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洗冤笔记(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41节

  “记得。”
  “快带我去!”
  虽然时隔大半个月,但弥光对这件事非但没有淡忘,反而记得越发清晰。他每天都会想起那女子落水后扑腾呼喊的场面,良心上不断受到折磨,尤其是夜深人静在门房值守时,恍惚间总能听到拍门之声,好不容易睡着又总是被噩梦惊醒,好几次梦到圆月之下,那彩裙女子浮出水面向他叫苦诉冤。如今总算对外人吐露了此事,他内心深处倒隐隐有种解脱之感。他带着宋慈和刘克庄出寺下山,向苏堤而去。
  走出净慈报恩寺时,宋慈忽然放慢脚步,扭头向左侧看了一眼。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有一个戴着黑色幞头的香客,看样子是要入寺祈福。宋慈记得这个香客,不久前离开太平观时,他便见过此人。
  来到苏堤上,弥光沿着堤岸,很快找到一株大树,指着枝丫遮罩下的湖面,道:“就是这里了。”
  宋慈看了看四周,此地距离虫娘沉尸之处不过五六丈远。他又盯着微波起伏的湖面,心想苏堤上每天人来人往,那彩裙女子在这里落水溺毙后,尸体一旦浮起来,势必早就被人发现了,可没听说有人在西湖里发现过浮尸,那么尸体极可能还沉在湖底,眼下最紧要的便是找人下水搜寻,看能不能找到尸体。
  “要不要去找梁三喜?”刘克庄猜中了宋慈的心思。
  梁三喜水性极好,曾帮忙打捞了虫娘的尸体,自然是最好的人选。宋慈点了点头。梁老翁垂钓的地方离此不远,二人立刻去找梁老翁。
  很快,梁老翁的身影便出现在了二人的视野里,只不过梁老翁的身边多了两个熟悉的身影,竟是赵之杰和完颜良弼。在赵之杰和完颜良弼的身后,还跟着几个金国随从。
  “怎么又是这帮金国人?”刘克庄语气愤然,“走到哪里都能见到他们,真是阴魂不散。”
  宋慈见赵之杰蹲在梁老翁身边,似乎在向梁老翁打听什么,不由得想起昨晚在熙春楼的侧门外,赵之杰旁观他查问袁朗的事。袁朗替虫娘收拾过金银首饰,梁老翁则从西湖里钓起过虫娘的荷包,宋慈立时明白过来,赵之杰这是在追查虫娘的案子。完颜良弼若是杀害虫娘的凶手,赵之杰势必要设法为其脱罪,若不是凶手,赵之杰便要证明其清白,是以赵之杰追查此案,宋慈并不觉得奇怪。他毫不避讳二位金使在场,径直走上前去,向梁老翁表明了来意。
  “哎哟,有这等事?宋大人、刘公子,你们二位稍等,小老儿这就去叫三喜。”上次找梁三喜打捞虫娘尸体时,梁老翁还不大乐意,这一次却是忙着起身,鱼竿鱼篓都没收拾,急匆匆便去了。
  完颜良弼听说要在湖中打捞尸体,道:“姓宋的,你想耍什么花样?”
  宋慈尚未回话,刘克庄已还嘴道:“堂堂金国副使,这般担惊受怕,莫不是做贼心虚?”
