信。”
  “儿臣何曾说过要用仁义启化的法子?”尹信接着道,“燕王的命可以留着,让他在京里,切不可放虎归山。”
  “你皇叔有儿子。”
  “但不曾正式受封世子。”尹信道,目光深沉似潭,“而儿臣已接了圣谕,是皇太孙了。”
  “你的意思,是要去燕地,领燕地的军?”
  “儿臣未能将京城给父王收拾干净,是儿臣无能。如今只能去燕地,将皇叔的势力清剿干净。”尹信低了头,点上一点。
  尹济海半眯了有些酸疼的眼睛,有些意外了。尹信的身影裹在东宫的灯火里,是这样的魁梧挺拔——自己该明白的,儿子早已行过冠礼,在东南走了一遭,便更成熟了。
  不是维桢王,是皇太孙。
  “不可,阿信!”倒是太子妃有些着急,“燕地边寒,燕王在那儿的势力根深蒂固,会有多少人盯着你的性命?你也知道自己是皇太孙……”
  “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尹信将他母妃的手握了握,“派哪一位武将能完全放心?能保证他对东宫忠心耿耿,不做大自恃?”
  “只有儿臣了。燕王失德,冒犯东宫,皇太孙巡抚清查,还有比这更合适的理由吗?”他退回来,“待儿臣把燕地能清算的,都清算了,换一茬儿我们自己的人上去。再请燕王回燕,成全陛下想要的兄弟和睦,岂不妙哉?”
  “这……”太子妃看看尹济海,尹济海沉默着,他飞快地思索。在他手下潜伏燕地的探子们的名字在他脑海中一一过去,一,二,三……
  “我把明军给你。”
  他终于开口了。
  “儿臣不用东宫的明军,儿臣会向陛下请亲卫军。”尹信的眼底闪了一丝决绝的神色,霎时消失,在尹济海看来竟变得疏离了。他又道,“儿臣与父王认真议此事,父王以后,也莫拿儿臣的婚事说笑了。”
  他想娶的人只有一个。
  尹济海敛了敛神,果然。
  “……你打算什么时候与陛下提此事?”尹济海最终没有说他,只是这样问。
  “必然要在家宴以前,这样才好趁着家宴的时机,将燕王留在京中——儿臣要为父王搭好戏台子才是。”
  尹济海将手中空空的参汤碗看了又看,没有一句话可以说了。他改变不了自己儿子的心意——尹信这孩子,比他当年成长的更快。他看得透利害,谋略的本事青出于蓝,手段也比自己更决绝。心思更偏执,性子更执拗,想要什么,一定要弄到手。
  自己好像确实,不用担心了。
  “我知道了。”
  他最终没有叹气。
  作者有话说:
  1.这局是,父子的battle
  2.尹信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了
  3.太子妃贴贴
  第102章 拔刺
  秋风在宫道上打了个圈, 学不来天家一点威仪自重,于是顾自怨怼地撩起这道上行人的衣裳。那贵气的织金锻摆绝不容秋风僭越,将那些它惯会牵起的愁绪离思通通压在摆下。
  他身后虽是跟着不少人, 但从旁看去,便知道只有这常服的少年和他身后那身着官服的女子, 才是要紧人物。
  秋风多有不甘,烟云卦一算, 又去扰他身后那位模样清秀的女子。青罗圆领画云肩,黑丝缨描金蝉冠, 穿着倒是比他正式许多。
  女官的服制,领口扎的很紧, 有些刺挠,林礼忍住了不去扯, 却依然不习惯。她垂目, 小心着不踩到那宽大的衣摆,跟在尹信的身后徐徐而行。
  昨天夜里,松芸馆并不平静。尹信突然来找她, 说是今日面圣, 有机会替她一解心中疑惑, 要她跟他一起去。
  “我?这是哪里的规矩?议政之事,外命妇可以在侧?”
  “确实要委屈你, 当我一天女官。”他说这话的时候, 神色认真, 可林礼总觉得他眉目里含了一分意味不明的笑。
  要追究起来么……就得到启州府的时候,原是一直没忘了女官这件事啊。
  “我自是不委屈的, 殿下想这日, 不是想了许久吗?”她道。
  “乱测人心。”他淡淡吐出几个字, 带着龙涎香的气味靠过来,被她颤着心嗔了一句,推走了。
  林礼跟在尹信身后的时候,想起这件事,还是忍不住红了耳后,心神一荡一荡的。
  她是理智的人,很快摇摇头让自己别想了,这样顺着回忆下去的话,不知道面色要发绯多久。
  于是他们在九衡阁前停下的时候,尹信眼里的她,已经是神色如常了。

第102章 拔刺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裁云为信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裁云为信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