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者(法医秦明系列第二卷众生卷2)_分节阅读_第26节

  尸体打捞上来后,民警将尸体放在裹尸袋上,然后拉开了警戒带。警戒带的范围很大,但是架不住一马平川的地势,我们从远处还是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尸体的状况。甚至已经有很多人拿出了口袋里的手机开始拍摄。
  民警开始用自己的手掌、身体去遮挡这些好事之人的镜头,却遭到了他们的言语攻击:“你们要习惯在镜头下执法知道不?我们拍什么,是我们的自由!”
  “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这个没错。”陈诗羽抢上前去,说,“但你这是在侵犯被害人的隐私你知道吗?”
  “关你什么事?”好事之人瞪大了眼睛。
  我把陈诗羽拉了回来,摆摆手,示意她不要惹事,说:“看来我们配备现场帐篷势在必行啊。”
  “就是啊!又不贵!为什么几乎没有哪个单位配置过?”大宝说。
  我摇摇头,见年支队已经带人赶了过来,说:“说那些没用,现在我们最好是抓紧时间把尸体带走,这才是保护死者隐私的办法。”
  我们和年支队等人一起,穿好了勘查装备,将现场勘查证架在衣服上,掀开警戒带走进了现场。我让韩亮、陈诗羽等人站在尸体旁边,尽可能遮挡住尸体,然后蹲下来仔细端详。
  “尸体的尸僵基本缓解,死亡时间在36至48小时之间。”我一边快速检验尸体,一边说,“不过,尸体腐败得并不是很厉害。如果单看一具尸体,不容易判断,但是我们刚刚办了在水里溺死的案子,虽然那个现场的温度要比这个高很多,但还是能有所对比的。你看,那具尸体都已经巨人观了,而这具仅仅是腹部有尸绿形成,甚至连蛆虫都没有。”
  “啥意思?”大宝按了按尸体背侧的尸斑,问道。
  “这说明这具尸体在水中的时间,和她的死亡时间之间是有差距的。”我说。
  大宝说:“这个尸斑也挺奇怪的,按理说,在水中的尸体,尸斑应该浅淡才对,而这个,在背部有明显的暗紫红色尸斑。”
  “说明死者尸体在不容易腐败的环境中存放了一段时间,至少24个小时吧,形成了稳定的尸斑,然后才被移尸到这里进行抛尸的。”我肯定地说。
  “现在是十点钟。”大宝看了看手表,说,“如果这里白天不容易抛尸的话,那最有可能是前天,也就是九月三十号晚上杀人,昨天晚上,也就是十月一日抛尸的。”
  我一边点点头,认可了大宝的推断,一边又用毛巾将尸体的面部擦拭干净,露出了一张略显稚嫩的脸庞。尸体的尸僵开始缓解了,所以下颌部也比较容易打开。我又看了看尸体的后槽牙,说:“大约年龄在十八至二十五之间吧。再精确的年龄,需要看耻骨联合了。”
  年支队在本子上唰唰地记着。
  说完,我又用棉签擦拭了死者鼻部和咽部的深部,确定里面并没有泥沙和水草。这一招,对于泳池里的尸体没用,但是对水库里的尸体还是很奏效的。
  “确定死者是死后抛尸入水,具体死因,还要进一步确认。”我说。
  年支队指着死者的腹部十余处创口,说:“这个,不是死因?”
