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唱衰太子筝


  就这么办吧。
  赵思年刚来到公堂,慕容祁就唤他前来:“思年,你怎么看?”
  赵思年从手下人了解了事情经过,他深深地看向了陈一茂,心里佩服的同时,又忍不住惋惜这个大燕人才。
  河间府县保粮一案审理完毕后,陈一茂大概会死。
  而动手的人,不是贪官污吏的群体,就是死于皇室之手。
  赵思年出奇的没有像平常那样毫无保留跟穆王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他反而道:“王爷回话前,属下先跟您知会一声,方才我去随风苑拜访了太子殿下。”说着他的余光瞥向穆王身边的一个侍卫,那侍卫顿时心虚地低下头。
  慕容祁道:“正是忙碌之际,你寻那清闲人做什么?”
  赵思年道:“因为属下想打探太子殿下的目的,但似乎,如王爷所想,她或许还真的只是个坐着等结案的清闲人。”
  当然,她并不需要亲力亲为,反倒在别人眼里成为了什么都不管的人,但恰恰相反,这个什么都不管不问的人,才是能筹备好条件,对付官场和民祸的幕后主人。
  赵思年想了想,再打量着穆王,他并没有对穆王感到失望,而是在见识到更高层次玩弄权谋的人,他的心自然也宽和了几分。
  穆王可以是明君,但他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成长。
  而太子筝,她已经有现成的圣君能
  力。无需培养,只要她身边有人就能调动起来。
  那他是不是要成为太子筝麾下的一名幕僚?
  不,他不会。
  赵思年他看见恩人想起自己的抱负,便决定私底下协助太子筝,只要解决了河间府,稳定了两北粮仓的问题,他就立即从太子筝的阵营里脱身。
  那样他还是穆王手下最为忠心的臣子。
  他是不会背叛穆王的。
  赵思年禀道:“属下此次前来是想到可以解决的办法了。”
  慕容祁本来还在对赵思年有一些怀疑,现在粮仓快要空了,这个冬天还没有过去一半,他也着急了,之前还以为河间府的冬粮已经准备好了,可就在刚刚,手下人统计了一下,准备的粮食只够河间府百姓渡过冬天,根本不够从其他地方来买米的百姓。
  慕容祁已经想好让人通过查户籍卖米,但却发现,河间府的户籍也存在着漏洞,很多还是没有户籍的三无百姓,而且这些百姓已经生活在河间府几十年了。
  他不可能将这些人剔除。
  粮太少了,来的人太多了。
  慕容祁收回疑心,他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赵思年道:“想必王爷您已经发现,西北远北边境的百姓也长途跋涉过来买粮,虽然他们没有想暴露自己的身份,但他们的口音完全暴露了。”
  慕容祁道:“本王是觉得有些蹊跷,西北和远北边境,难道已经没有粮了吗?”
  粮食在冬天就显得更为重要,赵思年突然相信太子筝口中说的西北确实缺粮了,只是,他不知道太子筝是从什么地方得知的?
  她为什么对附近了若指掌?并且做出如此庞大又掺和着赌运的计划,如果他稍微不配合,那她的计划完全会泡汤,难不成说她有第二手的计划?
  赵思年却不敢赌,他现在终于也知道太子筝为什么那么放心自己不会说出去?
  她大概是拿捏住了他的性子,知道他不会坐视不理。
  赵思年突然有一种被太子筝看的里外透彻的感觉。
  他道:“属下不好散播如此煽动人心的谣言。还请王爷,即刻写信求助西北守关的江王。”
  慕容祁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想通过求助西北将士,让他们派
  大量的兵过来,然后逼得粮商不得不出手,把自己粮给拿出来?”
  “但你如何保证粮商就肯对西北的将士送粮。”
  赵思年越听主子的话,他的心里越不是滋味,果然太子筝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比王爷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他回道:“西北远北边境,与河间府共用粮道,如果河间府的粮食不够供应将士们,到时候各大粮道就会出现乱象,粮商们后续的粮食和其他售卖大燕各地商品能不能送到河间府,都是未知数。”
  “所以,比起河间府压箱底的粮食,显然流通与官道各种粮道的东西,更为珍贵。”
  “而做生意的粮商们,如果遭受损失,即便是皇亲国戚也对付不了他们,陛下对西北远北将领们的依赖,只会当山匪抢了粮。”
  然后陛下会随便去打一些背黑锅的山匪充人头,就算给粮商们一个交待。
  只要稳定了河间府对陛下来说已经足够,他怎么可能还理会这些粮商,皇亲国戚不敢得罪陛下,自然也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想到此处,赵思年想,原来太子另一个逼迫粮商的目的,就在这里。
  作者有话要说:最后的三更,哈哈哈。之后会一更二更等等。
  ps:日更,请放心。
  第42章 唱衰太子筝
  慕容听取这个计策, 他忍不住惊叹道:“妙啊!这样不仅能稳定河间府民生,还能让粮商们送出大量的粮食,那样百姓就能熬到春天播种的季节了。”
  “不管西北的将士们缺不缺粮, 他们既然来了河间府,就相当于采购了过冬的粮食。可谓是一举两得。”
  赵思年想岂止是一举两得, 而是一举多得。西北将士过来后会让他们拥有更大的优势。

第42章 唱衰太子筝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假太子替身 [穿书]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假太子替身 [穿书]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