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敌她,晚来风急_分节阅读_第90节

  一旁的刘昆吓得不敢喘气。
  皇上眼睑先猛颤了两下,手中瓷勺轻轻地搁在了碗里,一双眼睛眯起来,盯着对面的皇后,眸色带着探究,慢慢地越来越凉,轻声问她,“靖王的生父?”
  皇后心跳得极快,有心虚有害怕,可事情到了这一步,自己已没有了退路。
  她不敢再去赌皇上对他那位养子的感情,会到哪一步。
  怕这么等下去,她的儿子便彻底没了翻身的机会。
  即便皇上想认靖王,可他始终只是一个养子,一个连父亲都找不到的野种,有何资格来夺她儿子的皇权。
  皇后定住心神,“那人能说出周娘子早年在荆州之事,说知道周娘子是何时怀了他孩子……”
  跟前的木几,突然被皇上掀了起来。
  木上的汤水砸了皇后一身一脸,滚烫的粥贴在皮肤上,皇后一声尖叫,双手护住自己的脸。
  皇上起身,立在她跟前,面色因愤怒变得狰狞,厌恶地看着皇后,“朕当你元氏已知错,改过自新了,没想到你竟敢来算计朕,何人给你的胆子?是前太子还是你元氏一族?”
  两人成亲二十多年,皇上多数时候不怒自威,何曾如此大动过怒气。
  皇后身子微微颤抖,目露惊恐,头伏在地上哭着道:“陛下,臣妾到底是错哪儿了,延儿他不只是臣妾的儿子,也是陛下的儿子啊,陛下忘了,他刚出生时,陛下把他抱在怀里,曾笑着替他赐了名,何其喜欢……”
  “朕待他不好吗,从一生下来,朕就封了他为太子,只要他品行端正,做好自己的本分,等朕百年之后,座下的这把龙椅迟早是他的,可他都干了些什么,你元氏又干了些什么,贪心不足蛇吞象,真以为这天下就是他一人的天下,可以胡作非为吗?错矣!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他朕给过他机会,走到今日这步,他怪谁?皆是他咎由自取,德不配位,这天下要是落在他这种人手里,朕才会成为千古罪人。”
  “陛下……”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是不打算再给她儿机会了,皇后急忙爬过去惊慌地去拽他袍摆,“臣妾知错了,延儿也知道错了,陛下,咱们把他叫回来,好好教导,他定不会让陛下失望,陛下,他是您唯一的儿子啊。”
  到了这时候,她元氏不知道自己检讨过错,还打算拿这个来要挟自己,简直是既愚蠢又恶毒。
  “那你想错了!”皇上冷冰冰地看着她,“你不是在查靖王的父亲是谁吗,朕告诉你,他是谁。”
  皇后一怔。
  皇上冷笑道:“就是朕!朕就是靖王的亲生父亲,你高兴了吗?满意了?”
  皇后瞪大眼睛,惊愕地看向皇上,那如老鹰一般锐利的眸子里阴霾密布,可却不像是在说谎。
  这等事不仅关乎他自己的颜面,还关于着整个大酆,且他一个九五至尊,又何须说谎。
  细细一回想,往日被忽视的种种疑惑,全都冒了上来。
  周围的村民从未见到周娘子与男子来往,可周娘子的肚子却突然大了。
  周家的三个兄长知道后,并没有去找那负心汉讨回公道。
  周娘子的大兄长回来陪在身边,一直到生产……
  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姓周。
  周娘子离世,他毫不犹豫地将两岁不到的幼童带在了身边,从小以父自称……
  登基之后,周家的两个兄弟都封了王位,却独独不给周娘子追封公主的名号。
  皇后终于明白了康王当初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是何意。
  他们兄妹……
  皇后周身一凉,脸上没了半点血色,如此瞧来,怕也不是什么真兄妹。
  难怪……
  他将最关键的东洲藩地给了他,对靖王比对太子还亲,太子为何能说废就废,因为他不只有太子一个儿子,靖王才是他的长子。
  皇后突然疯了一般,又哭又笑,“陛下还说什么要把皇位留给我延儿,您这一招瞒天过海,就是要我延儿替您那位私生子铺路啊,陛下难道忘了,当年若非我元氏一族,您何以能如此之快,在东都站稳脚跟?”