  “不好说。”我说,“虽然尸体腹部的创口已经被水泡得有些变形了,但是我总觉得没有生活反应。”
  法医从肉眼观察创口有没有生活反应,主要是看创口的翻卷,以及创腔内的颜色。如果是生前损伤,周围皮肤有翻卷,而且因为血管内的血液浸染到软组织内,所以创腔内是鲜红色。如果是死后伤,则皮肤没有翻卷,而且创腔内主要呈现出黄色和淡红色。但是眼前这具尸体腹部的创口都已经被泡得发白,创缘都显得很不规则,所以根本看不出翻卷状态和原本的颜色。
  “你看,这些创口大小不一,但大的创口,也没有肠管的溢出。”我接着说,“如果人处于正常的情况下,腹腔内肠管对于腹壁是有压力的,一旦腹壁穿透,肠管会有所溢出,加之人体软组织受创后反射性回缩,创口可能会将溢出的肠管勒住。当然,尸体高度腐败之后,也会导致腹内压增高而出现肠管外溢,但是既然肠管没有外溢,感觉就不太像是生前创伤了。当然,这只是概率上的考量,要明确死者腹部创口有没有生活反应,还是需要解剖来确认的。”
  “如果是死后伤,那这是加固伤?”年支队说。
  大宝抢着说:“不会,哪里有加固伤会在肚子上捅刀的?一般恐其不死的加固损伤,都是对致命位置下手,比如捅心脏,比如割颈。”
  “那,岂不就是泄愤伤了?”年支队问。
  我想了想,点了点头。
  “好办了,查尸源。”年支队说,“既然有抛尸的行为,还有泄愤的行为,妥妥的就是熟人作案了。一旦查找到尸源,案件就破了一半了!”
  “可是,尸源也不太好找吧?”陈诗羽皱着眉头,说,“死者全身赤裸,什么随身物品都没有。而且你看,连首饰什么的都没有。”
  “而且也没有个体特征,没文身没胎记没疤痕的。”大宝把尸体翻动了一下,看了看尸体的后背,说道。
  “头发也是正常的直黑长发,也没有特征。”程子砚补充道。
  “是啊,如果有人报失踪,根据她的身高、体态和年龄倒是可以框定一个范围,但是如果没人报失踪,那可就不好找了。”年支队也点了点头,一脸的焦急和无奈。
  我见警戒带外面的围观群众越来越多,于是赶紧用裹尸袋盖好尸体,拉上拉链,说:“不管那么多,咱们赶紧要去殡仪馆尸检才行。有很多个体特征,是需要解剖才能确定的。”
  “解剖不是看里面吗?也可以发现能用于寻找尸源的个体特征?”跟在年支队身边的一个年轻侦查员惊讶地问道。
  “当然,我们以前就遇见过发现了死者五根肋骨骨折,因为肋骨骨折多,肯定要去医院就医,所以在医院找到了骨折形态一模一样的X片存档文件,从而找到了死者的身份。”陈诗羽一脸自豪地“教导”着年轻侦查员。
  “托你吉言。”我一边和大宝合力把尸体抬上了担架,由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运走尸体,一边说,“咱们的小羽毛,向来和我们不一样。”
  “是啊,小羽毛是坏的不灵好的灵。”大宝补充解释了一下。
  将尸体“送”走,我看了看在远处工作的林涛,喊道:“林涛,你那边有什么没?”
  “又开始对山歌吗?”大宝讥笑着看了看我。
  我瞪了大宝一眼,觉得这样对话确实不好,至少有泄密的危险,于是和大家一起走到林涛的旁边。
  水库的水岸没有特定的“岸”的概念,随着水波的荡漾,水岸线不停地变换,像是海边一样。
  林涛和几名技术员在岸边拉起了二道警戒带,这说明他们痕迹检验也发现了问题。
  “离水库最近的路在这边。”林涛指了指十米开外的一条水泥小路,说道,“正常情况下,车子是不会开到水边的,但是你看,这里的痕迹很像是轮胎印记。”
  “那说不定是有人开到水边玩水呢!我和梦涵就经常这样干。”大宝说道。
  “这里的岸边都是沙子,即便有痕迹,也会因为风的作用很快复原,这里的痕迹就是不太清楚了,所以不能确定。”林涛说,“同时,这也说明这个痕迹形成的时间不长,和你们推断的抛尸时间可以吻合。”
  显然我刚才的大喊是多余的,因为即便我和大宝小声说话,林涛也听见了。
  “你的意思是说,原本这里不仅有轮胎印,而且可能有人下车而形成鞋印,但是因为时间久了,只剩下轮胎印了?”我问道。
  “是啊,一是比较新鲜,二是正好和尸体漂浮的位置最近,这肯定不是巧合。”林涛说,“我看来看去,很像轮胎印,你们看看呢?”
