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敌她,晚来风急_分节阅读_第13节

  他一笑,面上生出一抹嘲弄之色,“温家二娘子,殊色美丽,好名字。”
  一高兴,险些忘记了他长了一张嘴,“我是见你每回都唤我温二,担心你不知道我名,好心提醒你,免得待会儿咱们穿帮。”
  谢劭疑惑了,“何来穿帮一说?”
  温殊色见他如此,暗道一声幸好事先说起了此事,赶紧帮他捋了捋,“那日咱们是不是约法了三章?人前夫妻,既然是夫妻,待会儿当着温家人的面,咱们就该有夫妻之间的浓情蜜意。”
  “不见得。”身旁的郎君无视她单纯美好的畅想,一瓢凉水当头泼下去,“不见得所有夫妻都会浓情蜜意,夫妻两看生厌,各自偷欢,宠妾灭妻的一大把,远的不说,凤城这样的事例还少吗。”
  回头看了一眼跟前目光呆呆的女郎,继而说教道,“只有互相喜欢,真心相爱的夫妻,才会浓情蜜意。”
  话毕就后悔了,他何时这么多话了,果然昨夜的西夏曲子听多了。
  正要掐断话题,闭眼歇息一会儿,却听身旁的女郎,用着视死如归的语气同他道,“那你就当我爱你吧。”
  谢劭:……
  —
  温家的宅子在南边的惠民河,谢家的府邸则建在东边的护城河,从靖王府和府衙外的街市道上绕过去,垂直角便到了南边。
  温家的门房今儿刚接了一位客人,回到门前,还没喘过气呢,门外巷子里又传来了车轱辘子碾动的声响。
  温家大爷在东都做官,二爷人又常年在福州,平日里温家的门庭并不热闹,很少有人上门,门房暗道今儿是什么好日子,探头往外一看,不得了,狭长的巷子内马车一辆接着一辆,缓缓朝着门前驶来,为首的那辆马车已到了门口,马匹金络青骢,车身同车轱辘子皆以黄铜打造,绿荫车盖下的两盏灯笼上,写着大大的“谢”字。
  中州凤城除了前谢仆射家,还能有那个谢家能有如此大排场。
  马车很快在门前停稳,只见几个丫鬟仆妇一并簇拥着一位老夫人下了马车。
  门房一看,赶紧回头,激动地同雕花影壁后的一位仆妇道,“快去禀报老夫人,谢家老夫人来了。”
  自从得知自己偷鸡不成蚀把米,谢家也换了新郎,心头肉嫁给了一个世家纨绔之后,温老夫人便躺在了床上,一病不起,起初滴米不进,之后收到温殊色捎回来的画像,才慢慢地缓回一口气。这十来日,温老夫人心思没一刻闲着,想尽了各种法子,甚至动了念头让人去谢家把温殊色劫回来,奈何谢家的府邸建得密不透风,没下手的机会。
  想着实在不行,只能来明的,大不了豁出老脸不要,去府上把人讨回来。
  心头正盘算,外面一仆妇匆匆进来禀报,“谢老夫人来了,二娘子和姑爷也回来了。”
  温老夫人神色一震,呆愣了片刻,忽然从床榻上坐起身,挣扎着要下床,“这个老狐狸,她还有脸上门。”一面又催曹姑姑,“快,赶紧替我收拾,打扮得精神些……”
  —
  谢温两家的祖辈乃世交,才有了这门亲事,早年谢老夫人也来过温家做客。
  只是今夕不同往日,难免让人尴尬。
  但误打误撞,温家给自己送了个满意的孙媳妇儿上门,得了便宜总不能还卖乖,既然上门便得拿出诚意。
  春季的天气乍暖还寒,温殊色今儿一条鹅黄间裙,同色半壁,祥云拿了一件轻薄的锦帔在手上,怕她待会儿凉,好替她披上。
  谢老夫人看在眼里,待两人走近,便同祥云道,“把锦帔交给姑爷吧。”
  祥云也是个实心眼的,没等谢劭回话,埋头走到他跟前,手中锦帔径直递过去,谢劭只得伸手。
  乳白色的锦披质地柔软细腻,绣着一朵一朵红色的小花,鲜艳耀眼,搭在他纯青色的袖口上,色彩愈发鲜明。
  这般花里胡哨的料子,一看就是小娘子的东西,谢劭眉头微皱,还没回过神,身旁的女郎冲她一笑,倒是毫不客气,“有劳郎君了。”


第14章
  温家的祖上在凤城,当年文昌帝为了感激温老爷子的孺慕之情,特意让人在凤城置办了这处宅子,歪打正着替温家留了一条退路。
  圣上登基之后,温老爷子被贬,举家迁回了凤城,府邸前原本那扇气派的大门拆掉,换上了简单的屋宇式大门。
  绘松竹的石头影壁,一条朴素的长廊,毫无气派可言,往里进一道门,才瞧到了雕梁画栋,看出这座宅子当初的辉煌。
