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发疯后_分节阅读_第373节

  但苏妙真记得清清楚楚,他们姐弟是与刘大一同上路。
  此后姨父姚翝查询案子时,问起过刘大外貌,她下意识的隐瞒。
  不再受妖气影响后,苏妙真再回忆起此事,便有些惊恐的发现:这件事隐瞒之后对自己并没有任何好处。
  她情知自己身上隐藏了一道‘神喻’,她虽隐隐猜到这‘神喻’寄居在自己身上是有目的,但‘它’一直以来与自己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帮自己报仇,及改变自己‘前世’的悲惨遭遇罢了。
  怎么这种情况,在姚守宁等人眼里,却似是受妖邪蛊惑?
  她心中生出阴影,苏庆春还在道:
  “世子出事那日,你一去后,世子也突然发疯——”
  苏妙真也想起来了!
  那怎么能叫发疯?她先是下意识的想反驳:难道世子表白自己,就叫发疯吗?
  但她此时不再受妖气影响,当日发生的情景一一浮现在她心中。
  陆执‘死而复生’,一醒之后便对自己大加恭维。
  当日的许多回忆一一涌入她的脑海,许多像是被她下意识屏蔽的事也都跟着浮现——例如长公主当时的愤怒,柳氏等人吃惊至极的神色。
  如今想来,世子当时的情况,确实形同发疯。
  她那时如雾里看花,朦朦胧胧,现今一下思维清楚,便意识到这种情况确实不大对头。
  难道自己真是受到了妖邪蛊惑?寄居在她体内的不是‘神喻’,而是妖邪么?
  她心中发慌,脸色越发难看,起身道:
  “姨母,我有些不舒服,想先进屋坐坐。”
  姚守宁见此情景,以为表姐已经清醒,心中一喜,正欲上前,却见她眼瞳的中心处,一点碧光散逸开来。
  紧接着她脸上浮出红光,口鼻之内大量红气吞吐。
  苏妙真的眼中露出挣扎之色,但她与狐谋皮,早就已经出卖了一缕魂魄,与狐妖紧密相结合。
  只是片刻之间,两者便重新融合。
  她眼中的惶恐被娇弱取而代之,脸上露出有些怯怕的面容。
  姚守宁心中一凉,知道表姐再度被蛊惑。
  “好。”柳氏见她这模样,十分怜惜的点头:
  “我让逢春去替你端碗热汤,你先在屋内坐坐。”
  苏妙真泫然欲泣,以袖子挡脸,轻轻抽泣了两声,点了点头,快步进屋。
  这一下,姚婉宁纵使没有‘开天眼’,但因为有‘河神’守护,反倒不受红雾影响,因此将她前后表现不同看得一清二楚,转头往妹妹看去。
  姐妹两人对视一眼,姚守宁心中虽失望于表姐重新受妖邪蛊惑,但今夜的事却又让她看到一线曙光——苏妙真并非完全没救,那狐妖也有心虚藏匿的时候。
  她找到了希望,心情便好了一些。
  随着苏妙真离开,这一小段插曲便暂时过去了。
  曹嬷嬷领着冬葵几人提来了热水,拧了帕子递到温家母女身上。
  温太太接过热帕子,摊开敷在脸上,眼泪无声的流。
  她先前失态至极,此时冷静了一些,便借着挡脸的功夫哭了一阵。
  不过她很快收拾了自己的情绪,放下帕子后,将前因后果说了出来。
  原来今日长公主闹出了很大的动静。
  她离开将军府后,先是进宫寻神启帝。
  但皇帝记恨她先前打自己,便避而不见,并暗中下令召见皇室亲贵,用来阻拦长公主。
  朱姮蕊便大声的在宫里喊,提到柳并舟所说的洪灾欲来之事,希望皇帝能下令征借城中各大粮商手中的粮食,迁徙沿江两岸的百姓。
  简王等人随后赶到,欲阻拦朱姮蕊,说这只是儒生术士无稽之谈。
  简王道:‘大庆受天道庇佑,几百年来灾祸极少,又怎么可能会有大祸降生呢?’
  他暗指长公主这番话是在指责神启帝不仁,所以才使天道大怒,更说道:
  “柳并舟只是儒生,又非神佛,不能掐算前尘后事,又怎么知道洪灾即将来临呢?”
  他认为长公主是受了柳并舟迷惑,并劝朱姮蕊,说是迁沿江百姓一事事关重大,强征城中粮商手中的米粮,容易引发粮商不满。
  近来雨水不停,本是多事之秋,他以长辈身份劝阻长公主,让她不要闹了,这样一通乱喊,可能灾祸还没有来,便先使民心生变,引发百姓恐慌。
  朱姮蕊早看简王不顺眼。
  前几日静清真人死讯通过儿子的口传入她耳中的时候,她就已经有心想要修理这老头了。
  此时见他不知好歹,竟敢钻到自己眼皮底下来找麻烦,如今大事当前,她没有时间耽搁,也确实需要杀鸡儆猴,便令手下将简王绑了。
  “立即将我皇叔送往瞭望台。”长公主吩咐道:
  “当年太祖建立此处,是为了有事第一时间能将消息报往神都。皇叔既然不信今夜有洪灾来临,便请皇叔今夜亲自留守在那里,好好看个清楚!”
  简王当时面色大变。
  他已经九十多岁高龄,又向来养尊处优。
  纵使没有洪灾,可此时天寒地冻,风雨交加,瞭望台上环境粗陋,他这把老骨头恐怕熬不住。
  再者说,他虽说嘴硬,但心中对于洪灾一事却是半信半疑的。
  柳并舟神通毋庸置疑,更何况他的老师,乃是当年的天下第一儒张饶之,儒家力量非同一般,兴许柳并舟确实得知了洪灾一事。
  就算柳并舟无法掐算,可近来雨水频多,城中已经不少地方闹起水祸。
  神启帝近年来沉迷修道,不理国事,全国各地河堤年久失修,闹灾也不是不可能的。
  他先前之所以与长公主唱反调,纯粹是记恨当日陆执坏自己好事,后又找上门来打自己家仆,使自己颜面尽失。
  简王认为朱姮蕊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儿子,又不尊重自己这个长辈,再加上皇帝有请,一心想要讨好神启帝,有意要借着这个事,给长公主下眼药。
  却没想到长公主心狠手辣,此时分明是想要自己命的。
  “你不要乱来!”
  简王面色大变,连声指责:
  “朱姮蕊,我可是你长辈,你这是想要忤逆悖上,试图害我!”
  “这怎么能叫害?”长公主冷笑一声,道:
  “据说瞭望台当年建成之后,太祖亲自上去过。”她眼皮一翻,握紧了手中的长枪:
  “怎么,太祖上得,你上不得?”
  “身为皇室子孙,关键时刻得为国出力!”她懒得再跟简王废话,提枪重重往地面一杵:
  “将简王爷绑走,不允许有人相救!”
  她一锤定音。
  身边私军如狼似虎,顿时将一群被神启帝请来的皇室国戚震住。
  简王哭天抢地的被绑走,其他人群龙无首,不敢再开口。
  神启帝当时听到外面的动静,心中又慌又怒。
  而就在这时,温庆哲正在宫中任职,也将这些动静听得一清二楚。
  今日温太太在姚家受了奚落,回去之后悔恨难当,也派人与他说过。
  这会儿又听长公主提起洪灾将至,而神启帝避而不见,他对柳并舟十分信任,除此之外也认为降雨时间长了,水祸一事并非空穴来风。
  而神启帝此时因为私怨避而不见,此非仁君所为。
  温庆哲本人官职虽小,但品行正直,哪里见得惯这种事呢?
  因此提笔写了一封奏折,上呈皇帝。
  最终的结果姚家人此时也知道了——神启帝心胸狭小,并没有容人之量。
  再加上长公主后来满宫寻他,终于在顾后宫中将他找到,并对他大加喝斥,甚至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圣旨,逼他取出玉印盖章。
  这一举动被神启帝视为奇耻大辱,他心中愤怒至极,又听说一名姓温的七品小官写奏折骂他,心中大怒。
  他暂时制不了朱姮蕊,还制不了你一个七品小吏么?
  一怒之下,温庆哲被打下刑狱之中!