  完颜良弼目露凶光,瞪着刘克庄。刘克庄毫不畏惧,立刻瞪了回去。
  宋慈拉了刘克庄一下,走回月娘落水之处,盯着湖面,默不作声。刘克庄跟了过来。
  赵之杰不知宋慈所言是真是假,和完颜良弼跟过来,驻足一旁。他示意完颜良弼耐住性子,先看个究竟再说。
  过了片刻,梁三喜飞步赶来,梁老翁脚步慢,过了一阵才到。
  “大人放心,只要尸体还在水下,小人就一定能找到。”梁三喜从宋慈处获知情况后,活动了一下手脚,脱去衣服,下到冰冷的西湖之中。他踩了几下水,深吸一口气,埋头钻入了水下。
  梁三喜几个兜臂沉下身子,很快触碰到了湖底柔软的淤泥。淤泥一经触碰,立刻有泥浆腾起。他闭紧双眼,手掌贴住淤泥,缓缓地摸索。上一次打捞虫娘的尸体,因有梁老翁垂钓的具体位置,是以很快便找到了沉尸。可这一次只有月娘落水的大概方位,具体沉尸于何处,全靠他用双手在淤泥上一按一放地摸寻,本就很有难度,再加上湖水冰寒刺骨,泥浆不时腾起,摸寻起来愈发困难。过了一阵,他有些憋不住气,除了枯枝烂叶,什么都没摸到,只好浮出水面透气。
  一出水面,抹去眼眶周围的水,梁三喜看见宋慈、刘克庄和梁老翁正在岸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此外还聚集了不少路人。他原地踩水,缓过劲后,又一次潜入了水下。
  经过先前一番摸索,梁三喜的脑中已有了湖底的大致地形。他开始摸寻周围尚未摸索过的地方。他的双手从淤泥面上拂过,摸到了一些枯树枝,再往前摸去,手底忽然空了。平坦的湖底延伸至此,忽然出现了一条下陷的深沟。就在这条宽不及两尺的深沟里,他摸了没几下,摸到了一个冰冷的东西,稍稍用手一感知,那是一只人脚。他背脊一冷,嘴里不由自主地呛出一口气,顺着这只脚往旁边摸去,很快又摸到了另一只脚。
  梁三喜心惊之余,不禁暗暗松了口气,总算找到尸体了。
  他抓住两只脚,想将尸体从深沟里拉起来,可是拉了一下却没拉动。
  “莫非又绑了石头?”顺着脚往上摸,梁三喜没摸到石头,但在尸体下方摸到了一截陷在淤泥里的沉木。他摸到了尸体的头发,原来是头发缠在了沉木的枝丫上,这才拉不起来。他尝试解开头发,可头发在枝丫上缠得太死,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成功。
  一口气又憋到了头,梁三喜浮出水面透气,向宋慈说明了情况,道:“大人,湖底是有具尸体,可是头发缠在木头上,捞不起来。”
  一听说水下当真发现了尸体,围观人群顿时一阵惊呼,议论纷起。
  “什么木头?”宋慈道。
  “一截很长的沉木。”梁三喜道,“头发挂在沉木枝丫上,缠得太死,实在解不散,能不能把头发割断?”
  宋慈摇头道:“切不可损伤尸体,倘若头发解不散,便把枝丫弄断。”
  梁三喜依言而行,这一次叼了把匕首潜至沉尸处,尝试割断枝丫。水下不好用力,枝丫又有些粗,他上上下下换了好几次气,才终于弄断枝丫,将尸体拖出深沟,浮出了水面。
  宋慈和刘克庄双双递过手来,将梁三喜拽上岸,尸体也被拖了起来。
  这具尸体一上岸,围观人群顿时哗然。
  这是一具女尸,尸身肿胀,腹部隆起,面部不仅膨胀坏变,而且有明显的鱼鳖啃噬的痕迹,可谓到了面目全非的地步,哪怕是在天寒地冻的正月,一股腐臭味也立刻散发开来,显然死去已久。
  弥光看见尸体,低头合十,口中念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尸体的腐臭味太重,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围观人群纷纷掩鼻后退,刘克庄也退开了两步,完颜良弼更是一脸恶心之状,唯有宋慈和赵之杰站在原地没动。宋慈甚至更进一步,在尸体旁蹲了下来。女尸穿着一身彩色裙袄,宋慈拨开鬓边乱发,见女尸的耳下挂着一对蓝里透白的琉璃珠耳环,又揭起裙摆,除下右脚上的袜子,见右脚背上有一片皮肉发皱,像是烧伤的疤痕。这样的裙袄和耳环,再加上从弥光处得来的红豆钗,以及右脚背上的烧伤,很显然眼前这具女尸便是失踪了大半个月的月娘。
