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振兴燕国民生【三】531


  这土豆既可以当饭也可以当菜吃,当晚不少人试了,还真的爱上了这个土豆,不过少民们大多数是爱用少民食谱进行煮的土豆。
  那就是土豆炖野味,炖菌类,甚至是腊肉干。
  这五万斤土豆一天之内被销售光了。
  战俘们纷纷吞了口水,然后他们通过少民同胞找到了自己家里人,他们发现自己家里人浑水摸鱼居然已经被少渠登记为燕民了。
  以后他们就是燕人少民了。
  而他们的家人只要帮他们证明身份,很快他们就是燕人少民的身份。这件惊天喜事让这批战俘们十分庆幸他们没有一头热留在舆国。
  只不过很对不起其他舆国的同僚,他们先过上好日子了。
  同时放这批战俘回去的小官发现人没了,他们去村里搜人一个都没搜到,还在事后发现这批人投靠少渠了。
  这小官顿时大骂少民就是个狗腿子!有舆人不当去当燕猪!还是当着舆国少民面前骂的。
  少民纷纷愤怒起来,对他露出敌视的眼神。
  很快一个月又过去了,燕国现在并没有上个月那样到处有发展的惊喜,相反还趋于平静了。
  只不过还是发生了涝荒,这次灾荒居然在南方的一个省府内,听说是下的雨太多了,又遭逢台风,使得不少农作物被水泡发了再也种不了。所以农民只能用口粮代替播种,但没了口粮他们自然就开始闹涝荒了。
  还有一半的饥荒。
  只不过没出三天,一批土豆运过去让南方省府这些丘陵地带的百姓们充饥,并且还带了不少的都不少晒干的土豆磨成了粉,然后一道美味的土豆粉在这些地方开始发酵起来了,顺带解决了不少人的饥饿。
  起码有口饭吃的受灾的人能活下来,虽然食物暂时有些单调,但总比饿死来的强。
  而省府受灾的百姓总共有二十万人,这又是一次大救济,好在燕国上下现在还有一点粮食存储。各地的商人也为了当地能有个所谓的商会可以涨涨身份,他们就纷纷向官府开始投名状。
  当地官府自然乐得这帮有钱人为国为民,于是官府就答应这帮人上报户部尚书大人可否在此处立一个商会?商人们听说此事,他们都开始纷纷捐钱捐粮,这些有资源的人一出手,二十万人的生计,起码半年算是不用忧愁了。
  再者说朝廷的土豆在一个月前就已经扩大到五千亩了,再过二三个月收成,到时候下半年的饥荒也会一并解决。
  现在大燕到处处于发展欣荣的气氛,工部尚书袁汉在带领一帮匠师成功将陛下绘制的轨道图和轨道车给具象化了。
  袁汉立即让人开始铺条圆轨在地上,总共一千米长,绕着整个校场转就回来了。
  容铮听说此事,她飞降到工部。
  工部上下现在早就习惯陛下时不时串门了,他们也被陛下允许工作期间不必叩拜,所以大部分颔首点头就算是行了叩礼。
  容铮的眉梢现在是压不住地上弯,她看见还原有九成的轨道,她真是越来越满意袁汉和他手下这帮优秀的人才了。
  她当下就赏了每人几十斤土豆给大家做菜吃,相信再过不久土豆就不再是稀罕物,她也不必再送了。
  袁汉则是要亲自示范一木下轨车,木轨道,他上去后按照迷你版的操作木轨车,拉下了把手,然后手动摇杆,轨车很快就启动了,先是咔咔作响走的很慢,等持续了一段路就逐渐快了起来,直到最后他拐弯的时候压下减速带,等过了弯直接踩了刹车。
  踩下刹车那一刻,木头都起烟了。
  袁汉见此,他补充道:“果然如陛下所说的那样一定得要铁才行!”
  容铮看见行车成功了,倒是刹车有点问题,于是她便建议道:“木和铁交换使用不要都用木头,并且以后刹车只需要在隔一段的铁轨上刹车就行了。”
  “这样可以修补一些不足。”
  袁汉心想也是,不过这轨道总算是成功了,只不过速度似乎没有那么快。
  容铮瞧出她的疑惑,她便将自行车的图交给了袁汉,然后告诉他钻研一种滚珠,大小都要,越圆越好,以后在加速润滑保养方面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注意。
  她觉得铁柱子也可以勉强使用一下讲究代替一些钢珠。
  袁汉继续揽下新任务,然后请示道:“那微臣需要开始让下面的人进行选路铺轨吗?”
  “选,当然要选。”容铮立即抬起指尖指向皇宫,她道:“从东门直接到京城门口为主干,小支线则通往京城各个大道,只要中间铺一条轨,出车的时候敲锣提醒行人避开即刻。”
  袁汉立即给了容铮一个答复:“陛下,那正好我们做了很多木柜,现在只需要直接铺路就行了。”
  容铮也隐隐期待起来。
  于是袁汉将工部都会铺铁轨的匠师派出去,花了三天的时间铺出三条半铁半木轨路,甚至派了官兵日夜巡视保护道路。
  然后,这铺设的木轨路第一天,由百官们使用了,他们坐在铁轨车上,一个车六个人,前面是开车的匠师,就这样进行手推转舵的姿势下,将铁轨车直接运输到东门。
  东门旁边就是皇宫,百官们下车后,问身边的人过了多长时间,等有人报数说,他数到一百下,就到了,比他们平常坐轿子还要快一半。
  而且轿夫是需要二到四个人抬的,而铁轨车只需要一个人就行了。

第237章 振兴燕国民生【三】53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假太子替身 [穿书]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假太子替身 [穿书]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