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成灰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某木的指头被门夹了,所以,各种不利索....
  ☆、心成灰
  司马安听罢,如当头挨了一记闷棍。
  婉儿明明知道是自己筹划了这一切陷害薛绍入狱,明明知道自己不便出面处理薛绍的事情,却偏偏向女皇提议让自己审理此案。
  “下官遵旨。”司马安俯身低头,看着地面上倒映着的自己的脸,有些扭曲难看。
  若是直接将薛绍问罪处斩,会破坏自己好不容易和李令月修复的关系,等于在两个人之间又挖了一道鸿沟。若是放过了薛绍,不但要冒着徇私枉法之罪,还会使得之前所有的布局白费。
  婉儿这一招,已经不动声色地将自己推入两难境地。
  司马安缓缓站起身,抬头看向婉儿。
  上官婉儿对她妩而一笑,不动声色地走到了前头专门安置的桌案边,抚平了裙角,坐在蒲团之上,右手拿起毛笔,在旁边的砚上沾了一些墨,铺开一卷纸,等着武则天口拟诏书。
  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一丝一毫的停顿。
  殿内安静的诡异,龙脑香轻烟缥缈。
  “启禀陛下,下官还有一言。”司马安启口道。
  “说说看。”
  “下官不适合审理此案。”
  “为何?”武则天饶有兴致,只听司马安一字一句清晰道:“其一,谋逆乃大罪,牵连众多,涉及广泛,下官不过一个小小的兵部侍郎,品级低微,无权审理。其二,下官乃是由翰林文官擢升而来,做的都是笔头功夫,不会审案。其三……”司马安说到此处顿了顿,鼓足勇气道,“其三,下官实在不敢得罪太平公主殿下。”
  “你这人有点意思,”武则天笑道,“原本朕也是将信将疑,如今听你说话条理清晰,巧舌如簧,相信是有能力的,至于官职……”武则天想了一想,“这样吧,朕加封你为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至三品。还有,若是太平公主有偏帮嫌疑,你大可告诉朕,朕自会处理。”
  司马安没想到武则天会加封自己官职,但这并非她的目的所在,于是拱手道:“谢陛下恩典,不过下官还是不能审。”
  上官婉儿听到这里,秀眉微蹙,侧头偷眼瞧了女皇,见她果然面带愠色,于是摇了摇头,她跟了女皇这么久,自然知道在她面前外人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司马安此举无疑会触怒女皇的神经,轻则挨打,重则下狱。
  下狱?
  想起那个黑暗潮湿的地方,婉儿嘴里一片苦涩。
  执笔的手一顿,婉儿放下毛笔,一手挽着袖口,另外一手缓缓研墨,清水被渐渐染黑,飘来一阵又一阵的墨香。
  她忍不住看向太平公主,细细观察她的面部表情,可惜在她的脸上得不到自己所要的惊慌,婉儿有些失望。
  “崔湜,你好大的胆子!”武则天沉下声音,不怒而威。
  李令月终于往这边看来,刚要张口,那一声“母后”还未叫出,便由余光望见右前方的上官婉儿手肘一动,继而传来一记闷响。
  “哐当——”
  一个砚台滑落,光洁的地面洒上了一层浓重的墨色,水渍缓慢滩开,一个身影匆忙跪下。
  “婉儿该死,不小心打翻了墨砚,请陛下恕罪。”
  武则天转过脸,晦涩不明地看着上官婉儿。
  司马安望着她的背影,有一点疑惑。
  李令月盯了婉儿一会儿,开口道:“母后,薛绍的确是无辜的,您让此人去审实在太过轻率。”
  “无辜不无辜审了才知道,李冲造反前多次见过薛绍,又来长安找他,他们秘密集会,这些事情都做不了假。”武则天平和了情绪,靠在椅背上。“崔湜,你若再推脱就下狱陪着薛绍吧。”
  司马安额头冒冷汗,“下官并非是在推脱,而是为了陛下圣明着想。事关重大,与其让下官一家之言独断,不如再指定二人三司推事,如此方才可堵住天下悠悠众口,让李冲余孽无话可说,也可以给太平公主一个公道。”
  “那你认为谁合适?”武则天问。
  “梁王武三思,豫州刺史狄仁杰。”
  武则天沉默了半晌,朝右边问:“太平,崔湜说的有道理,你可同意?”
  “儿臣无异议。”
  “那么婉儿呢,你怎么看?”
  “婉儿不懂政事,不过三个人审理总比一个人好。”上官婉儿恭敬回。
  “那好,”武则天点头道,“调豫州刺史狄仁杰为大理寺卿,会同兵部尚书武三思、吏部侍郎崔湜三司推事,务必查清薛绍是否与琅琊王谋逆一案有关!”
  “下官遵旨。”崔湜跪地磕头应答。
  独自出了紫宸殿,司马安深深吸了一口气,李令月和婉儿还留在殿内。
  司马安没想到事情会糟糕成这样,李令月参和了进来,婉儿参和了进来,自己也参和了进来,如今又带上了武三思和狄仁杰。
  司马安并不是一时脑热选了这两个人,而是仔细考量的结果。在她看来,狄仁杰生性耿直,只要证据充分就一定会将薛绍入罪。武三思是武家的人,薛绍已经和李冲连成了一派,他自然不会自己抽自己的嘴巴替薛绍翻案。
  所以名义上的三人三票,实际上已经得了两票,有这两个人在,司马安就没有发表意见的余地,由此就可以在李令月面前将薛绍的生死问题推的一干二净。

心成灰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上官昭容传GL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上官昭容传GL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