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随人外出156


  但祁君奕一时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了。
  “草民见过殿下。”
  来人要行礼,被祁君奕挥手制止了,她指了指边上的椅子,道:“有什么事,阁下坐着说罢。”
  来人谢了恩,坐下后感慨一句:“殿下果真是平易近人。”
  “过奖了。”
  来人看了眼站在旁边的官差,似乎有所顾忌,祁君奕看懂了他的意思,于是挥手示意官差离开。
  若是傅锦玉等人在这儿,便会对祁君奕的行为感到无奈——真是心大,也不怕这人是杀手扮的。
  来人见书房内没人后,这才大着胆子讲起来。
  他叫于喜,本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汉,今年实在活不下去了,只好和村里的人凑在一起当了土匪。不过祁君奕的招安告示一贴,施粥棚一搭,再加上他们四处打听,觉得能活下去了,就解散了。
  祁君奕隐约记起,当时解散的土匪里,似乎的确有这么个汉子,他还冲她磕了个头呢。
  “阁下不远万里前来,可是遇见什么麻烦了?”
  土匪解散时,祁君奕听他们说大多来自于家村,她看了地图许久,便是知道这于家村离霖州城算远的,也不知这汉子走了多久。
  说到这个,于喜就叹了口气。
  为了能设少量粥棚而使大多百姓受益,祁君奕等人安排的粥棚都是在临近几个村子的镇里,为了不让镇里的乡绅霸占粮食,她还特意派人去看着。
  “是镇里的人不让你们分粥吗?”
  毕竟粥就那么点,为了多分些,镇上的人难免会拦着些村里的人,虽然有人看着,但难免会有些疏漏。
  祁君奕想到这儿,就不由自主皱了眉。
  于喜摇了摇头,慢慢道出原委。
  比镇里的人拦着村里的人更糟糕。
  除了刚回家的两天是去镇里分粥的以外,于喜等人都是坚持以自己种粮食为主,实在揭不开锅了,才去会镇里分粥。
  但再次去镇里时,于喜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镇里的粥变得很稀,之前是稠粥,能立筷不倒的那种,但现在的用布袋子装着,怕都会漏出来。
  祁君奕愕然地看着他:“怎么会?”
  她分明吩咐过分粥的官差,不得煮稀粥充数啊。
  于喜见祁君奕满脸震惊,似乎是不相信,于是道:“殿下若是不信,可以随我去看看。”
  他又道:“我沿路走来,除了离霖州城比较近的那些镇子煮粥浓稠以外,其余的全是稀粥了。”
  祁君奕闻言,当即就吩咐官差牵来两匹马,示意于喜带路。
  她要亲自去看看。
  官差们问需不需跟着,祁君奕拒绝了,一来衙门里离不开人,二来她不太相信那些官差了。
  ——
  祁君奕想过霖州城外的百姓很苦,但亲眼看到,她还是……惊住了。
  她看见一群衣衫褴褛的人排着长长的队,手里拿着破碗或者破罐子之类的,有的拄着拐杖,有的拉着骨瘦如柴的孩童,就那么慢慢地往前挪。时不时还伸长脖子看看,似乎生怕到自己就没有了。
  炽热的太阳光落下,植物的叶子全都焉焉地垂着,空气里是一股挥之不散的臭味,仿佛是腐烂的尸臭。
  的确是有尸体的,就那么横七竖八地丢在路边,有的生了蛆,有的被野兽啃食得不成样子。
  周围是一群狂欢的苍蝇。
  祁君奕拉着马,小心翼翼地避开了上的一具尸体,是个小孩儿,似乎是才死不久的,瞪着一双眼,干枯的手攥着一块树皮。
  她是饿得在啃树皮了吗?
  祁君奕不知道,她只是死死地咬住了唇,心底仿佛涌起一阵潮水,渐渐淹没了心脏,压得她近乎窒息。
  “没人……管吗?”她从喉咙里挤出几个破碎的音节。
  于喜似乎是看得多了,面上没什么表情,淡道:“谁管呢?莫说县衙里坐着的是不是个好官,便是,他也管不过来。”
  风迎面吹来,他的叹息融在风里。
  “死的人多了,也就那样了。”
  似乎是察觉到了祁君奕的变化,他故作轻松地笑笑:“殿下放心,自从您开始施粥后,死的人已经很少了。”
  祁君奕沉默地看着远方的群山。
  于喜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对于这些养尊处优、高高在上的皇子而言,这怕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尸体。
  到于喜分粥的那个镇子时,已经是黄昏了,赤红的光撒了一地,该是极美的,可照在路边的尸体上,便显出几分凄惨。
  镇外搭着许多简陋的小棚,面色麻木的人们蜷缩在里面,浑浊的目光盯着天边偶尔飞过的鸟。
  棚子里是有小孩的,但不似平常看见的那般活泼,他们面瘦肌黄,紧靠着自己的家人,脏兮兮的手里捧着空碗。连婴儿的啼哭都近乎刚出生的猫儿,有一下,没一下的。
  祁君奕在路上已经看过太多太多这样的景象了。
  于喜解释过,这是因为有的村子离得远,老人小孩又走得慢,索性就在镇外搭了棚子,夜里就宿在哪儿。
  也多亏祁君奕吩咐过官差,不得欺压百姓,要不然,这些棚子早就被那些官差拆了。
  祁君奕阖了阖眼,不忍再看,牵着马朝镇子里走去。

第84章 随人外出15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殿下勿忧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章节

正文卷

殿下勿忧章节列表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