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尚公主后_分节阅读_第23节

  即便这样,沿路还是有无数百姓观礼,恭贺声、祈福声,最后只汇聚成一句——
  “愿安国公主平安喜乐,顺遂无忧。”
  声势浩大,令人不忍忽视。
  安国公主与方镜辞对视一眼,着人将轻纱掀开。
  她身着凤冠吉服,雍容华贵,美艳不可方物。但眼角凌厉之势化解了几分娇柔,让她整个人如同收进刀鞘的利刃,锋芒敛尽,但不经意间外泄的一丝森冷,依旧让她英姿飒飒,气势如虹。
  人群不由得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仰首望着她,目光中有紧张,有敬畏,有狂热。
  唯独没有害怕。
  这是威名在外、威震四海、夜能防小儿啼哭的凶神,却也是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守卫他们喜乐安居的大庆战神。
  是万千大庆臣民衷心信赖的安国公主。
  是大庆立于不败之地的神。
  万众瞩目之下,安国公主拱手、弯腰、行礼。
  她动作很慢,每一个人都亲眼看着她左手于上,右手覆之,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深深弯腰。
  礼轻,而意重。
  静默之后,而后狂喜。
  震天隆的欢呼声、恭贺声齐齐响起。
  随后又是一静。
  身侧传来轻微衣袖擦过之声,安国公主微微侧目,就见方镜辞站于她身侧。
  吉服玉冠,面若冠玉,温雅闲致,俊逸非凡。
  他同安国公主一般,于万民瞩目之中,行长揖礼。
  礼毕,万民齐呼。
  只不过与先前稍有不同——
  “愿公主驸马琴瑟和弦,鸾凤和鸣,福泽绵长,顺遂无忧。”
  两人重新坐于凤辇之中,耳畔还不断回响着万民齐呼。
  轻纱再次放下,隔绝出一方小天地。
  直到这时,安国公主才微微松了口气。
  “殿下英姿飒飒,容姿万千,百姓敬爱有加,连景之都被泽蒙庥。”说着,递来一方锦帕。
  安国公主微微一笑,不置可否,抬手接过。一打开,发现锦帕居然包着几块果脯,有梅干、桃干、杏仁……不一而足。
  她顿时眼睛一亮,脸上笑意真挚明媚,抬眼之间,满满的喜乐欣慰,“你怎么会想着带这个?”说着,捡了块梅干送进嘴里。
  方镜辞望着她,眼底微微含笑,“成亲典礼繁琐冗长,殿下清早用过早膳后,想必再无时间用膳。”
  安国公主倒是不怎么在意,“我在军中,也曾数日不进米粒,虽然饥饿难耐,尚且能忍受,只是这一时半会吃不到东西,又有何不能忍受的?”
  她语调轻慢,只是说出事实,并无嫌恶不耐之意。
  方镜辞却垂下眼睫,像是轻声说了句什么,但因外面鼓乐与欢呼之声不停歇,安国公主没有听清。
  她微微凑近一章 ,正待问询,辇车突地一晃,她整个人一下子扑到方镜辞身上,锦帕上的果脯纷纷掉落于地。
  事发突然,方镜辞被唬了一跳,连忙将她扶起,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急切,“殿下,可有受伤?”
  安国公主摇了摇头,瞟了一眼地上的果脯,轻抬眉眼:“居然连这会儿时间都等不及了么?”语意微冷。
  随着她话音刚落,外面顿时传来一声断喝:“什么人?胆敢阻拦安国公主与驸马都尉的迎亲队伍?”
  城楼之上,小皇帝身着五爪金龙袍,头戴九旒平天冠。迎亲队伍早已走出长安大街,夹道百姓欢声雀跃犹在耳边。
  他颇为感慨,“皇姐盛名在外,大庆百姓也无不为她欢庆。”
  顾鸿生与翟康来等大臣随侍在侧,闻言也只是恭声道:“此乃陛下之福,大庆社稷之福。”
  老生常谈的话,小皇帝都听腻了。
  摆了摆手,他便要起驾回宫。
  谁知刚一转身,眼角余光不经意往下一瞥,顿时瞅见一个藕荷色身影。
  城楼之下百姓数不胜数,他其实并不能确认那就是他心心念念的仙女。但那抹藕荷色的身影数日来于梦中出现,魂牵梦绕,经久不忘。
  守在毕府的人回报,这几日都不曾有人到毕府道谢或是道歉。小皇帝怅然所思,倘若不是安国公主大婚,想必他定能颓废度日不知几时。
  是以此时仅仅只是瞥见那一抹藕荷色,心底便徒然生出一股宁愿错认、也不愿错过的势头。
  不顾众位大臣还跟在身后,他疾步匆匆下了城楼。
  于公公慌忙跟在身后,焦急万分呼喊着:“陛下,陛下!”
  赵琦充耳不闻,只顾着往城楼之外,去寻找入梦不知几回的仙女。
  顾鸿生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看见皇帝急匆匆下了城楼,也纷纷跟在其后。
  于公公阻拦不成,眼见着小皇帝就要身着龙袍出了城楼,情急之下高声令喝守城楼军,“拦住陛下!”
  守城楼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敢贸然去拦,却也不能不顾,于是纷纷纠结当场。但好在这一声及时唤回了赵琦犹存的理智,他顿住脚步,怒目回瞪,“于炀,你要造反吗?”
  在场众人皆震惊。
