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敌她,晚来风急_分节阅读_第78节

  这才头一夜,手上的十几两银子便没了。
  且客栈的钱还是小娘子从身上搜刮出来的。
  要是多呆几天,不得饿死。
  一分钱能憋死一条好汉,想起之前自己的挥霍,有种肠子都悔青了的痛恨。
  “是。”闵章早就感同身受,主子往后怕得努力了。
  —
  逛起来只觉得新鲜,忘记了累,等进了客栈房间,人泡进了浴桶内,温殊色方才觉得全身累得慌。
  一日之内,经历了生死,从鬼门关闯回来,身心都受到了摧残,热水一浸,昏昏欲睡。
  时辰久了,外面的郎君“嘚嘚”叩了两声门,“好了吗。”
  慌忙睁开眼睛,匆匆应了一声,“好了。”伸手摸去屏障上,却捞了个空,顿时瞌睡都醒了一半。
  完了。
  她好像没拿换洗的衣衫进来。
  外面的郎君似乎也察觉出了她的窘迫,“等会儿。”
  等会儿是什么意思?
  是他帮她拿吗?
  成衣铺子定制的两身衣裳,最快也得两三日才能那道,今夜她还是得穿之前的,魏允的两身自己穿了一身,另一身来不及洗,落在了哑女的院子里吗,如今能换的只有包袱里面温二爷的衫子。
  可那包袱里除了衣衫子,还有一些此时万不能让郎君看到的东西……
  温殊色脑子“嗡”一声炸开,慌忙叫住他:“郎君!”
  外面的郎君似乎被她这一声吓到了,回头:“嗯?”
  “你,你还有干净的衣衫吗,能不能借我穿穿?”
  郎君顿了顿,“靖王不是把包袱给你了吗。”
  “里面的衣衫都是我父亲的,他平时又不讲究,不像郎君干净,身上还自带香气,衣裳也香……”
  话音落下半天都不见他出声。
  片刻后,才又听到了郎君离去的脚步声,不确定他有没有同意,提心吊胆地等着那脚步声返回来。
  越来越近,不久后头顶的屏风上,突然搭进来了一件雪色的中衣。
  熟悉的暗香扑鼻,温殊色不用看就知道不是温二爷的。
  深吐一口气,道了一声:“多谢郎君。”赶紧拉下来,往身上套。
  谢劭的个头比温二爷高,裤子也更长,从净房出来,温殊色双手只能提着裤腿,囔囔道:“郎君,太大了……”
  谢劭还没从她适才那一番话里回过神,见她出来,目光瞟了过去。
  昨日还穿在自己身上的衫子,此时正贴身穿在了小娘子身上。
  小娘子的发丝刚洗过,湿漉漉地披散而下,双颊被热气熏得驼红,衣襟太大,松松垮垮挂在她身上,肩头和颈项均露出了一片,莹白得灼人眼睛。
  他适才说得那话并非为假。
  在他眼里,小娘子是最好看。
  喉咙突然一燥,轻轻咽下,瞥开了视线,“先将就一夜,把头发擦干,早些歇息。”拿了另外一身,忙走去了净房。
  今日谢劭也累了,匆匆洗完,怕小娘子尴尬,在净房绞干了头发。
  出去后,温殊色果然已经躺在了床上。
  昨夜两人在农舍同了半夜的榻,有了个开端,后面便顺理成章,知道他喜欢睡外面,温殊色主动给他让出了位置。
  走到床边,见小娘子闭上了眼睛,小心翼翼地往床上一坐,腿还没来得及抬上去,整张床便往下一沉,随后便是一串声响,“咯吱咯吱——”
  谢劭神色一僵,下意识地看向里侧的小娘子。
  小娘子也睁开了眼睛,错愕地看着他,怕他心里有负担,安抚道:“郎君已经很瘦了。”
  硬着头皮躺下去,由着那咯吱声响在耳边,仿佛随时都能塌下去。
  起初听闵章说找了一家客栈,一个晚上只要二十文钱,温殊色还觉得捡个了便宜,如今可见,便宜没好货。
  躺下后,谢劭不敢再动了,“睡吧。”
  温殊色也不敢动,稍微偏过头,问他:“郎君,皇上怎么说的。”
  今日他能和靖王一道回来,便知道谢家八成没事了。
  但她不确定。
  谢劭抬手,动作尽量小心,拉住她搭在被褥上的手,握在掌心,低声道:“不会有事,明日宫里便会出消息。”
  今日他随许指挥进宫面圣,靖王也在。
  许指挥将南城的事全都禀报给了皇上,皇上听后,沉默了好半晌,又让他把凤城发生的事一件不漏地禀报完。
  皇上还是没吭声,反而让人替他赐了座,奉上茶水招待,还问候了父亲。
  离开后,才听到了身后屋内传来了茶盏摔地的声音,“这个逆子,他这是德不配位……”