第322章 洪流至
  “他年纪大了,身子骨又不强壮,落入刑狱司的人手中,这怎么受得住?”
  温太太说到这里,眼泪又流下来了。
  刑狱的那帮人出手极重,温庆哲又是得罪了皇帝而入狱,可想而知后果有多严重。
  “文谨(温景随)已经出门拜访顾相,希望能想个办法,看能不能使他爹免受刑罚之苦。”说到这里,她转头往柳并舟看了过去,眼中露出希冀之色。
  在神都城中,温家只能算小门小户,如今能求救的,数来数去,便惟有姚家了。
  温太太想起今日白天的龌龊,又羞又悔,低声道:
  “我此时心中乱得很,幸亏献容想起当日姚大人及你一双外甥……便寻思想请你教教我,应该怎么做。”
  柳氏一扫白日时的凶恶,握着温太太的手点了点头。
  “你先别着急,景随那边既然去寻了顾相,你便回屋准备银子,先进刑狱打点一下再说。”
  话虽是这样说,但柳氏却回头看了父亲一眼,心中蒙了一层阴影——当日柳并舟入宫一事,回家细说之后,柳氏便觉得皇帝残忍无情,且又心胸狭小。
  长公主今日这样一闯宫,纵使本意为了大庆王朝,但在皇帝心中,恐怕已经怨恨至极了。
  温庆哲在这样一个风口浪尖撞上去,恐怕刑狱之中也难以疏通。
  如今唯一的办法,便恐怕只有靠外人介入。
  神启帝重权势,性情刚愎自用,能在他面前进言的,便只有那几个数得着的人物:长公主、顾相、陈太微等……

男主发疯后_分节阅读_第373节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男主发疯后最新完结章节

正文卷

男主发疯后最新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