  “嗯,是轮胎印,朝月牌的165/70/R13的轮胎。”韩亮蹲在地上皱着眉头,说。
  “夸张了啊,这也能看出来?”林涛疑惑地看着韩亮。
  “不会错。”韩亮说道。
  “朝月?我的电动车就是朝月的,难道是电动车运尸体?”大宝说。
  “对,就是你那个朝月。”韩亮抬头笑了笑,说,“不过不是电动车运尸体,165毫米宽的轮胎呢,什么电动车能装上?一般几万块钱的汽车,很多都用这种轮胎。你拍下来,说不定以后就是证据呢。”
  “这周围有监控吗?”林涛没理韩亮,抬头看了看程子砚。
  程子砚摇摇头,说:“小路太多了,想绕过监控不难。”
  从韩亮的事情查清楚后,陈诗羽和韩亮的话略多了一些,虽然大多数话语还是带着怨气。可是,林涛倒是和韩亮之间的话少了许多。
  “用这种轮胎的车很多,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更多,不可能一辆一辆去找。”我说,“这个价值不算大,关键还是要找尸源。”
  说完,我回头看了看警戒带外的围观群众,即便是尸体已经运走了,现场只剩下警察了,他们还是不舍离去,一边翘首观望,一边议论纷纷。我挥了挥手,说:“走吧,现在能不能迅速破案,就看尸检工作了。”
  “好,我们也部署下去,我们辖区和周边地区失踪人口的特征会在今天晚饭前汇总。”年支队认真地说道。
  2
  女尸赤裸地躺在解剖台上。
  “眼睑球结膜出血点明显,面部严重紫绀,口唇青紫。外耳道无异物。口鼻腔有黏液附着,下唇见多处黏膜损伤,和上齿列位置相符。颈部未见损伤,胸部及四肢皮肤未见损伤。处女膜陈旧性破裂,会阴部无损伤。”大宝顿了顿,接着说,“还真是没有任何个体特征,就连一颗大一点的痣都没有,这样的体表可真是完美了。”
  “生前是个美女啊,说不准是个富家女,她很注意自己的身材保养。”乔法医说。
  “我觉得不一定。有些人就是天生丽质那种,怎么吃都不胖呢。”大宝说,“而且,年轻嘛,没那么容易发胖。你看她的双手,都有老茧呢,肯定是要干粗活的,不是什么富家小姐。”
  “就是,妆都不化,哪会是什么富家女?现在还有富家女不化妆的吗?”林涛插话道。
  “这个可不一定,化妆不化妆和富不富没什么关系,这是每个人的自由,我们必须要尊重。”乔法医笑着说,“拒绝把化妆标签化。”
  “说不定是睡觉的时候被害的呢?”大宝说,“再说,就是有妆容,也泡没了好不好?”
  “我是在支持你的观点,笨蛋。”林涛放下相机,打了一下大宝的后脑勺。
  损伤多的尸体,是最消耗检验时间的,因为每一处损伤都需要仔细观察形态、测量大小并拍照固定。所以为了提高效率,我让大宝和乔法医按照规范进行尸表检验,而我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死者腹部的十几处创口上。
  “你们也真是的,关注点都在哪里?”我一边用纱布将创口周围擦拭干净,用放大镜观察,一边说,“对于一个法医来说,死因和损伤才是最重要的。”
  “谁说的?个体识别也重要好不好?”大宝说,“而且不是说熟人作案吗?查到了尸源,案件就破了一半!”