  温殊色归心似箭,同晴姑姑走在前引路,谢劭和谢老夫人并排落后三五步,传话的人照温老夫人的吩咐,把几人带到了心远堂,奉茶先招待着。
  半盏茶的功夫,屋外传来说话声,温殊色心口一紧,伸长脖子往直棂窗外一探,见温老夫人领着曹姑姑和两名丫鬟下了长廊,十几日的相思和种种变故,顾不得去担心会不会被人看了笑话,起身疾步走了出去,跨出门槛立在踏道上,看着眼前年过花甲的老人,嗓音嗡嗡地唤了一声,“祖母。”
  没等温老夫人反应,又提着裙摆,快步走下穿堂,上前一把抱住了她,“想死孙女儿了。”
  自幼被温老夫人带大,祖孙俩的感情如同母子,儿时温殊色一高兴常常会扑进温老夫人怀里,长大懂事后,知道了何为规矩,已很久没这般任性过。
  温老夫人被她这一抱,眼泪花儿都冒了出来,深吸一口气,旁的什么心思都没了,只拍着她的肩,哑声道,“回来了就好。”
  祖孙俩在院子里相拥诉着相思,屋内谢老夫人心里愈发没了底,转头看向旁边一脸无聊的孙儿,凑过去点拨道,“温家这位老狐狸城府极深,今日能不能把你那心头肉带回去,就看你了,待会儿多长个心眼子,想想你兄长平日的谈吐,你照着学来两样,让那老东西见了安心,老大老三不也一样。”
  谢家能这么同他说话的人,也只有谢老夫人了。
  先前谢劭一个劲儿的同她保证,温二就是他心头所好,如今却成了作茧自缚。
  没等谢劭应,外面的一行人已朝着屋内走了上来,谢老夫人神色一肃,忙问谢劭,“你帮我瞧瞧,可还精神?”
  谢老夫人今儿也是特意打扮过,下马车时还让南之给她补了一些水粉在脸上,这会子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水粉的效应,昨日还苍白的脸色,倒是红润了不少。
  谢劭无奈点头,“精神。”
  谢老夫人仍不放心,腰杆子一挺,起身道,“不行,我得去门口接人。”
  温老夫人抬脚正要跨过门槛,回忆起了谢老夫人的那张脸,脚步一顿,转头低声问温殊色,“我脸色不差吧。”
  温殊色挽着她的胳膊,在她耳边夸道,“祖母精神着呢。”
  话音刚落,门内一道人影突然走了出来,嗓音无比响亮,“哎哟,老姐姐,咱们可是好久没见了。”
  温老夫人抬头,一眼就认出了跟前的老狐狸。
  这几日对方的名头,各自都没少挂在嘴边。
  于是,昨日还齐齐躺在床上的两人,凭着一口硬气,把周身的精神劲全使了出来,谁也不想让对方看出半点憔悴。
  尽管心里已把彼此骂了千百回,见了面还是得保住体面,温老夫人一笑,“可不是吗,都快半年了,听说前些日子老夫人害了一场病,本该去探望,谁知被府上事务所绊,还请老夫人莫怪。”说着吩咐南之,“谢老夫人身子骨弱,一般的茶水哪里行,去取些温补的来……”
  谢老夫人面色微僵,“不过是牙痛了一阵,没什么老毛病,让老姐姐挂心了。”一边又道,“老姐姐上回身子抱恙,我不也忙得脱不开身,没能上门探望……”
  姑娘年轻时比谁许的亲事好,成亲了比谁的夫君更疼人,有了儿女又比谁的儿女有出息,到了晚年,除了家族荣誉之外,比的便是谁的身子骨更硬朗。
  精神头上不认输,嘴巴上的功夫两人也不相让。
  正因为先前两人熟悉,还曾坐在一起嚼过不少世家的舌根,这家的老夫人德行有亏,不可深交,那家的老夫人心思深,小心提防。
  如今两人闹出了这么一场笑柄,双方都能预料到,以对方的那张嘴,背地里肯定没少编排自己。
  两人各揣心腹事,进了屋温老夫人的注意力才从谢老夫人身上挪开,目光朝谢劭探去。
  往日只闻其名,今日头一回见到人,看到那张脸时,倒是立马让她想起了温殊色捎回来的信,说她被三公子迷了眼。
  皮相确实是个讨姑娘喜欢的,可长得好看,又不能当饭吃,论品行,他哪里比得上大公子……
  见人进来了,谢劭起身见礼,“晚辈闲頠见过老夫人。”
  没讨到心头的如意孙胥,却嫁了个名动凤城的败家子,两个败家的走到了一起,将来日子该怎么过,温老夫人兴致缺缺,客套地点了下头,也不言语。
  丫鬟仆妇重新上了新茶,一时耳边只余下瓷器茶盖儿碰出的“叮铃”声响,之后便彻底没了声儿。
  气氛突然陷入沉默,谁也不说话,摆在大家眼前的尴尬,各人都心知肚明,可谁也不愿意先挑出来。
  最终还是温老夫人先开口,客气地问谢老夫人,“谢仆射不在家?”
