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敌她,晚来风急_分节阅读_第28节

  “四万几。”
  “四万六千七百八。”
  “如此看来,确实是靖王生了谋逆之心。”杨大人缓缓战起身,突然又偏过头质问,“多少只枪?”
  那管事的被他冷声一呵,又慌又怕,脑子里哪里还记得那些数字,磕磕碰碰地道,“四,四万六千,六千五……”
  一个人只有说了真话,第二次才不会说错。
  杨大人一笑,抬手同陛下鞠躬,朗声道,“陛下,证人怕是已经被屈打成招。”
  裴元丘变了脸色,“杨大人这是何意。”
  杨大人不理他,直接同管事的道,“今日圣上在此,你若敢有半句假话,别说什么妻儿,就凭你欺君之罪,诬陷皇亲之罪,陛下今日也能诛你九族。”
  管事脸色苍白,瘫在了地上,“奴,奴才……”
  裴元丘原本的打算,就算讨伐凤城不成,也能借此看看陛下对靖王到底是什么态度,结果竟然被这姓杨的莫名横插一脚,虽说自己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确保管事的不会供出他,可这一来,他的一番功夫岂不是白费了。
  果然那管事的咬破了嘴里的毒药,倒在地上打滚挣扎,还没等萱太医的太赶出去,便没了动静。
  裴元丘一声冷笑,“杨大人这是活活把证人逼死了。”
  “我逼死的?逼死他的不是在他嘴里藏药的人吗。”杨大人也是个硬骨头,直接当着陛下的面,同裴元丘扛上,“人是裴大人带上来的,裴大人应该最清楚,若非裴大人所为,那肯定就是裴大人被骗了,有人试图挑拨陛下和靖王的关系,让父子两人冰刃相见,此番用心,当可诛啊。”
  这杨家和往后王氏算起来还是表亲的关系,裴元丘怎么也没料杨家会突然与他做对,一时没个防备,倒吃了亏。
  尽管如此,面色却不慌不忙,“此人乃我归乡之时主动上门弹劾,我大理寺办案提取证人无数,莫非个个都是臣找来的?”
  固然把自己撇了个干净,可大势已去,众人心头必然也有了掂量。
  太子的脸色不太好看。
  尤其是听到陛下发话,“此等蝼蚁小人,都敢诬陷我大酆的王爷,看来是把朕当成了傻子,朕惶恐至极!如此以来,朕不得不怀疑,先前入狱的两位王爷,莫不是也蒙受了冤屈。”目光扫向大殿上的裴元丘,寒声道,“大理寺乃我大酆律法的断定者,若是追查不清,断错了案,天下岂不是要大乱。”
  裴元丘心头一跳,掀袍跪下领罪,“臣失察,请陛下降罪。”
  皇帝倒也没治他罪,只撂下了一句,“好好自省吧。”便散了朝。
  走了一段,太子便追了上来,诚恳地道,“父王放心,儿臣必当查清此事,还靖王一个公道。”
  “太子能有此心,朕甚欣慰。”皇帝看着他,也不知道是在敲打他还是自己的无意之言,“将来的江山社稷,最离不开的便是你的这些兄弟,万莫受人离间,砍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事情一了结,杨淑妃便立马派人到凤城报信。
  周世子收到信后,一阵狂喜,转身便往王府赶,去同周夫人汇报。
  这事已经揭了过去,看朝廷这回的意思,似乎没想对靖王削藩,城门口也不必设防。
  温殊色囤粮的事儿,全凤城都知道,谢大爷这几日被大夫人追问地心烦,有了消息便亲自回来相告。
  大夫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双手合十念叨,“神仙保佑。”若当真要削藩,谢家作为凤城副使,怎可能毫发无伤。
  重则家族覆灭,轻则也得伤筋动骨。
  不削藩粮食便安全了,眼下就等着出手卖出一个好价钱,赚他个盆满钵满,大夫人忍不住兴奋,拉住谢大爷,神秘地问他,“老爷,你可知道如今粮食的价格?”