  “如何?你元氏还有其他想法,不归顺天命,要与朕在朝堂上相抗?”皇上冷声嗤笑,“朕倒是想问问你元氏,当年谢仆射举荐元老为朕国舅,说元老恪守本分,你元氏温婉得体,与朕配得上,结果元老一去,你元家便忘恩负义,处处算计与他,朝堂上做对,如今更是对其一家赶尽杀绝,他谢仆射英明了一辈子,恐怕也就在你元家身上,折了自个儿的名声。”
  “朕再说一回,太子如此,是他品德有亏。”不想再看她一眼,冷声道:“送皇后回去,没朕允许,不得踏出宫门半步,你好自为之。”
  “陛下……”
  皇上走出寝宫,头也不回,刚到门外,便见靖王立在白玉阶下,脸色僵硬,动也不动。
  皇上一愣,突然有些紧张,小心翼翼地看了过去。
  到了不惑之年,都已为人父,没了少年时的叛逆,也没了青年时的冲动,看尽了人世之情,再大的事似乎一切都能平静了。
  可也正因为如此,更难以开口,皇上张了张嘴,“朕……”到底是不知道该如何说下去。
  良久后,靖王先问:“她是谁?”
  皇上立马回答道:“她姓谢,单名一个念字。”
  她并非是周家人,大酆之前战乱不断,他们三兄弟也曾跟着父母几度搬迁,在一场战乱后,他遇到了一位深受重伤的妇人。
  那妇人临终前,把尚在襁褓中的女婴交给了他,告诉他,她叫谢念。
  父母将其领养在身边,把她当成了自己的童养媳来抚养。
  长大后,她也随着自己唤父母为爹娘。
  搬去的地方多了,渐渐地没人再认识他们,也没人再清楚他们的过往,所有人都以为她是周家娘子,连父母也慢慢地默认,最后还将其写到了周家的族谱上。
  可在自己心里,从未把她当成妹妹。
  她十六岁那年,他给过她选择,问她可有心仪的人家,她主动上前抱住自己,羞怯地同他道:“我只愿做兄长之妻。”
  面对她的柔情,他没能拒绝,当日两人便穿上了喜服,对着父母的亡灵拜堂成了亲。
  她是自己的第一位夫人,靖王周赚便是他的嫡长子。
  这辈子,他最对不起的女人,便是这位糟糠之妻,她陪着他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却没能熬到自己功成名就,没有过上一天的好日子。
  登基之后,他没能封她为皇后,甚至连身份都没给她,他从不怕流言,但他却不能让他们的儿子受世人指点,唯一能做的,将她的尸骨安葬在了自己的皇陵,等百年归去之后,便去与她同穴。
  若非今日被元氏戳穿,这桩秘密他这辈子都不会说出来,他和靖王也永远都只是养父养子的关系。
  可如今已经被他听到,便再也没有隐瞒的必要,又告诉了她的身世,“她乃谢仆射的亲姑姑。”
  真相被揭开,一切都明朗了。
  为何当年他攻入东都后,在那么多的人才中偏生看中了谢道林,将其封为开国第一丞相。
  而又为何谢道林会在风光最盛之时,甘愿辞官,回到凤城。
  儿时他并非不介意,也曾无数次地问过他自己的父亲是谁,都没能得到答复,靖王僵住的神色,慢慢地变淡,目光一片黯然。
  皇上一直看着他,见他如此,心头一抽,哑声道:“是朕对不起你们母子……”
  靖王没应,片刻后行礼道:“父皇若无要事,儿臣先告退了。”
  知道他一时接受不了,皇上也不勉强他,忙点头道,“行,你先回府上,好好歇息。”
  —
  太子藏匿在东都,等了一天的消息,没想到等到的却是这样的晴天霹雳。
  靖王竟然是父皇的亲生儿子,且还是长子。
  那自己算什么?