  宋慈望了一眼西湖,又看了一眼月娘的尸体,心里暗道:“月娘腊月十四便溺死在这里,至今已有二十多天,所幸湖水冰寒,否则尸体只怕早已完全腐坏。”
  确认了尸体的身份,宋慈没再继续观察尸体,而是抬起头来,环顾周遭的围观人群。他的目光飞快扫过,一下子看见人群中有一个戴黑色幞头的人,正是之前那个在太平观和净慈报恩寺都遇到过的香客。
  那香客与宋慈的目光对上,不敢直视,低下头去。等了片刻,那香客重新抬起头来,哪知宋慈竟还一直盯着他。他目光躲闪,抽身退出人群,汇入苏堤上的人流,快步离开了。
  宋慈第一次遇到这个戴幞头的香客时,以为对方只是进太平观请香祈福,第二次在净慈报恩寺外遇到时,他开始生出了一丝怀疑,但也没有多想,直到此时第三次看见此人,又见了此人躲闪的目光,以及离开时的匆忙之态,才终于确定此人是一直在跟踪他和刘克庄。他心下知道,昨晚马致才给韩?通风报信,今天他查案之时便有人跟踪,此人极有可能是韩?派来的。
  “你在看什么?”刘克庄的声音响起。
  宋慈摇摇头:“没看什么。”想了一想,忽然拿出提刑干办腰牌,递给刘克庄,“你速去提刑司找许义,让他来苏堤,将这具尸体运回提刑司。”
  “这么点小事,我随便找个人去就行了,用不着这个。”刘克庄没接腰牌。
  “你亲自去,越快越好。”宋慈却将腰牌塞入刘克庄手中,“记住叫许义多带一些差役。”
  刘克庄不明白宋慈为何这么着急,看了看赵之杰、完颜良弼和几个金国随从,压低声音道:“这帮金国人人多势众,又不怀好意,万一我走了,他们……”
  “快去!”
  刘克庄虽不解宋慈之意,但深知宋慈心思细腻,这么着急自有他的考虑,当下不再多说,拨开人群,沿苏堤向北奔去。
  宋慈之所以这么急,就是因为刚才那个戴幞头的香客的突然离开。月娘的死与韩?大有关联,倘若那戴幞头的香客真是韩?派来跟踪他的,那这一去,极可能是赶去通报韩?。韩府就在西湖东岸,离得不远,韩?一旦得知月娘的尸体被发现,或许不敢亲自带人来阻挠宋慈查案,但他可以通知赵师睪,让赵师睪以府衙的名义来干涉此案。昨晚韩?亲自送赵师睪离开水天一色阁的那一幕,宋慈还记得清清楚楚。赵师睪这个临安知府,是能在韩侂胄面前趴着扮狗的,韩?作为韩侂胄的独子,一旦私下有什么吩咐,只怕赵师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宋慈很想立刻对月娘的尸体进行检验,可他手边没有糟醋、葱椒、白梅等检验之物,回城去买,一来一去,要花去不少时间,检验尸体所用的时间则更长。府衙就在城南,离得很近,他担心还没来得及检验尸体,府衙就会派人来接手此案,将尸体运走。正因如此,他才要刘克庄以最快的速度去提刑司通知许义,让许义带人来将尸体运回提刑司,以免出现其他变故。刘克庄与许义彼此认识,让刘克庄拿着他的腰牌亲自去找许义,这样途中不会耽搁不必要的时间。
  宋慈很希望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希望那戴幞头的香客不是韩?的人,希望韩?不会与赵师睪勾结,希望府衙不会来人。换句话说,只要短时间内府衙来了人,而且一来就要运走尸体,那便证明他的这番猜想没有错。
  宋慈的担心很快应验,没过太久,苏堤南端忽然一阵喧哗,韦应奎带着一大批府衙差役赶到了。
  刘克庄还没有回来。提刑司在城北,距离较远,宋慈掐指一算,即便途中没有任何耽搁,恐怕还要一阵子才能等到刘克庄。
  宋慈朝附近的赵之杰看了一眼。他走到赵之杰身前,道:“赵正使,我想请你帮一个忙。”
  赵之杰道:“宋提刑请讲。”
