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72


  “陶澜,朕已经写好了传位圣旨,但是有两份,朕把皇位传给你,你要答应朕以后广纳后宫,传宗接代。”
  跟陶澜说完,他艰难地转头,看向江怀黎,浑浊的眼睛紧紧盯着他,又问他:“怀黎,可以吗?”
  江怀黎抿了下唇,压下心里莫名涌上来的情绪,应该可以。
  以前陶澜只是王爷时,他就跟陶澜说过,如果他需要,可以纳妾,成了皇上,就更不用说了。
  只是他没资格替陶澜回答。
  陶澜对皇上说:“父皇倒也不用担心,我要是坐上皇位,半年内必跟他和离,最好是秋天,他还一心想着要参加殿试呢。”
  这次皇上没有厉声呵斥陶澜,只说:“你怎么能这样对怀黎?”
  陶澜:“这样对我们都好。”
  确实如此,这是他们预想的最好情况。江怀黎也说:“请皇上成全。”
  “罢罢罢。”皇上说:“这件事你们到时候自己看着办吧,只是皇嗣的事……”
  陶澜:“我要是没儿子,就让七弟或者其他皇子继位。”
  皇上终于不说话了,他挥了挥手,李公公重新准备了笔墨,皇上重写圣旨,就按照陶澜刚才所言,如新皇无后,将来由七皇子或其他皇上的血脉继承大统。
  一式三份,分别给了皇后、丞相和周将军。
  这样,他似乎终于安心了,把传位圣旨给了陶澜。
  江怀黎就跪在陶澜身边,看到垂头接过圣旨的陶澜,嘴角有一抹他从未见过的笑,那笑不疯不闹,只有冰冷的愉悦,一闪而过。
  明王等人还没行动,一切已尘埃落定,陶澜入主东宫,等待登基。
  朝野上下震惊一片,不过有丞相和周将军坐镇,没起什么风浪。
  至于百姓那里,自从听尚源大师说陶澜继承大统是天命所归,陶澜是百年一见的帝王之相后,也接受了这个结果。
  明王府近日可怕到下人走路都没有声音了。
  江鸿站在明王面前,也是大气不敢喘一口。他脑海里跟系统说:【他已经当不了皇上了,我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受这份罪!】
  系统:【那宿主可以走呢。】
  江鸿看了看脚边的各种瓷器碎片,没有动,有点怕,【经营这么多年,他手里的权势还是很可怕的。】
  虽然他也在陶澜那边立了功,听到陶澜成了太子后,他也不太开心,【现在感觉,我还是更希望明王当皇上,陶澜当了皇上,江怀黎不就成了皇后吗?】
  说到后面,他又开始咬牙切齿了。
  不管陶澜封他什么官,江怀黎都还是压他一头。
  系统:【可是宿主可以入朝为官了,这可是江怀黎从小的梦想,他却永远不能了。】
  江鸿舒服了一点。
  系统继续说:【何况,他未来不一定能做皇后,皇上和朝臣怎么能允许一个男人做一国之母。】
  江鸿更舒服了,都能忍受明王可怕的低压了。
  差点把家砸了,歇斯底里过,眼神通红的明王,声音嘶哑道:“本王不会放弃的。”
  江鸿立即:“为王爷马首是瞻。”
  江府也被这个消息砸懵了。
  最先知道这个消息的是江浩严,作为礼部尚书,他最先收到筹备新皇登基大典的旨意,他对此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主角是澜王。
  整个礼部都没想到,四司官员都很震惊。
  听到这个消息后,礼部侍郎好久才缓过来,问他:“江大人,这登基大典之后,是不是就是册后大典了啊?恭喜啊。”
  江浩严:“……”
  他需要缓缓。
  当时接到那道赐婚圣旨时,他们都以为江怀黎是嫁给了一个无药可救的王爷,谁能想到这个王爷马上要成皇上了,而他儿子要成皇后了。
  回去以后,江浩严把这件事告诉江绍光等其他人,他们也是一样的反应。
  他们从来不认为陶澜有这个可能,也不曾知道陶澜有这个念头,所以才更加震惊。
  整个江府笼罩在震惊、茫然以及一丝丝的欣慰之中。
  相比之下,最平静的是东宫。
  陶澜抱来一堆奏折,“怀黎,我们一起看。”
  圣旨刚下来没多久,一多半奏折就搬到了东宫。皇上已经无力批奏折,也不能再给明王和源王等人,就只能转到太子这里来了。
  江怀黎:“这不合适。”
  “怎么不合适?早晚的事。怀黎你可不能过河拆桥,不能不管我。”陶澜坐在他身边,“我一个人不行,我们一起看吧。”
  江怀黎没再推拒,只是:“我也不会批。”
  就算他在稷学宫再多学十年,也没人教他怎么批奏折。
  陶澜说:“我也不熟,所以我们要一起看,一起商量。”
  这下江怀黎没再拒绝了。
  丞相和太师都教过陶澜一点,陶澜再把学到的这点告诉江怀黎,两人一起摸索着开始看第一本奏折。
  陶澜见江怀黎慢慢上手,说:“怀黎,我刚当皇上那段日子,能不能先不离婚?”
  江怀黎放下奏折看向他,“为何?太子之前不是说,一坐上皇位就和离的吗?”
  陶澜一本正经地分析起来,“怀黎你看,我也是被赶鸭子上架,之前没受过帝王教育,连批奏折都是现学的,很多事都需要人帮助。”

第30章 7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原来我才是主角[穿书]最新列表章节

正文卷

原来我才是主角[穿书]最新列表