  “你那个不叫个体识别,叫瞎猜。”我端详着死者腹部的创口,比对着,说。
  “死因和损伤也简单啊。”大宝说,“死者有明显的窒息征象,虽然没有直接扼压颈部和捂压口鼻腔的损伤存在,但是死者有自己上齿咬合下唇的动作。一般这样的情况,都是有软物衬垫捂压口鼻腔而形成的。”
  “嗯,用枕头、被子什么的作为衬垫,那么凶手的手就有可能在尸体上不留下直接的损伤。”乔法医补充道,“但是死者的窒息征象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一会儿解剖确定不是哽死、溺死,那就是大宝说的这种情况了。”
  我直起身子,看了看死者唇部的损伤,点了点头,说:“嗯,对,这才靠谱。如果真的是用软物捂压口鼻,那就更确定现场是个移尸现场了,因为现场没有软物。”
  “肚子上的伤你看得怎么样了?我们要解剖了。”大宝亮了亮手中的手术刀。
  我点点头,说:“你们开动吧。我这边数了数,十一处损伤,应该都是刺器形成的,不过,这损伤形态,说老实话我还真是没见过。”
  “怎么说?”大宝探过头来。
  “首先,是单刃的还是双刃的,我都看不出来。”我将创口两侧的皮肤对合了一下,两侧创角看不出钝锐,但是比较相仿,“看起来像是刃口不锋利的双刃刀。”
  “是啊,符合你说的。”大宝说。
  “可是,你看这些创口的边缘,都毛毛糙糙的,不整齐,很少会见到这样的刺创。”我蹙眉沉思。
  “这,恐怕是被水泡的吧?”大宝说。
  “也有可能是鱼咬的。”乔法医补充道,“确实没见过创缘这么不整齐的刺创。”
  “我觉得不太可能。”我说,“水怎么会把创缘给泡得毛糙?鱼咬就更不可能,所有的创口都咬一遍?”
  “那你说是什么情况?”大宝问。
  “不知道,说不定,凶器的刀面上有凸起?”我猜测道。
  “那是两侧刀面都有凸起才行,因为两侧创缘都不整齐。”乔法医说。
  我思考着,想象着如果真的是这样,凶器会是什么东西。
  “你这样说,那我们尸表检验也有问题。”大宝说。
  我抬头问道:“什么问题?”
  大宝指了指死者的眼睛说:“你在现场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吧?死者的眼睛是闭着的。”
  “闭着的?很奇怪吗?”我莫名其妙。
  死者死亡的时候眼睑是否闭合主要是和死者死亡的那一瞬间脑产生的“闭眼”信号有没有传输到眼轮匝肌有关,和死因、死亡过程、死亡时姿势甚至外界环境都有关系,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过去说的什么死不瞑目,其实都没有科学道理。所以这个时候大宝来这么一句,让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本来是没啥。”大宝说,“但刚才我看她的眼睑球结膜的时候,扒了几下眼皮都扒不开。后来用两个止血钳分别夹了上下眼皮,才拽开的,睫毛都掉了几根。”
  听大宝这么一说,我赶紧走到尸体的头边,对着她的眼睛看了看,确实上眼睑有几根睫毛黏附在下眼睑上。
  “眼屎也粘不了这么狠吧?何况还是在水里泡着的。”大宝说。
  我脱下外层的手套,轻轻触摸了一下死者的眼睑,说:“好像有点硬。”
  林涛也凑过头来看,说:“这,这是502胶水啊。”
  痕迹检验专业在熏显指纹的时候,经常会用到502胶水,所以对胶水固化后的形态很是熟悉,这我一点也不怀疑林涛的判断。
  “用502粘眼睛?这又是什么风俗?”我转头问乔法医。

遗忘者(法医秦明系列第二卷众生卷2)_分节阅读_第26节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遗忘者(法医秦明系列第二卷众生卷2)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遗忘者(法医秦明系列第二卷众生卷2)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