  谢老夫人没有一点防备,如实答道,“上月阮家老夫人跌了一跤,半月前带着孩子娘去了扬州。”
  “怪不得。”温老夫人轻轻地搁下手中茶盏,“谢仆射为官之时,名声响彻大酆,清识难尚,铁腕无私不说,待人之诚信,自不在话下。”
  在换人这事上,她和谢老东西各打五十大板,谁也怪不了谁。
  但自己的亲孙女儿嫁过去都有十几日了,她是数着时辰过日子,她谢老东西但凡有点良心,就早该来给她个说法,却装聋作哑,还兴起了扣人这一招,连门都不让回了。
  当真是老来失德……
  谢老夫人眼皮子一跳,这是在讽刺她人品连自己儿子都不如了……
  这厢也不服输,“说起名望,哪里比得上贵府的温老爷,一代帝师,一国之主的先生,要论品行诚信,谁敢在温家之上。”
  半截入土的两位老祖宗,开始舌枪论战,底下的人神经紧绷,一声都不敢吭。
  温殊色也经历过了这一遭,心头不免暗道,原来老一辈的人吵起来,同小辈一个样,挖祖宗讽儿孙……
  两个老祖宗也及时察觉了出来,在小辈面前,似乎不太好看。
  温老夫人看向温殊色,和声道,“这么长时间没回来,心头想必念着你那院子,去瞧瞧吧。”
  温殊色起身一走,谢老夫人才猛然惊醒。
  她在干什么……
  三言两语被那老东西激得失了理智,只顾着嘴上舒坦,忘记了自己今日来的目的,赶紧转身同谢劭道,“长辈说话,你在这听着也无趣,去陪陪殊色。”
  —
  从屋里出来,温殊色猛吸了一口气,回头担忧地看了一眼门内,问身边的祥云,“不会打起来吧?”
  祥云摇头,“肯定不会,老祖宗还得要脸面呢。”
  也是,像她这般年轻气盛,当夜不也没同谢劭动手,知道自己在老祖宗们放不开,但不发泄出来,心头的气儿消不掉。
  正好她要回一趟院子,倒也不是为了收拾东西,临走之前,她屋里的东西都被倒卖换成了银票,没啥可收拾的。
  回院子,只是为了去会隔壁的明婉柔。
  上回她被罚去庄子,明婉柔自责得眼睛都哭肿了,谁知一回来,招呼都没来得及打呢,便被抬去了谢家。
  如今全凤城都知道了谢三娶了她温二,还不知道急成了什么样。
  温家和明家的宅子相邻,两家挨着的院墙之间仅隔了一条丈来宽的通道,平常两人不便相见时,都是去后院搭把梯子,隔空喊话。
  晴姑姑被温殊色使进了屋,让她翻翻还有没有漏网之鱼,身旁只带着祥云。
  木梯搭好,祥云先爬上去唤人,“明家大娘子……”
  对面很快有了回应,“是二娘子吗?我家娘子惦记二娘子了好几日,饭都吃不下,劳烦二娘子先且候上片刻,奴婢这就去唤娘子过来。”
  —
  谢劭出来后,温殊色已没了身影。
  身后屋内的两个老祖宗,估计还有得一番大战,他不便留在此处,温家他没来过,并不认识路。
  不认识路,不好贸然乱闯。
  正打算要不要出去走一圈再进来,一低头见到了胳膊弯里搭着的锦帔,只好作罢,脚步往右侧的长廊走去。
  走了一半,对面突然来了一位年轻公子,脚步匆匆地迎了上来,远远便招呼道,“三公子。”

怎敌她,晚来风急_分节阅读_第13节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怎敌她,晚来风急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怎敌她,晚来风急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