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掀起一片捐钱善风370


  这让外戚官员又不明了,太子到底想干什么?开头有意压他们一头就算了,怎么现在又在压保皇派一头。
  她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的?
  就连坐在一边的慕容祁都听了若有所思,整个过程他都没有说话,而是虚心学习着。
  现在对他来说,容铮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值得他去学习。
  容铮也没有给他们私底下太多尔虞我诈的时间,她立即道:“孤分十个大商名额,二十个中商名额,小名额百位。凡是参与捐献的商人会贴在京城的红榜上,待农贸重镇打造完毕,他们的名字便会让天下人都知道。”
  “而官员招募商人多者,可记一功,再由孤和穆王一起为他请功。”
  臣子们有的自然贪功,但大多数还是自愿去说服自己认识的商人。
  于是,两派大臣开始行动起来,只要太子在背后推动,他们做的怎么样都无所谓,就看太子在民间的声望了。看那些在偏僻山沟的百姓会不会下山了。
  两帮人刚分工合作,明正殿就传来好消息,说是慕晋深有苏醒的迹象,说不定就会在这两天醒来。
  大臣们纷纷松口气,但事他们也没有停下来,毕竟这是一项可以投资的工程,谁也不傻,也不会落下。
  而明正殿的慕晋深的手指会时不时动一下,但因为睡的太久了,他还是没有现在就醒来的迹象。
  容铮和慕容祁下朝后,他们特地去看了慕晋深,看他的脸色确实好了许多。
  郑皇后也高兴的不得了。
  只是在事后,慕容祁在出来的时候,他的心情特别复杂地跟容铮说了一句:“如果父皇中断农贸重镇该如何是好?”
  “九弟为何会如此认为?”容铮道。
  慕容祁觉得太子明知故问,他的父皇是什么德行,他难道不知道吗?他是不允许任何工程有外戚的官员参与,要是父皇执意排挤外戚官员,恐怕会适得其反,惹得外戚官员们和保皇派斗起来,闹的两败俱伤,到时候好好的工程就这么生生被搁置了。
  这些年父皇和皇祖母斗气,他们俩已经多次影响了大燕的发展。然而他还是执迷不悟,认为大燕朝仍旧盛强,小小的影响并不可惧。
  慕容祁觉得不能再继续下去,他再看向太子时,眼神十分坚定道:“太子殿下协调两派官员打造重镇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为使西北百姓能够永远脱离那个艰苦的环境,臣弟决定守在父皇身边,等醒来时,臣弟会尽力劝说他,稳住他。”
  “还请您在期间不负众望,将美丽的重镇变现给父皇看。”
  这样的也许能说服父皇接受农贸重镇,所以对慕容祁来说,农贸重镇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这个重要的使命就压在太子身上了。
  “拜托您了。”慕容祁说着,他退后一步再郑重其事地给容铮拘了一礼。
  这一拜,让容铮对慕容祁的印象再多加几分。
  原先,她在南镜问题上护住了慕容祁,就是怕慕容祁那样的人才埋没在南镜,而如今看来,她的决定是正确的。
  她扶了慕容祁一把,她亲口道:“孤也向你保证,农贸重镇的打造上,没有保皇派更没有太后党。”
  慕容祁不知道她为何总是那么自信,但他相信,太子会说到做到。她有那个能力!
  次日,果不其然在太子主动为底下利益做保驾护航的基础上,官员们通过自身的关系招募到了不少商人,甚至是超标招募。
  容铮好久没有遇到这么顺风顺水的事情了。
  官员们暂时没有内斗的倾向,大家都盯着打造重镇,安排着各自的位置,内部互相调和就怕打乱这次机会。
  尤其是有两股官员的力量,他们分别在天字寓意楼开起了会。
  一股官员捧着茶,大家都对农贸重镇搬迁西北数十万人数感到艰巨,挑战,但他们也兴致勃勃的讨论着。
  “如果几十万百姓都同意迁移到镇口城,那也许可以记载青史。”
  “西北年年乱,叛军四起,为了摘掉这个恶瘤,我等必须齐心协力。”
  “那儿每年都要消耗国库五十万两银子来处理,实在是一笔负担,太子推荐的计划无疑是利国利民的行动,既然大人们都同意,那我等也会尽力配合。”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就是不知道太子打算出多少,毕竟这是她提出的计划。”
  此话一出,大家都看向说这话的官员,那官员也不嫌大家这么看他,他仍旧非常自我道:“太子殿下清高,太子殿下不和我们这些人同流合污,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不过大家也习以为常了,总会在那么多公共场合上遇到几个杠精。
  而另一股官员则是对太子开始品头论足。
  他们纷纷道:“南镜虽然已经开始富裕,并且有大发横财的迹象,可还不是因为他们靠沿海,平原之地又靠辽国,水路两地的优势,他们想不发都难。”
  “凡是南镜商人,辽国大王都给予通行方便,这都是看在太子殿下的面子上。不知我等京城商人能不能有这份便利。”
  “现在不是该为农贸做准备,你们在公事上还不忘私事,实在是不应该。”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去,你我心里都很清楚,什么农贸重镇不过是大家都看上了南镜那剩下一半的燕地,还有太子殿下能调动辽国公主的特权。”

第182章 掀起一片捐钱善风37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假太子替身 [穿书]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假太子替身 [穿书]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