  谢大爷怎么不知道,已经翻了三倍之多,周夫人也正在头疼呢,“赚得也差不多了,赶紧让老三卖了。”这等国难之财,万不可闹大。
  “知道。”
  —
  到了第九日,米价已经到了三百五十钱,还是一斗米难求。
  别说大夫人,一向稳沉的方嬷嬷和晴姑姑都开始急得打转,晴姑姑也不知道自己问了多少回,“娘子,咱们什么时候卖。”
  温殊色坐在院子里的梨花树下,面色平静地看着对面的长廊。
  日正时,祥云终于出现在了长廊下,一边提着裙摆,一边冲这边的温殊色道,“娘子,人来了,来了……”
  温殊色这才从椅子上起来,让方嬷嬷在门口把风,只叫了晴姑姑和祥云进屋。
  “晴姑姑很久没回家了吧,你回一趟家探亲吧。”
  晴姑姑一愣,“奴婢哪里有家。”她成亲两回,两回都死了夫君,成了村里出了名的克星,父母兄弟个个都不待见她,当年丢了个包袱给她,已经发了话,“死也死在外面,别回来连累大家。”
  后来她到了凤城,有幸遇到了温家老夫人,要不是老夫人给了她一口饭吃,她早饿死了。在她心里,温家就是她的家,温家的主子就是她的家人。
  温殊色却道,“你有家。”同祥云使了个眼色,祥云转身进里屋,从床底下掏出一个大包袱出来,递给了温殊色。
  温殊色让晴姑姑坐在自己跟前,“姑姑也算看着我长大,我自幼丧母,被祖母抚养大,她辛苦了一辈子,拉扯了三代人,我不想她晚年还要被银子磨心。”
  “父亲成年在外,一年到尾回来打两头,匆匆来匆匆去,连在祖母跟前尽孝的机会都没,我常常想,这样的日子到底值不值得,大伯一家指望着他能多赚点,可银钱这东西不管你有多少,都不会有人嫌多,多赚点到底是多赚多少?只要山河还在,有人在,银钱便赚不完,与其被人指望,倒不如一下没了干净。”
  晴姑姑往日从未见二娘子这般说话,突然听见她这席话,方才知道二娘子瞧着不着调,实则心头明白着呢。
  想起老夫人平时总说,不知道二娘子何时才能长大,晴姑姑一下湿了眼眶,温声问,“娘子是有什么主意吗?”
  “仓里的粮食我不会卖,明日过后,我谢家和温家将会彻底破产,身无分文。”没等晴姑姑细想,温殊色便把那包袱推给了她,“姑姑是祖母身边的人,我信姑姑,这些银票你拿上,待会儿会有一辆马车在西边角门外候着,谢家老夫人安排好的,安叔也在里面,你拿着去东都买几套房产,余下的零数存到东都的钱庄。记住谁也不能说,包括祖母和姑爷,这次出府你只是回老家探亲。”
  晴姑姑呆住。
  祥云替她把包袱打开,只见里面一张一张的银票,全都是一千两的大额。
  晴姑姑惊了一跳,“娘子不是没钱了吗。”
  米价长起来后,温殊色如同魔怔了一样,还在不断的囤粮,温家的铺子,谢家的铺子,手里能抵押的东西都抵押了过去,眼里只有粮食,谁会怀疑她还藏了银钱。
  粮食的价格一会儿一个变化,短短十日已经上了天价,也根本没人知道她到底花了多少本钱。
  晴姑姑瞬间明白了,肃容道,“娘子放心,老奴一定把事办妥。”
  —
  半个时辰后,外面便翻了天。
  大夫人接到消息时正歪在榻上,连鞋都差点忘了穿,一路急急忙忙杀到了温殊色院子,进门就问方嬷嬷,“三奶奶呢。”
  听到了动静,温殊色坐在安乐椅上索性闭着眼睛假寐,大夫人掀开帘子进来,不顾她有没有睡着,上前便嚷道,“你赶紧把手里的粮食放出去,越快越好。”
  温殊色睁开眼睛,一脸疑惑,“怎么了?”