  胸腔的怒火将他整个人都烧了起来,坐立不安,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别人半路而劫不说,如今还来告诉他,那位一直被他尊敬,且以为只爱他一人的父亲,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一个私生子。
  从始至终,他爱的只有他那一个儿子。
  自己的太子之位没了,父亲也没了。
  突然的落空如同被人遗弃,内心的恐慌化为了无尽的愤怒,不断拍打他的胸腔,吞灭他的理智。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此刻要是自己不争不夺,便彻底一无所有,他的家,他的江山,他所有的一切,包括性命,都将消失。
  沉下心来,吩咐身边的随从:“立马传我命令,即刻派兵进中州,不惜一切代价,屠了凤城。”他靖王不是来夺他的家吗,那就先让他的家人陪葬。
  至于这东都,不是他不仁,而是父皇太让自己失望了。
  从暗桩出来,太子压低头顶的草帽,带人穿过暗巷,一路到了元相的府邸。
  元相也刚收到消息,同太子一样,内心极具震惊和惶恐,靖王一旦被立为太子,不只是周延和皇后,还有他元氏一族,一个都逃不掉。
  是坐以待毙,还是放手一搏?
  成了能登天,可一旦败了,便是灭族的灾难。
  自己再加上太子,到底有多少胜算,足不足让他堵上全族人的性命,去冒这个险。
  正打算派人去南城,先探探太子的想法,人还没走出府邸,门房便过来悄声传话:“殿下来了。”
  —
  今儿傍晚的一场火烧云,把天空烧成了血红。
  东都的几道城门,日落前准时上了锁,到了亥时,靠近闹市的新宋门、固门,卫门,三扇城门却悄悄地敞开。
  冷月下,几队铁骑,悄无声息地闯入了城门之内。
  街头上热闹人没有半丝防备,突然被闯进的马匹冲散,惊魂未定,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等行门指挥使得到消息,铁骑已分兵两路,一路杀向靖王府,一路到了皇城脚下的内城门。
  “报——”一道呼声,惊醒了守城的兵将。
  与其同时,沉睡中的内城门,也被震耳的马蹄声划破了宁静。
  铁骑来势凶猛,熟门熟路地到了旧宋门,很快架起了云梯,爬到一半之时,突见漆黑的城门上方亮起了密密麻麻的火把,火光的光亮,把底下众人惊愕的神色照得清清楚楚。
  也包括了太子那张狰狞的面孔。
  还没等他想明白是哪里出了岔子,一只马军司的骑兵,以雷鸣不及掩耳的速度,从左右两侧杀了过来,将其围在了中间。
  厮杀声伴着血腥味,半夜才消停。
  —
  温殊色坐在灯下等了半宿,这回不仅郎君没回来,连闵章都没回宅子了。
  倒不像是同她置气。
  要是置气,昨夜他不会回来。
  可惜昨夜她没把握好机会,知道自己酒后失了德,没那个脸再上门,本想等今日人回来了,她去问问,七巧节要来了,他有没有什么想法。
  等到半夜,还没见到人影,估计八成是回不来了,灭完灯刚要入梦,门外便传来了晴姑姑的声音,“娘子……”
  温殊色翻身起来,打开门,晴姑姑提着纱灯立在门外,神色着急,“刚才文叔来了,说是今儿夜里太子造反,内城门那边都快血流成河了,马军司的人也在里面……”晴姑姑还没提到姑爷二字,温殊色的脸色已经煞白。
  返回屋内,匆匆忙忙地套上外衫,顾不了那么多了,坐了文叔的马车,一路赶往马军司。

怎敌她,晚来风急_分节阅读_第90节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怎敌她,晚来风急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怎敌她,晚来风急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