  只闻“扑通”一声,于炀跪倒在地,双手扶地,额头死死抵着地面:“陛下,今日安国公主大婚,您待会还得前往公主府,给公主殿下送贺礼,您忘了么?”小皇帝倾心一位不知名女子,这事说小不小,说大不大,但是在这种众目睽睽之下,公然宣扬,有损皇家颜面事小,万一被有心之人利用,则事大。
  安国公主出阁前,曾在政合殿前特地叮嘱于他——“我大婚之时,不带武器,势微力弱,想来必定难以太平。陛下身边,还要劳烦你多多看护,以免他走错了路。”
  于炀深知此时厉害关系,慷慨陈词安国公主大婚一事,想以此提醒小皇帝切勿失了体面。
  尽管所思之人可能近在咫尺,但于公公口中的“安国公主大婚”还是堪堪唤回了他将将远去的理智。
  但终究心念切切,赵琦抬眸穿过城门,往城楼之外看去。
  尽管安国公主迎亲队伍已经远去,城楼之上不见皇帝,但守在城楼之下、盼望瞻仰天颜的百姓犹在。
  大庆自安国公主披甲上阵以来,收复燕云失地,抵退四海敌军,平息四方战乱,所做之功劳,早已不亚于太、祖太宗开国定、邦之功德。
  也因此之故,大庆百姓对于永安帝,也是爱戴有加。
  只是,此时他已经很接近城门了,只要走出去,在人群中,或许便能找到自己心心念念已久的仙女。
  只是,或许。
  即便他眼力再好,在万千黎民百姓之中,辨认出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女子,谈何容易?
  哪怕午夜梦回之时,他已无数次在心中细细描绘仙女容颜,但随着时间流逝,仙女面容终究还是渐渐模糊。
  天下的藕荷色衣裙那么多,他又如何能确认自己看到的那一抹,就是自己心心念念之人呢?
  更何况,城门之外,那一张张期盼的脸,让他又有何理由,因个人之私念,去骚扰于他们?勿论因他贸然外出,引发骚乱,或是给了心怀不轨之人可乘之机。届时黎民受罪,他又有何颜面面对天下黎民?
  想到这里,垂在袖中的手死死握紧。赵琦面上却没什么表情,“是朕忘了。”说罢,转身从反方向回宫去了。
  于炀的一颗心顿时从高处落了下来。
  他转身对顾鸿生行礼,“顾相,接下来还望您主持大局。”说罢,急匆匆追着赵琦而去。
  顾鸿生望着小皇帝背影,摸了摸胡须,一言不发。
  倒是翟康来用胳膊肘撞了撞他,“你说,陛下是怎么了?”
  顾鸿生淡淡道:“这话你应该问陛下。”
  “我要是敢去问陛下,还会来问你吗?”翟康来气呼呼道。
  “你来问我,我就要告诉你吗?你又不是陛下,我凭什么对你知无不言?”
  翟康来:“……”他到底哪根脑子不对劲,才想着问顾鸿生这老狐狸?
  走过转角,眼见再无大臣跟在身后,赵琦顿时停住脚步。
  于公公已经带着宫人追上了他,“陛下,陛下!”
  到底是伺候过两朝帝王的内侍,年岁已老,于公公气喘不已。赵琦等他稍稍平复呼吸之后,冷静道:“立刻着人去城楼之下,找一位穿着藕荷色衣裙的女子!”
  于炀心中苦闷难言,今日安国公主大婚,城楼之下着藕荷色衣裙前来观礼的女子不计其数,他这样大肆张扬去寻找,传到大臣言官耳中,又会讨来怎样一番口诛笔伐?
  但小皇帝神色坚毅,不容反抗,他心中苦闷,细想之下,一时之间,竟找不到一人来商讨此事。
  先前小皇帝出了幺蛾子,比如搭建登云梯什么的,他还能找寻安国公主商讨,但这会儿,安国公主与驸马方镜辞前往太庙祭拜,他贸然派人前往询问,定然不合规矩。
  但又不能放任小皇帝不管。
  思来想去,他终究还是着人去将顾鸿生请来。
  驸马方镜辞在迎亲之前,曾派人传句话与他——倘若安国公主大婚当日,有不能抉择之事,可与顾鸿生顾相商议。
  顾鸿生与翟康来都是先帝托孤的老臣,却因主和之意,与素来主战的安国公主背道而驰。
  于公公几乎是看着小皇帝与安国公主长大,对外臣之心防备犹在,轻易不会找寻外臣。
  但这会儿实在是别无其他法。
  安国公主一把掀开轻纱,就见街道之上,人群杂乱,人人自危,纷纷躲闪开来。而车队之前,有一列身着黑衣、覆面蒙头之人手握利刃,横列在前。
  见此状,她从容跳下辇车,雍容大方,处之袒然,并无半点慌乱之态。
  为首之人见她下了辇车,手中利刃顿时收紧。
  安国公主见状,蓦地轻笑出声。
  方镜辞于她身后下地,缓步到她身侧,温声道:“殿下不是饿了么?”
  安国公主含笑睨他一眼,“那就早章 解决眼前的问题。”而后微抬下巴望着对面,唇角含笑,从容淡然。
  方镜辞抬眸望向对面,君子如玉,温声雅致,“今日方某与安国公主大婚,各位拦于车队之前,是何意?”
  为首之人先是被安国公主嗤笑,又被两人旁若无人的举动忽视,早已怨气憋闷心中。闻言也不开口,执刀冲向队列,抬手就砍。
  他开了端,其余黑衣人纷纷提刀上前。
  迎亲队伍也是早有预料,此时纷纷从各处抽出长刀,与黑衣人混战起来。
  安国公主瞧了一会儿战况,黑衣人虽然来势汹汹,但是迎亲队伍都是方镜辞从护卫皇城军中挑选出来的,实力不容小觑,加上人多势众,故而很快便占据了上风。

被迫尚公主后_分节阅读_第23节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被迫尚公主后最新完结章节

正文卷

被迫尚公主后最新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