  “怕是已经来不及了。”大夫人没功夫同她解释,“记住,待会儿不管谁来要粮食,你都不能给,放心,只要你和老三不松口,外面有我和你大伯父顶着……”
  话音一落,外面的方嬷嬷便进来禀报,“三奶奶,老夫人让你过去一趟。”
  老夫人多半也知道了。
  大夫人生怕两人心软,继续同她道,“咱们平日该纳的税一分没少,打仗就该国库拨发粮草,这会子求到咱们这儿来,咱们能有什么办法?那粮食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买来的,他们想要,便按市场上的价,收购回去。”
  大夫人本以为朝廷不削藩,便能太平了,谁知洛安的战火竟然越来越烈。
  太子起初发兵,并未当真想要挑起战火,按照以往的经验,不过是一场摩擦,结果西京这回动了真格,派大军与其周旋。
  并非真心要打仗,粮草准备的不够充分,三日后前线的粮草便开始告急。
  而太子那边却迟迟没有动静,领地不能失,人不能撤,更不能饿着肚子上战场,大军只得派出几对人马各处去讨粮,其中一对人马到了庆州后,见有天灾,只得继续往前来了凤城。
  人一个时辰前进的城门,一进门便去王府找了周夫人。
  谢副使和谢县令都被叫去了王府,谢大爷第一时间让人给大夫人递了消息。
  两人一面往老夫人屋里赶,大夫人一面还在叨叨,“要不就说,一个家里怎么着也得有个当官的人呢,你那一堆粮食看着是亮眼,但也惹人眼,这回要是没你大伯和大哥护着,指不定就保不住了。”
  就老三那纨绔性子,能是个靠得住的人?这么大的事,这几日连人影子都没看到,也不知道醉在了哪个楼里。
  米价涨起来的第二日,谢劭便同裴卿一道去了城外。
  王爷被困,谢大爷负责守城不能出城,周世子更不能出城,但王爷那边总得有人去打探情况,周邝不放心手底下的人,找上了自己的两个兄弟,求爷爷告奶奶把两人送出了城。
  是有好几天没回府了。
  温殊色点头赞同,“伯母说得对,家里确实不能缺个当官的。”
  想起之前她那股拗劲儿,如今还不是低了头,大夫人心头生出了几分得意,摆出当家主母的样来,带着温殊色到了老夫人屋里。


第28章
  洛安的兵将上门来讨要粮食一事,迟早就得找上谢家的门,谢老夫人把两人叫过来,问她们的意思。
  温殊色还没表态,大夫人先插话,坚决不同意,“我谢家已经在凤城搭建了十几个粥棚,每天都在赔着银子做善事,凤城的百姓便也罢了,东洲战场上的兵马,那是太子殿下的管辖之地,跑到咱们这来要粮食,这不是好笑吗?战场那就是个无底洞,谁知道要打多久,咱们捐一点半点,也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主意还得靠朝廷的粮草到位。”
  这话是谢大爷让人带回来给大夫人的原话,当着周夫人和那位将士的面,谢大爷也是同样的说辞。
  凤城不过是个节度州,庆州本就干旱,王爷赈灾还未回府,哪里有银子支援战场。
  前来的将士自称姓魏。
  乃东洲一名兵马都监,正八品的小官。
  也知道自己不占理,不过是走投无路,前面打仗的将士不能没饭吃,见谢副使如此说,便给周夫人跪下,“晚辈今日前来,乃情势紧迫,实属唐突,还望夫人见谅,但外敌当前,我大酆的将士们尚在战场上以命相博,夫人若能想到法子凑出一些粮草,某感激不尽。”
  周夫人忙让他起来,却同谢大爷有一样的顾虑,东洲是太子的领地,中州的庆州又是天灾,他们自己都自顾不暇,哪里还有余粮拿去外援。
  但人已经求到了自己面前,总不能一点都不给,“我府上的粮食,你拿走一半。”
  如今凤城的粮食一斗米难求,王府上下每日也要吃,能给一半,已经是周夫人的仁慈。
  见周夫人如此说,一旁的粮食大户谢大爷顿时被架在了火堆上,思忖一阵,便也跟着承诺,“我谢家出十旦。”
  周夫人目光轻轻一敛。
  谢家囤粮她自然知道,听说那位三奶奶把谢温两家的铺子都抵押了出去,全部买了粮食。
  起初她还担忧过,怕她搅乱了凤城,可这十几日过去,她一没把粮食运出城外,二没饿着百姓。
  不仅没饿着百姓,还免费设粥棚,除了百姓买不到粮食,这凤城和以往没什么不一样。靖王坐镇中州后,大兴贸易,一向推举买卖自由,只要没把凤城搅乱,她便没理由去追究。
  至于谢大爷要捐多少,那是他们谢家自己的粮食,她无权干涉。
  两人似乎都给出了自己能力所及的支援,但这些对于战场来说,实在是起不了什么作用。
  周夫人看出了魏都监的为难,便道,“这样吧,你要是能有什么办法让百姓捐粮,我不干涉。”
  魏都监行礼谢恩,出了王府后便立马带着自己的人,蹲在了城门口向百姓讨粮。
  —
  大夫人好不容易与老夫人和温殊色通了气,一粒都不给,接到谢大爷的消息,如同被刀子割了肉,十旦粮以如今市场上的价格得卖多少银钱啊!心疼了好一阵,可既然谢大爷已经许诺了出去,也只有同意的份。
  温殊色没什么异议,让人抬出了十旦大米,自己跟着一道拉去了城门口。

怎敌她,晚来风急_分节阅读_第28节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怎敌她,晚来风急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怎敌她,晚来风急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