第69章
  皇上的话,他和靖王都听到了,回来的路上,靖王曾问他,“谢公子害怕了?”
  经历了这些,其中局势已经明朗,两人用不着拐弯抹角,这一趟,谢家已和靖王绑在了一起。
  太子是皇上唯一的亲生儿子,纵然再专横跋扈,皇上气归气,未必会把他如何。
  日后太子一旦翻身,谢家必有灭顶之灾。
  “谢家从搬至凤城起,便已和那位站在了对立面,谢家本该灭于半月前,能依仗王爷躲过此劫,乃天命不亡,何惧之有。”
  靖王一怔,意外地看向他,对面谢劭却一脸平静淡然。
  靖王收回视线,不再说话,眸底慢慢地涌出了些微暗光。
  自己何尝不知,要到了那一步,不止是他谢家,还有靖王府,真能做到束手就擒?
  若他德厚流光,勤政为民,受万民敬仰,乃众望所归,自己的存在为他添上了顾虑,不用他来讨伐,必会给他一个高枕无忧的交代。
  但他屡次展现出昏庸无能的一面,无端激发战事,扣押将士粮草,这样的人,当真能配让他赔上整个靖王府,乃至整个天下……
  “本王自幼便跟在陛下身边,亲眼见他从战乱中一刀一枪打下了如今的江山,圣上登基,纷争了几十年的战乱才得以终结,天下太平了二十余载,河清海晏,四海升平,谢公子放心,圣上比谁都清楚这一切的来之不易。”
  —
  皇宫。
  皇上摔碎了一个茶盏,痛声骂完后,便一直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久久不动。
  煽动战事,扣押粮草,假造圣旨,抗旨不尊,私调军府公然追杀证人……
  还有什么是他太子不敢做的。
  皇上闭上双眼,依旧无法平息心中盛怒,胸膛急剧起伏,片刻后突然急喘起来。
  刘昆赶紧上前搀扶,“陛下息怒,当心身子……”
  皇上年轻时身强力壮,一人能从上百人的突围中冲出来,如今上了年纪,不得不服老,这番一气,老毛病又犯了,一张脸咳得通红,饮了半盏热腾腾的茶水,才平息下来。
  太子这番所为,为的是什么,皇上心里清楚,可他固然耍上万般手段,也不该丧失良知,败坏品德,动国之根基。
  “他只知道揽权,可知如何御敌?他以为这天下就永远太平了,辽国为何不敢挑起战事,是怕他太子?还是丧失了野心?”皇上失望透顶,“朕膝下单薄,无子孙之福,走到今日,就只剩下了他和靖王,为何他还容不下手足?非要赶尽杀绝,不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皇上这几句质问,刘昆不敢发话。
  知子莫如父,太子的秉性,皇上并非今天才瞧出来,为何在八年前把谢仆射派去凤城,这不也是给自己留的一条后路。
  皇上怒气渐渐平复,痛惜地道:“朕最痛恨的便是手足相残。”
  父母走得早,留下他们三兄弟,儿时也曾相依为命过,既能共患难,为何就不能有福同享。
  是以,无论河西河北的两位王爷做了何等的荒唐事,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直到太子说要削藩,把两人这些年的所做作为全都查出来摆在他面前,他才知道,自己不能再纵容下去。以两人的德行,待自己百年归去,必会挥军攻入东都,到那时,便是他为大酆埋下了祸根,默认了太子的做法,任由他把河西河北的两位亲叔叔斩草除根。
  可靖王不同,他安分守己,一直驻守中州,碍着他太子什么事了!
  当初自己身在战乱之中,颠簸流离,万不得已把尚且才两岁的靖王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到底还是跟着他一道上了战场。
  好几回都险些回不来,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曾经无数个日夜他都睡不着,愧对他母亲临终所交代的那句,“只求吾儿一世平安。”
  这天下他打下来了,终于可以履行当初的诺言,想让他过上安稳的日子,把中州划给了他,心头还是想他离自己近一些。只要大酆在一日,他靖王,包括他的子子孙孙都能安稳度日。
  如今看来,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他的弟弟容不下他,不惜搭上自己的名声和前途,也要取他的性命。
  自己尚还在世,便能如此肆无忌惮,等将来他走后,靖王一家还能活?
  心底默念了一声那个名字。
  念儿,这天下没有真正的安稳和平安,只有坐上了这把椅子,方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死。
  “刘昆。”皇帝突然唤了一声。
  刘昆忙上前,“奴才在。”
  “拟旨吧。”
  打下这江山,能安稳地坐上二十年,其中的艰辛和不易,没人能比他更有体会。一国之君乃万民共扶,自己付出了多少辛苦才换来了天下苍天的安稳,谁也不能破坏,包括自己的儿子,也不能。
  刘昆弓腰:“是。”
  —
  皇后元氏听说皇上已经面见了谢家三公子,脸色一阵发白,急急忙忙赶过来,刘昆扶着皇上刚从御书房出来。
  见到皇上的神色,心头便“咯噔”一沉,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可是延儿他又惹陛下生气了……”
  不等皇上回答,皇后又急声道:“那孩子自幼在陛下身边长大,对陛下的父子之情胜过了君臣,要是他有什么不对之处,陛下是他父亲,把他叫到跟前来,好好说教,他定会听陛下的话。”
  皇上摇头,冷笑一声,“说教?朕怕是没那个本事了。”

怎敌她,晚来风急_分节阅读_第78节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怎敌她,晚来风急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怎敌她,晚来风急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