  宋慈稍稍压低了声音:“府衙来了人,倘若他们要运走尸体,还请赵正使加以阻拦。”说完这话,不待赵之杰答应,径直走回月娘的尸体前。
  赵之杰眉头微微一皱,没明白宋慈的用意。
  围观人群恰在此时分开一个缺口,韦应奎带着一大批府衙差役拥了进来。
  “想不到宋提刑也在这里。二位金使也在,那可真是巧了。”韦应奎向三人打了招呼,旋即看向月娘的尸体,见尸体脸部碎烂,面目全非,浑身肿胀又腐臭难闻,不禁厌恶地皱了皱眉,“方才有人来府衙报案,说苏堤上捞起了一具女尸,我怕没人护着现场,便着急忙慌地赶来了。早知道宋提刑在这里,我就不必这么着急赶路了。”
  “韦司理来得正好。”宋慈道,“我正打算初检尸体,苦于太多人在场,烦劳韦司理与各位差大哥拦在外围,不让闲杂人等靠近。”
  韦应奎往围观人群看了看,道:“这地方人多眼杂,我看还是把尸体运回府衙再行检验的好。”
  韦应奎果然一来就提出要运走尸体,宋慈的猜想算是应验了,道:“初检尸体,当在现场,此乃检尸之规矩。”
  “现场初检尸体的规矩,我韦某人也是懂的,那是为了不遗漏现场的任何线索。可这具尸体一看便死去已久,苏堤上每天都是人来人往,就算这地方曾有什么线索,也早就被破坏了。这具尸体腐坏严重,没有苍术、皂角等避秽之物,又没有糟醋、葱椒、白梅等检验之物,还是在这又冷又冻的露天之处,依我看,实在没有在这里初检的必要。”
  “韦司理既然知道这些,那来之前就该带上避秽、检验之物,顺便再带上检尸格目才对。”
  这话一下子让韦应奎想起上次岳祠查验何太骥的尸体时,他也没带这些东西,也没带检尸格目,以至于被宋慈抓住疏漏,害得他被韩侂胄当众斥责了一顿。他神色有些不悦,道:“我是怕现场没人护着,所以来得急,仓促之间,哪有工夫准备这些东西?眼下只有先将尸体运回去,等备齐这些东西后,再行检验之事。”
  “既然如此,那就劳烦韦司理差人将尸体运往提刑司。”
  “宋提刑这是弄错了吧?临安地界的大小案子,都归府衙来管,管不了的才移交提刑司。宋提刑奉命查虫娘一案,其他尚未移交提刑司的案子,你大可不必插手的。”韦应奎手一挥,“来人,将这具尸体运回府衙!”
  跟随韦应奎的府衙差役有十多人,还推来了一辆推车,显然是有备而来。韦应奎一声令下,十多个差役立刻围了过来,要运走月娘的尸体。
  “慢着!”宋慈指着月娘的尸体道,“这死者与虫娘一样,都是熙春楼的角妓,都是深夜失踪,都被发现沉尸于西湖,沉尸的位置也相距不远,两人之死只怕大有关联。我奉命查办虫娘一案,与之相关的案子,自然也该由我来查。”
  “那好啊,就请宋提刑随我一道回府衙,初检之事,还有往后的复检,都交由宋提刑来经手。”韦应奎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十多个差役径直越过宋慈,将月娘的尸体抬起来,放到了推车上,立刻便要运走。
  宋慈虽是提刑干办,可韦应奎是府衙的司理参军,接管命案运走尸体,那是名正言顺之事,宋慈身单力薄,面对十多个差役,根本无力阻止。他侧过头,看向一旁的赵之杰。
  赵之杰已经旁观了许久。他虽然不明白宋慈的用意,但最终还是朝身边几个金国随从低声吩咐了几句。几个金国随从立刻冲上去,挡住了推车的去路。
  “你们这是干什么?”韦应奎道。
  “司理大人所言避秽、检验之物,本使可即刻差人买来,现场初检,有何不可?”赵之杰面带笑意地走出人群。
  韦应奎道:“赵正使,这里是我大宋行在,你可别忘了自己的身份。贵国副使牵涉虫娘沉尸一案,你在意虫娘的案子,倒还说得过去,可我要运走这具毫不相干的尸体,你却来阻拦,”朝月娘的尸体一指,“莫非此人之死,也与贵国使团有关吗?”
  赵之杰眼睛直视韦应奎,话却是朝完颜良弼在说:“副使,方才司理大人提到的避秽、检验之物,你都听见了吧?”
  完颜良弼应道:“苍术、皂角,还有糟醋、葱椒、白梅,是不是这些?”
  “就是这几样东西,还有盐、酒糟和藤连纸,你速去城里买来。顺道再去一趟府衙,就说司理大人要在苏堤上当众验尸,取几份检尸格目和尸图来,记得捎带上笔墨。”
  赵之杰吩咐完,完颜良弼立刻动身,带上两个金国随从,拨开围观人群,雷厉风行地去了。
  韦应奎见赵之杰铁了心要阻拦,又见几个金国随从面露凶悍之色,自己带来的十多个府衙差役明明人数更多,反而吓得不敢轻举妄动,不禁有些面红耳赤。但他也是铁了心要将尸体运走,冲十几个差役喝道:“都愣着干什么?府衙办案,敢阻拦者,全都抓了!”
  十几个差役硬着头皮,开路的开路,推车的推车。围观人群怕受牵连,纷纷让道,可那几个金国随从却是寸步不让。
  负责开路的差役与几个金国随从交涉不成,很快推搡起来。赵之杰方才低声吩咐几个金国随从时,特意叮嘱不可与宋人发生武力冲突,以免落人口实,因此这几个金国随从虽然阻拦运尸,却都把手背在身后,任由差役推搡,始终不还手,只是挡住去路。
  便在这时,人缝中忽然传来“让开”的叫声,先后有四个差役挤进人群,赶到了现场。这四个差役的穿着有别于府衙差役,来自提刑司,为首之人是许义。
  许义看见了宋慈,急忙来到宋慈身前,道:“宋大人,听刘公子说这里有命案发生,你要运尸体回提刑司?”
  宋慈朝许义身后一看。他叮嘱过刘克庄,叫许义多带些差役来,可跟随许义来的差役只有区区三人,刘克庄本人更是不见踪影。“许大哥,”宋慈道,“除了这几位差大哥,你带的人还有吗?”
  “小的能叫得动的,都叫来了。”许义说这话时不免有些尴尬。他初来提刑司才一个多月,根本叫不动几个人,宋慈虽是提刑干办,可这官职只是暂时的,刘克庄捎来的腰牌根本管不了多大用,他好说歹劝,好不容易才叫来了三个差役。
  “刘克庄呢?”
  “刘公子叫小的先来,他说迟些便到。”
  虽然人手不够,但宋慈管不了那么多了,指着运载尸体的推车道:“这具尸体关系重大,务必要运回提刑司。”
  许义见尸体周围围了很多人,有差役打扮的,还有金国人穿着的。他以为是几个金国人要阻拦运尸,道:“哪来的金国人,竟如此放肆?”叫上三个差役,义愤填膺地就要上前。
  宋慈知道许义会错了意,忙叫住他,低声向他说明了情况。
  许义听得一脸惊讶,这才知道是府衙差役要运走尸体,几个金国人反倒是在帮宋慈阻拦。他不明白苏堤上为何会有金国人,这些金国人又为何要帮宋慈,更不明白尸体运到府衙和提刑司有什么区别。跟来的三个差役自然也不明白,一听说要对付的不是几个金国人,而是十多个府衙差役,顿时不乐意了。
  “不是说运尸体吗?这哪里是运,分明是抢。”
  “跟府衙的弟兄作对,这事我可不干。”
  “许义,下次再有什么事,别再来叫我。”
  三个差役当场撂挑子不干,径自走了。许义虽未离开,但也踟蹰在原地,面露为难之色。
  宋慈没有再难为许义。倘若阻止不了韦应奎运走尸体,那他只有寸步不离地跟着,一直跟到府衙去,想办法第一时间对月娘的尸体进行初检,详细记录在检尸格目上,如此才能放心。
  韦应奎连声催促,十几个府衙差役推搡得越来越使劲。几个金国随从已经尽了全力,实在是阻拦不住。载着月娘尸体的推车,终于从几个金国随从之间推了出去。
  眼看韦应奎带领众差役就要运走尸体,人群中忽然冲出一人,一只手按在了推车上。
  “大老远便听见有人闹腾,我当是谁,原来是韦司理。”来人是刘克庄,只见他以手遮额,举头朝西边一望,笑道,“真是怪了,我还当太阳出来了呢。”
  “你说什么?”韦应奎没听明白。

宋慈洗冤笔记(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41节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宋慈洗冤笔记(出书版)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宋慈洗冤笔记(出书版)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